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初三年級歷史說課稿《文藝復興》

初三年級歷史說課稿《文藝復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三年級歷史說課稿《文藝復興》,歡迎大家分享。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是九年級歷史上冊第四單元《步入近代》的第一課,主要介紹了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闢。本課在教學中,分為兩課時。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其中的第一課時《文藝復興》部分。它上承第三單元的中古歐洲社會,下起資產階級革命,是教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文藝復興伴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以人文主義為思想武器,讓人們從舊思想中解脫出來,逐漸形成資產階級思想體系,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

2、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掌握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性質、代表人物及作品。培養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本課學習過程以探究學習為主,由教師提出預設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同時結合簡報,利用視覺的直觀性,使學生形成感性認識。

(3)情感目標:透過對人文主義的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人的價值,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3、說教材重難點

重點: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代表人物及作品。

文藝復興的性質是關鍵,只有認識了此問題,才能對文藝復興作出恰當的歷史定位和正確地理解文藝復興運動。

難點: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人文主義的概念。

人文主義是貫穿文藝復興的基本思想,是理解文藝復興各個領域和各項成就的基本依據,也是文藝復興反封建性的基本體現,只有瞭解了人文主義才能深刻的分析出文藝復興產生的原因。

二、說學情

初中學生,尤其是我校學生因日常生活極少接觸世界歷史知識,因此相關知識的課外儲備不足。他們已經在上一單元的.學習中對中古歐洲社會和基督教有了初步的瞭解。因此,教學中要用通俗易懂、簡單到位的語言和大量的圖片進行教學,便於他們的分析理解,降低學習難度。

三、教法、學法

教學方法:啟發法、講授法

學法:自主探究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同學們今天將和我一起學習第14課的第一部分《文藝復興》,我們首先從字面上來進行理解。“文”是指什麼?“藝”是指什麼?“復興”兩字又說明什麼?(設計意圖:首先使學生對文藝復興運動有一整體的印象。)

教師解答:文是指文學、藝是指藝術、復興說明以前曾經興盛過,這是再一次的興盛。確實是這樣,文藝復興時期大約歷時三百年。在這一時期,歐洲的文學藝術發展到第二個高峰,從此歐洲逐漸崛起,並在19世紀稱霸全球。直到今天歐洲仍然有著眾多的最發達知名國家。也正是因為如此,歐洲人才如此的對文藝復興念念不忘,引以為豪。

2、匯入新課

請同學們欣賞單元提示中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作品,感受這一時期作品的特點(設計意圖:為學生分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打基礎,使他們非常感興趣而主動參與,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新課

你對蒙娜麗莎的第一印象是什麼?(設計意圖:使學生主動思考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的特點,並引導他們說出人文主義的內涵。突破難點)

如學生回答: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表情好,更親切,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物更象是真實中的人物,更生動等等。教師總結出,對人的關心和熱愛就是人文主義,展示人文主義的介紹。並啟示說這一時期的文學藝術作品呈現出新的面貌,那是為什麼呢?(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文藝復興的原因,突破難點)

講述基督教經典《聖經》中的小故事:亞當和夏娃……(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在中世紀,人們的思想文化為基督教及教會所控制,人是神的附屬,強調死後的世界。再次強調與人文主義相對比,加深理解人文主義的含義。突破難點,使學生了解文藝復興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