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數學小報板塊設計圖片

數學小報板塊設計圖片

導語:在中國古代,數學叫作算術,又稱算學,最後才改為數學。中國古代的算術是六藝之一(六藝中稱為“數”)。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小報板塊設計圖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數學小報板塊設計圖片大全

關於數學的作文一

今年我上初中了,小小肩膀,大大的書包。每天要面對很多的科目,爸爸希望我贏在起跑線上,對我要求很嚴,希望我在考試中名列前茅。剛開始我不同意,爸爸就說:

”咱倆一起學數學,如何?“

我說:”OK“! 爸爸就和我一起學起了數學。

每天,我和爸爸一起走進數學的殿堂,遨遊在數學題的海洋裡。有時是,和風細雨;有事是,暴風驟雨;有事是,豔陽高照。我倆時常為解決出一道數學題而高興不已;時而為了一道題,因意見不一致,而爭得面紅耳赤。有時候,還把老媽請過來當裁判呢?

今天是星期六。瞧!我倆又開始學習上數學啦!爸爸給我佈置學習任務:做一頁小練習。做完後,我就扔給了爸爸,讓爸爸檢查。我抓緊時間上會兒網。正當我玩的起勁時,就聽見一聲大叫:

“毛毛,過來!”

我立即跑過來,一看上面有好幾個紅叉叉。爸爸說:”認真想想,改過來!“

我趕緊去改。發現有幾個題,是因為自己不認真造成的。哎!都是粗心惹的禍,真後悔!最後一道題改不出來了。就問爸爸,爸爸看了看:是一道關於有理數的題。爸爸想了想,就給我講解。我認為他講的不對,就說:

“我們老師不是這樣講的”!

爸爸說:”老師不是這樣講的,但是這種方法也對!咱查檢視!“

爸爸就開始在電腦上查詢。爸爸邊查邊說:”學習上不能眼高手低,數學是一門理論聯絡實際的科目。熟悉、理解基礎理論概念只是學好數學的前提,最終的目的還是用於實際的操作,所以要勤於做練習題。“

接著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數學也不例外!每個人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慾是不同的,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當你對困難的求知慾超過別人的時候,你在精神上就超過了對方,這是一種學習數學的境界!

繼續說:”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是三分靠‘天賦’,七分靠‘努力’。即使再有頭腦,再有數學天賦的人,如果一味的在學習中懶惰,在數學方面也不會有很大的作為;而一些即使智慧平平的人,在勤奮的督促下也能做到一番作為。勤奮是成功的階梯!“

我說:”知道啦“!最後,在電腦的幫助下,我們成功攻克了這一難題!

學數學,讓我快樂著,讓我提高著!我喜歡和爸爸一起學數學的日子!

關於數學的作文二

”你們好,你們也玩‘巧算24點’嗎?“”是啊!“”我們倆去玩‘搶30’吧!“”好呀!“……乍一聽,這些對話是不是讓你有點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別急,讓我來告訴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是淮安市實驗小學三年級正在舉行的數學文化節,也是同學們望眼欲穿的一個快樂節日。在這個節日裡,同學們可以放開手腳,開動腦筋,在數學樂園裡開懷暢遊,而最讓大家興奮不已的,是四類數學遊戲。

遊戲之一:巧算24點。在三(13)班,門口排起的長龍真像多米諾骨牌。這個遊戲是這樣玩的':那裡的叔叔阿姨們給你一張卡片,然後你用卡片上的數字用加、減、乘、除算出24就可以了。但是,卡片上的數字不可以有遺漏,也不能重複使用。我拿到了一張寫著2、2、4、4的卡片,我心想:這簡單!有了”4“,再湊個”6“就行了。於是,我把一個”4“先放在旁邊,然後用2乘以4減2就等於”6“了,再用”6“乘以”4“得到”24“。我做出來了,耶!

遊戲之二:巧移妙拼。這個遊戲由三(12)班負責,其實說白了就是拼圖,把九塊拼圖拼在一起,圖案很漂亮,有花仙子、小叮噹、熊出沒、海綿寶寶等等。叔叔阿姨們在一旁計時,10秒內完成就算成功,很簡單,但很好玩。

遊戲之三:玩轉魔方。玩完”巧移妙拼“,我飛也似的去了三(10)班,奔向了”玩轉魔方“的遊戲。根據遊戲規則,老師們計時,要求我們一分鐘之內拼好一面算成功,要是能拼好六面就更好。我拼的時候特別緊張,手心都滲出了汗。正轉動魔方,但聽得老師說:”還有15秒。“只有15秒了,我必須快點!眨眼間,老師的聲音再次響起:”還有5秒。“天啦,只有5秒!終於,我在最後一秒拼出了六面,我也長長地舒了口氣,我成功了!

遊戲之四:智搶”30“。這是最後一個遊戲,也是最好玩的遊戲。它需要兩個人配合,雙方輪流報數,從”1“報到”30“,誰先報到”30“這個數,誰就算贏。沒錯,這個遊戲有一定的技巧。不過,我不能告訴你技巧是什麼,因為如果我告訴你技巧是什麼,這個遊戲也就沒意思了,你必須自己”動腦“、”動嘴“親身體驗,才能發現其中的奧妙。當然,我玩了四次,都贏了,得了四個大大的印章哦。

數學文化節是不是很好玩?如果你也覺得好玩,那就一起來參加吧!

關於數學的作文三

那一天,中午一放學回家,爸爸就神秘地告訴我,”知道嗎,昨天晚上地震啦“,”是嗎“,我不相信,”我怎麼不知道呢“老媽在一旁笑著說,”你怎麼會知道呢,睡得那麼熟,別說是地震啦,就是來個人把你揹走你都不會知道。“”誰說的,我睡覺很警惕的“,我不甘心被說成是個睡虎。”是嗎,那你告訴我,昨晚老媽替你關燈你知道嗎?“”這……“我無語啦,為了掩飾自己的窘相,我趕緊岔開話題,”哪兒地震啦,離咱們近嗎,什麼感覺?“爸爸老媽嘿嘿一笑,”不知道,我們也睡得很熟。早上上班聽同事說的。好像是濟源那邊。不過地震局網上沒有報道,也許是誤傳。“”濟源?第一次聽說,在哪呢?“我問,爸爸說”河南北部,咱家不是有地圖嗎,自己看去。“

我趕緊跑到東北屋門口,門上貼著一張河南省地圖呢。根據爸爸指明的方向,我很順利地找到了濟源。”遠嗎?“,老媽邊做飯邊問,我用手指一量,”不遠,才一拃遠。“”哦,是嗎?那到底有多遠呢?“爸爸衝我擠了擠眼。

嘿,想難倒我,沒門!想到我們學過的比例尺問題,我趕緊看這幅地圖上標的比例尺:1:130萬,這個怎麼沒有單位表示呢?我撓了撓頭,書上可是都寫得很清楚單位的呀?沒有寫怎麼算呀?讓我想想——這麼張小地圖,用毫米是不好計算的,太小啦;用米又太大了,那隻能是釐米啦,也就是說圖上1釐米相當於實際距離130萬釐米!130萬釐米是多少呢?1米等於100釐米,1公里等於1000米,那麼130萬釐米就等於13公里,那麼在地圖上量出濟源到我們這裡的距離後,乘上13,就得到兩地的實際距離啦。於是我找來尺子,一量12  釐米,一算, 156公里,OK ,答案出來啦。

”對嗎?“爸爸說”驗證一下吧“,於是我們在網上搜索兩地的距離:199公里!

相差怎麼這麼多?我又仔細檢查了我的計算過程,沒有錯呀?怎麼回事?老媽笑了,”很正常呀,你量的是兩地的直線距離呀,而實際上兩地可不只這些距離呢,比如要是有座山,那就要繞山而行啦,那樣自然就會多出來距離的“。

哦,原來是這樣,我把這個生活常識給忘記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