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重陽節

重陽節主題班會

重陽節主題班會(精選16篇)

在平日的學習中,許多人都參加過一些經典主題的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就是圍繞一箇中心內容,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的班集體成員的自我教育活動。你都參加過什麼型別的主題班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重陽節主題班會(精選1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

“重陽節”主題班會

一、活動目的

讓學生學會“愛老”“敬老”“助老”。

二、活動時間

大約90分鐘

三、活動準備

1)兩個小品

2)一個遊戲

四、活動流程

將全班同學分為6組,記錄每組回答問題的次數,活動最後回答問題最多的那組每位成員都可以獲得獎勵。

1、匯入過程

老師:明天就是重陽節了,大家說說你們家鄉是怎麼迎接重陽節的, 有哪些習俗?

(學生髮表講話的時間)(大約10分鐘)

老師: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 高、賞菊、飲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一些地方的人 們也有利用重陽登山的機會,祭掃祖墓,紀念先人等。 老師:當代社會,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九九重陽,因為“九九” 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 所以,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愛 老、敬老、助老”的風氣。

老師:接下來進行搶答環節(先搶答,再提問題,大約10分鐘):

1:你的爺爺奶奶愛吃什麼,你知道你爺爺奶奶的生日嗎?

2:你平時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

3:你為爺爺奶奶做過什麼?

4:你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麼?

老師:曾經有一個記者也向比爾·蓋茨提出了這個問題“你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麼嗎?

老師:你們知道比爾·蓋茨是怎麼回答的嗎。他說:“根據我的經驗, 我認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順。” 沒錯,世上唯一不能 等的就是孝順了。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 待”,如果有一天“親不在”了,“子欲養”也晚了。你們說是 嗎?

老師:每個人都會老去的,爺爺奶奶的今天,就是爸爸媽媽的明天,

也是我們的將來。尊重老人其實就是尊重我們自己。今天我們嫌棄老人,以後當我們年老時,兒孫同樣也會嫌棄我們。

老師:同時,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的日益加重,養老、敬老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我想更是一種社會責任,義務。

2、進入活動

老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大象摸鼻子”的遊戲。

老師:每組同學進行石頭剪刀布的遊戲,每組輸的人要到講臺前面來 “大象抹鼻子”原地轉5圈。

(學生活動的時間。)(大約10分鐘)

老師:大家是不是覺得還沒玩夠啊!接下來還有更精彩的節目哦!那就 是由我們班同學表演小品。讓我們掌聲歡迎他們出場。

(學生表演第一個小品的時間)(大約10分鐘)

老師:同學們看了剛才第一個小品後覺得小東做的對嗎,為什麼?假如 你是小東,當你看到小亮為奶奶做的一舉一動後,你是怎麼想的?

老師:每組進行討論,總結出一個結論。

(學生討論的時間)(大約10分鐘)

老師:現在,每組派一個代表說說你們組的討論結果。

(學生髮表討論的時間)(大約10分鐘)

老師:爺爺奶奶是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是我們的長輩。是他們不斷辛 勤的工作,才有我們現在安定、幸福的生活。作為晚輩的我們不 能使喚他們,而應該儘自己的能力為爺爺奶奶做一些事情,替繁 忙的爸媽孝順爺爺奶奶。

老師:誰能說說自己能為爺爺奶奶做的一些事?(激勵那些分數較低的 組員)(大約5分鐘)

(學生接著表演第二個小品)(大約5分鐘)

老師:假如你當時也在那輛公共汽車上,你會讓座嗎?你是怎麼看待那 些不肯讓座的人的?

老師:每組進行討論,總結出一個結論。

(學生討論的時間)(大約10分鐘)

老師:現在,每組派一個代表說說你們組的討論結果。

(學生髮表討論的時間)(大約10分鐘)

老師:我們不僅要“尊敬、幫助”我們爺爺奶奶,我們也要“尊敬、幫助” 我們身邊的老人。

3、老師總結

老師:“愛老、敬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黑夜裡的一盞 燈,是寒冬裡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 霖。這種美德,其實就是需要幫助時,伸過來一隻溫暖的手;需 要關心時,送上一句親切慰問。生活在這“美好”世界中的老人, 才能感到人世間的溫暖與美好;才能遠離孤獨,才能欣慰地走完

屬於他們的人生旅途。讓我們一起“愛老、敬老、助老”,使我 們身邊的老人感到人世間的溫暖,遠離孤獨,安享晚年。“孝敬 老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2

一、活動目標:

1、使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

2、使學生了解重陽節的習俗。

3、讓學生知道尊老敬老的義務和責任。

二、課前準備、

1、收集重陽節的相關資料。

2、黑板上寫好班會主題,九月九日重陽節尊老敬老。

3、對班會的節目適當排練。

三、活動內容、

1、介紹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

2、頌九九重陽詩。

3、小品表演。

4、為老人們說祝福語。

5、說一說準備為爺爺奶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3

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2、懂得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並努力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學生。

活動過程:

一、主題匯入

同學們已經認識好幾個中國傳統節日了,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那麼你們知道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嗎?

(重陽節)

二、介紹重陽節的由來和習俗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古人認為兩九相重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在這一天,人們一般會有遊賞景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三、 頌九九重陽詩

1、聽音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全班同學集體朗誦。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表現了詩人重陽節時遠在他鄉,不能與親人兄弟一起登山,對親人的思念之情。看來,古人對於重陽節這個節日是非常重視的。

四、說一說準備為爺爺奶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現在,我們一般將重陽節成為中國的“老人節”,目的是為了讓年輕一輩懂得尊老敬老。請同學們來談談為了尊敬長輩、關愛長輩,你們準備為爺爺奶奶做什麼事?

五、總結

尊敬長輩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敬重自己的長輩,也要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而對於你們來說,如果能做到那樣,那麼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個人見人愛人誇的好孩子。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4

農曆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老人們的節日,我們班結合了學生的自理章內容上了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學會尊重、照顧自己的長輩。

主題班會活動方案:九月初九是重陽。

一、預設目標:

1、在結合一年級自理章的同時,進一步形成學生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如:折被、梳理,擺放碗筷等)。

2、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懂得尊敬老人。

3、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不亂丟亂放物品、紙屑。

4、能遵守各項規則,體驗與認識同伴間關愛和協調的快樂。

二、活動:我愛爺爺奶奶

1、知道農曆九月初九是農曆的重陽節,瞭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懂得尊敬老人、關愛老人。

老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個週五是什麼日子嗎?

我們把農曆的9月初9稱為重陽節,這也是我們中國的敬老節。

2、我知道你們都是很棒的孩子,一定非常關心和孝順你的爺爺奶奶。

請你說說你平時在家是怎麼孝順自己的長輩的。

小組討論:在家中怎樣孝順爺爺奶奶等長輩。

3、結合自理章中的內容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是啊,我們在爭自理章的時候已經學會了很多本領了。現在你可以把你學會的事情來幫助我們的爺爺奶奶了。

小組討論一下,我們可以幫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情。

4、每天都要主動的和爺爺奶奶問早,問好,說再見。

5、在9月9日那天對爺爺奶奶說一句節日快樂。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5

主題:“感悟重陽文化,傳承敬老美德”

活動目標:

透過回顧重陽節的相關知識,初步感悟重陽佳節的文化內涵;透過調查走訪、查詢資料、節目表演以及與家人的溝通交流,瞭解當今社會和本地區尊老敬老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運用資訊、資料統計等能力,培養學生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活動準備

1、訓練主持人、各小組組長;主持詞

2、複習上節課知識,做成幻燈片(你知道重陽節的日期嗎?你知道重陽節還可以被稱為什麼節?我國人民過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 )

3、全班同學朗誦《弟子規》練習,分角色朗讀;做成FLSH;

4、指導第一小組朗誦詩歌《孩子,我想對你說》;做成FLSH;

5、找張品正照片、謝延信影片、

6、採訪同學輔導:採訪聯絡,確定人選;訓練採訪同學;錄影剪輯影片;

7、讀作文;

8、一封信,買信封、信紙,寫信,挑選;

9、道具準備,表演輔導;

10、愛心;

11、詩朗誦輔導;詩稿做成FLSH;配樂;。

活動過程:

一、複習,回顧重陽傳統文化

1、老師宣佈班會主題;(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三週前,我們已經開展了一次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為主題的班會,從中大家瞭解重陽節的知識,暢談自己的心聲,效果非常好,那次班會我們班獲得了中心校主題班會評優一等獎;大家高興嗎?我們為自己祝賀一下。(鼓掌)

老師:為了使大家能夠能夠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再次召開班會,主題是“感悟重陽文化 傳承敬老美德”,下面我們就有請班長羅飛作為主持人,大家歡迎他上臺!

2、班長:謝謝大家(手指大螢幕)——讓我們一齊宣讀班會主題——“感悟重陽文化,傳承敬老美德”(等同學齊讀後)說“主題班會現 在 開 始”。

3、複習上次班會中介紹的關於重陽節的知識。

班長:同學們,上次班會我們瞭解了重陽文化,誰來說說你記住了什麼。 班長: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尊老敬老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重視尊老敬老方面的教育。以前我們曾經學習過《弟子規》這本書,其中對於尊老敬老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下面大家一齊來重溫《弟子規》中的

第一章“孝”。大家看大螢幕一起誦讀(放音樂、出示《弟子規》)

二、實踐探究,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班長:透過回顧,我們初步感受了重陽節的有關文化;我們知道,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它要求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上次班會之後,我們班同學自願結合成了三個小組,積極行動起來,瞭解現在社會上尊老敬老狀況、調查本地區尊老敬老方面的具體情況、討論為長輩過重陽節的具體做法,下面就請第一小組向大家彙報。

1、瞭解現代社會上尊老敬老狀況(公益廣告、讀一封信後談感受、說道德模範等)

(1)看影片:

第一小組組長:同學們好,我們第一小組透過看書、上網查詢資料等實踐活動,知道了我國現在60歲以上老人已經達到1、4億,這就表明我國已經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那麼這些老人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呢?我們為大家選了幾個典型資料,請大家先看一段影片。看完後,請各位同學談談自己的感受。(插播

1“常回家看看”影片○)

組長:誰來談一下你有什麼感受?(組長負責指名??)

組長小結:正如大家所說的,工作再忙、學習再緊張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父母長輩。老人們為我們辛勤操勞了一輩子,年弱多病之際更需要我們的關心。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更渴望和家人團聚,全家人歡聚一堂,是老人最大的精神享受。孩子們的笑聲,能夠給老人帶來莫大的精神安慰。

(2)配樂,朗誦詩歌

組長:上了年紀的老人,在身體和心理方面有哪些需求呢?我們小組還為大家帶來一首詩歌《孩子,我想對你說》,希望大家聽完後能夠明白老人們在身心方面的需求。(配樂,朗誦詩歌)

(3)講尊老敬老事蹟

組長:我相信,透過我們小組同學蒐集的影片和朗誦的詩歌,大家一定能夠感受到老人們的心聲。不光在重陽佳節,每時每刻我們都要關注他們。因此,我國各個部門每年都要進行道德模範的評選表彰活動,尊老敬老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這幾年連續湧現出謝延信、張品正等多個孝老愛親的典型人物,下面就請趙雨心、蔣偉超介紹他們的感人事蹟。(對照著照片,講解謝延信、張品正的事蹟,注意精簡)

老師:她們為我們介紹的就是近兩年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中孝老愛親的道德模範。其實,像這樣的道德模範,還有很多。趙雲亮冒著生命危險捐肝救父親;吳顯才生活條件困難,還

主動承擔贍養孤寡老人,一共有45位之多。這感人的故事說也說不完,聽也聽不厭。我在觀看這兩屆的頒獎晚會時,一次又一次地被模範人物的行為感動得熱淚盈眶。我相信,他們這種道德引領的作用,會使全國人民都向他們看齊。下面請第二組同學繼續為大家彙報。

2、瞭解調查本地區尊老敬老情況,親身感受尊老敬老的重陽傳統文化

(1)採訪

組長:第一小組準備的內容真豐富啊!讓我們第二小組也介紹介紹吧!。 組長:在第一小組上網查資料的同時,我們第二小組的同學走出了校門,走進了社群、敬老院和鄉政府,以小記者的身份採訪了相關人員,下面就請大家看看我們於家務鄉的老百姓和政府部門是怎樣開展尊老敬老活動的。

採訪詞:

校門口:

年輕:叔叔您好,重陽節就要到了,請問您準備怎樣為家中的老人過重陽節呢?

年老:爺爺您好,重陽節要到了,我們想了解,近幾年來,國家和社會對您有什麼照顧?

敬老院:院長您好,我們想了解一下,現在我們的敬老院當中有多少老年人啊?我們敬老院是怎樣做好老人工作的?

仇莊村:王書記您好,我們是渠頭小學的學生。我們從《通州新聞》和《通州時訊》當中經常看到您介紹村裡的狀況,這幾年,我們仇莊村的居住環境、經濟發展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尊老敬老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九九重陽節就要到了,作為村裡的書記,您準備怎樣為村中的老人過重陽節呢?您想對老人們說些什麼呢?

鄉政府:鄉長您好,我們是渠頭小學的學生。我們於家務回族鄉被稱為和諧之鄉,不光民族團結工作開展的好,在尊老敬老方面也很突出。九九重陽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想了解一下,近幾年來,我們於家務回族鄉政府在尊老敬老方面有什麼具體的措施?今年的重陽節,您有什麼新的想法呢?

影片後,師:短短的幾分鐘,讓我們對身邊的敬老情況有了瞭解。尤其是仇莊村書記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他們高興了,我們就做對了。其實,讓老人們高興,也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2組長:現在,整個社會包括我們於家務回族鄉,已經逐步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其實我們班,也有很多尊敬孝敬老人的同學。讓陸老師來介紹一下。

老師:上次班會後,每名同學都寫了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主題班會有感”為題目的週記,我認真欣賞了咱們班每個同學的作文,發現大部分同學的文章都寫得很精彩。

比如說:馬天翼同學在作文中寫道:“吃飯時,我主動給爺爺拿筷子、為奶奶端飯;入睡前,我會為爺爺奶奶鋪好被褥。”石子卿同學說:“我今後要體諒奶奶的辛苦,不讓奶奶再為我操心。”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同學們的真實想法。是的,著名作家畢淑敏說,“當我們年輕時不懂事,當我們懂事時已不再年輕”。同學們小小的年紀,就能夠感受到爺爺奶奶的辛勞,我感到同學們長大了、成熟了,老師心裡感到由衷的欣慰。任宇欣同學的作文中融入了對奶奶的感激之情,下面大家來聽一聽。

(王志敏讀作文)

王志敏:今天就是重陽節,我們同學有什麼打算呢?看,第三組同學已經準備好了,我們請他們來為大家講一講。

3、今天就是重陽節,我們同學有什麼打算?

(1)念信

組長3:這次班會前,我們為了籌備班會活動內容,讓每位同學給家裡的老人帶回一封信,信中有這樣一個問題。(點選)

昨天我們已經收到了家長們的來信,今天在這裡,讓我們開啟信封。(都開啟信封)

自己先來讀一讀,看看爺爺奶奶希望我們做什麼。

下面誰為大家讀一讀你手裡的信。(讀爺爺奶奶的希望即一封信)

(2)表演

組長3:今天就是重陽節,為了帶給他們一份驚喜,我們組特意準備了一些道具,請幾位同學提前表演一下。(觀看錶演)

師:第三組同學的想法很好,表演得也很到位。今天就是重陽節,除了他們表演的,你還能為老人們做什麼呢?(點名說,評價:嗯 這個我們都能做到;這需要我們用心去做;看來你明白了我們班會的目的??)

(3)寫心意

組長3:老師曾經教育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說:我們不但要尊敬自己的長輩,還要愛戴其他老人。此時此刻,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今天我們第三小組為每名同學都準備了一顆愛心,下面讓我們小組的同學為大家發一下。(停頓)

現在請大家在愛心上寫下你對天下所有老年人的祝福。(放音樂寫)

誰願意來讀一讀。

希望大家回去後送給我們身邊的老教師、老鄰居以及一切需要我們關心照顧的老年人。

班長:最後,讓我們來朗誦我們學過的一首詩《讓感恩走進心靈》,全體起立。

《讓感恩走進心靈》

班長:全體請坐。下面請班主任為我們今天的班會作總結。

老師: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九重陽節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我們只是粗淺地感悟;我們中華民族古往今來有無數個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蹟,今天我們也只是表面的瞭解;但是踐行尊老敬老的行為,我們卻片刻不能遲疑。希望同學們能夠付出自己的行動,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班長:感悟重陽文化 傳承敬老美德 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6

活動意圖:

又是一個登高望遠、品糕賞菊的日子,小學的孩子們迎來了尊老敬老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將這個節日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尊敬老人”的情感結合起來,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敬老節”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使孩子從小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歡爺爺奶奶,願意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彩色紙條

活動過程:

一、說說重陽節

1、瞭解重陽節的來歷。

師:孩子們,知道農曆的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小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節日。

2、知道重陽節的風俗。

二、發表感言

師提問:九月九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我為什麼要幫爺爺奶奶做事?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貼心話。

三、製作項鍊孩子親自動手製作項鍊,送給爺爺奶奶。

四、學習歌曲《九月九》九月九,重陽到,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哈哈笑,我請他們吃甜糕,媽媽/爸爸誇我好孩子。

五、爺爺奶奶我們愛你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情,如:我們長大了,自己走不要爺爺奶奶抱。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7

(合)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女)我是主持人溫婉婷

(男)我是主持人禹昊宸。我宣佈《九九重陽節 關愛老人 回報親情》主題班會 (合)現在開始!

鼓掌

(男)哎,溫婉婷,你知道後天是什麼節日嗎?

(女)後天?10月21日,哦,農曆是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對吧?

(男)對!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為傳統的重陽節。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女)我想起來了,我們曾學過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紀念重陽節,懷念山東兄弟的。哪位同學還記得這首詩?給大家背一下。

找兩個同學背詩

(男)重陽節有一些習俗,我們來了解一下。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秋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登高的“高”和糕點的“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女)重陽節還有賞菊喝菊花酒的習慣。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為文人們讚美作凌 霜不屈的象徵。菊花盛開的季節就是重陽節前後,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重陽佳節,我國還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女)同學們,重陽節的風俗習慣你們知道了嗎?接下來,有請孟詩然同學為我們表演舞蹈,請大家掌聲歡迎!

(男)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同學們,我們都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大家思考一下,平時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是怎麼關心你的?你又是怎麼關心他們的?我們能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些什麼呢?請大家積極發言。

(找三名同學發言)

(女)由於時間關係,發言到此結束。我們給大家每人準備了一張紙,請大家把對長輩感恩的話和對他們的承諾,寫在這張心音效卡上。(播放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男)有的同學說:我們既沒有錢,也沒有太大的能力,尊老、敬老是長大了的事,你們說對嗎?

(女)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有一句話叫“孝順不能等“。曾經有一個記者向比爾·蓋茨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認為最不能等待的事是什麼?比爾·蓋茨說道:“根據我的經驗,我認為世上最不能等待的事就是孝順。”

(男)我們中國也有句古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做晚輩的若等到有一天“子欲養而親不在”了,你再說後悔,可就什麼都晚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好好孝順父母,孝敬長輩。

(女)對,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尊重、關心、照顧長輩,推而廣之,尊重、孝敬所有的老人!希望大家回去都能為長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愛!

(合)我宣佈《九九重陽節 關愛老人 回報親情》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我國是文明古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重陽節是中國人憑弔先人、敬老尊賢的傳統節日。因此,很好地利用重陽節這個契機,開展“重陽節”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培養他們從小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十分必要的。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2、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3、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2、教學難點: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活動準備

1、關於重陽節來歷、習俗的圖片。

2、配樂詩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磁帶。

3、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教師:明天是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二、觀看圖片、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三、聽配樂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感受詩人想念家鄉、親人的情感。

四、說一說:爺爺、奶奶平時怎樣關心你的,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五、情境表演《讓座》。

1、請兩位幼兒分別戴上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扮演乘車的老人,請四位幼兒扮演乘客進行情境表演《讓座》。

2、討論: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尊老、愛老。

教學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我透過視(觀看圖片)、聽(聽配樂詩),讓幼兒瞭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再透過情境表演、交流討論來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從而很好地達到了此次活動的目標。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老人的情感,動手又動腦。

4、培養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一活動準備

1、關於重陽節的傳說故事和有關圖片。

2、事先讓家長和孩子初步瞭解有關重陽節的有關民俗。

活動過程:

二、認識重陽節

1、瞭解重陽節的來歷

透過故事《重陽節由來的傳說》,加深學生對重陽節的瞭解和認識。

2、介紹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人們有豐富的活動,如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3、關於重陽節的詩歌《採桑子重陽》毛澤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過故人莊》 孟浩然

三、發表感言

播放圖片,發表感想。

(1)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情?

a、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一個電話或陪老人吃一頓飯。

b、講一個動人的故事給老人聽。

c、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張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為老人們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盤)。

f、自制一張精緻的賀卡表達對他們的美好祝福。

(2)我想對爺爺奶奶說句心裡話。

四、活動總結

透過這節課,我們不僅瞭解了重陽節的來歷,還知道了重陽節的相關習俗,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了我們對老人的尊敬之情。在這裡,老師要送給你們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既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也要關心身邊的老人、長輩。希望每個同學能尊敬老年人,做個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們能做到的是嗎?最後祝願天下的老人,重陽節快樂!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0

【活動目標】

1、瞭解重陽節的來歷。

2、知道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培養學生關愛老人的品質。

【活動準備】

1、蒐集有關重陽節的資料。

2、調查家中老人的愛好、身體狀況及他們以前的生活經歷。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點出本次活動主題:九九話重陽。

二、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蒐集到的資料。

三、小組代表說說有關重陽節的典故、民間習俗、慶祝方式。

四、出示同學們為爺爺奶奶製作的卡片。

五、小組代表說出自己在重陽節為老人們準備的禮物。

六、主持人總結: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老人們辛辛苦苦地將我們的父輩們養育成人。他們也曾經為社會做出了很多很多事情。關愛他們的生活、身體是我們晚輩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用我們的心去關注老人們的喜怒哀樂。

【活動反思】

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瞭解了重陽節的知識,體驗到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底蘊。孩子們都能夠發自內心地說出自己為老人準備的禮物,有的透過電波送去祝福和問候,有的寄去熱情洋溢的信件,有的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老人買點什麼……無形中培養了孩子們的高尚的情操。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1

我總結自己做班主任的經驗感悟頗深,覺得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好的:

一、班主任工作,從愛做起

我班有個學生叫劉玉鵬。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麼搞小動作,要麼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後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後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並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於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瞭解到他心裡十分怨恨以前的班主任老師。我心裡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麼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麼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於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後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後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二、懂得賞識和激勵每一位學生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性格不同,脾氣不同,內在需求不同,因此,賞識激勵要有不同的針對性。力求在平凡,普通中捕捉搜尋閃光點,把握學生的常態內力,使其發揚長處,避其短處,在成功中品味、讚揚其優點、優勢,以促進個性特色形成;在失誤挫折之中尋找正確和有利的因素,增強自信,開發潛力。

學習好,聽話的學生,哪個老師都喜歡,溢美之詞不絕於耳;學生差,調皮搗蛋的並且還好給老師出個難題的學生,總是招人討厭。期末評語,冥思苦想找不出一條優點,而恰恰就是這些學生更需要多一點賞識,多一點激勵,甚至還應對他們的缺點乃至錯誤給予包容。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放縱嗎?為什麼還要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予以包容呢?一般來說,人,誰也不會喜歡或保留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只要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有所察覺,都願意克服和糾正,就人之常情說,誰也不願意讓老師,讓家長或上級領導當眾揭老底,即使有失誤與犯錯,大都希望能得到相關人的諒解。本應該受到責罰,反倒沒有給予責罰,本不應該諒解的,反倒得到了原諒,此人定會心存感激,會更加自責、內疚,這樣心理情感人們都可以理解。尤其近些年,我在處理一些學生違紀問題上,是有著深刻切身的體會的。

三、 班主任要學會與家長交往的藝術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越接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顯著。要使家長的教育配合學校教育,保持一致性,關鍵在於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絡,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德育工作統一戰線。要建立統一戰線,班主任應該注意與家長交往的內容、形式及其藝術。 在家訪過程中,還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家庭型別採取不同的交談方式:

1、對於有教養的家庭,儘可能將學生的表現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並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2、對於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然後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並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

3、對於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家訪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展前途,激發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以上幾點我認為是我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切磋切磋。當然我的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相信在學習了大家寶貴的經驗後一定會有所改善。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再接再厲,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2

活動目標: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瞭解相關的重陽節知識。

2、激發幼兒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培養孩子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透過社群活動,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6、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

1、大班聯絡好敬老院並準備一些零食。

2、製作壽星卡。

3、幼兒調查表。

4、重陽糕120塊。

活動時間:20xx年10月21日上午9:30

活動內容:

一、中小班邀請爺爺奶奶來園做客

1、了不起的爺爺奶奶。

(1)中班可以聽聽爺爺奶奶說說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事先聯絡好)

(2)小班請爺爺奶奶說說平時是怎麼關心愛護你的。

2、給爺爺奶奶表演節目。

3、爺爺奶奶辛苦了。(我給爺爺奶奶捶背敲腿)

4、我喂爺爺奶奶吃塊糕透過活動,幫助幼兒豐富以下經驗:

①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②爺爺、奶奶非常關心我們,我們也應該尊敬爺爺、奶奶。

③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雛鷹愛心"行動"慰問敬老院爺爺奶奶討論:

1、活動準備

(1)做調查問卷

(2)你的爺爺奶奶年輕時是做什麼工作?有些什麼本領?

(3)現在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些什麼不方便?

(4)小結:爺爺奶奶本領大我們能做些什麼事讓爺爺奶奶高興?為什麼?

2、實踐活動:

(1)大膽地與周圍的老人打招呼,並會主動邀請老人。

(2)我為爺爺奶奶做件開心的事:敲背、捶腿、給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禮物等。

3、活動後:

(1)鼓勵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為爺爺奶奶服務的?

(2)交流:對今天的活動的感受?

(3)透過調查交流:以後可以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

我身邊的爺爺奶奶調查表

1、最喜歡吃的東西:

2、他的愛好是:

3、最想見的人:

4、還有什麼不順心的事:

5、最想讓我為你做的一件事:

6、爺爺奶奶生日和屬相備註:可以用畫畫、文字的方式來記錄。

教學反思:

我國是文明古國,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重陽節是中國人憑弔先人、敬老尊賢的傳統節日。因此,很好地利用重陽節這個契機,開展“重陽節”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培養他們從小尊老、敬老的美德是十分必要的。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3

一、活動主題:

“傳播愛心,傳承文明,回報社會,完善自我”

二、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xx日

三、活動地點:

柳灘天府敬老院

四、活動人員:

帶隊人員:劉泉、魏嬌嬌

男同學:劉泉、寧博、周長晟

女同學:魏嬌嬌、張盟盟、劉月陽、崔少雅、武廣雅、李慧芳、張麗娟、孫影、鄭樂、周曉樂、高爽、朱愛清、王海洋

五、活動目的:

丹桂飄香,金菊怒放,10月xx日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九九重陽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決定到民族中專志願者活動基地之一——天府敬老院看望操勞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們,為他們帶去節日的祝福,並透過與老人們的交流,學習做人的道理,達到完善自我的活動目的。

六、活動內容:

1、與老人們聊天,交流彼此對生活一些問題的看法,重點應該放在對老人們的傾聽上。

2、在聊天過程中,為老人們(尤其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們)做一些小事,如幫老人按摩、倒水等,在點滴細節上關懷老人,給老人們送去溫暖。

3、幫助敬老院工作人員打掃敬老院衛生,如擦玻璃、打掃院子、整理花草等。

4、表演自己準備的節目(有唱歌,相聲等才藝表演)。

七、活動流程:

1、xx日上午8:30到學校門口集合,人員到位後,步行三十分鐘左右到達敬老院,並買水果(利於老人身體健康的水果並且方便老人們吃的水果)。

2、到達敬老院後把人員分成若干組,分別到各個房間與老人們聊天,另外安排部份同學到廚房為老人們切水果。

3、9:30左右帶各方行動方便的老人們到大廳觀看節目。

4、活動結束後與老人們合影留念。

八、注意事項:

1、行為舉止大方得體,注意文明用語,切忌在養老院內大聲喧鬧,活動中注意老人們的情緒變化。

2、即使準備好表演用的東西。

3、穿戴整齊。

4、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注意安全。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4

今年10月17日(農曆9月9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校根據自身德育理念,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在重陽節開展"九九話重陽,感恩在我心"主題活動。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學校高度重視

學校將此次活動作為對學生進行孝老愛親和感恩教育的契機,安排專門時間,積極組織本校學生廣泛參與此次活動,明確了活動意義,提出了活動具體要求。

二、精心組織,積極實施

1、利用校會、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等途徑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真正受到感染,發自內心地感恩長輩,孝老愛親。

2、各班舉行以"九九話重陽,感恩在我心"為主題的班隊會。讓學生透過班隊會,

來表達了對長輩的感恩之情。在這一天做一些可以感恩父母的事情,比如為父母做一次家務,洗一次腳,陪爺爺奶奶看電視。

在活動實施過程中,全校學生個個參與,都透過做家務、給爸爸媽媽洗腳、陪爺爺奶奶看電視等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孝老愛親,他們不僅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自己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情感,更能把享受"長輩的愛"的感情進行遷移,讓孩子們去愛自己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幫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進感情的世界,體驗幸福生活的喜悅。同時也讓老人們為自己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感到欣慰與驕傲。特別,我校開展的這次活動,充分體現出了"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旋律,不但讓老人們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和關懷,更讓他們真實地度過一個溫馨快樂的重陽節。我們衷心希望這些老人們,以及天下的老人們都有一個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晚年生活。

最後,學校形成活動總結,進一步提升活動輻射力和活動意義。此次活動意義深遠,對增強同學們的孝敬老人、體貼長輩有著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5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進一步濃厚我校“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風氣,也為了表達全體師生對退休教師的敬意,經校長室研究決定,於10月6日在校舉行“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重陽節退休教師茶話會。

一、活動主題: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二、活動時間:

10月6日

三、活動形式:

茶話會

四、活動內容及安排:

1、準備工作:

①氛圍營造、彩旗、會場佈置,週五(9月30日)完成。(總務處、工會)

②校電子屏標語—“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敬老傳統,代代相傳”。(校辦公室)

③辦公室負責通知各退休教師並作好到會人數的統計。(辦公室)

④座談會所需物品(水果等)的採購工作、攝影工作。(辦公室)

⑤退休教師名單準備。(工會、辦公室)

2、接待:

①退休老園丁上午9:30來校報到。(工會)

②退休老園丁集中地點在八(1)班教室,茶水、水果服務。(工會、辦公室)

3、座談會:(退休教師、教職工代表)

①校長簡要介紹學校取得的成績並致賀辭。

②退休教師代表發言。

③座談會。

④校園參觀。

⑤退休老園丁集體拍照。

4、午餐(學校食堂):(_工會)

5、專題報道。(工會)

重陽節主題班會 篇16

活動目標

1、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的有效時機。利用節日機會,合理把握主題,從而以感情為紐帶拉動家校的距離。

2、引導少年兒童孝敬父母,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樹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觀念,增強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

3、透過活動,引導學生以文明行為,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圍。

活動安排

一、匯入

1、複習詩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古詩中的佳節指的是什麼節?(這裡指重陽節)小朋友知道什麼時候是重陽節嗎?(農曆的九月初九)

二、瞭解重陽節的來歷以及習俗

(1)從《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中我們就知道在唐代,重陽節就非常受重視了。並且,在唐代重陽節人們有登高、插茱萸的習俗。

(2)聽故事:東漢時期,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 一場瘟疫奪走了恆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送了命。恆景病好後決心訪仙學藝,為民除掉害。恆景打聽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人。在仙鶴指引下,仙長收留了恆景,教他降妖劍術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劍。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身武藝。

一天,仙人對恆景說:“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來了。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仙長送了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並告訴他用法,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

九月初九的早晨,恆景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山上,然後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吹來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瘟魔臉色突變,恆景手持降妖劍追下山來,幾下子就把瘟魔刺死了。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就傳了下來。

A:恆景能把這惡魔殺死靠的是什麼?他怎麼才練出這一身武藝呢?(廢寢忘食)

瞭解“廢寢忘食”的意思,你對哪個字的意思不瞭解呢?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

B:這惡魔能被恆景殺死,靠的是什麼?(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其實插茱萸,喝菊花酒就是重陽節的風俗。

(3)重陽節還有哪些習俗呢?把帶來的資料在小組中交流。

集體交流。(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點了解這些習俗的意義。)

分分類:這些習俗如果分類,你認為可以怎麼分?(吃和活動)

三、感受體會“重陽敬老”之情

1、吃重陽糕,登高望遠,插茱萸辟邪等習俗是以前人們的慶祝重陽節的方式。重陽節到了現代你知道它還是誰的節日嗎?(人們把重陽節這天定為老人節,進行尊老活動。)

2、童謠欣賞: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雲繞。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爺爺老,走不動,我為爺爺 。爺爺累,氣呼呼,我為爺爺。爺爺樂,笑哈哈,誇我 。我們倆,手拉手,登上山頂四下瞧。

(1)這首童謠還沒寫完,你們能幫我寫好嗎?

(2)大家寫得很好,我們來讀讀我們編的兒歌。

(3)你覺得童謠中的小朋友是個怎麼樣的小朋友?你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來的呢?

3、你們能把童謠編得那麼好,相信平時也一定非常尊敬老人。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表達愛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為爺爺、奶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出示句式:當爺爺 時,我 。/當奶奶 時,我 。

4、悄悄話:也許你平時嬌氣的時候會惹爺爺奶奶生氣,也許你平時有不聽外公外婆話的時候。現在我們仔細想想,他們都是愛你的。他們給我們的愛一點也不比爸爸媽媽少,你有什麼悄悄話想對他們說嗎?寫在紙鶴的翅膀上,讓紙鶴把我們的心裡話帶給親愛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⑴把紙鶴放到指定的地點,選取典型的請同學來讀一讀。

⑵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在這紙鶴上還有同學們自己找來的關於重陽節的詩歌,大家可以一起讀一讀,欣賞欣賞。

四、小結

透過這節課我們瞭解了重陽節,同時還學到了不少語文知識。老師再此提個小小的要求,希望每個同學能尊敬每一位老年人,做個尊老的好孩子。相信你們能做到的是嗎?

重陽節主題班會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