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老說》觀後感(精選5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五老說》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五老說》觀後感 篇1
“新時代精神是新時代青年的精神,就是中國的精神。”唐明生爺爺鏗鏘有力的話語一直在我的腦海中迴盪。
今天,我看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目《中國五老說》,節目講述了新冠病毒以來白衣天使們感人的戰役故事,我知道了誰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2020年新冠病毒來勢洶洶,黑暗和恐懼席捲著全國乃至全世界。然而,當人們戰戰兢兢,到處買口罩,買消毒水的時候,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著白大褂,義無反顧逆流而上,奔赴抗疫一線。日日夜夜和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累了席地而坐,困了席地而睡,她們剪去秀髮,臉上身上都是汗水泡過的痕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是光明的使者,是中國精神的寫照,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眾多別人的生命。
如今,我們的疫情阻擊戰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可是,在抗擊疫情一線中的很多人,或者被病毒感染了,或者勞累過度,倒下了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我永遠也忘不了,蔡利萍護士長追著運走丈夫劉智明的車,痛苦哀嚎撕心裂肺的那一幕。2月18日,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幸病逝,他的妻子蔡利萍(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護士長),掙脫眾人的阻攔,拼盡全力追車,那哭聲揭斯底裡,痛憾每一個人的心。我們都知道,無論她怎麼呼喚再也喚不回丈夫那張鮮活的面容。
“我要在能動的時候與病毒賽跑,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的更快,把要做的事情做完。”張定宇院長的這句話不知感動了多少人。他是一名“漸凍人”患者,肌肉萎縮行動不便,卻毅然堅守在抗疫一線與病魔作鬥爭。每每想到這裡,我就無地自容。由於疫情開學一再延遲,我常常利用上網課的時間拿著電腦,想盡各種辦法避開父母,偷偷看電影、聊QQ、玩遊戲……經常沒有聽課,作業也是應付了事。我想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好各科文化知識,以白衣天使為榜樣,希望將來能像他們一樣成為有用的.人!
熱情的五月終於攜著復學的日子翩然而至,少年歸來終有時!因為有他們這些最可愛的人為你我負重前行!
《中國五老說》觀後感 篇2
勞動對每個人的意義都非常重大。
沒有經歷過勞動磨鍊的孩子,往往不知道勞動成果的珍貴,不會學會珍惜,也不知道勞動的重要。俗語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他親身去經歷、親身去勞動,才能體會勞動的不易,珍惜勞動創造的成果。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復興偉業的肩負者,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和傳承者。是否還記得我們小時候上的勞技課嗎?是否還記得老師經常在我們耳邊嘮叨著要把我們培養成新一代的德、智、體、美、勞青少年嗎?全面發展的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是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創造美好未來生活的基本前提。國家在人民教育這方面,特別是勞動,做了一系列的相關要求,學習各種技能,鍛鍊體魄、錘鍊精神和意志。所以說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係到它自身未來的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
人的許多優秀品質是在勞動中形成的。只有在勞動實踐中,才能培養孩子愛人民、珍惜勞動成果,養成勤儉、艱苦樸素的好作風。勞動能鍛鍊孩子吃苦耐勞、 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力,促進身心健康。勞動能培養孩子勤快、主動的工作態度,有利於形成對集體、對國家的義務感和責任心。勞動能培養孩子自立、自理、自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和進取精神。
勞動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有些家長不讓孩子幹家務活,不願讓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其實學習並不能排除孩子參加勞動。因為勞動可以改善呼吸、血液迴圈,促進生 理的新陳代謝過程,調節大腦疲勞,有利於大腦發育。在勞動中,孩子雙手的活動有益於左右腦的開發,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有助於提高學習能力。勞動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分析、判斷、創造能力和動 手能力。
憶苦思甜,其實勞動本身就是一種知識,是一種生存的技能,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忽視勞動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這對我們也是很好的鍛鍊,我們將來只有透過勞動才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中國五老說》觀後感 篇3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心理壓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洩。特別是因為疫情,今年的寒假特別長,學生在家上網課,沒有了課堂上教師的約束,學習不像在校時那麼高效,開學後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落差,而導致心理與行為上的失誤,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發展。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體會。
一、名人為榜樣認識自我培養自信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科學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學時卻是一個“笨小孩”。有一次老師叫每個學生做一個小板凳,當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時,同學們都大聲嘲笑起來。他告訴大家,這個不象樣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個,前幾個比這個還要差。很顯然,小愛因斯坦有一種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實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這樣一種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學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終取得豐碩成果。我把這個故事告訴學生,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潛力,相信自己透過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
二、在鍛鍊中挑戰自我培養自信
交給學生辦的事,老師最好不要插手。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打掃衛生時,有的老師往往幫學生甚至替學生掃地、抹桌、擦窗。我在工作中力戒這種做法,結果是,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去擺桌椅,有的掃地。有的拖地,有的倒水,打掃的特別乾淨。實踐證明,只要放手讓學生去做,他們會越做越好,學生在鍛鍊中不斷增強了自信心理。
三、在集體生活中感受自我培養自信
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我是集體中的一員,那麼他們就會自覺地愛護這個集體,時時刻刻想著為這個班集體爭光。要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每當班上在學校組織的活動中獲得一點榮譽,我都會讓學生知道,這個榮譽來之不易,都凝聚著全班每個學生的心血和汗水。還要開展經常性的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從小就熱愛自己的祖國,給學生講清楚,我們班是祖國的一個小小的分子,愛國就得愛我們班集體。平時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強化集體榮譽感意識。
《中國五老說》觀後感 篇4
今日觀看了由陳日紅老師為我們帶來的關於走近抗疫英雄主題的這期直播,因陳日紅老師為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因此這期直播主要介紹了白衣天使與之抗逆力,本場直播令我感受頗多,有了一些深刻體會。
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在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義務反顧逆流而上,奔赴抗疫一線。日日夜夜和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累了席地而坐,困了席地而睡,她們減去秀髮,臉上身上都是汗水浸泡過的痕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是光明的使者,是中國精神的寫照,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守護著眾多病人的生命。
“我要在能動的時候與病毒賽跑,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必須跑得更快,把要做的事情做完。”張定宇院長這句話牢牢地刻在我的心上,也感動了無數人們的心。他是一名“漸凍症”患者,自知行動不便,卻依然堅守在一線與病魔作鬥爭。每每想到這裡,我忽然就有了努力的動力,心想: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有一顆肯拼搏的心,沒有什麼是不可能實現的。以這些醫護人員為榜樣,希望將來也能成為像他們一樣令人敬佩的人。
新時代最美的人,我們的抗疫英雄,因為有你們的負重前行,才換來如今的春暖花開。
《中國五老說》觀後感 篇5
貢獻是人生中難能可貴的奉獻精神,有的貢獻重於泰山,有的貢獻輕於鴻毛,它們交織在一起,書寫了我們不平凡的璀璨人生。今天的《五老說》,黃碧霞護士長用她的戰疫故事講述了一個個偉大的貢獻。
故事的高潮發生在準備交接班時的一個突發事件,13號病床的病人心臟驟停,急需進行心肺復甦術。她和兩位護士顧不得快要透支的體力,快速到達搶救現場。她之所以第一時間飛快趕去是因為她覺得只要有一線希望,不管付出多少的努力,她都不會放棄。
看到這裡,我不禁感慨:多麼可貴的貢獻啊!想想兩年前的我,我不禁愧疚至極。那時的我很少給父母幫忙,為學校做貢獻更是少之又少。改變從我好奇地為環衛工人奉上一碗粥開始,無心的一次舉動得到大家的點贊,讓我明白了貢獻的意義所在。後來,我陸續參加了各種活動,為學校爭光之餘,向學校捐贈消毒液為學校復學復課和防疫工作盡一份微薄之力。現在,見證了黃護士長可歌可泣的貢獻,我重新規劃自己,發誓要儘自己所能去為民服務,多做貢獻。
同學們,貢獻何其重要!它體現了人的高尚品格,凸顯了人的道德情操,更是反映了人的一生中偉大舉動的真實寫照。讓我們努力做一個勇於貢獻的人吧!
點贊認真學習的孩子們,每一個發聲的孩子都值得被聽見,每一個努力的孩子都值得被看見。由於篇幅有限無法一一展播,但是你們的努力不會白費,在未來的某一天,希望你們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