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實用】清明節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麼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裡,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裡。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闢"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裡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裡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2

我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早已形成,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一種儀式,彷彿只有進行了這種儀式,才真正擁有了春天。

清明節假期的一天,我與爸爸也來到公園踏青,我們從小道繞進公園,一股春天的氣息迎面撲來,兩旁樹上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為春天的到來歡呼。一陣暖風拂面吹過,我的面頰癢癢的,舒服極了。咦?附近沒有花,我怎麼聞到了一股花香?哦,原來是春風把遠處的花香吹了過來。我貪婪地嗅著這新鮮得發甜的空氣,感到神清氣爽,我不由地閉上眼睛,享受這醉人的春天氣息。

我拉著爸爸歡快地向前跑,這時,我看到了怒放的櫻花,我細細地欣賞這美麗的花兒,花朵旁,隱隱約約有幾痕新綠,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剛爆出道綠芽,它們還非常小,害羞地躲在花朵背後,嫩綠的顏色十分可愛,我不禁輕柔地撫弄著它們,又一片新綠映入我的眼簾,我走去看個究竟,原來是剛長出來的小草,我打量著這些幼小的生命,感到了大自然的生機,不禁心潮澎湃。突然,一朵小花被風吹落,我將它放入手心,這花是白色的,看上去十分純潔,我聞了聞它,一股清香使我心曠神怡,我將這小花放在湖面上,看著它漸漸飄遠,就讓它把清香帶給更多的人吧!向水裡望去,不時能看到成群的小蝌蚪在快活地擺動著尾巴,烏龜經過漫長的冬眠,也許,它會在春天第一縷陽光照射到水面上時醒來。這不,一隻小烏龜正趴在石頭上懶洋洋地曬太陽呢!它睡眼惺忪地打量著岸上的遊人,那樣子可愛極了。

坐在石凳上,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十分愜意。許多遊人也脫去了外套,坐在湖邊,沐浴著陽光,孩子們在灌木叢旁嬉戲打鬧著,那銀鈴般的笑聲又為春天增添了一份生機。

這真是一幅美妙的春天畫卷啊!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3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節,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總之,清明節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總會讓人們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這個想法,於是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走出了家門,來到了二中那條路。

走在河邊,迎面吹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風,就好像是媽媽的手在你的臉上輕輕拂過,溫柔、溫暖,周圍的空氣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會從陰天轉到晴天。領略了春風的柔情,再來看看周圍的花和樹。在小河旁有一排楊柳,它們隨著春風的佛動,而且全樹成綠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藝術品。和賀知章的《詠柳》一模一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

有些樹是會開花的,那一朵朵的花,從樹叢間鑽出來,小小的,好可愛。有些樹開的是黃色的花,有些樹開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樹開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一簇已經全部枯萎的樹枝中,竟然開出了一點點紫色的小花蕊,彷彿是在說,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這萬紫千紅的世界,和她們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一家人邊走邊看,快走到東塔公園時,發現了周圍的那些不知名的樹長滿了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望著這些誘人的果子,差點就忍不住要去摘幾顆來嘗(好吧,那不能吃。)

在這陽光明媚的季節裡,每個人其實應該出去走走,看看這美麗的祖國的河山,心情也許會好起來哦,碧海藍天吹吹風,出去走走吧,其實好地方一生看不完,別窩在家當懶蟲!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4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了,爸爸媽媽帶我回廣西老家去掃墓,我十分高興,因為又可以看到幾年不見的表哥表姐了,心情是那樣地激動,又是那麼地緊張,多希望可以快點見到他們。

我家鄉的清明節是那麼的隆重了,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山上,清明節的時候,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長輩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著,我們這些小孩子有的拿著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著,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許多,接著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大人們取出供品:燒豬、雞、鴨等擺在墳前,點燃了香燭,還燒了許多的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這表示我們這些後輩對祖先的一片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祖先,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著:“祖先保佑啊,讓我考試高多幾分吧,不再被別的同學笑了!”你看看我表哥還是那麼可笑。還有更有趣的事呢,太爺爺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了筆就描了一下,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哦,原來這行字是留著給太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大禍,趕緊在太爺爺的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希望他能原諒我剛剛所犯的錯誤,長輩們樂得呵呵大笑起來。

掃完了墓後,可真是把我們給累壞了,但是這一次的清明節我過得還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得敬意,也增進了我和表哥表姐的親情。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5

春分一過,清明再來。當我再一次細覽古籍,不禁驚愕地發現,清明的意境原來是如此的博大和深遠。

清明是哀傷的。這是眾多詩人對清明定下的主調,不然為什麼選在這一天祭祀和掃墓呢?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詩:“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生死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寫的正是清明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追悼亡靈的悽慘情景。再看蘇軾的名篇《江城子》:“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這首詞語言純用白描,自然真切,毫無斧鑿之痕,用詞凝鍊深沉,音響淒厲。全詞句句有聲,催人淚下。

清明是美好的。陽春三月,楊柳依依,百花競豔,正是賞花踏青的好時節。宋朝詩人文彥博的《清明後同秦帥明會飲李氏園池》一詩就寫出了人們在清明賞花的愉快心情:“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遊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北宋詩人陳與義所寫的《清明》詩,也洋溢著春的氣息:“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清明是良辰美景,遊春是賞心樂事。

清明是深邃的。且看黃庭堅的《清明》:“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蕪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詩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可謂發人深省。

古詩裡的清明,就是這樣意象萬千,意味悠長。但無論是煙雨濛濛,青草離離,還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它帶給我們的,總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慰藉和文化上的代代傳承。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的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彷彿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是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唸唸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裡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帶來的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裡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後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後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所以說,無論家裡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麵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蠍子圖案的紙貼在家裡,家中不招蠍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8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題記

今日,我們一家為了避開清明節的高峰期,來到安昌古鎮祭祖掃墓。這一日天氣晴好,豔陽高懸於天際,令人心情格外明媚。

太奶奶的墳墓在一座山上,山中綠意盎然,樹木的枝丫交錯著,陽光從枝丫的縫隙中撒下斑斑駁駁的一片陰影。上山的路我已經十分熟悉,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每年清明,大人們便會帶著我和表弟來安昌祭祖。

不一會兒,我們便走到了山頂。我循著記憶,走到了太奶奶墳前。爺爺奶奶拿出裝在保溫盒裡的飯菜,擺在碑前,飯菜飄散的香味令我不自覺嚥了咽口水,深深吸了一口氣。長輩們點起兩根小小的火燭,火光在陽光中搖曳。我們按著長幼尊卑的順序,依次拜過了祖先,默默然,在心中許下了自己的願望。

由於年代的久遠,墓碑上的漆略有些脫落。爺爺接過墳親遞過來的硃紅色油漆,仔細地把顏色重新描好,細細地端詳了片刻,神情莊重而肅穆,彷彿在完成一件大事。我心中不禁有輕輕淺淺的感動浮動,不禁也變得虔誠。

待墳前的火燭漸漸燃盡,我們才開始吃起飯菜來。表弟一臉得意地告訴我:“把吃完的青瓜梗扔到泥土裡,會長出青瓜來哦!”我不禁“噗嗤”一聲,自己小時候也說過同樣的話呢。

忽而感嘆,歲月真的會帶走很多東西,稚童時期的天真,少年時期的叛逆,以及長大以後,青年時期的銳氣,成年時期的激情,直至一個人生命的終止,只能活在後代的回憶中,直到被遺忘。

其實,死亡如出生、生病、老去一般是一件十分平凡的事情,每個人都需要經歷,我們大可不必避諱

在有限的生命裡,程度的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清明節是一個寄託哀思的日子,也是一種儀式,祭奠死去的親人,來表達自己的懷念的哀慟。清明人心自愁思,願我們不要把親人遺忘,因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9

坐著汽車上了高速公路,一路飛奔著。路兩旁高大的香樟樹撞進眼簾,目不暇接。我們一家將要去花山,祭拜祖先。車上的空氣是凝固的,是安靜的,深沉的呼吸聲在車中迴響,我們的心一刻也停不下來,隨著各種聲響,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後,奶奶手中提著蛋糕盒,裡面也不知是什麼玩意兒;媽媽拎著一大箱子,重量卻很輕,我想應該是些紙錢吧!我身上挎著包,裡面塞滿了各種物品:水,零食,藥品等。

我們爬到了半山腰下,向後拐,第一個就是爺爺的墳。這墳是08年安的,還是嶄新嶄新的,就好像爺爺生前愛惜他的每一樣物品似的。奶奶把蛋糕盒開啟,裡面是用一個個一次性飯盒盛滿的青菜、豆腐、雞蛋、菜團、紅燒肉、紅燒魚,那色澤,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想奶奶一定很用心地做著每一道菜,希望爺爺吃飽喝足,吃好穿好,享受另一個世界的歡樂、美好、幸福。媽媽提的箱子裡是用錫箔和黃紙疊成的“金(銀)元寶”,那是給爺爺用的,爺爺上輩子缺衣少食,生活艱苦,下輩子一定要過上富人的生活,好好享受。接著我們在墳前點上了香和蠟燭,讓它永存、永不熄滅!

隨後,我們依次磕頭。我們家對磕頭祭拜的禮節是非常講究的:女性跪下,兩膝合攏,雙手合併,彎腰,手逐漸分開,放在兩膝之前,頭磕於雙手之間,要聽見“砰”的輕聲,方可行第二次禮,總共需行三次禮,最後手著地,人慢慢立起來,手漸漸離地放在胸前,合攏,鞠躬,仍行三次禮。男者則把手著地,不必將頭磕著地,其餘一樣。

最後還要用彩紙做成的“飄墓紙”貼在墓碑的右上方,讓它隨風飄揚,顯得更加豔麗。在回去的路上,回首那座墳墓,我看到了彩紙的鮮豔,蠟燭的火熄了,而點燃的香燭,卻輕煙嫋嫋,飄向上空……下午,我和家人還去了烈士陵園,參觀了徐霞客、劉氏三兄弟、曹穎甫等江陰名人故居。

清明時節,人動,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