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1

我家鄉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在那天,我們有吃粽子的習慣,還有賽龍舟,向河裡扔粽子,為的是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戶戶都要掛上五毒旗,因為那時候是五毒剛開始活動的時候,五毒有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五種毒物,掛五毒旗是為了把五毒驅趕走,不讓他們來危害人類。因為它們咬住人們有可能中毒甚至死亡。還要做端午香囊,媽媽說:“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帶五彩繩的風俗,查了資料知道了,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為這和藥王孫思邈的事蹟有關,將花線丟進河裡,等於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繡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豔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用什麼色也很靈活,有些人手頭有什麼色就用什麼色。等到五月五日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縷,走到一起時都會比比看誰的更漂亮,頗有情趣。當然比較講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線。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2

5月5日端午節,家家都在包粽子,準備過節日,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準備工作都好了,媽媽也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拿起一片葉子,做了個茶杯形狀,然後把材料依次放進去,只見米、豆子、蜜棗爭先恐後地跳進了葉子中,然後用絲線把粽孑纏起來,最後把這一些粽子進蒸爐裡就好了,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好了,我便拿起一個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好了,不多說了,我要寫第二個習俗了。

第二個習俗就是賽龍舟,記得上一次比賽就是在漣水河舉行的,十分熱鬧。比賽的船大概有五六條船吧,十八個人兩排坐著,哦,對了,前面還有一個打鼓的,總共十九個人。

裁判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所有的船就像斷了弦似的,像一條龍飛奔了出去,每一個人手拿著船漿向前划動,十分整齊,他們整齊劃一地向前划動,前面打鼓的敲一下彷彿在為他們加油,每一個人默契的喊:〝嘿呦,嘿呦,〞每一個隊都劃得很快,不相上下,彷彿每一個隊都裝了馬達似的,很怏,馬上就要到終點了,他們更加賣力的划著,岸上的人也在為他們加油、鼓勵著,但是冠軍還是被1號船奪了,雖然對其它參賽的選手來說很可惜,但是每一個人都十分開心!

端午我過得十分開心!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3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插艾葉、包粽子、做香囊、划龍舟來慶祝它。

聽媽媽說,在很久以前的中國,我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心耿耿的為國家出謀劃策,但是,糊塗的國王不但不採納他的意見,反而,多次把他發配到邊遠地區服勞役,在那年的五月初五,他的國家被其他國打敗了,聽到這個訊息,屈原悲憤交加,投身跳進汨羅江裡,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就把米團做成的粽子扔到江裡,並划船四處打撈屍體。

我的家鄉晉城也沿襲了這個傳統,每到端午節,我們村的人都會包各式各樣的粽子來紀念他。在我家,奶奶包的粽子可以說是色香味俱佳。清晨,奶奶先把綠色的葦葉和竹葉洗乾淨備用,再把昨晚泡的糯米、紅棗、花生米端過來,準備工作就緒後,只見奶奶把洗淨的竹葉折成一個三角形形狀的空殼,然後加上糯米、花生、紅棗和葦葉,填滿後再小心翼翼的包好,接著把它放入鍋裡用熱水蒸大約半小時,一個香噴噴、綠瑩瑩的粽子就出鍋了。

聞著清香誘人的粽子,我真想咬上一口,“喂,小饞貓,不怕燒著嘴嗎?”奶奶笑著說。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更愛清香撲鼻的粽子!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4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屬家鄉的端午節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著我們呢!

每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應該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媽會開車去接爺爺奶奶去酒店。我總是第一個跑到包廂,服務員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處飄溢,粽米中摻雜著豬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真讓人垂涎千尺!我餓虎撲羊般抓起一個就咬,哇!人間美味呀!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就變得圓鼓鼓起來。

從酒店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視,正是現場直播賽龍舟。周圍的人川流不息,穿著節日盛裝,屋頂上彩旗飄揚。只聽“砰,砰,砰”,三發訊號彈升上天空,所有龍舟按一字排開,“龍頭”上長著龍鬚,“龍身”上有一片片鱗片,真像一條真龍潛入水!“啪”,禮炮響了,十幾條“龍”在水上像離弦的弓箭一樣飛弛,水波碰撞著兩岸的岩石,發出嘩嘩巨響。行人紛紛給“龍”加油,指揮官在“龍頭”上敲囉打鼓,給身穿紅衣的船員加油鼓勁,終於,一條“小白龍”逐漸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兩岸掌聲轟鳴。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思吧!希望你來到我的家鄉來作客!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5

我的家鄉在安鋪鎮,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人們都舉行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活動。

有一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到九洲江邊觀看人們賽龍舟。到那裡觀看賽龍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處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呀!江上大橋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舊橋上的人卻很少,而且有警察守著。這是因為舊橋比較小,而且有些欄杆也不見了,還有些橋墩也斷了。因為人比較多,我和爸爸媽媽花了很長時間才擠到前面去。

賽龍舟開始了,有黃隊和藍隊還有紅隊,龍舟是長長的,可以坐很多人。隨著一聲哨響,運動員一起划槳,隆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飛去。這時,兩岸的觀眾大叫起來“加油!加油”。這時鼓聲越來越大,運動員越劃越起勁,各支隊伍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追趕。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比賽終於結束了,結果是紅隊第一,藍隊第二,黃隊第三。

我們隨著人流離開了江邊。這時街燈已亮了,我越想越覺得龍舟比賽很好看。

我愛我家鄉的龍舟比賽,更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祭神,我們在大人的陪伴下到溪岸上看賽龍舟。而在我的心中,端午節最讓我難忘的是吃粽子了。

小時候,我住在鄉下的奶奶家,在我的記憶裡,奶奶包粽子是最拿手的,左鄰右舍都比不上她的手藝。每逢端午節前夕,奶奶總要帶著我到離家不遠的竹林裡去摘竹葉,一到竹林,看著青翠欲滴的竹葉,我特別興奮,忙前忙後地摘竹葉,摘好竹葉回到家裡,奶奶要把竹葉洗滌乾淨、晾乾;接著準備糯米、花生等包粽子的原料;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戲,三下五除二,一個錐形的粽子出爐了,裡面的餡更是花樣百出,最吸引人的是蒸粽子了,那番香味飄出來,把我們這些“小饞貓”饞得直流口水,使勁的用鼻子聞著那股粽香味。

端午節這天,我一邊吃粽子,一邊聽奶奶講一些關於端午節如今,我回到了城裡,每當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家鄉的粽子,想起了還住在鄉下的奶奶和那些小朋友,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回鄉下與奶奶一起過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7

梅子熟透了以後,端午節的腳步款款走來。“它從柳暗花明、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茵如蓋、楊柳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的眼眸中走來。”這是當什作家豐華對端午節的讚美。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我們的家鄉也用獨特的方式過著自己的傳統佳節。

每當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插上一枝艾草,我家也不例外。媽媽向我解釋:插艾草其實是我們這裡的一種風俗習慣,艾草有一種特別的香味,放在門口是為了防蚊蟲避邪,保佑一家人幸福安康!

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粽子,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中午,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撕開它碧綠的外衣,顧不上斯文,狼吞虎嚥的吃起了粽子。聽奶奶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志士屈原。屈:是楚國的愛國大臣,他力主聯齊抗秦,卻慘遭南後等奸臣的陷害,蒙受冤屈。最終,秦國攻破楚國,他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抱石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愛戴他,向江中投放粽子,希望魚兒莫吃他的遺體。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端午節,粽葉飄香浸潤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8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這裡的節日眾多,我卻最喜歡端午節。

盼呀盼呀!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門窗上掛上菖蒲艾草,散發著淡淡的藥草香。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在賽龍舟呢!我趕快跑向人群裡,彎下身子往裡擠。呀!一條條龍舟做得可真傳神威武,龍嘴裡都有一顆龍珠,金光閃閃。啊!要開始了,龍舟上的健兒們身穿綵衣,臂扎彩巾,緊握船槳飛也似地衝向終點。陽光下彷彿幾條巨龍在河面上飛奔。我們的喝彩聲震耳欲聾,連喉嚨都喊啞了。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還響。回家時,外婆早已包好粽子等著我了。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豆餡的,各種各樣。我最喜歡的就是豆粽了,還叫外婆教我包粽子呢。外婆把粽子一股腦兒倒進大鍋裡蒸,一會兒,整個房間充滿了粽香,棗香。

熟了,熟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豆粽,還滾燙的,我不停地換手呵氣。外婆見了,連忙笑著說:“小饞猴兒,別急,別急!粽子有的是,讓你吃個夠。”我一口塞進嘴裡,啊,真香呀!

我喜歡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9

家鄉的節日很多,我特別喜歡過端午節。

一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著孩子們從天更上,水溝裡扯回來的菖蒲、艾草,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淡淡的粽子的幽香裡。

我最愛吃的是紅棗粽、碧綠的蘆葦葉裡,裹著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豔而美麗,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為它顏色美麗,更重要的是它味道好極了,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

吃完粽子,大人們忙著殺雞、殺魚,準備一頓豐盛的午飯。我最喜歡看划龍舟,河岸邊,站著圍觀的人。最開心的是孩子們,桃子、杏子都成熟了,他們從這棵樹上摘桃子,又爬到那棵樹上摘杏子,實在餓了,把摘下來的桃子、杏子拿到河邊去洗,吃上幾個,那淘氣的樣子,另大人哭笑不得。

家鄉的端午節,笑聲、鬧聲充滿了活力,至今另我難忘。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準備一盆水,水裡面泡上艾葉,然後,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可以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後,心裡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著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後,老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後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嚐嚐,營養又美味。

最後,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裡三層外三層。紅色的.訊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起衝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著整齊的口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為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著。比賽持續了很久,終於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希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11

我的家鄉有很多節日,我尤其喜歡五月初五端午節了。

今年的端午這天節,我們全家人一起搶著吃老媽剛剛包好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咬了一口,說:“哇!老媽包的粽子可真好吃啊!”老媽笑著說:“你這個小饞鬼!粽子呀,有三角形、菱形、方形、柱形……可真是樣式繁多。如果按照餡料來分,可分為豬肉粽,黃豆粽,蜜棗粽,蛋黃粽等,味道各不相同。”我俏皮地說:“還是老媽做的最好吃。”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個。香噴噴的,裡面的肉餡更是鮮嫩。吃了一口還想再咬一口。

我們一家人吃好粽子後,又開車趕去觀看賽龍舟。

到那時,岸上的觀眾已是人山人海。河上的龍舟活靈活現,兩側做工十分精美。賽龍舟的叔叔們,穿著紅背心,頭上用手巾盤著英雄結。他們可謂信心滿滿,蓄勢待發。一聲槍響後,各位叔叔們用力划著龍舟,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非一般地前進。剛開始,旗鼓相當,不分上下,最後紅色的龍舟勝利了,紅色龍舟上的人們歡呼起來,我們也歡呼起來。

今天端午節過的真開心啊!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1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有特色。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走進漢陰的端午節吧!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午節、重五節,相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的家鄉漢陰,也特別重視端午節這個節日,過端午節前一天,人們就開始包粽子了,關於清香美味的粽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據說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怨怒投汨羅江裡。人們知道了,怕江裡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裡,希望這樣魚蝦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我們這的端午節可熱鬧了,每當這天來到時,我們都會在爸爸他*的帶領下穿上新衣服,備送厚禮到外公外婆家去追節,外公外婆也拿出粽子、鹹蛋讓我們品嚐,然後外公外婆就準備好豐盛飛午餐,同我們一起在餐桌上享受美食,祝福彼此,歡生笑語不斷。

朋友,百聞不如一見,歡迎你來漢陰過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到時候你一定會大飽口福和眼福的。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13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

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有:浴蘭節、女兒節、五五節、端陽節等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14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而古老的節日——端午節。我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我特別喜歡吃粽子。

聽爸爸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因報國無門,在這天投江而死。老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魚兒去咬屈原的身體,紛紛划著船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各地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了。

在我的家鄉,賽龍舟是組織不了的,但吃粽子的習俗是必不可少的。那也是我的最愛,大人們圍在桌子旁,七手八腳地包著粽子,而我站在旁邊,一邊看著她們裹粽子,一邊聽著老人講故事,像過年似的,非常開心。等到粽子下鍋,不一會兒,廚房便瀰漫著層層粽香,讓人垂涎欲滴;熟了,便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一口咬下去,哇!那感覺沒得說啦!

除了吃粽子,那天飯桌上還有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等菜,爸爸還要喝黃酒,爸爸說這叫“五黃”,因為端午節是五月天熱的開始,蛇蟲開始活躍,而傳說中“五黃”可以驅邪解毒,所以端午節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祈求防疫祛病、驅毒、健康長壽的重大節日,有的地方還有佩香囊、掛鐘馗像的習俗呢!

真想不到端午節有這麼多的講究!我喜歡這個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的作文15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這裡的節日眾多,我卻最喜愛端午節。

盼呀盼呀!我最喜愛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門窗上掛上菖蒲艾草,散發著淡淡的藥草香。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在賽龍舟呢!我趕快跑向人群裡,彎下身子往裡擠。呀!一條條龍舟做得可真傳神威武,龍嘴裡都有一顆龍珠,金光閃閃。啊!要開始了,龍舟上的健兒們身穿綵衣,臂扎彩巾,緊握船槳飛也似地衝向終點。陽光下好像幾條巨龍在河面上飛奔。我們的喝彩聲震耳欲聾,連喉嚨都喊啞了。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還響。回家時,奶奶早已包好粽子等著我了。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豆餡的,各種各樣。我最喜愛的就是豆粽了,還叫奶奶教我包粽子呢。奶奶把粽子一股腦兒倒進大鍋裡蒸,一會兒,整個房間充滿了粽香,棗香。

熟了,熟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豆粽,還滾燙的,我不停地換手呵氣。奶奶見了,連忙笑著說:“小饞猴兒,別急,別急!粽子有的是,讓你吃個夠。”我一口塞進嘴裡,啊,真香呀!

我喜愛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