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通用9篇)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通用9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1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人慾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飢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並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揹著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第二年,晉文公與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們發現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圍成圈兒戴在頭上,並將楊柳掛在門外以示紀念,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清明節習俗。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掃墓節。按主日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了!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2

清明節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宋代吳惟信所作的《蘇堤清明即事》詩,惟妙惟肖地描繪了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顥的《郊行即事》則寫出了清明踏青流連忘返的心情:“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歐陽修的《踏青》動靜結合:“南國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愛不釋手。

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這一天要禁動煙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人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合起來過。白居易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韋應物詠道:“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彩繩拂花去,輕毬度閣來”。說的是清明寒食之際,人們在園中踢球為戲。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可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漢代劉向在《新序》中有“寒食塌青蹴鞠”的記載,而唐代的另一位詩人仲無顏在他的《氣球賦》中更生動地記錄了人們蹴鞠嬉戲的場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鬧,或略地丸走,乍凌空似月圓”。這頗具現場感的描述,正是我國足球運動端倪的一個形象寫照。

放風箏是清明人們最喜愛的習俗。唐代高駢的《風箏》說:“夜靜絃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描寫了風箏競放的情景。清代吳友如的《清明節放風箏》:“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就是清明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的寫照。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裡,女郎繚亂送鞦韆。”唐人韋莊的詩句,說的是“盪鞦韆”。南北朝時,從後宮逐漸傳到民間。梁朝宗懍所撰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說:“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

唐朝羊士諤的詩寫道:“別館青山郭,遊人折柳行。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描寫了人們走出家門,到青山遠村折柳、踏青的情景。插柳是清明節的重要習俗。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門楣上,大戶人家還要將燕子狀的節日食品串在柳條上。前往郊外掃墓的時候,人人都會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將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姑娘們則將柳枝斜插在鬢角,搭乘的車轎上也要插掛柳枝。這種種景象,誠如清人楊韞華詩云:“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姐妹,一株斜插綠雲翹。”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遊》一詞中寫道:“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反映了清明時節除了要禁火、掃墓外,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3

清明節是因為一個傳說而起的,從前有一個人旁邊跟著一位大臣叫做介子推,他們走到了一個荒地,那個人非常的餓,結果就昏倒了,介子推到處找吃的,只好將自己腿上的肉給割下來,給這個人吃,這個人吃了烤肉醒了過來。他十分奇怪,就問這肉是從哪裡來的,介子推只好說是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的肉。這個人張大了嘴巴,他非常感動就說:"等我以後當了國君,我一定重賞你。"

十九年之後,這個人果然當上了國君,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有功的大臣發獎,大臣的名字都快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旁邊的一位大臣安慰他說:"大王把你留在後面,肯定發好的。"可是大臣的名字唸完了,還是沒有唸到介子推,這個人竟然把他忘了。

中間有一個大臣說:"大王,你竟然忘了介子推,他可是救了您的性命啊!"他一聽臉紅了,他在人群中找來找去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後來他知道介子推因為傷心,收拾了行李躲進了綿山。後來他派御林軍去綿山上找,找了好半天還是沒有找到介子推。重耳想了一個辦法,從北、東、西三面放火,自己在南面等。

他自言自語說:"介子推要避火,肯定要從南面出來。"結果火從早上燒到了晚上,一直沒有見到介子推出來,重耳著急了,就命令人將火給撲滅了,親自進去找,他在一棵大樹找到了介子推。旁邊寫著首詩,意思是想讓重耳和人民,不在這天生火。重耳將這天稱為清明節也是寒食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4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清明節掃墓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5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承王位,就出現了宮鬥劇中最常見的一幕,利用手段逼迫太子申生自殺。申生有個弟弟叫重耳,為了躲避災禍。逃出了往過,流亡他鄉。流亡的過程艱難困苦,一個沒有金錢和權力的王子怎能留的住臣子,大多數臣子都陸續離開,各奔東西了。只有幾個人忠心耿耿,其中有一人,名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的快要嗚呼哀哉的時候,介子推將腿上的肉割下來一塊給重耳烤著吃,救下重耳。十九年後,歷經磨難,重耳回國做了君王,就是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昔日與他患難的大臣大加分賞,唯獨忘了割肉救他的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想起昔日舊事,心中有愧,就讓人去請介子推來朝接受賞賜。可是差人去了多次,介子推就是不來(擱我我也生氣)。晉文公只好自己親自前往(是不是覺得真有情義啊?你錯了,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千萬人之上的人做事的風格)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發現介子推不願意見他早已帶著年邁的老母親去了綿山(在今天的山西)。晉文公派兵上山搜尋,沒有結果。就在這時候也不知哪個聰明絕頂的二貨給晉文公提了個建議說:“我們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面,火勢一起介子推定會定會從這裡出來”。晉文公竟然也聽了。

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發火一起,當時也沒有武警消防,整整燒了三天多,大火滅了以後,也沒有看到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在一個燒焦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已經沒有了任何生還的跡象。晉文公安葬介子推母子,發現介子推生後有個柳樹樹洞,洞裡有片衣襟,上面寫了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痛心疾首,為了紀念介子推,將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了祠堂,放火燒山的這一天也只吃寒食,並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上山祭拜介子推,發現那顆柳樹已經重新漫開枝葉,晉文公將柳樹取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說這與此前兩天(或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鑑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裡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專案,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並伴以踏青、植樹等活動,節日體現飲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關愛自然的意義。杜牧的《七絕·清明》詩,勾畫出了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著清明節的詩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入另一番節日盛景,如林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態各異的車馬轎舟,一片忙碌、一派繁華盡在畫卷中。今天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著重要的位置。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過節的主題。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7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中國傳統佳節——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自來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也是重要的掃墓與祭祖的日子。清明亦有很悠遠的歷史,距今可有二千五百多年。相傳清明與春秋時期的歷史人物介子推有關。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臣子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大大封賞了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忘記了介子推,事後經人提起,重耳才記起那位對他有恩的人來。但介子推拒絕接受重耳的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重耳數次派人請介子推下山,但屢屢受挫,無計可施之下,他聽從了手下的建議,放火燒山,以此逼介子推下山。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便在介子推身旁發現了一封血書,上面寫了“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後來為了紀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也是清明節的由來。後因寒食與清明日期相近,於是合併為了現在的清明節。

在經這麼多年的歷史積澱下,清明的習俗可謂是豐富多彩,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不僅如此,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先前提到的祭祖和掃墓更是清明節中的重儀式。每當這個特殊的時候,人們都會倍加思念已經死去的親人,心情難免傷感。在清明節前後的十幾天內,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舉家祭掃祖先的'靈墓,既是為傳承每一家生生不息的家風和美德,也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每所學校也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無論是小家還是大家,在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樸素的思想,就是不忘歷史,不忘先輩。

可是如今,很多地方的清明節紀念活動缺少了文明的色彩和莊重的味道。有的把紙錢隨地撒以至汙染了環境,有的放鞭炮不注意引發山火,還有的充斥著封建迷信思想。

紀念已逝親人,重在表達情感。我們不妨採用網上掃墓、音樂祭掃、鮮花悼念、植樹寄哀思等更多既經濟又文明的方式。在先人的墓碑前,放一段親人生前喜愛的音樂,獻上一束束或潔白或金黃的菊花,植上一株綠油油的常青樹木……傳遞給先人的是追憶和思念,留給我們晚輩的是文明與簡約。

讓我們號召家長、號召全社會,過文明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8

清明節蹴鞠習俗的由來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有種叫蹴鞠的體育遊戲,有好事者稱此藝乃現代足球的鼻祖。其實,只能說蹴鞠與足球很相似,從球本身的構成及運動遊戲規則來看,二者並非一回事。晉人郭璞在《三蒼解詁》中稱,蹴鞠是一種毛丸,可蹋戲。漢朝劉向認為,蹴鞠為黃帝所創,是當時的一種軍中游戲。劉向的話當然是信不得的,蹴鞠大概起源於戰國時代,《史記》曾記載戰國時山東臨淄一帶就流行蹴鞠。

漢高祖劉邦的父親早年曾是一踢球高手,劉邦當了皇帝后,其父一天到晚踢不著球十分鬱悶。《西京雜記》記載:“高祖竊因左右問,(劉邦父)正以生平所好,皆屠販少年,鬥雞蹴鞠以為欣,今皆無此,故不樂也。”劉邦也不是當年的街頭蠱惑仔了,端著高皇帝的架子放不下來,宮中好手又太少,自然不好組織一支皇室球隊來娛樂自己的父親。

相比之下漢武帝就比較放得開。漢武帝在東部巡狩,封禪泰山之後,意興所致,也喜歡踢上幾腳蹴鞠,還讓文官們寫賦來讚頌自己。據說漢武帝平定西域(大概是匈奴藩屬下的西域邦國)後,得了一胡人俘虜,身長善躍,蹴鞠技藝十分了得,“蓋炫其便捷跳躍,帝好而為之。群臣不能諫。”看來這位胡人很有範巴斯滕的手段,他也許是歷史上最早引進的外籍球員了。

曹操也是踢球高手,至少是位超級球迷。《魏略》稱有個叫孔桂的,蹴鞠玩的實在太好,“故太祖愛之,每在左右。”三國時蹴鞠也很盛行,《會稽典錄》曾說:“三國鼎峙,互興金革。士以弓馬為務,家以蹴鞠為學。”所以,如果有人大話歷史,稱鄉村地主出身的張飛是超一流的鋒線殺手,倒也並非是空穴來風。

唐人踢球場面甚為火爆。唐朝仲無顏寫了篇《氣毬賦》,文中說,“廣場春霽,寒食景研,交爭競逐,馳突喧闐”,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冬春之交,永珍更新,正是唐人踢球的好時光,場面上對抗激烈,節奏快捷。賦中還說“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以月圓”,看來唐人對低平球和高空球的控制技巧掌握的很熟絡。

中國歷史上,自戰國以來,漢、唐、宋、元、明等朝代都有不少人參與蹴鞠活動,高手也很多,後來到了清朝不知怎麼回事就完全失傳了。到了清末民初,全中國都找不到一個會踢蹴鞠的。所以到了現代,中國足球很魚腩,長年與雄起無緣。一切都從零開始,起點太低,後天努力又不夠,自然技不如人。蹴鞠在中國古代雖然很流行,也沒有做到這麼普及。

清明蹴鞠的介紹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幞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

《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明

《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北京白雲觀前也有群眾騎馬擊球之典。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年XX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詩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別處。冥漠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宋朝詩人高菊卿也曾於一詩中描寫道:"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盪鞦韆

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專案,大有潛力可挖。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清明通常在農曆三月前後,恰是大地春回的時節。經歷了一個漫長寒冬之後,人們紛紛走出居室,來到戶外探尋春天的氣息——或在田野踏青,或在郊外放風,這些郊遊活動便被稱為“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 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趙之珩表示,由於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時間不一,因而踏青節也就有先有後。農曆二月二為福建一帶的踏青節,三月三為陝西一帶的踏青節。北京、東北由於春來得特別遲,到了五月初五才開始踏青。由於踏青是一項有意義的習俗,因此代代流傳。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麼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習俗有關。今天看來,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一種損害,是不宜提倡的。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清人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古人還認為清明的風很適合放風箏。《清嘉錄》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故事 篇9

清明時逢陽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好時候。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俗。據宋朝史籍記載:“清明前後十天,城中士女豔妝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人們帶著食物,來到郊野,投向大自然。宋代踏青之風盛行,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遠足的熱鬧情景。

踏青娛樂,是清明節出城郊遊的一種風習。清明節期,春暖花開,最適於郊遊,這是踏青習俗形成的客觀原因,清明又是去郊外掃墓的日子,因此形成掃墓兼踏青的節俗。明人劉洞、於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說:清明來到,“是日籤柳,遊高梁橋,日踏青。多四方客未歸者,祭掃日感念出遊。”明代的清明踏青,有些就是掃墓之後接著遊春的。

宋朝的時候,圍繞掃墓、踏青而形成大型的娛樂活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清明之娛樂時說:“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各攜棗錮、炊餅、黃胖、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芻,謂之‘門外土儀’。”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臨安清明節俗時說:“宴於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於湖者,則彩舟畫肪,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雖東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宋人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宋汴京汴河兩岸的景物以及清明人們遊樂的情景。畫面人物多達五百五千,牲畜五十多頭,船二十多艘,車轎二十多乘,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行各業集於遊市,充分反映了清明日踏青娛樂的情景。

清明節踏青,最早的源頭應是古之遊春習俗。《論語·先進》中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談論志向的一段對話。當孔子問到曾皙的志向時,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曾皙的話,說明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浴、踏青的願望和習俗。後來的清明踏青,應該說是發源於上古而又繼承古上已節祓禊遺風的結果。提到踏青,人們自然會想到唐崔護清明日遊城南莊之事。崔護清明遊春到城南,因口渴而得村女之杯水。第二年清明,崔護又來城南莊,可那女子卻因思念崔護而死,於是崔護寫了《遊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堪當趣事。

清明節正是大地春動的時節,故此節雖起始於祭祀先人,但在長期的發展巾也複合有遊樂的內容。《東京夢華錄》載,清明日,都市人出郊,田如市,人們遊玩于田野園圃之問,至暮而歸。這種郊遊活動,後來便被稱為“踏青”,含有一冬蜷縮,春動出外,舒展身手,振奮精神的:卷思。同時古代又在清明節匯聚了插柳植樹的活動。至於清明戴柳免蠆(折)毒的說法,則反映了這一節日也包含有驅災內容的印記。作為綜合性質的節日,還增加了競技遊藝的內容。現在人們往往視清明節為外出旅遊的最佳季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祭祀先人的節日,故俗稱鬼節。相傳漢元帝為追念前將軍蕭望之,故有“使祭其冢”之舉。直至隋唐,清明祭奠才形成俗例並見之官方文書,《舊唐書》載,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敕雲:“寒食卜墓,禮無經文,近代相沿,寢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人五禮,永為常式。”《東京夢華錄》說:“清明日,官員士庶俱出郊祭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