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小學的傳統文化作文

【推薦】小學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的傳統文化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中國傳統文化是反映民族風貌的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華傳統文化有書法,對聯,燈謎,詩歌,民族音樂,民族舞蹈……

在我們陽泉,對傳統文化比較重視。像春節,端午節,元宵節都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

下面,我詳細地介紹一下我們這裡是怎樣過元宵節的。作文

這一天,我們本地人早飯吃元宵,元宵很好吃,包的餡不同,味道也不同。這時街上已經掛滿了彩燈和大紅燈籠。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一閃一閃的小彩燈。

上午,蔭營廣場上有扭秧歌比賽。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秧歌隊。他們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在舞臺上快樂地跟著音樂扭來扭去,都想為自己村裡爭光。作文

最熱鬧的地方是一中門口的黃河陣。傳說是諸葛亮擺得陣法。在我們這裡成了元宵節必須去得地方。奶奶說:“轉黃河陣可以祛百病,轉得快就一年順利。”

所以,每年全家人都要去轉一圈,以求平安和順利。

這就是我們這裡過元宵節的傳統文化,體現出蔭營人民的精神風貌。

小學的傳統文化作文 篇2

在河坊街上,有一個吹糖人的小鋪,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吹糖人這種民間藝術是在明末清初傳開的。這些民間藝人一般都挑著擔,裡面放著火爐和飴糖,手裡還握著麥秸稈,上面插著一些栩栩如生的糖人,這些糖人多是十二生肖裡的動物。

我站在小鋪前,只見吹糖人把飴糖放在火爐上,等火烤軟,揪出一團飴糖,先搓成圓球,然後壓成圓餅狀,用食指沾一下澱粉,灑在飴糖餅中間,再把它像包饅頭一樣封口。接著,小心翼翼地把飴糖搓成空心的橢圓,拉住橢圓的兩頭,向一邊快速地拉去,這時出現了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他用指甲把它彈斷,一根既圓又空心的細線出現了,和喝牛奶的吸管一樣。最後,他鼓起腮幫子,往裡使勁地吹氣,飴糖像氣球一樣慢慢變大,身體就做好了。接下來就簡單多了,把動物的'五官和腳,還有尾巴做好,分別粘到身體上,一隻活靈活現的動物出現在大家眼前。

原來,傳統藝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