立夏節氣習俗 鬥蛋
一年二十四個節氣,沒有一個節氣能比立夏更讓我記憶猶新,因為它的存在,代表著一種美好的回憶。
印象中,立夏與鬥蛋總是捆綁在一起的。記得讀小學時,每年立夏,爸媽都會為我準備一隻紅色的絨線編織袋,裡面放上三四隻白煮雞蛋,然後讓我帶著去學校。若在平時,帶零食上學是絕對被禁止的,一年之中唯獨立夏這天,嚴格的老師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僅默許同學帶蛋,有時甚至會組織專門的“鬥蛋比賽”。
想像一下,當時全班幾十號人各持一蛋,蛋尖為頭,圓處為尾,在預設的規則下,頭擊頭,尾撞尾,勝者就是“蛋王”。雖然每次敗者無數,只有1人擁有“蛋王”稱號,但能在緊張的讀書日子裡享受到笑語不斷的快樂,無疑是幼時的最大樂趣。
如今,人已成年,雖然不會再有鬥蛋的機會,但始終對此念念不忘,也很想了解其中的由來。直到問了一些老人,才知這一習俗主要是為了幫小孩防“疰夏”。諺語有云:“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隨著氣溫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別容易產生身體疲勞四肢無力、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的現象,這便是“疰夏”症狀,據稱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預防此病。
當然,這樣的說法出自誰口無人知曉,但歷經世代相傳,鬥蛋最終成為立夏的習俗,而且,“吃蛋拄心”,這也正與中醫理論上的“立夏養心”不謀而合。
其實,除了鬥蛋,與立夏相關的'習俗還有很多,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就有病災纏身;而說到嘗新,有些地方甚至保留著要嘗夠“九葷十三素”的排場,頗為壯觀;在我國江西一帶則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蘇浙一帶有立夏吃花飯的習俗,也有叫“吃補食”的。但無論哪一種習俗,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人們的心底。
遺憾的是,生活在繁忙的都市,已經不大看得到有孩子鬥蛋了,緊張的工作節奏也讓越來越多的人無暇顧及那些與立夏有關的“小事”。過分嚴肅地去苛求這一節氣的字面意義,正讓立夏逐漸失去了值得慶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