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的散文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1

八月十五中秋節到了。我剛吃過晚飯,便來到院子裡和小夥伴一起盼著月亮。過了許久,一位小弟弟突然喊道:“快看呀!”

我們看時,那天空上不知什麼時候鑽出了一個月亮,低掛在樹梢兒。未滿七歲的小妹妹躡手躡腳地爬上樹,她試圖去捕捉那個月亮,可總捉住一團空影。妹妹失望的下了樹,用兩隻疑惑的大眼睛看著那輪明月,月亮卻沒有改變,仍用他那圓圓的身子帶給人們皎潔的光芒。

當我們閉上眼睛,想象自己進入了月亮,沐浴著那如輕紗般的月光時,突然月光似乎暗了下來,我們睜開眼睛,哦!白雲像一隻展翅飛翔的老鷹,在它寬大的翅膀下,是那輪圓圓的月亮,老鷹的翅膀遮住了月亮。可憐的月亮只能透過雲片的縫隙灑下光芒。小弟弟眨著好奇的眼睛天真地問我:“姐姐,白雲會吃掉月亮嗎?”我定住了,愣了一會後笑著回答:“不,別擔心,它不會。它是怕月亮冷,給月亮穿衣裳!”話音剛落,一道耀眼的光射來,我朝天空望去,太好了!“老鷹飛走了,月亮的光比以前更亮,更皎潔了,而月亮也從樹梢升到了半空。

這時的月亮圓圓的,像一隻純白色的盤子,月光似水,照射在地面上,松樹上,池水上和我們身上。地面上如松針尖尖的,月光透在上面,彷彿把尖尖的葉變成了軟軟的,看上去舒適極了。池水上,是光和水的傑作,一種柔美的水波,那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池水中,也有一個月亮,那是一個圓圓的,一遇水波就酥酥的顫的月亮,看見它顫的人都會可憐這個小月亮。月光照在我們身上,雖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大家都覺得讓月光灑在自己身上,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舒適。既想享受這種舒適,又願欣賞這如水般的月光。

啊!月亮,你是代表著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凡是能認識到你的美好的人,都會擁有一顆善良、美好、純淨的心!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2

這世間,太多變化萬千。每件蹊蹺的事情、每個有趣的物品、每項優雅的藝術,還有每個特殊的節日,都像那一道道印記,深深烙在我的心裡……

又是一年中秋。

清晨,當那一束溫暖的陽光射進我的房間時,我睜開蒙?的睡眼,漸漸感到:今天是中秋節!窗外,一片和諧的景象:陽光照射在樹葉上、花朵上,小鳥嘰嘰喳喳唱歌不停,似乎都在迎接這節日的到來。站在窗臺邊,微微涼風拂面吹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

中午,炙熱的太陽散發著它無窮的威力,耀眼的陽光將植物照蔫兒了,我脫下暖和的外套,開著風扇,卻依然感到炎熱。擦擦頭上的汗珠,夏天的感覺又將來到。

隨著傍晚的來臨,溫度也漸漸降低,沒有正午那樣酷熱,只是清晨的涼風變成了一股股“熱浪”撲面而來。西邊,太陽慢慢落下,黃昏來到。美麗的夕陽呈現在我的眼前。橘紅色的天邊映照著太陽,一朵朵雲彩伴著太陽的腳步也染成了橘色。真美啊!

日夜交替,羞澀的月亮姑娘如仙女一般來臨。守護在身旁的雲兒也披著夜幕的銀紗,緩緩降臨。此時,我正坐在車上,吃著美味的月餅,行駛在廣場邊。忽然,我猛地一抬頭,滿天都是一盞盞橙色的孔明燈,圍繞在月亮旁,慢慢地飄向另一邊。在“橙色天幕”中,最耀眼的,便是夜空那圓圓的月亮了。報紙上寫著,今年的月亮設二十年來最圓的。果不其然,這月亮像個大玉盤,淡黃的表面上有許多坑坑窪窪的、凹凸不平的地方。在月亮邊,朵朵雲兒映著柔美的月光,緩緩移動著。這樣的夜景,用一個詞語形容,那就是朦朧。

不一會兒,我踏上了火車。正巧這天,我要去旅遊。但我並不為此感到遺憾,因為在火車上,照樣可以看見月亮!這是,我既興奮又高興,懷著如此般愉悅的心情,伴著火車“轟轟”地啟動聲,我拉開簾子,將腦袋靠在窗上,眼睛不停地轉:“看,月亮!”我驚叫道。在快速行駛中,那月兒依舊慢慢地移動著,卻從未離開我的視線。每當我做著自己的事兒,猛然抬頭的那一瞬間,我仍然能看見月亮,她似乎正微微對我笑著,輕輕地對我訴說……

又是一年中秋!而今年這一特殊的日子,我更加用心去欣賞這美景,更加用心去感受以後的人生!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3

——老舍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像鮮豔的新娘子;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中秋的月亮》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4

中秋是一個想象優美的神話,一千年一萬年脈脈相傳,中秋是一段縷縷不斷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濃情思念。

皎皎明月共話中秋

提到中秋節,古人筆下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亦或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傷感的、思念的、圓缺的。然而除了秋意濃濃讓人思念感懷外,還有一種是對美好事物嚮往的樂趣。

中秋節是兒時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因為每到中秋節爸媽就會放下田裡的勞作,帶著我和弟弟步行去兩公里外的外婆家過節。在外婆家吃完晚飯,趕回家的時候月亮出來了。爺爺準備好月餅、水果和酒水祭月,一家人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著五仁味的月餅,一邊聽著爺爺奶奶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年年如此,百聽不厭。對於兒時的我,此時滿滿的幸福感,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油然而生。在異鄉一個人打拼的日子,每每看見黑夜中圓圓明亮的月亮,腦海中不覺浮想起小時候和家人一起賞月的情形,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支撐著我走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中秋節自古延續自今,已超越了傳統節日的本身意義。多少忙碌中的人們,因為這一天一家人從不同的地方歡聚在一起;又有多少人因為有這一精神支柱支撐著走過多少風風雨雨。我想說留住心中那些美好的場景,孤單時拿出來與自己分享,就像品味一杯醇香甘美的茶。然後充滿力量的去為下一個目標拼搏奮鬥。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皎皎明月,閒話家常,期盼化身繁星點點,穿梭在宇宙之上,傾醉月光之下,緩了流年,慢了歲月。一輩子不短也不長,願所有在異鄉的朋友,都能停下繁忙的腳步,回家看一看年邁的父母,也讓他們感受一下兒時的溫暖時光。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5

伊春,二零一三年的八月十五,央視的新聞聯播還沒播完,突然停電了,小區內一片漆黑。

孩子們見天氣陰沉的像個水罐子,吃過晚飯就各自打道回府了,家裡就剩下餐桌上碼放整齊的的幾種月餅,和琳琅滿目的水果,就連樓群裡的野貓也都飽餐了好心人的食物後回到地溝裡安居了。

如果有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那便甚好,和老伴出去走走,賞賞月,該有多好。可是今夜的小雨稀稀瀝瀝的下個不停,根本找不到月亮的影子,年年央視的中秋文藝晚會今天怕是給耽誤看了。

老伴在臥室小憩,我倚在沙發上微閉雙眼等著電的到來。

周圍好靜,只有牆上的時鐘嘎達嘎達地響著,時間好是凝固了。思緒象水一樣流淌,八月十五雲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燈,看來明年的元宵節也不會有太好的天氣了。

我起身,慢慢的走到窗前,沒了電讓我無所適從,沒了電讓周圍靜的呼吸急促。我好像想起了什麼?奧!是過去,是小時候。

那是五十年代,家裡沒有電,只有一盞小油燈,母親每天晚上彎著腰,一隻手撐著燈,另一隻粗糙的手遮在燈火前迎著風把它端來端去,做著白天做不完的事情,我和弟弟都還沒有到上學的年齡,一到了天黑,總是愛蹦蹦跳跳地跟在母親屁股後邊跑來跑去,不是離不開娘,是太喜歡那盞油燈,太喜歡那束燈光了。

母親或是姐姐在燈前做著鞋子,縫補衣服,我便寸步不離的靠在她們身邊,我倆總是搶著拿女人做針線活的那把剪子,時時準備剪掉煤油燈燈捻上燒燬的那一截。經常遭到媽和姐她們的呵斥;“離遠點! 針扎著 !”早晨起來每每都是鼻孔黑黑的。

五十年代末家裡有電燈了,不過晚上九點是要‘走電的’ 那電燈像眼睛一樣一眨一眨的時候,戲匣子說‘今天的節目就播放到這裡,祝大家晚安。’母親就說;“快! 麻溜的,脫衣服睡覺,電要走了。”

我們就像小動物一樣忙不迭的鑽進被窩裡。使勁的閉上眼睛,沒人給講過故事,寒冷的冬天裡,頭和腳都裹在棉被裡面,睡的哈喇子直趟。一覺醒來,滿眼的冰凍窗花一塊玻璃一種花樣,美麗極了!我常用舌頭在上邊舔出一個‘蘋果、’舔出一個‘雞蛋。’

幾十年過去了,生活有了千差萬別的變化。媽媽哄孩子時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時代真地來了,那時問過媽媽真的會有嗎?媽回答很乾脆;“妄想!”那麼是誰的理想實現,讓我們一同邁進了小康時代!半個世紀的艱辛過後,生活好的不知有多少倍,我們也變得嬌氣了,不是嗎?離了電,。離了電腦,離了手機似乎真的沒法活了。

窗外的雨一刻不停的下著,我隔窗相望,找不到月亮,只是偶爾見到行色匆匆的路人,看到窗外的幾顆櫻桃樹在雨夜的寒風中瑟瑟發抖,隨風搖曳。不,我應該理解為是那些有靈性的植物,在中秋之夜的相互問候,相互擁抱。

我凝神的看著它們,努力地去解讀去欣賞,似乎聽到了他們的交談。

根說;秋風已告訴我們以後的日子必須把自己埋的更深,才能熬過寒冬。

樹幹說;我們一定要手拉著手肩並著肩,互相依賴著秋風就打不倒我們,冬雪也壓不垮我們。

葉說;珍惜我們今天的聚會,命運註定秋風過後我們就各奔東西了,如有再見時一定不會有今天的模樣了,且行且珍惜吧。

雨,還在下著,牆上的掛鐘渾厚的敲了八下,思緒被鐘聲打斷,我隨手拿起一把雨傘,輕輕的推開門,去感受沒有月亮的雨夜中秋。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6

中秋明月當空掛,萬家燈火寄相思。

凝視窗外那輪越來越圓的弦月,忽然發現那充滿喜慶的佳節那月餅飄香的日子已越來越近了,而此時的我,卻有一種無名的惆悵,原本還平靜的心裡湧起淡淡哀思,在這團圓的夜裡盪漾開來,美好的團圓夜成了我難以忘掉的追憶。

人總是要回憶和思念的。

時間又回到兩年前,一切彷彿剛剛發生,那時的母親由於疾病身體已經不好了,但是說話和思維還很清晰,這年的‘五一’我和姐弟商量把母親接到我們這住住,去飯店訂餐,可是,節儉了一生的母親能答應嗎?最後是我們用‘欺騙’的手段把母親騙來的,到飯店以後母親雖然說這樣不好太浪費了,但看得出母親心裡是高興的,因為我們幾家都在,無一人缺席,氣氛自不必說,同時我們約定‘中秋’‘十一’再聚。“行嗎,媽?”我問。“行行”母親答。我知道,母親並非是喜歡這裡什麼,而是看到孩子們和和睦睦發自內心的笑。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到了8月,一天,姐打電話說母親這幾天感到不舒服,“咱把媽接來去醫院好好查查吧。”“嗯。”起初我不以為然,“我馬上過去。”放下電話我直接趕到醫院,父親和姐已經在那了,“怎麼了?”我問。“早上說頭暈,可能還是血壓高吧。”誰知檢查結果出來讓我們都大吃一驚:大腦動脈梗塞,住院。啊!怎麼會這樣... ...接下來的日子母親的病卻一天天加重了... ...上天,你真是不公啊!就是這年,中秋到了,而此時的母親卻已經在醫院度過了40多天,這期間隨著病情不斷加重母親也從開始的能說能走,到現在的偏癱全癱,進食只能靠插在鼻腔的胃管,唯一的是母親的那雙眼睛,從裡面還能讀懂母親此刻的心。誰知道‘五一’約定卻是這樣?誰知道今年中秋是在醫院的團圓。望著母親越來越瘦弱的身體我的心在滴血像刀扎一樣難受。母親啊!您操勞一生,想不到會是這樣。我們幾個買來了無糖月餅,儘管母親不能吃也不能說話可我看到母親的眼裡流下了淚,我明白了,明白了,母親是割捨不下她的孩子們啊!

雖然我們晝夜照料,然而醫生也無回天之力,11月22日,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對我們,卻是一個永生難忘的黑色日,下午3時,母親走了,永遠的走了,永遠的離開了她的親人她的兒女,帶走的是對親人對兒女無盡的牽掛無私無限的關愛,留給兒女的卻是無限的悲哀無盡的淒涼和長長的哀思... ...

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

又一年的中秋到了,父親身體雖好卻也明顯衰老了,我們雖然經常回家看看但卻擋不住歲月留在父親臉上的痕跡,也更加深了我們對母親的思念... ...

一江有月千江月,一縷月光萬縷思。

今年是母親走後的第二個中秋,抬頭望著那輪明月,彷彿是母親的眼睛,對母親的思念是母親那沒完沒了的嘮叨,是我出門時母親反反覆覆的叮嚀,是母親佈滿勞累的臉,是母親那包含著無私的愛的責罵,而如今這一切都如夢般的逝去了,那份親情那份牽掛那份愛都化作了兒女們的哀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知道世間有沒有靈魂,如果有,就讓這明月帶去兒女的思念,問候天堂的母親:“媽媽,您好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母親雖然不在了,但,人之父母己之父母。在這萬家團圓的日子裡,祝願天下的父母健康!祝願天下的老人長壽!

中秋月圓夜 千里寄相思

夜風習習,皓月當空,中秋八月,月圓情濃。

遙望一輪明月,多像你美麗皎潔的臉,又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走出屋門,來到花園,漫步於溢滿花香的小徑,聽蟲唱蛙鳴,看那庭院中,涼亭裡,人們早已擺好供月的果品和月餅,感受著這中秋之夜的別樣月色。

凝視明月,任憑夜風漸涼,拂動衣衫。月圓之夜,遙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暖暖的關懷,一份濃濃的愛意給你,給遠方親愛的你……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月亮像個羞怯的少女,輕移著蓮步,也牽引著我的視線。我彷彿看見了淒冷的廣寒宮裡那輕舞廣袖的嫦娥,看見了這位月華仙子幽怨的眼神,還有她腮頰上思鄉的淚痕。她把寂寞惆悵,痛苦彷徨,全都融在了自己曼妙的舞姿裡。相思的人兒也許可以在蘇東坡的詞闋裡,可以尋求到一種心靈的撫慰: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穿過那鋪滿石子的小徑,走上一座石橋。觸控著石欄上綿軟的青苔,像捧握著你溫柔的小手。親愛的,你還記得嗎?那次,就在這裡,嬌巧的你依偎在我溫暖寬闊的懷裡,仰起你明月般的臉龐,那長長密密的睫毛下,一雙丹鳳眼像夜空中閃爍的星星,晶瑩透亮。我輕撫你如瀑的秀髮,凝視你的雙眸,捧你的手在我胸前,讓你感受我火熱的心跳。那是一個男人對一個女子的無限深情!就那樣長久地凝視著你,要把你融化在我溫柔的眼波里,一直到把你看得不好意思,一頭埋進我的懷裡,嗔怪著說道:“你壞,你壞。”

親愛的,我好愛你! 因為你不僅有江南女子的溫柔婉約,也有北國女孩的豪爽熱情。你嬌媚的容顏如花般俏麗,你婀娜的身姿似春風拂柳,你的聲音銀鈴般清脆悅耳,你生了氣的模樣又是那樣楚楚可憐。親愛的,你就是我永遠的愛戀,縱然相隔遙遠!星移斗轉,歲月滄桑,吾愛永恆!如果願意,我的臂彎就是你疲憊是休憩的港灣,我的懷抱就是你無助時尋求的溫馨家園!

親愛的寶貝,昨天我開啟郵箱,收到了你的`電子郵件,裡面是你送給我的溫馨浪漫的中秋祝福! 謝謝你了,我可愛的天使! 每當我收到你的訊息,總有一種溫暖潛入心懷。你在信裡說,那裡有個男孩想追求你,你覺得誰都無法和我相比。寶貝,那是因為沒有誰比我更愛你! 走下石橋,被陣陣馥郁的花香吸引,聞著那香味,繞過石欄,來到一棵桂花樹下。那白色的小花綴滿枝頭,在月光下變成了柔和的鵝黃色。一朵朵,挨挨擠擠,爭相吐芳,裝扮著這中秋之夜。我記得第一次認識你,也是在這丹桂飄香的季節。後來,你為了深造,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城市工作學習。

分別的日子,心兒時常被思念包圍,你多次叮嚀我要拋開思念的憂傷,但我在思念的日子裡嚐到了美麗的幻想。因為有了思念就有了盼望,有了思念也就有了感慨的時光,有了思念更懂得彼此珍惜,有了思念也就明白了今生最多的嚮往是在何方!!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在這月圓之夜,默默的想你。情寄明月,讓風兒捎去祝福與問候:“遠方的愛人,中秋快樂,身體安康!”

“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各種各樣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地襲來,讓人彷彿覺得明日就是中秋。

有這樣一句話“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說一過中秋一年也就快過去啦,每月一過十五,這個月也就很快過完了。

是啊,中秋節馬上就來臨啦,年關也將緊隨著而至。這不僅令人嘆惜時光飛逝,也讓人不覺就回憶起往事來。

想想,自己已經有好幾個中秋節沒有在家過了。每到中秋節,除了快遞些月餅之類的東西回家和打個電話向家人問候一聲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憶了。記憶中在家過節的情景也在這時變得清晰起來。

小時候過中秋節,確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因為長期在外地工作的父親總會趕在過節前回家,而每次回家總會給我們幾個小孩帶來新衣服、糖果,還有一些新奇的玩意。穿上新衣服,衣兜裡裝滿了各種糖果,心情自然無比的喜悅。在我心目中,過中秋節就如同過年一樣讓人歡喜。

當然,令人高興的事兒遠不止這些。

砌塔是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喜歡做事情。我們一般會三五成群,並在中秋節前幾天就開始穿梭於鄉間小路和殘破的院落,收集零碎的瓦片。到了中秋節那一天,真正的砌塔工程也就開始了。我們用磚頭做塔門,用大塊的瓦片做塔基,並根據收集到的瓦片的多少而估算塔基的大小。緊接著就要一層一層地往上壘瓦片了,瓦片的使用要從大到小,並一層一層往塔心收縮,最後形成一個圓錐形狀,塔也就砌成了。在砌塔的過程中,我們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小心翼翼,有時因為估算錯誤或者不小心碰到了塔,就必須全部重新來過。所以這也是一件考究眼力和耐性的功夫。花費了大量工夫砌成了塔,接下來就只有等待著晚上燒塔。

隨著天際最後一抹晚霞的退去,天色也昏暗了下來。在母親的催促聲中,我總是胡亂扒上幾口飯,就奔向了曬穀場,這裡可是小孩子們歡聚的地方。我們一路追逐玩耍,一邊迫切地希望月亮快點兒升上天幕。

某個小夥伴突然大聲叫道:“看見月光啦!”所有小孩都仰望天空,一下子就四散奔回了各家的小院。這時候,大人們也開始在院子裡擺上供桌,我們也剛好趕得上幫忙擺放供品。當然也不會忘記把我們剛剛領到的嶄新的課本也往供桌上擺放,這是奶奶教給我們的,她說這樣子月光娘娘就會看到我們所要學習的書本,就會幫助我們讀好書。而我因為學習成績總是很好,也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竟對奶奶的話深信不疑,相信一切都是因為有了月光娘娘的庇護。

當大人們開始賞月的時候,我們也就可以開始燒塔了。燒塔一般都要用稻草,稻草在塔裡燃燒著,火焰從瓦片的空隙竄了出來,整個塔變得通亮起來。只要輕輕的抖動燃燒著的稻草,火星就會從塔裡飛竄出來,煞是好看。若是拿一把粗鹽灑向燒得通紅的塔,就會聽見噼啪噼啪的響聲,更是贈添了燒塔的樂趣。老人們還會在牆旮旯掃來些螞蟻往塔上倒,據說這樣做家裡的蟲蟻蟑螂之類的東西就會大大減少。這也為燒塔添加了些許神秘的色彩。

童年時代的中秋節就是這樣豐富多彩,如今過節多是在異鄉,少了濃濃的親情,多的是對家人的牽掛和思念。異鄉的月,讓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7

——周作人

本來舉杯邀月這只是文人的雅興,秋高氣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覺得有意思,特別定這日為佳節,若在民間不見得有多大興味,大抵就是算帳要緊,月餅尚在其次。我回想鄉間一般對於月亮的意見,覺得這與文人學者的頗不相同。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水果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中秋的意義,在我個人看來,吃月餅之重要殆過於看月亮,而還帳又過於吃月餅,然則我誠猶未免為鄉人也。

諸位要問我為什麼特別介紹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訴你們的。我不單為今天是兔兒爺的生日,不單為今天的月球與地球最近,我為的是從我們的遠祖起,每年在這一日留下些特別的感情,造成不可磨滅的事實。數千年來古人所瞻望所歌詠的就是這個月,而且這寒熱得宜,桂子香飄的時節看這圓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今夜月》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8

——臧克家

八月節,天上滿月,人間團圓,拜月,供“月光馬兒”和“兔兒爺”,雖然似乎是“媽媽經”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調是美好的。傳統風俗中,有不少禮數,多少都有一點迷信、神秘、朦朧的色彩,但又不純粹是迷信的東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來人們生活中一點有情趣的點綴,有熱愛生活的美好願望在裡面。如端午、中秋等等風俗,似乎應該和純屬迷信的東西區別開來。《帝京景物略》雲:“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徹所供,散之家人必遍……女歸寧,是日必告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9

每到中秋,心裡總十分的渴盼著重溫童年的夢,重溫那座夢裡的塔。那是一座用碎瓦片疊成的塔,高不過1米,也不大,但那卻是我孩童時代的全部樂趣,至今想來情景猶在眼前。

中秋時節,家家戶戶便忙著準備過節的祭品,在我們農村這裡,最喜歡的莫過於做油炸的酥餅,如同餃子般大小,所以也叫“酥餃”,因為它是油炸的,包的又多是糖,小孩子是很喜歡吃的,但同時螞蟻也總是來光顧。為了消滅這可恨的螞蟻,大人們早早的就教我們治蟻的絕招:建蟻塔,燒紅蟻。

於是,農曆八月十五這天,住在同一條巷子裡的孩子們早早的便聚在一起,他們今天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建蟻塔。

因為每年我建的蟻塔總是最好看又最有用的,我自然便成了這一幫玩伴的帶頭人。接著便是分配任務,分為兩組人:一組負責帶著簸箕找尋碎瓦片,那當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還要找到三塊完整的紅條磚;另一組人留在原地負責勘察建塔的地形,有兩個要求:一是螞蟻常經的地帶,二是平整而寬敞之地。

好不容易終於找好的建塔的地點,剛好是在一塊平坦而寬敞的空地上,面積說大也不大,因是厝地,還沒建,大約有一百多平方大少吧。最妙的是在其附近有一個蟻窠,而塔就建在蟻隊經過的道上。當然,我們是小心翼翼,唯恐驚動了它們,於是平整時便也格外的小心。萬幸終於完工,看著這些忙碌照舊的螞蟻,我們心裡都樂滋滋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只有苦等了,這一天,找瓦片的小孩子特別的多,瓦片自然也不易尋,加上農村經濟不好,建房子的也不多,瓦片更是金貴,小孩子因為爭奪瓦片而吵嘴動手幾乎每年都有。我們只得加派人手,先把找到的一些搬來開工,才能更快更好的完工。

工作緊鑼密鼓的開張了。首先是建塔門,用的是三塊條磚,直著並列放著,上面加一橫條,便成一門框了。看著螞蟻運輸隊從塔門穿越,我們心裡樂著,更急著把塔建成。接著開始建圍牆,瓦片因為高度大多一致,容易選;但寬度則參差不齊,也得把它們分別敲碎成條形。於是有的人整理瓦片,有的人遞瓦片,其他的則分別在旁邊觀看著。眼看著蟻塔壘成一圓圈,一層,兩層,三層……

這一群小孩子,蹲著看的,坐著玩的,他們正在為自己的偉大工程忙得不亦樂乎。

轉眼間午餐的時間到了。直到大人催了好幾遍甚至於威脅著要用棍子打時,方才回家吃飯,也有的把飯端出來吃,守著不肯離開,是呀,最難的就是封頂的工作,這可關係到蟻塔是否建成,也難怪他們這樣的心急。

但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越是接近完工,工作越是難做,因為越往上建,面積越小,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前功盡棄。這項工作一直都是我在做的,因為幾年來,只有我做的好,做的最棒,我也很享受這樣的專利,享受著玩伴們眾星拱月般羨慕眼光的關注。

我知道最重要的是要平衡,所以每放一片都得小心翼翼,不可下重力。其他的玩伴們更是緊張的用雙手在空中圍著塔,似乎想合力把它托起。

圍著看的還有許多孩子的父母,其中當然也有我的媽媽。那時,我也總時不時的偷看母親,母親發現了,便對我說:“用心點!”然後給了我一個很滿意的微笑,讓我很是受用,我總是覺的,那時的母親是最愛我的。

終於完工了!當最後一片瓦片封頂時,孩子們都歡聲雀躍著,圍著蟻塔跳著,慶祝著蟻塔的大功告成。突然間他們又都記起了什麼,四散跑了,我可是知道原因的,他們急著去看別的夥群是否也建好了蟻塔,並趁機去誇耀一番。不久許多人便都回來的,有的跑過了幾條巷,氣喘噓噓的投入媽媽的懷裡誇耀著,有的當場就說起了瞭解的情況,聽了之後,大夥又是跳著唱著的再次慶祝了起來。

這時候的孩子才記得中午吃的不大飽呢,馬上回家拿了“酥餃”,吃著吃著又不捨得吃了,大多把一半的“酥餃”從塔門輕輕的放進了蟻塔裡,這是我們的計謀之一——引蟻。果然,螞蟻越聚越多,孩子們圍著看著,心裡都是美滋滋的。

柴草也早就準備就緒了,現在孩子們最盼望的卻是早點天黑,月兒早點出來。

中秋的月總是格外的明亮,銀光把大地都照亮了。這時,孩子們圍著蟻塔坐著,中間便是熊熊燃燒著火光的蟻塔,火光照亮了孩子們的臉,他們興奮的坐著,開心的笑著。

蟻塔建成了,而且螞蟻出人意料的爬滿了每一片瓦,當我們把柴火燒起時,想像著螞蟻急著四散亂爬的情形,想著我們消滅瞭如此多的螞蟻的豐功偉績,我們都是樂開了懷。

正在進行當然是我們的慶祝活動。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孩童遊戲,叫做“放紅巾”,遊戲的規則十分簡單,那就是孩子們圍著坐著成一個圓環,找出其中的一個孩子,圍著圓圈跑著,趁著其中的一個孩子一不留神便把紅巾放在他身後,當他又跑回原地時,如果紅巾還在,就用紅巾打他的頭,其他同伴則會異口同聲的拍掌嘲笑著說:“小呆子,摔紅巾;摔紅巾,快快快!”如果不幸被他發現,則換人,還得挨他打呢。

孩子們就這樣圍著人圈跑著,鬧著,玩著,笑著,樂著……歡樂如這銀色如水的月光流洩著,充滿了整個天地。

孩童的快樂總是那麼的簡單,又是那麼的單純。不知不覺間,月亮已是升起老高,月色如水溫柔,晚風陣陣拂過,清涼中帶著青草的清香。中秋的月啊,多亮!鄉村的夜,多美!

曲終人散,只有蟻塔還在堅守著這輪皎潔的明月,並散發著螞蟻燒焦的清甜味道。蟻塔,我們夢裡再見了。

第二天,昨天累壞了的夥伴們又重新的生龍活虎了。他們早早的趕到現場,檢查他們的戰鬥果實。

蟻塔依然矗立,只是瓦片很多都燒黑了,塔底還有餘煙冒起,至於蟻屍卻是早已化為灰燼了。

但對於給他們帶來快樂的蟻塔,孩子們還是特別的眷戀,耐心的守護著它。直到一不留神,被公雞或小狗衝倒了,或者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群體的孩子的惡作劇,總之,它倒塌了,地上變成了一堆碎瓦片,孩子們還會圍著它看,心傷不已,在孩子們的心裡,它就是我們的玩伴,是我們的朋友。直到瓦堆被大人們挑走之後,瓦片再也不見了,孩子們才漸漸的淡忘了它,這個中秋佳節才算是真正的結束呢。

長大後,我才從姐姐的嘴裡知道為什麼我建的蟻塔瓦片上會爬滿了螞蟻,引得其他夥伴的羨慕。不是我建的好,而是可親可敬的媽媽在我每次獨自守著蟻塔不肯吃飯時,主動要求替我看著,原來是為了暗地裡在蟻塔的瓦片上偷偷灑下了家裡平時都捨不得用的蜂蜜呀!

如今,佳節又中秋,叫我怎麼能不憶起孩童時代的快樂,憶起夢鄉里的蟻塔,憶起母親的溫柔?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10

時間如水,彷彿是轉眼間, 春去了秋又來,一年的工夫就這樣漸行漸遠。大街小巷、店鋪商場裡,花團錦簇、琳琅滿目的月餅,瀰漫著濃濃的中秋味。嘗試著購買多種月餅,水果的、蔬菜的、豆沙的、五仁的;袋裝的、散裝的、盒裝的;紅的、黃的、綠的、紫的……就是沒吃出這月餅的滋味——

記得小時候,每逢中秋臨近,各家各戶各人都充滿了嚮往和興奮,尤其是忙壞了媽媽們。

首先,媽媽要早早收集晾曬盞花、葫蘆花、玫瑰花、香豆葉,接著用石頭“匠窩子”搗碎撻面,再託人從城裡購買些紅曲、薑黃。其次,在日常勞作間歇,在田間地頭荒坡沙灘上,收集枯樹枝爛樹根、或挖或拔薅子、冰草、岌岌、艾杆子收工後背回家曬乾了,或者在院牆外晾曬些牛糞塊。蒸月餅比不得平常蒸乾糧饃饃,必須有燒灶火的好燃料才行。

在臨近中秋的前幾天,媽媽將自家提前製作好的“糟子”用溫水泡開了,調上澆頭子,發酵了,每隔一兩個小時再接續半碗乾麵,用適量溫水攪勻成成糊狀,連續接上十次左右,大概有半盆了。再按一碗麵的標準加適量溫水揉麵,揉一次發酵兩小時左右,連續揉個十次八次的,積少成多,滿滿兩大盆,鬆軟而勁道,用手一按撲哧撲哧的。

一大早,媽媽就和嬸孃、奶奶忙起來。

首先要按照我家“八卦”蒸籠的大小、月餅的薄厚、顏料的品種,將發好的面均勻的揪成若干團。接著,一手揉一手團,揉搓十來個回合,光滑了、瓷實了、圓溜了,用手心按平;再用擀麵杖一下一下推開成半公分厚、直徑四十五公分大的一張麵餅,將新榨的胡麻油均勻地塗抹一遍;黃澄澄的,清香撲鼻,再撒上薑黃,撒上白砂糖,撒上一層厚厚的白麵;最後緊緊地捲成一卷壓成一團;壓實了,再擀成剛才的形狀,再撒上一遍,這才是個名副其實的好底層,是最好吃的一層之一。

然後,如法炮製,擀上一層又一層,用備好的顏料撒上一層又一層,一層層撂成十公分厚。或剪開翻出五顏六色的“抓抓子”、或捲成卷擰成“馬絆場”、或蓋上頂層做成一色“蒸餅”。最後擀一個薄如紙的麵皮兒將整塊月餅完全包裹起來,雙人四手抬到籠屜裡,一籠屜只裝一塊月餅,一次蒸兩籠屜或三籠屜或四籠屜。

這時,“坐臥”在灶臺上的這口大鐵鍋裡早已燒好了沸騰的開水,按順序將籠屜次第撂在大鍋上;再用乾淨的碎布片或其它什麼軟物,將鍋沿、籠屜縫隙、鍋蓋縫等一切可能透氣的地方都塞嚴實了;用枯樹權、牛糞塊等結實耐用的柴火一口氣燒上半個鐘頭的旺火,防止“溜鍋”。等鍋蓋上面熱氣騰飛好一陣子了就要暫時停入火;停頓一刻鐘熱氣稍降,再用溫火燒半小時。就這樣燒四次,蒸兩三個鐘頭,一大鍋水也熬幹散沒了,月餅也就蒸好了。

這時候,為了蒸月餅,每年我都會向老師請假擔任“燒火丫頭”。

月餅蒸好後,要有兩人三掀兩翻整體端正放穩,用木製的“點朵子”沾上紅顏料,在暄騰騰的白麵上點上一朵朵紅花,便有了色彩,晾上一個晚上,揭掉表皮,切成十五公分大小的方塊,便可吃了。新鮮時香甜美味;晾乾了酥脆可口,層層疊疊,肥而不膩,中秋後的日子就在這甜美中咀嚼著。

中秋月夜更值得一提。當皎潔的月亮爬過樹梢立在屋頂時,深邃的天空澄澈透明,往日的繁星似有若無,亮汪汪的月光如水地灑落在農家寬敞的院落裡,比白晝更亮堂。家家戶戶搬出自家方桌,端一塊完整的、畫著月亮的月餅,恭恭敬敬地供獻在方桌中央,四周的拼盤裡供奉上自家收穫的水果或別的什麼好吃的,叫“獻月”。老人們還會講“嫦娥”和“玉兔”的故事,舉頭望月,我總想從“玉盤”中看見正在舞蹈的嫦娥或玩耍的白兔。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11

上班時聽見樓下的突然傳來響亮的歌聲“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是社群的叔叔阿姨在排練中秋的節目,我是容易感傷的人,聽著閻維文《母親》這首歌尤其是在這個煙雨濛濛,烏雲密佈的早上,心情格外沉重。

一直想為父母寫點什麼,無從下筆,一直想對父母說些什麼,梗咽於喉。

月到中秋分外圓,人到中秋徒影單。

小時候我最盼望過中秋節,那時只為吃月餅;長大後,依然盼望中秋節,但更多的是為品味那種懷著喜悅心情分享辛勤勞動收穫的累累碩果,那種一家人團圓和諧令人陶醉的家庭氣氛。

長大參加工作,遠離了家鄉。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想跟父母一起過箇中秋節竟然變成了一種奢望。好長時間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飯菜,好久沒有享受過與爸爸媽媽在一起那種溫馨的感覺。路漫漫兮而修遠,曾一度是我的藉口。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可我們卻把最優美和憂傷的文字都獻給愛情,怦然心動、萬念俱灰,沒有愛情好像天空也是灰暗的。

當我們在城市的霓虹燈下散步時,看看城市裡閒情逸趣的人們,會想起操勞的雙親嗎?可當我們工作不順心,卻總習慣第一時間聽聽他們的聲音,當我們生活不如意,總願意靠在他們的肩頭聆聽細細的的碎語。

時光總是匆匆,今年的中秋節轉眼又到了。在這個城市裡有著太多和我一樣的人,不管是為了什麼,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的父母,在這個詩意的節日裡體會孤獨。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皺紋,多少白髮。我不能回去看望他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祝福。祝願我的父母親,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笑口常開,永遠做兒女們避風的港灣,幸福的依靠。

這些文字不是為了紀念,不是為了傷懷,而是為了明天的愛,為了明天那段不知還有多長卻希望永遠沒有盡頭的愛。

關於中秋節的散文12

月兒或圓或缺,不是掛在天上,實在是刻在我們的心裡。

能有記憶的中秋月,不多。卻總有那麼些印象留在記憶的深處。

那年的中秋有點不應景,一直淅淅瀝瀝的下著雨,有朋友說,晚上到他家賞月。那時,年輕,年輕得對一切充滿好奇和衝動。就去了,三個人,在資江的一個臨河的小房子裡。我們吃著月餅,月餅是朋友特意定製的,大大的,有兩斤吧。是一個整的。朋友定了兩個,一個給了年邁的父母,一個給了我們。

資江的水聲,嘩啦啦的響,我看不到她的真實的面貌,只是透過窗的縫隙,看到燈光的照耀,閃閃的,波光粼粼,變幻莫測,讓人猶如在時光的隧道里摸索,不知盡頭在哪裡。

月亮是不肯出來的,我們微微的嘆息著,但也僅僅是一霎那間的嘆息。因為下雨,下雨,能有什麼辦法呢。雖然,我們是以賞月的名義相聚,作為自然的一分子,融入自然才是道理呀。

但我分明是看到了月的光輝。那是我們在話語斷流的時候,我看到了月的身影。真的,我激動的站了起來。我大聲的囔了起來,看,我看到月亮了。

朋友們還在笑我是想月亮想瘋了吧。其時,我已經跑出去了。我的頭一直仰視著,跟著那月的蹤跡,沒有考慮腳下的路是那麼的坎坎坷坷。

朋友們也驚奇了,跟著我跑出來了。他們也看到了月的身影,感嘆著萬物的造化。

月兒只是一閃念,就消失了。

真是來去匆匆。

好多年過去,我有時獨自一人,無端的想,那年的中秋月,只怕就只有我們幾個人見到了的呀。這何嘗不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呢。想想,竟然有一絲笑掛在我的嘴角,原來,我就是那個幸運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