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調查報告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

在當下社會,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

為了響應國家關於送“科技、文化、醫療”的“三下鄉”活動的倡導,xxx學院20xx年暑期特舉辦了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此次活動將更好的在廣大農村地區宣傳科技、文化、醫療知識,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調查是我們的物理與資訊科學學院所屬的是一個省級小分隊,赴xx區廣大的農村地區宣傳有關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知識並做相關的培訓工作。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科學技術也被廣泛的運用於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中。為了更好的瞭解資訊化、網路化在農村地區的普及;宣傳網路資訊對完成農產品市場運作的重要性;促進網路知識在農村的傳播,我們這個小分隊用了近兩週的時間,對天水市秦州區部分農村農戶進行了走訪調查,並在走訪調查的每個村子進行了有關網路知識的培訓工作。

、前期準備

20xx年7月1日——7月8日,學校及各分隊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並立項。

20xx年7月9日——7月10日,我們所屬的小分隊在指導老師劉春明的指導下,明確了調研的有關事項,確定了參加此次“三下鄉”活動的人員名單。就各調研地的實際情況,此次調研的程式,調研任務作了進一步的明確。

20xx年7月11日——7月20日,我們這個小分隊在劉春明老師的帶領下,赴秦州區多個村子進行了有關農村農產品網際網路銷售的知識宣傳和講座活動。調查十分順利,得到了當地村委會領導的大力支援。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秦州區窩託村的情況具有普遍性。

三、調查過程

在調查的十天多天時間裡,天氣顯得格外晴朗,雖然氣溫有些高,但是我們的調研還是十分順利的完成了,在各村的調研過程中,所有成員由劉老師分成了三個小組,在村子中拉起了此次活動的宣傳橫幅。我們走訪了村子大部分農戶,此次調研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但是考慮到農民文化程度的問題,我們最後決定採用問卷與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這樣的調查方式得到了村民的歡迎,也是我們的調查得以順利進行。穿巷進戶,一問一答,調查在愉悅、和諧的氣氛中進行著。走進西瓜地裡,站在豇豆地邊,當地村民對土地裡的豐收碩果顯得十分高興,然而,當我們談到農產品銷售是,村民們顯得憂心忡忡,他們表示,有於資訊不暢,當地的產品只有依靠一些商人、小販以極低的價格從他們手中賣走了,而後又高價轉出,真正受益的不是勞苦耕作的百姓,而是那些小商小販們。由此看來,我們此次的調研就顯得十分有必要了,整個調查過程有序完成了,每個村子的調研都是按步驟進行的。

四、調查結果的資料:

由於此次調查方式我們採用的是走訪調查現場進行,因此,調查問卷的回收率是100%即共發放四十五份問卷,回收四十五分。共發放300多份有關農產品網路營銷知識的宣傳單。整個調查過程中有近八成的村民是把自家地裡的農產品拉到集市自己出售,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村民的農產品是商家訂購。同時我們還發現,大約有70%的農民是親自到當地鎮子的市場去了解有關農產品價格、銷量等等一系列情況的,甚至還有60%左右的村民對網際網路進行農產品銷售僅僅是聽說而已。還有極少數的農民對網際網路銷售聞所未聞。

五、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此次調研順利的完成了,但是調研之後,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特將此次調研過程中當地村民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列款說明。

1、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廣大的農村地區,農民的農產品銷售依然主要靠當地的小農貿市場,銷售渠道十分有限,造成了地裡有好產品,卻找不到好市場。

2、由於農村資訊閉塞,使得很多農民對網際網路知識知之甚少,對網際網路銷售更是瞭解頗少,他們對網際網路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3、正是由於大部分農民對網際網路的不瞭解,才使得好產品買了低價錢,也就賺不了更多的錢,農村家庭人均收入中,土地收入反倒顯得十分有限。

4、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有70%的農民表示,如果自家有足夠的錢就會買臺電腦,由此可見,很多的農民迫切需要獲得關於農產品銷售的資訊,以幫助自己將好的農產品買一個好的價錢。

5、走進農村,我們會發現,這裡與城市完全不同,都市資訊化在這裡消失了,農村顯得稍微有些閉塞,找個列印部都有些困難。由此可已看出,農村與都市的資訊化程度的差距在不斷的被拉大,這也就是農村農產品難賣高價的主要原因之一。

6、在各個村子的村委會里,我們很難找到懂網路技術和網路銷售的技術人員。

六、對分析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我們此次調研過程雖然僅僅幾天時間,但是得到了學校領導、當地村委領導及各村村民的大力支援,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廣大村民對資訊化的迫切需要,許多的村民表示,我們此次活動給他們帶了很多的益處,希望學校可以多些組織這樣的活動。調查結束了,但是我們感覺到,農村的發展需要各級政府領導更多的支援,只有政府領導大力支援,農村資訊化才會得到更好的發展。農民收入才會不斷地增加,農民生活水平才會有一個好的提升。我們覺得,政府應該大力支援一些農村建設的事項:

1、政府應該在廣大農村地區大力宣傳有關網際網路知識和農產品網路營銷上的知識,幫助農民更多的瞭解這方面的知識。

2、政府應該挑選一些優秀的大學生,到農村地區任職,讓這些大學生宣傳講解有關網際網路與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知識,讓當地村民更加深入的瞭解農產品網路營銷帶來的切實好處。

3、政府應該定期的派出專家人士到農村地區,就有關農產品網際網路銷售的相關科學理論體系向當地村民進行講解。

4、在農閒季節,各地村委應組織當地村民學習有關農產品網際網路銷售的知識。

5、定期組織村民對南方經濟發展較好較快的村子進行參觀,增加交流學習的機會。

6、擴大政府對農村資訊化建設的投資,同時增加社會投資,使得村民更方便的獲得有關資訊,促進農村資訊——銷售的一體化建設。

7、大學生也要利用假期時間,到廣大農村去,宣傳講解農產品網路營銷的知識。

七、對此次活動的感受:

此次調查雖然時間短,但是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裡 我們卻看到了大學生更多的用武之地,那就是廣大的農村地區。城市在快速的發展,可是農村地區卻還是比較落後的,資訊閉塞,經濟不發達,人民生活困難不少。因此,做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有必要也應該將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更能體現自己價值的地方,而農村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也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人生大舞臺,珍惜這屬於我們的機會,為社會做自己的貢獻。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2

周家村是遠近聞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積1550畝,住戶面積200畝,230戶人家,800口人,其中黨員19名。村固定資產120萬,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鄉村中屬富裕水平。周村長自74年上任以來,為村裡的工作耗盡心血,給村裡帶來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提起周村長,村裡的老少爺們兒們都直豎大拇指。

進村後,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以及道路兩旁那既有經濟效益又能美化環境的柿子樹,與我想象中的農村有著相當大的區別。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後,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裡的治安情況相當好。經濟上的寬裕和生活上的安寧,使我毫不誇張的用了安居樂業來作為周家村給我的第一印象。

聽村裡的領導介紹,村裡的主要收入來源於種植業,其中200畝果園收益可達每畝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達到了每畝10000元。但當我們問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業和專案時,村裡領導向我們道出了苦衷:數年前曾有一木器廠,在村裡投入生產,但不到3年,木器廠就因接連虧損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後的幾次上專案的想法,都因缺資金少技術(尤其是少技術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後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

學校並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我從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學已有著天壤之別。僅從每天上完課孩子們必須將自己的凳子搬回家來說,這的學習環境並不能用一個好字來形容。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他們幾乎想要我們在5天之內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識都教給他們。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但當我問他們以後回不回來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許是還是小學生的他們尚未明白我這個問題的含義,也許是一直以來伴隨他們左右的考大學,去大城市的話影響著他們。沒有一個孩子表示自己將回到自己的家鄉。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迴盪著。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於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後的`環境,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裡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後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裡留下的是什麼?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並非只存在於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於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之間,以至於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孩子們的想法和做法並非出自自己思考,而大部分都來源於家長和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和一位老大爺的聊天當中,老人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都考學去了城市,在談到孫子時,老人很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的大孫子剛在一所省重點高中考了前十名,以後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到大城市去!老人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我問老人想沒想過讓孫子回家鄉支援家鄉建設,老人說:村子裡太苦,能到外面去,幹嘛回來。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點好日子!

以周家村的生活水平來說,村子應屬富裕的行列。周家村的村民都不想讓孩子回來,可想而知其他貧困村的情況。

周家村之所以富裕,關鍵在於和韓國合作的200畝高效田,其實這對村裡既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又是一種勞動力的利用。韓國人出種子,出技術,村裡出勞力,出土地,收穫後,韓國人回收所有果實和種子,付給村裡的報酬只是收益中極少的一部分。而且還規定村裡不得留果留種,否則將受重罰。這完全是一種勞動力的欺騙,可是以我們的知識就是無法掌握其中的技術關鍵。而我們為了這筆可觀的收入,還必須甘受韓國人的這種技術欺騙,其原因何在?人才不足!!試想如果村裡有這麼一批農業知識相當豐富的人才,我們完全可以掌握韓國人的技術,從而為我們自己所用,那時所有的收益都將歸我們自己所有。村裡將遠比現在要富裕!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村裡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一些客觀現實又使我們的教育觀念發生變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開放20年來,人們的思想有了極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周家村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80%的家庭將孩子的教育費用作為自己未來幾年內的最重要支出。在資金比過去有了保障之後,我們支援農村教育以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幫助,還應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觀念上的幫助。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同樣需要做人的道理、適應時代發展的觀念和大局觀。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責任有義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

下鄉過程中所見所聞很多,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問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時期農村的教育事業依然面臨很多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將極大的促進農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