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教育學》讀書筆記

《資訊科技教育學》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資訊科技教育學》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資訊科技教育學》讀書筆記1

最近我細細品讀了彭紹東教授撰寫的《資訊科技教育學》,受益匪淺,的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特別是對處在科技發展飛速的現代社會的教師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隨著以計算機、多媒體、通訊、網路、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資訊收集、處理、加工、傳輸等技術的飛速發展,資訊科技不斷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

下面我就針對本人的閱讀情況談談讀完這本書後心中的一些感受和體會。

資訊科技是一個很大的領域,然而資訊科技學科在小學和中學還只是一個爭議頗多、地位尷尬的小學科。書中彭教授突出了資訊科技教師素質培養和專業發展,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與基礎性。在研究和繼承國內外資訊科技教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借鑑其他學科相關的課程論、教學論、學習論及現代教學理論,融合新課程改革、資訊化教育。

新課程更強調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各自的能力現實,調動各自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運用有個性的思維方式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機會。活動中雖然學生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思維水平的高低不一,但他們人人參與了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充滿自信地學習,平等、主動地交流各自的看法和理解,相互合作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也使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得到了不斷的張揚、發展和提升。

在教師的'必要指導和寬鬆學習環境條件下,讓學生獲取多種知識的渠道,自主地、創造性地去主動獲取知識。在資訊科技教學工作一章中從教育主客體關係的角度看,教育還應特別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要素的有效整合,這包括知識與技能的整合,智商與情商的有效整合,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的整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學習生活經驗、社會文化習俗的整合,以及教師、學生、教材與環境的整合。尋求課程文化價值就是課程整合的基本工作和主線,其最終目的是要實現課程對共同文化價值的合理表達。

《資訊科技教育學》這本書讓我深深體驗了學習的重要性。教師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效率。教師還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調節學習的氣氛,提高學習有效性。設計練習時,形式要多樣,注意學生和知識的覆蓋面,調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課堂的學習,體現學習與教學的有效性整合。

《資訊科技教育學》讀書筆記2

近期我拜讀了由彭紹東教授撰寫的《資訊科技教育學》,該書共十三章六十多萬字,從一個全新視角建立了資訊科技教育學的理論體系,該書知識體系全面,邏輯體系嚴密,讀後讓我瞭解了資訊科技教育的本質論、發展論、課程與目標論、過程與原則論、方法與模式論、人本論、技能論、資源論、病理論、實踐論、未來論等理論,對我的教育教學幫助很大,讓我受益匪淺。

其一,體系較完整。

該書的概念體系明確,技能體系有序,教學體系靈活。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科與課程體系。

其二,原創性比較好。

該書的許多章節都有其獨到見解。其中,關於資訊素質的界定與資訊科技教育本質的探討,有一定深度;關於資訊科技教育課程、教材、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與模式的思考,有一定前瞻性;關於資訊科技教育發展論、人本論、資源論、病理論、未來論的研究,為我們開闢了新領域。其第十三章第三節內容,屬我國教育界在機器人教育領域的首次理論探討。

其三,理論價值較大。

該書提出的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的理念、方法、模式都較科學、先進。明確指出,資訊科技教育是指學習、利用資訊科技,培養資訊素質,促進學與教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資訊科技教育學是一門研究資訊科技教育現象、本質和規律,最佳化教育過程,提高教育效果的科學。它是資訊科技教學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進一步深化的產物,是現代教育學的一個新的分支,屬學科教育學性質。書中關於我國網路教育發展戰略、智慧學件、教育技術命題、廣義蒙太奇、資訊科技教學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及有關雜誌上發表、交流,產生了良好影響。

其四,實用性較強。

該書作者在湖南師大率先開設了《資訊科技教育學》本科必修課和校選修課。教學中他特別重視學生的技能訓練,注重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的整合,深受學生歡迎。書中關於資訊科技教育技能論、實踐論的闡述,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該書的實用性還表現在,不僅適合用作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計算機專業教材,也可用作其他專業及在職教師培訓教材。

其五,拓展面較寬。

該書的研究,為我國走出了一條資訊科技教育的探索之路。

讀完本書,具備了相關的理論知識,才能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讓我付諸於實踐,使自己的教學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