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流浪地球》觀後感

《流浪地球》觀後感(精選4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到底應如何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

今天,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帶給我很大觸動。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人類面對太陽老化和木星撞擊時所展現出的團結與努力。在那個時代,地面溫度可達到零下80℃。人類只能居住在地下城。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一側安裝了幾萬個大型推進器。在宇宙中,人類還建設了太空監察站,隨時觀察地球的動向。

電影開頭就說,“在此之前,人類不在乎火山的爆發,不在乎一種動物的滅絕,不在乎一場海嘯,也不在乎一所城市的消失。只在乎一個東西——錢。為了錢,人們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生命。直到木星即將碰撞地球,人類才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我心裡想:為什麼只有在災難降臨才會團結呢?錢真的那麼重要嗎,真的值得把生命都拋在腦後嗎?俗話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命只有一條呀!這也讓我想起電影《美人魚》中的一句話:“如果地球沒有了氧氣,你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

世界真的是這樣嗎?只有失去,才會知道珍惜嗎?人類真的全是貪婪、慾望和自私的嗎?不,不是的。

螞蟻就算無比渺小,但所有螞蟻聚集起來,也能啃食掉一頭巨獅。花兒就算再弱小,但所有花兒同時綻放,也可以組成一幅美麗的春景。世界就算再寒冷,但只要所有人抱成一團,總會有那麼一絲暖流!我們每個人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星辰,所有星辰匯聚在一起,就可以組成無比璀璨的星河海洋!只有所有人團結在一起,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要團結合作,讓我們攜手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一場電影,名叫《流浪地球》,看完之後我既感動又感慨。感動的是劉啟的爸爸為了讓木星爆炸的壓力推動地球離開,自己先把駕駛艙和休眠艙分離,然後自己奮不顧身開著駕駛艙引爆木星;感動的是朵朵說的那段關於希望的話;感動的是每個人都在為希望拼搏著......

地球是多麼的美麗,可電影中的地球讓人感覺不寒而慄。沒有花草樹木,沒有鳥語花香,也沒有名勝古蹟,更沒有新鮮的空氣......有的則是倒塌的樓房,被冰凍的人,還有極度寒冷的天氣,可想而知,地球的環境是多麼重要,我們要保護環境,才能不讓太陽毀滅。

劉培強很愛自己的兒子,他為兒子和爸爸爭取到了免抽籤進入地下城的資格。為了人類未來的命運,作為宇航員的他義不容辭地去了太空。在太空站,他每天都在思念他的兒子,也是這種力量給了他引爆木星的勇氣。一開始,太空站裡的所有人都可以轉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地球就毀滅了,可他沒有放棄希望,最後犧牲自己保護了大家,這是一種大愛,一種值得我去致敬的大愛。

看完電影,我不僅為這部電影的大片既視感震撼,更被每個人身上的品質所深深吸引。我想,以後我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也都會充滿希望,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希望,相信只要我努力去拼搏,就會成功,就會出現奇蹟。同時,我們也要珍惜自然資源,不要過度的開採、收集,這樣才不會出現電影裡的景象。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

今天我們一家人去電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適合人類生存,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這個舉動,被稱 為流浪地球計劃!

整部電影讓人十分感動,不禁讓人們傷感,其中我最感動的一段是:國際空間站的中國航天員劉培強為了讓地球能夠成功脫離木星的引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駕駛國際空間站,使空間站中的30萬噸燃料引爆木星。在最終只能進行“火種”計劃時。劉培強沒有放棄地面上所有人,英勇選擇了犧牲!

這部電影中從始至終都在講述只要團結才能自救,深刻的詮釋了人類團結所產生的巨大能量。人類拯救自己是一個巨大而又漫長的過程,要想讓地球到達“新家園”,人們需要建造一萬多座巨型推進器和一座“領航員”超級空間站;在遇到推進器關閉的時候,幾萬個救援隊同時出動任務重啟推進器;空間站和地球上的人通力合作並作出巨大犧牲斥離木星;最後人們還要經歷漫長的兩萬五千年才能結束“流浪地球”計劃,這既是偉大而又漫長的路途呀!

如果當地球滅亡是,真的會有“流浪地球”計劃嗎?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4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的酣暢淋漓,家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隻要在家裡,世界末日都不算什麼了。

最後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後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裡面的莫斯,則是裡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餘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眾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鬥,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後那些人的奮鬥目標便是保衛自己的家。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5

《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蕩氣迴腸、驚豔無比。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硬核,還原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尾跡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遊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樣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說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型別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製作的工業基礎,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給中國的硬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杆,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裡用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改動(嚴格說其實是擴充),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叛亂》希望能在續集看到。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不再流浪,因為我們終於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6

假如,有一天太陽開始衰老,人類、地球該去哪兒?

去尋找另一個“太陽系”,也就是去流浪。

在茫茫宇宙之中,人類顯得是那麼渺小卻又執著。主角和他的夥伴們肩負重任去拯救生命在倒計時的地球。即使在絕望的境地,依舊選擇了希望。“蘇拉維希三號”是一個扭轉絕境的機遇,儘管死亡的陰影一直籠罩在人們的心頭,儘管鑽石一樣珍貴的希望很渺小,但是人們對家的熱愛,將希望擴大了“N”次方。阻止地球因木星引力而解體,提出各式各樣的救援行動,堅持不懈地拯救地球。

但在危險來臨的那一刻,人們又顯露出了本性:貪婪、恐懼、逃避、輕生、木然……

即便如此,與家人團聚的信念戰勝一切負面的人性情緒,獻出生命光榮犧牲好過於坐以待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路還很長,讓我們長留好奇心,崇尚科學,敢於探索,在知識的基礎上加上實踐,就可以取得成功。

這部電影有些像“小升初”,離開了一個點,經過一條線,到達一個面。從小學出發,經過不斷地學習後,到達了中學。在這之中有一個契機,這個契機需要不斷學習與實踐,才能把握這個機會力挽狂瀾。很像即將期末考試的我們,纏住佛祖的腳,奮力“臨時抱佛腳”把各門課本一一擺在桌上,調動所有腦細胞,一邊回憶一邊查缺補漏。學渣們就慘了,一邊痛恨上課時走神的自己,一邊化為女媧開始“補天”行動,勢圖力挽狂瀾。當災難(期末考試)來臨之際,有準備者成功地將災難化作奇蹟,無準備者只能等待命運的審叛。

不論何時何地家國就是你的後盾。

人性,人最初的本性。

信念,是人們最堅定的意念。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紅利的同時,也不償想一想地球這個太陽系的行星之一。是不是也應該保護地球,防地球也衰老成為“流浪的人類”。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7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名字叫《流浪地球》。

電影是由因一場巨大的災難而開始,房子,學校,羽毛球場,遊樂場都沒有了,甚至車子也被砸得粉碎,於是人們建造了地下城。可是地球被木星的引力吸引住了,韓朵朵,劉啟......他們是一個救援隊,在他們的勇敢堅持下,點燃木星,重啟發動機,地球脫離了木星的引力,地球活了!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受是: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體現出了救援隊的堅持、勇敢、團結互助。並且在救援地過程中,發生了一幕讓我感到落淚的情節,當韓朵朵和劉啟的爺爺因救援而犧牲,他們失去了最親的爺爺,心裡既悲傷又憤怒!但最後,他們依然克服自己與救援隊一起拯救了地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去超市有一次性塑膠袋;去餐廳有一次性筷子;出門有私家車。我們現在的生活既方便又美好!但是,我們的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此刻,我應珍惜親情、友情,並做一位地球的小衛士。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8

有浪地球小說本就想象能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離的創意蕩氣迴腸,驚豔無比。

電影中的行星發動機很合時還圓了,小說中‘‘雅典衛城神殿的巨柱’’的描寫地球啟航產生的違紀清晰可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搖搖宇宙之間;北京、上海被冰雪覆蓋,氣勢磅礴地木交界會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試問有電影能看到這一幕?

中國導演能拍出這樣的硬科幻,看到這樣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動,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

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腳,畢竟國內早就拍過很多軟科幻,但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硬科幻電影裡的一座里程碑,或者說中國硬科幻電影元年,這是任何人都無可反駁的,它的工業化程度在國內。絕對是前所未有,是一部可以載入中國電影史的電影。

其實中國觀眾對於這型別的硬科幻並不陌生,只是國內一直沒有拍攝這種硬科幻大致,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沒有這樣的文化信念,找不到中國獨有的文化語境,並不相信中國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整救世界。

直到今天終於有導演做了這樣的事情,而且做得非常棒,給中國的科幻豎起了一個很高的行業標杆,在中國人的文化語境裡有中國人的方式拯救全人類,也一樣可以拍的毫無違和感,一樣燃爆!

最後表揚一下片尾的流量地球小說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畫翻頁片頭還精彩,電影保持了小說的整體框架有一定的改動,只拍了小說的前兩章,最精彩的判斷,希望能在續集看她新加入的點燃木星很有新意,這種有創意的改動我還是能夠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讓中國科幻電影迎來真正的春天,中國科幻迷從此服。在流浪,因為我們終於有了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9

如果有一天,太陽即將熄滅,人類將何去何從啊?小時候,我們害怕黑暗,畏懼一切黑漆漆的東西。甚至連被鎖進一間不透光的小屋,都能成為年幼的孩童心中最恐怖的懲罰。

而當生於光亮,長於光亮,面朝光明的人們,將失去賴以生存的太陽——那是被人們視為地球的母親的太陽時,又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經歷多少艱辛,哪怕要用10億代人去完成名為“流浪地球”的計劃,我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去完成。那是人類文明的唯一出路,這時的人類,已經無路可逃。

可是,正當人們以為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時候,變故突生。死裡逃生的地球,即將毀滅。此時的人類,已經黔驢技窮,無能為力。

電影中的場景是這樣的,驚慌的人們如鬧哄哄的蜜蜂一樣,發瘋似的推擠爭吵、四散而逃,卻又不知往哪兒逃。到處都有人絕望地自殺,倖存的人們,有的聲嘶力竭地哭喊,有的目光迷離地仰面狂笑……支撐在他們心中的那根名叫“希望”的柱子——垮了。

可在,得知地球文明仍抱有一線希望時,勇敢的人們卻又是那麼盡力,那麼熱情地投入救援,彷彿剛才你見到的頹唐是假象。堅韌不屈的人類,又活過來了——僅僅因為那一絲渺茫的希望的火焰,又燃起來了。

在千萬年的劫難中,人類如同在浩瀚星河中緩緩爬行的螻蟻,一次次面臨被趕盡殺絕的境地,又一次次奇蹟般地絕處逢生。堅強,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唯一理由。

孩子們吶,困難來臨時,別再用眼淚來回答。“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讓我們帶著希望的火炬,用勇敢與智慧擁抱未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0

地球在流浪,家一直在

極致的殘酷,極致的浪漫,這就是星空的意義。

題記

《流浪地球》是一部口碑很不錯的電影,人民日報都已經連續幾天將它作為(鑑讀)部分了。它觸動了許多人的淚點,讓人們在體驗一種最普通的情感中懂得一種簡單的道理。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很多人覺得很普通啊,沒有什麼特殊的感受,我也這樣覺得,但這也正是影片的特殊之處。正因為看著像我們之前看的科幻,所以我們才會覺得沒有特殊的感覺。這說明了中國製作和拍攝科幻電影的實力。這部電影很像好萊塢大片。出了影院,爸爸讚歎。它是中國版的《星際穿越》,兩個影片內容十分相似,但只是這次是中國人拯救世界。它是中國版的科幻大片,和其他科幻電影相似,但唯一一點不同:它是中國製造。中國製造這個標誌是《流浪地球》的家。

流浪地球計劃實行的原因是100年後太陽將會吞噬地球,而其根本原因是人類的毫無節制的破壞、眾多無形的破壞。人們只顧眼前的利益,不顧及後果,地球生態環境越來越脆弱,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所以,電影也只是電影,這種現象在真實世界裡發生的機率很小,美好世界,需要我們共同守護!

電影讓我感動的有兩處。一是劉培強中校決定犧牲自己將燃料送到地球上時和劉啟最後一次的對話,這一次,抬頭一定就能看到爸爸,321爸爸來了,可希望走了。二是劉啟、朵朵和李一一處於危險的時候,在懸崖上手只抓著一個木棍。看到朵朵掉下去的劉啟,也奮不顧身,縱身跳下了一片紅海,艱難地抓住妹妹的手,再緊緊的抱住。

此刻,雖然爸爸回來的希望走了,爺爺不在了,但家永遠都在,且哪裡都可以是家,因為完成了長輩交給他的任務,有親人在身邊,有親人的地方就是家。

流浪地球,描述了極致的殘酷,也有極致的浪漫。地球在流浪,可家永遠都在。

我原以為家在身後,現在才知道,家,在前面。

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

後記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1

晚上看了網上爭論已久的《流浪地球》,讓我想起最近思考的兩個問題。內容與形式在創作中的作用,和,哪些因素會引起感動。

電影的爭論點恰恰也與這兩個問題有觀。

電影特效讓我大呼過癮。以前都是看自由女神、巴黎鐵塔被各種蹂躪,今天在電影院看到冰封的上海,真是莫名其妙地興奮。

內容。帶著地球去流浪,本身就是浪漫的想法,想法雖好,但裡面的各種環節都要靠實際經驗和衍生出的想象力填補。具體就是臺詞、表演、編排等表現手法來突出情緒,為內容服務。如果這些做得生硬,作品就會像爬滿蝨子的華美的袍,甚至是一個沒有靈魂的美人。

整部電影煽情技巧運用地爐火純青,幾乎每個人物都有埋藏淚點,甚至可以根據這部電影總結出《如何煽情》,等網路上有片源,一定要拿來分析一下。

煽情和特效是火,各種情緒是油。嘭!《流浪地球》的大火就這樣爆發。

總地看,前端,本土式表現已相當熟練,也許該走下一步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2

這個寒假我觀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在觀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想:地球為什麼要流浪?看完後,我找到了答案。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關於地球的故事,當我看到那斜立著的、幾乎要倒下的上海廣播電視塔時,我驚呆了。那還是美麗的上海嗎?那還是課文中講的東方明珠嗎?整個上海都被冰雪覆蓋了,幾乎沒有人知道上海曾經的繁華、美麗。那一棟棟倒下的大樓,曾不可一世地矗立在天地之間。為什麼曾經美麗的中國、美麗的世界會變成這樣?

當看完電影時,我明白了這一切是因為人們過度砍伐,過度開採資源造成的。人們為了錢而造成這一悲慘的後果,究竟值得這樣做嗎?不,一點都不值。人類為了錢而破壞了自己美麗的家,這一點都不值。看來的確是這樣,物種的滅絕就會拉開明日人類終結的帷幕。自然界慷慨的給了人們一切,但人們不計後果地利用它,開採它。這樣做不僅讓人類的生存環境一天天的惡劣起來,而且讓世界上11%的鳥類全無蹤影,非洲的類人猿減少了50%,亞洲40%的動植物將很快消失,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海龜也將和人類永別。

人類,覺醒吧,如果再不採取有效措施,人類真的會品嚐到自己種下的苦果!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3

前幾天我看了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流浪地球》被稱為國產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片,所以票房非常高。

由於太陽核心的急劇膨脹,很快太陽將演變成紅巨星,吞沒地球。於是人類決定傾盡所有能源,建造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幫助地球脫離太陽系。這,史稱流浪地球計劃。但是,在地球接近木星時被木星引力所吸引,即將與木星碰撞。同時,由於達到了洛希極限,地球接近一半的行星發動機停止運作,人類危在旦夕。雖然派出了所有救援隊前去支援,可仍然不能逃離與木星相撞的命運。而此時劉啟與妹妹韓朵朵所參加的N171-11救援隊卻想出了新的辦法由於木星90%都是氫氣,所以可以點燃木星,藉助木星爆炸的衝擊使地球脫離太陽系。他們決定利用行星發動機來完成。但是,他們發現行星發動機的光波無法到達木星,也就引爆不了。但此時,劉啟的父親劉培強,一個航天員,因為執行任務,使得劉啟的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導致父子關係疏遠。得知了這個計劃,所以自己駕駛空間站,引爆了木星。也正如大家所預料的,木星引爆的衝擊波使地球脫離了太陽系,地球又活過來了。

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西方的神話中,神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有什麼妖魔,只有神或半神才能打敗他們;但是在東方神話中,體現的卻是人勝天,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些體現的都是人勝天。流浪地球也是這樣。當天註定地球要被毀滅的命運時,劉啟他們卻一定要戰勝天,最後,他們也成功了。也就是說,即使以後天註定你要失敗,你也要反抗,萬一真的戰勝天了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4

去年寒假,我去西安旅遊時,看了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這部影片講了因為地球和木星離得太近,所以木星不停地抽取地球大氣,地球頻臨滅亡。

劉啟和自己的妹妹韓朵朵、爺爺韓子昂奉命和中國救援隊一起執行任務,韓子昂中途不幸犧牲。就在大家放棄的時候,劉啟想出了一個辦法,木星全都是易爆的氣體,只要讓木星爆炸,爆炸的衝擊力把地球推開,這樣木星就抽不到地球大氣了。劉啟的`爸爸劉培強是中校宇航員,那時他正在太空的航空站休眠。他沒有聽聯合國的命令,劉啟自己跑出休眠倉,到航空站的控制室把休眠倉降落到地球,把航空站駕駛到木星點燃了它,使木星爆炸救了地球,犧牲了自己。

影片裡我最喜歡的一個人就是劉啟的父親劉培強,他為了保護地球,勇敢大膽地燃航空站救地球,奮勇犧牲。他用犧牲自己的方式拯救了人類。他身上最打動人的品質,就是勇於犧牲的擔當精神。也讓我想到了抗美援朝英雄黃繼光,捨身炸橋的董存瑞等,讓我久久難忘。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5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吃完晚飯去看了一場名叫<流浪的地球>的這部電影。經過兩個小時的時間看完這部電影,演的太精彩了,給我的感觸很深。

演的是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為了拯救地球,為了人類能在漫長的2500年後抵達新的家園,流浪地球時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展開了爭分奪年的生死之戰。只有大家團結一致,永不放棄,才能取得成功,克服一切。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6

大家好,我是李瑞林,在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了《流浪地球》。想知道我看後有什麼感受嗎?那就請你往下看。

首先,這個電影講的是在多年後太陽會極速老化,50年後,太陽就會把地球吞掉,三百年後,太陽就會把整個太陽系吞沒,於是就開始了把地球轉移這個計劃。而中間又離木星太近而從此產生的一些事。而從此產生的一些事。

從這個電影中,我知道了的一個道理是:

我們要好好保護環境,不但自己不能破壞環境,當看到別人破壞環境時,一定要及時阻止,否則數年後就要《流浪地球》中一樣的世界了。

我很喜歡《流浪地球》這個電影。

我的讀後感分享完了,如果你們也看了《流浪地球》這個電影的話,那麼我們一起來分享分享吧,沒有看過的同學可以去電影院體驗一下哦。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7

每逢新春看賀歲片似乎已經成了迎新年的一部分,今年同樣也不例外。春節檔的賀歲片還是蠻多的,《流浪地球》作為我國首部科幻影片,影片講述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世界各國聯合起來,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影片中有一幕講述的是為了拯救人類命運的共同體——地球,必須要啟動行星發動機,而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全人類空前團結的場景,讓人非常感動不禁期盼“世界和平”能在現實生活中早日到來。

在這部影片中吳京扮演的是中國航天員劉培強,他為了拯救地球與家人分開了整整17年,這也使得他與兒子之間產生了誤會甚至是仇恨,但最終當兒子得知父親將犧牲自己保全全人類時感受到了父親的偉大和不捨。看到這裡很多觀眾都掉下了眼淚…….這也讓我聯想到了我們市政人在臺風暴雨中堅守崗位,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我們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失去了再後悔。

看完這部電影不得不提的就是在影片中反覆出現的一句話“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這句臺詞火了,它現在已經成為交通安全的代言,在路上還可以看到一些計程車司機甚至還將它貼在了車上,用來提醒自己和路人遵守交通法規。由於電影火了,這句臺詞也火了,所以每當看到這句話也會讓人感到特別溫暖和親切,我覺得一部好的影片是可以影響並深入到生活的。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8

我們是人類,一種看似高階、實則肉體脆弱不堪的生物。

那麼如果有一天太陽系崩潰地球也即將滅亡的話,我們要逃離的唯一倚仗便是頭腦,那個可以創造無限科技的、帶給人類文明希望的頭腦。

《流浪地球》就是一部在這樣黑暗卻又充滿光明的大時代背景下創作的電影,不誇大事實,也不嬌柔造作,真實又溫暖。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此型別的電影,但卻是我看得最洶湧澎湃的一部電影,比之前的戰兒狼2更甚,感觸頗深。

影片的開頭就說,在面對這次前所未有的地球危難的時刻,人類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是的,沒錯,就是團結,全人類的團結,全地球的團結,所以每個人其實都活得像星一樣閃爍,即使他們並沒有像劉培強那樣燃燒自己推動地球。

希望,就是一片乾裂土地中的一條河。然後,責任、義務、愛與勇氣源源不斷地供給著這條河。最後,土地化為綠洲,衍生了山川與湖泊。

很久很久以前,劉啟從爸爸口裡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隻要他抬頭就可以看見一顆就是爸爸的星星。多年的不見使得父子倆始終有著隔閡,他心中的星星消失了,但我想,在劉培強生命終結的那一瞬間,劉啟的心應該受到了極大的震憾吧。看吧,爸爸就是星星,你抬頭就得看見我,像星一樣閃爍。

淚水溢位眼眶,那一刻竟是無言的感動。或許,是愛,讓劉培強不顧自身安危來救兒子;亦或許,又是愛,讓劉啟也剎那間想通了一個拯救地球的辦法。是愛,讓人類團結,給了地球希望。

涓涓溪流終將匯成無垠大海,愚公移山更是永恆的經典典範。許許多多的人犧牲,許許許多多的人前仆後繼,詮釋了拼搏與堅持,渲染了淚水與汗滴——地球,終於在地木相撞的危難面前安然度過。

我們應該致敬每一個努力的人,他們都是英雄。他們把一生活得像個傳奇,像是一種不可磨滅的印跡,像星一樣閃爍。

所以他們贏了。“流浪星球”計劃將依舊實行,他們將領著地球奔向新的家園,傳給一代又一代的下代人。

星河仍舊被留存,因為它曾輝煌過,這就是這部電影想要真正告訴我們的話。也許人類脆弱地不堪一擊,但是人類從未放棄過希望,愛永遠在他們心中。

星球仍舊在流浪,但卻有什麼東西,變得不再一樣了。

原來像星一樣閃爍,真的可以被人做到。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19

春節期間上映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我和好朋友一起去觀看了,它是一部由中國導演拍攝的科幻題材的電影,5天的票房就超過了14億,堪比美國大片,得到了中外觀眾的一致好評。

影片設定在2075年,講述的是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而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看完這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就是影片末尾中劉培強為了拯救地球,不顧自身安危,把空間站開入木星,使木星爆炸,把地球反彈了出去。他的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當然,還有大家的齊心協力,在他們身上的這些品質都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第二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貫穿整部電影裡的親情,因為父親劉培強長期在國際空間站中,不能與兒子相見,使得兒子劉啟對他產生誤會甚至是仇恨,當得知父親為了保全地球將要犧牲的時候,劉啟哭的很傷痛,再多的誤會和仇恨在這一刻都化解了,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父子之間的血肉親情。影片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要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和家人吵鬧,不要等到真正失去了,才感到後悔。

總之,這是一部劇情精彩,特效逼真的好電影,在電影院裡我聽到有觀眾哽咽的聲音,也看到了很多觀眾擦眼淚,連我也是留下了熱淚。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不知道你看完之後是什麼感受呢?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0

大家好,愉快的寒假已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已看過《流浪地球》了吧?這是我目前看過的最好看最震驚的一部電影了,唯一讓我倍感遺憾的就是劉培強最後犧牲了,好了,我們話不多說,趕緊開始吧!

在今日,太陽不斷膨脹,將來地球將會被吞沒類想盡一切辦法存活。於是,人們在地球上製造了千千萬萬個地球推進器,準備將地球脫離太陽系,飛到銀河系。在韓子昂送他孫子孫女回家時被王磊臨時命令為杭州一號發動機CN171—11救援隊協助執行任務,運送火石重啟杭州發電機。因為木星引力強,所以地球推進器壞了。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困難後,在最後地球要撞到木星時,全世界人們齊心協力,將地球推進器達到最高點,可惜還不足以點燃木星,就在這關鍵時刻,劉培強挺身而出,運用空間站飛向木星,透過撞擊引爆,點燃木星,救回了地球。

看了這部影片,我有了非常多的體會,也被影片中的情節深深吸引住。地球只有一個,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保護地球,珍愛生命!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1

大年初一,我和媽媽、姐姐們去看了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它是由作家劉慈欣的小說改編而成的。

電影主要講述了:未來,太陽將因為急速老化而迅速膨脹,直至爆炸,到那時,太陽系將不復存在。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在全球製造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停轉,並改變方向,前往4。2光年外的新家園。但因為如此,地球地表氣溫下降到了零下80多度,僅存的35億人生活在距地面5公里深的地下城裡。流浪經過木星時,由於木星引力激增,地木即將相撞。雖然救援隊最後修好了71%的推進發動機和100%的轉向發動機,但地球毀滅的情況已無法改變。在人類最絕望的時刻,中國救援隊想出了唯一一個辦法。

在看電影時,我好幾次淚流滿面,一刻都捨不得眨眼,就怕錯過每一幀精彩畫面。我震撼,震撼電影中出人意料的情節和壯觀的場面;我自豪,自豪國產科幻電影品質的重大突破;我感動,感動航天員劉培強的捨身取義、全世界人民救援時的萬眾一心和劉啟等人與家人的濃濃親情。

電影中有一些細節非常感人:劉培強在國際空間站的窗戶上根據木星的位置畫圈,計算自己快要回家的時間,和親人分別十幾年,其中的辛苦和思念溢於言表;班長在上課時說了一句關於希望的理解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韓朵朵在危急時刻的廣播希望是我們回家唯一的方向!希望,雖然稀少,但是它永遠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其實,每一個為地球能活下來而拼搏的人,都有自己牽掛的家人,但他們不得不為了任務和信念做出犧牲。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延續人類文明才要如此拼命地保護地球,他們都是拯救地球的英雄!

看完影片,我心裡默默地希望人類能夠像電影中的那樣,遇到重大危險或災難時,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一致,戰勝困難!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2

今日,爸爸帶我看了一部叫《流浪地球》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程序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所有的人都關心金錢和物質,沒有人去關心環境,關心未來。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我的貪慾,無休無止的向地球母親索取,那麼電影裡的情節,也許會很快發生在我們身邊。氣候鉅變,動物消失,河流乾涸,土地貧瘠,人類將面臨生存的挑戰。

電影中的男主角劉培強,為了點燃木星,拯救地球,犧牲了自我的生命。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們感動,可是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愛護地球母親,未來需要多少個“劉培強”來拯救我們?我們此刻就要從自身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自然環境,讓地球母親更好的庇護我們人類生存!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3

今日媽媽帶我去南洋電影院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不適合人類生存,為了尋找新的家園,人類在地球表面上建造了一萬座行星發動機,這個舉動被稱為“流浪地球”,之後全球的人們齊心協力拯救地球的故事。

讓我最感動一段是講述了各國救援隊已經都在撤離途中了,但當大家聽到韓朵朵在廣播中期望大家能回到一齊伸出手出一份力時,大家為了拯救自我的家園,決定進行最終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應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件事是一種妄想,可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裡面的莫斯,則是裡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可能,莫斯都不會去冒這個險。

我認為,人要有正義感,當全世界的人都覺得地球即將毀滅,人類再無挽回的機會時,必須要有人站出來。這樣大家就會團結起來,打敗困難!

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十分有意義!雖然電影資料是虛構的,但我們必須要愛護地球,珍惜現有的資源,不要讓電影中的某些情景成為現實,這樣的話真的太可怕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4

最近,電影《流浪地球》可所謂是火遍大江南北,電影中除了複雜深奧的太空知識,還引出了人們心中千古不變的信念一“希望”。這部電影或許註定只有感情豐富多彩的中國人才能拍出真諦,如果拿給外國人拍,他們或許會製作出人類拋棄地球尋找新的家園,而後引發星際大戰之類一系列的視覺大片,而我們,卻會想著帶地球起走,去尋找希望的彼岸。

電影情節反覆不斷提醒我們,希望的力量是代代相傳不變的真諦。地球發生毀滅性災難,全球變冷,溫度降到零下九十度,根本沒辦法生存,只能穿著特製防護服才能存活。

人們住在五公里深的地下城裡,全球的人團結起來,用多個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去找新的環境生存。可途中遇到木星搗亂,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在這最後一個救援方案的成功率為零的情況下,還是有些人不肯放棄希望,一定要試一試。這個“試”的過程中,自然也有很多人犧牲。但不去試,人們差不多也全得“同歸於盡”。在這種時候,即使是預測為零的希望,也是珍貴的希望。絕望和希望總是在剎那之間,他們卻鍥而不捨的堅信希望。

如果《流浪地球》也只是和國外的科幻大片一樣,那確實沒什麼好看的,畢競外國的製作水平遠在我們之上。但這部電影卻顛租了我們的想象,各種“反套路”層出不窮,沒有所謂的“超時空英雄”,只有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一起履行著人類共同的使命。哪怕是主角也不是萬能的,反而有無數的“無名小卒”化作“英雄人物”在為人類的存亡最後一搏。當主角之一郭朵朵透過空間站向全球講那段有關希望的話時,也是真的深有觸動。還是學生的韓朵朵,在地下城上學時,對於老師提出的關於希望的問題,很是迷花。對於班長“希望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回答很不在意。但是當她在地而上跟大家一起參與拯救地球的行動時,突然領悟了那個道理:“希望的確是一件極珍貴的東西。”所以,只要希望不滅,一切都可能有轉機。那些理性資料分析結果為零的事,也有可能成功,又或出現好的轉機,抑或發生奇蹟。因此,任何時候,不要忘記希望,不要放棄尋找希望,要相信希望的力量。

希望比理論,比邏輯,比資料,比金錢,比世間許多看似重要的東西都要有力。有的人總把希望寄託在下輩子、下一代,有人認為希望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詞,但希望卻是真實存在的,這就好比在黑暗中,人們總喜歡把手伸向遠方的燈光,雖然觸控不到,但是卻心生暖意。

電影裡,希望可以拯救地球,可以拯救人的生命,現實生活中,希望能讓你充滿力量,充滿動力,讓你無論遇到什麼事都不會被輕易打垮。一個永遠心存希望的人,即便瘦弱無力,但他遠比看上去更有作為!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5

昨天,爸爸帶我去看了寒假新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

這是一部中國科幻片。故事的背景是未來太陽急速膨脹,會吞噬地球,人類被迫在赤道附近裝上推動器,由空間站引導,帶著地球離開銀河系,經過2500年,去到新家園。但是在中途,由於幾臺推動器沒了燃料,導致7天后地球將與木星發生撞擊。為了生存,人類有了大膽的想法,他們憑藉推動器,點燃了木星,逃離了危難,繼續征程……

“太宏偉了!”在走出影院時,我不禁感嘆。在過去兩個小時中,我彷彿置身在科幻世界裡,親身遊歷了一番。浩瀚的宇宙,充滿高科技的空間站,龐大的推射器,一片廢墟的地面……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現,雜而不亂。雖然整個故事發生在未來的時光裡,但絲毫不影響現在的我們細細品味。

希望是什麼?我在電影中找到了答案。電影中,面對著地球、木星相撞這一事實,無數人絕望了,他們有些低頭不語,有些唉聲嘆氣,還有些哀聲痛哭……可是,他們的行動改變不了任何現狀;有一小部分人還對脫險抱有希望,制定出了點燃木星的計劃,當聯合政府宣告對這個計劃不抱希望時,他們依然希望滿滿;當他們的計劃眼見就要失敗時,他們不絕望,仍然耐心堅持,奮鬥到底,最終拯救了整個地球。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一條坎坷的路,也是一條必經之路。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飯,只要心存希望,便可越過去,並引導你走上一條平坦的大道。但是這還不夠,要想成功,還應懂得取捨。“取”很容易,“舍”卻很難。

人人都懂“捨身取義”“捨己為人”,但真正做到的有幾人?電影中,由於推動器燃料不足,以至於所產生的火力不足以讓木星被點燃,與此同時在空間站裡還有30噸燃料,於是劉培強中校不顧生命危險,駕駛空間站撞擊木星,使得木星被點燃,使地球脫離險境,他也因此喪生了。人人都說“舍是為了更好地擁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連捨去一些小利益都十分困難,何況是性命?

捨棄是一個人必須學會的,因為它不是單單為了自己,更多時候,它是為了顧全大局。做事不能只想自己,要從大局出發,多為他人著想。

這部科幻片的不僅情節扣人心絃,而且告訴我了許多道理。此次觀影,我受益匪淺。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6

寒假裡,作為劉慈欣“磁鐵”的我,又讀了一本他的作品——《流浪地球》。

人類發現,太陽內部氫轉換為氦的速度加快,巨型計算機計算的結果表明,太陽將要在400年之內發生一次名叫“氫閃”的恆星級爆炸,隨後將變成一個巨大的紅巨星,而地球將在“氫閃”中氣化。人類為了生存,在地球上建立一萬座比珠峰還要高三千多米的巨型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駛向4光年外的比鄰星,在新家園生存。在這過程中,絕望的人類發生了叛亂,地球發動機被叛軍佔領。就在這時,氫閃發生了,地面上的人被瞬間氣化,倖存的人類重啟了發動機,再次向4光年外的家園駛去

書中最打動我的,就是他們那永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太陽的生命大限將至,人類的末日來臨,可在這麼沉重的打擊下,人類並沒有絕望,反而迎難而上,建立起巨大的地球發動機,奮鬥到最後一刻,為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希望。

書中人類那遇到困難,堅持不懈,努力克服的精神也勾起了我的回憶。

那年夏天,媽媽發愁的看著我一身的肥肉,無奈的說:“嘉威啊,你都胖成啥樣了,運動運動吧。”媽媽想了想,又說:“游泳不錯,減肥解暑還不易受傷,這兩天你就去試試吧。”

游泳嗎,不就是在水裡撲騰幾下子嘛,簡單。我這麼想。但剛一下水,刺骨的寒意就給了我一個“下水威”,遊了不到兩米,就喝了幾口水,胃裡翻江倒海,眼冒金星。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自那以後的十幾天,我都不敢再游泳了。為了克服這個困難,我不斷地進行自我訓練:一有空就拿個放滿水的大盆練習憋氣,在床上練習游泳動作,想盡了一切辦法讓我學會游泳。我就這樣刻苦練習了一個月。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每天付出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現在我可以像魚一樣在水裡自由自在的遊,還可以做各種高難度動作,體重也減輕了不少。

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不管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做事,只要能夠迎難而上,努力拼搏。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7

我從來未敢想過若干年後的地球會冰雪覆蓋,沒有任何的光明。《流浪地球》無疑拓寬了我的想象能力,但真正口碑好的片子不僅僅是為了拓寬人們的想象能力,更是為了留給人們深刻啟迪的。

一、要心懷希望

把希望放在第一說,顯示了它的重要地位。片頭初中生韓朵朵的班長誇張的語氣總是讓人忍俊不禁:“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很多觀者在看到這一幕時,心情大致和韓朵朵一樣:“過分了吧?”但越到後面,希望就越顯示出了它的重要性。CN—171—11救援隊隊員們不計一切甚至肯犧牲自己來保全火石,為的不是希望嗎?希望,像鑽石一樣珍貴,它可以是盼望著東風來臨的歡喜期盼,也可以是17年堅守領航員空間站只求與親人團聚的父愛,可以是悽清夜晚的一顆明星。所以,我們要永遠心懷希望。

二、好好活著

王磊上尉在最後時刻下達的命令——“好好活著”——讓人潸然淚下。生活中的不如意,在世界末日面前全變成了小事。有這麼一句話:“不能跑的人想想不會走的人,不會走的人想想沒有腿的人,沒有腿的人想想沒有四肢的人,沒有四肢的人想想沒有思想的人。”人生在世,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在困境面前我們要學會昂頭,好好活著。記得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是與劉啟一起逃出派出所的小黃毛問科學家老何死是什麼感覺,老何當時說死很痛快。但當危險襲來時,他卻比誰都想要求生。這一調侃式的情節告訴我們誰也不想死,好好活著吧。

三、珍惜身邊愛我們的人

劉啟和韓朵朵這一對兄妹在影片中可以說是感情最深的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劉啟和韓朵朵進入到通往地面的電梯時,劉啟把妹妹的頭盔一把拿過,一臉寵溺的看著她。雖然朵朵老是一口一個“戶口”叫著他的哥哥,但他們的互相珍惜,互相依賴,是很早就有了吧。堅守空間站的劉培強,也時時刻刻沒有忘記他的兒子。與四歲兒子分離的場景永遠定格在他的記憶裡,這麼多年,他從未放棄過在自己的窗邊畫木星形狀,他知道他對不起兒子的太多了。但沒辦法,他是領航員,他有事業。最後劉培強與劉啟的對話更是引人淚崩。身邊愛我們的人很多,請好好珍惜。

四、不要永遠保持理智

擁有強大智慧的人工智慧莫斯,被加加林時代的一瓶烈酒摧毀。它的一句“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讓我深受觸動。人類註定不能時刻用冰冷的資料解決問題。因為我們是人類,有血有肉有感情。理智慧提高我們成功機率,但請不要永遠保持理智。劉啟如果保持理智,他不會為了妹妹的一句話對學校故障操作,會在最後關頭放開妹妹的手,如果劉培強保持理智,成功率0%方案不可能圓滿成功…。

五、回家與傳承

劉培強說:“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地球是我們的家,但如果這個家沒有了人,便變得毫無意義。韓子昂回憶之前與老伴的幸福生活,語氣中洋溢著甜蜜,讓我們感受到了家的味道。我想,不管人們是關注太陽,還是關注錢,不管家裡的飯是鹹是淡,只要有家,我們的生活便有了奔頭。老何在抽菸時看到的:“天冷了,記得穿秋褲”是否想起了他的家,他的媽媽?韓朵朵在韓子昂死後的那句:“爺爺不在了,我們的家在哪啊?”讓人心涼半截,韓子昂臨死叮囑劉啟的“當哥哥要保護好妹妹,帶她回家”讓人痛苦惋惜。

回家之後,便是傳承。劉啟作為航天英雄的後代,在片尾也成了一個航天人。而他的“流浪地球”計劃竟與劉培強當時執行的計劃那麼相似。貫穿全篇中的“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更是讓我們學會傳承。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8

“希望是什麼?”“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聽著這句從2075年地下五公里一間教室裡傳來的發言聲,我跟著電影《流浪地球》開始了奇妙的旅程。週五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去觀看了這部大熱的電影,電影裡面的這句臺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發生在未來,太陽的老化給地球帶來了許多災難,一場海嘯、一次旱災、一座城市的毀滅,都在告訴著人類,太陽系已經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為了自救,地球聯合政府制定了“流浪地球計劃”,動員地球上全部的力量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4。2光年的新家園。同時,人類還在30年裡建造了“領航員號”國際空間站,陪伴地球一起度過漫長的流浪之旅。看著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同時啟動,將地球慢慢推離原來的軌道,渺小的地球拖著長長的尾跡一步步邁向新家園,那場景真是太壯觀了。

開始的一切還很順利,但是隨著地球與新家園的接近,地球與木星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了,危險即將降臨。由於木星巨大的引力作用,地球上的發動機不斷出現故障,停止了運轉,地面上的建築紛紛倒塌,杭州、上海等等很多地下城也出現了塌陷,隨時都會給人們帶來滅頂之災。強大的星際引力正在把地球一點點的拉過去,最終吞沒地球。經過測算,聯合政府決定採取備用計劃,讓“領航員號”國際空間站脫離地球,獨自去往新家園,而地球則被放棄了。聯合政府釋出了全球廣播,告訴人們這個最不好的訊息,讓大家用這最後的時間陪伴家人。聽到廣播後,幾乎全部的救援隊都掉頭回家了,放棄了繼續救援的努力。但是一支中國救援隊沒有放棄希望,他們想到,木星是由氫氣構成的星球,地球大氣主要由氧氣構成,雖然木星已經把地球的大氣俘獲了,但是也給人類一個點燃木星並利用爆炸產生的衝擊波脫離木星控制的機會。於是,他們來到了最近的蘇拉威西發動機,冒著巨大的危險準備重新啟動發動機,集中它全部的火力點燃木星。然而,他們的力量太小了。救援隊員韓朵朵對著麥克風向已經離去的其他救援隊伍播報:“我們的救援隊正在執行最後的救援任務,昨天老師還在問我們:“希望是什麼?”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這種東西。但現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回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戰鬥!點燃木星,救回我們的地球!”那些聽到播報的救援隊伍逐漸認識到,沒有了家,見到家人又有什麼用呢。於是,他們一個個重新掉頭加入中國救援隊,大家齊心協力重新啟動了發動機,可是火焰距離木星還有5000公里,根本不能點燃木星的大氣。與此同時,空間站上的劉培強中校也在努力勸說聯合政府放棄備用計劃,幫助地球脫離危險。他說“一個沒有人類的地球還是地球嗎?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終於,聯合政府同意了他的要求。他駕駛著載有30萬噸燃料的空間站像一根火柴一樣衝向木星,最後與木星一起被點燃,巨大的衝擊波終於將地球推離了木星,地球重新活了過來。這個過程中,救援隊長犧牲了,韓朵朵爺爺犧牲了,許多不知名的人都犧牲了,但是他們的目標就是讓地球活下去,讓人類活下去。

電影結束時,我又想到了開頭那個女班長說的話,在我們這個年代,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沒有了希望,就沒有未來,有了希望,人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希望是最重要的。我們要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愛護我們的地球,心中充滿希望,好好努力,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地球。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29

看完《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感動、悲傷、還有深深的感觸。

它是一部科幻片。說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太陽的老化,地球上數不清的災害讓人類無法正常的生活。人類將失去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失去城市、天空、四季…人們只能到很深的地下生活,還面臨著被毀滅的危險。在極大的災難面前,所有的人都團結一致,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要勇往直前。有許多英雄不顧生命挺身而出,最後讓地球化險為夷。

在感人的淚水中,我不由得去想,有時在電視新聞裡看到的關於全球氣溫逐漸上升;動物種群滅絕;地質災害;洪水、泥石流等等,是不是正是地球對我們發出的預警?這些災難都已經活生生的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必須要我們每一個地球人,拿出正確的態度積極的去對待。

作為地球人,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去保護環境、保護森林樹木;去節約用水、用電;節約地球的一切資源;去努力學習,用更新、更強大的科學技術去幫助,保護地球母親,保護我們自己。

相信我們一定會用我們的智慧,擁有更加美好的地球。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0

今天在電影院看了最近很火的《流浪地球》,可能是熒幕和座位的問題,3D效果倒是沒有很震撼。先從觀感來說吧,沒有很震撼,也沒有很煽情,可是要表達的主旨卻很正面。影片很明確的表示出我們要愛護地球,同時也很符合我國一直很倡導的和平共處,全世界都是一家人的理念。還有一點很觸動我的就是,我們需要深思一下,大資料時代人們對資料的盲目相信的後果,人們對人工智慧的依賴和控制真的不會出現被反控的情況嗎?在影片中地球避免與木星相撞的機率是零,大資料測算出這樣的結果,廣而告之,大家要放棄,但是大資料沒有算到,人類是這些冰冷的資料,中無法預測的變數,所以人類選擇了堅持,選擇了奮力一搏,選擇了自我奉獻,最終地球也逃離了,人類文明得以繼續延續。

這部影片當中廣受爭議的,還有劇中的特效,有些人認為這種特效與好萊塢大片相差甚遠,另外,有些人就會比較客觀的評價說,凡事都有個過程,這樣的特效水平比以前已經好多了。其實我更傾向於後者,我們的科技在進步,我為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祖國而驕傲。

最後就是這部電影在拍攝過程中,人多而雜亂,這可能也跟我國是人口大國有關吧!總會有一種人多力量大的感覺,所以在影片中也充分體現了,只要人們團結在一起,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1

《流浪地球》描述的是不幸的事情,但此刻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自我這個年齡的時候僅有《地道戰》《地雷戰》《上甘嶺戰役》還有《鐵道游擊隊》等等愛國教育片。此刻他們都是這類科幻大片。科幻題材的電影我看過《後天》,那時候是一種震撼的感覺,但《流浪地球》比《後天》還震撼,畫面的震撼,情感的震撼,期望的震撼都有之。有人可能說中國為什麼前幾年拍不出這樣的電影呢,不可否認有借鑑參考的因素,但從零到一是創新,從一加一大於二也是創新,《流浪地球》就屬於後者,並且這一次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的主人換成了中國人。

地球開始了長達2500年的流浪,這樣漫長的過程中人類只能棲居底下城,看不到太陽,也看不到月亮,更是看不見以往的藍色天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都是那樣的渺小,人類也如此。迄今為止從我們的祖先到此刻的人類,活著真不容易。對於個人也是異常艱難,小的時候到此刻可能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危險擦肩而過,大家試試想一下,如果以往的某個因素偏差可能我們都看不到此刻的太陽。對於我們微不足道的個人,活好當下,珍惜此刻,用力的過好每一天。

堅定的期望是流浪地球上的人類的所具備的基本素質,我相信我們不能沒有期望,如果放棄期望就是一種犯罪。電影中吳京扮演的父親沒有放棄期望,在最終關頭駕駛空間站衝向木星氫氣層引爆空間站所攜帶的30萬噸燃料;劇中的劉啟以及他們的救援團隊沒有放棄期望,在大家都紛紛撤離的過程中逆向而行去到轉向動力中心去重啟動力;劇中其他各國救援執行人員在感召下沒有放棄期望,最終他們回到基地協助救援。正是在這樣的期望之下,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類,使得地球逃離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正常的行駛軌道上來。

電影的場面再加上3D的效果會給觀影的我們視覺的衝擊。有北京、上海冰凌的地面,還有被寒冷冰寒封住的央視大褲衩和東方明珠;有地震帶來的地殼運動導致建築物的再次轟然倒塌的壓頂;有木星大氣波衝擊帶來的從天而降的火球衝擊地面,這些場面的刻畫絲毫不輸國外大片。情感的敘述也是細膩周到,有父子感情的衝撞,有兄弟之情的磨合,有朋友之情的肝膽相照,所有情感的描述在大環境,大背景的烘托下都恰到好處,直潤人心。以致電影結束影院的燈亮起,座位上的人們還久久不願離去,仍舊沉浸在電影帶來的那種氛圍之中。

網上有人說《流浪地球》上映之後將開啟中國科幻大片的元年,我非專業人士不敢妄評,我只寫下自我的感受,這是一部好電影,並願意推薦給周圍的朋友,也願意寫一篇觀後感來記錄它,正如此刻正在乾的事。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2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普普通通的二十個字,突然就成了網路熱詞,沒多長時間,什麼學校版、作業版都出來了。就連我們學校都有人以聯合學習部的名義簽發並廣播了這條訊息。

其實這句話出自於當下春節檔最火的一部電影《流浪地球》,它被稱為是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一部電影。我本對電影沒多大興趣,但既然周圍的同學都說不錯,我也就耐不住性子,走進了電影院。

電影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太陽將要氦閃併吞噬地球,聯合政府在地球表面建造發動機和地下城,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以獲得一線生機,但在途經木星時受木星引力影響發動機全部熄火,導致地球即將突破洛希極限被撕裂,航天員劉培強的兒子和一支救援隊企圖引爆木星反推地球離開,經過一番危機後得以逃生。

現下對這部電影最主要的爭論就是對其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觀的爭論了,包括抽籤進入地下城和劉培強以人類最後的希望作為賭注引爆空間站,但我對此倒並不在意,其實從來就沒有什麼價值觀能夠真正的被每一個人認同,在宇宙層面上我們的資歷還太淺,以至於我們根本無法判斷何為對何為錯。

最讓我震撼的反而是很小的一個細節:當救援隊即將到達蘇威拉西轉向發動機時,發動機突然重啟,火焰沖天而起,隊長王磊說了一句:這是飽和式救援。一開始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在網上一查,原來所謂的飽和式救援就是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的救援,派出無數救援隊去救援一個目標,可想而知這其中會有多少犧牲,而火光的出現就說明有救援隊搶在他們之前完成了對目標的救援。喀什一號發動機重啟完畢都靈三號發動機重啟完畢新加坡發動機重啟完畢廣播中不斷的響起用各種語言講述的報告,儘管這注定是徒勞無功,但人們卻仍然義無反顧地放棄最後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向著不可能發起挑戰。

也許正是這種埋在人類靈魂深處的性格,才讓我們在無數災難中重生,不論過去、現在、未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人類的勇氣都將永遠地銘刻在星空上。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3

流浪地球,得益於劉慈欣先生的大名,在電影宣傳的時候我就對這部電影充滿了期待。

但是,近些年中國電影的現況,讓我恨不得立馬就能夠在電影院好好觀賞一遍的同時又害怕這部影片上映之後發現這又是一部靠賣情懷來圈錢的影片。

當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影院,看著開頭吳京與達叔的對手戲的時候我真的有些感覺要壞事。但是電影並沒有讓我忐忑的心情持續太久,緊跟著的鏡頭,蒸汽朋克般的地下都市,頭號玩家一樣的科幻場景,末日冰災之後的地球,還有那比深海還要深邃的多的宇宙空間,這目不暇接的一切真真實實的震撼到了我,讓我不得不感慨一句這才是科幻電影應該有的樣子。

說完特效,在其他很多細節地方也體現著這部電影從導演到每一個製作人的用心。尤其我想說一下該片的聲音。流浪地球的音效真的非常棒,在空間站的時候每個人對話的時候,除了他們本身語言,也會有很小的翻譯的聲音,還有環境的聲音,在雪地中雜音很小,在地下都市裡人們嘈雜喧囂的生活行為的聲音,發動機裡面機械引擎的聲音,在電影裡每一個環境的聲音都得到了很完美的重現,美中不足的是人聲,可能是因為人聲是後期錄製的原因,在電影中總會有那麼一點穿幫和刻意切換鏡頭的感覺。

還有各種彩蛋,或者說類似於致敬般的鏡頭,也讓人感覺到製作組的用心。

在劇情方面,首先身為一部科幻電影,本片的科學基礎在現實中肯定是難以成立的,但是在添加了一些設定和一定的解釋之後,只要前後能夠說的通,作為科幻電影這就可以了,如果非要在科幻電影裡面去找科學的硬傷,我只能說一句你開心就好。

關於電影劇情中的拯救,我們可以看到,當地球真正的陷入危機的時候,拯救人類的從來不是那麼一兩個人,而是影片中的那種飽和式的救援,無論是火石的運送,赤道轉向發動機的啟動,還是最後點燃木星的計劃,除了主角的努力以外,在其他地方還有著很多人在一起為了拯救地球而努力著,及時是最後劉培強犧牲自己拯救地球,也是在地球數百萬人共同努力之後,他成為了那點燃木星的最後一根稻草,拯救人類的從來不是那一兩個人,是千百萬人的共同努力,這也是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和心靈收到震撼的地方。

說了那麼多好的地方,也來說一說這部影片在我看來的一大敗筆吧,那就是這部影片人物性格情感描述的缺失,尤其是妹妹的人物塑造,人物性格變化莫名,全程打醬油,最後尷尬的說出一段尷尬的話,彷彿自己突然醒悟了想要去拯救人類,這個情節雖然可以說的通,但是妹妹這個人物轉變的過程總的來說讓我感覺還是難以接受,還有就是其他人物的塑造,不知是因為影片被剪輯過還是乾脆沒有注意,感覺每個人物形象有些空白,或者按照電影的設定,當人類面臨生死危機的時候,人們都選擇扼殺了自己的情感?或許這樣能說的通,但是我還是覺得本片對於人物形象塑造這裡有著欠缺。

總的來說,流浪地球雖然有一些不足之處,但真的是瑕不掩瑜了,可謂是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一部電影,我作為一個被歐美科幻電影輸出了這麼久的年輕人,我真的希望我們的電影越來越好,也能夠有更多的電影讓我忍不住在3D看完之後,忍不住又去imax重新再看一次的電影!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4

中國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2000年寫了一篇科幻小說《流浪地球》,和他眾多的科幻小說一樣,發表之後的他只是繼續心無旁騖的寫著,這一寫又是10餘年。

郭帆2011年開始拍電影,與動畫導演李陽合作拍攝了一部真人加動畫的愛情電影《李獻計歷險記》,2014年又拍了一部愛情電影《同桌的你》。郭帆的電影走的不是流量,給的是驚喜。他的作品總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他在中國電影的大潮流中另闢蹊徑,不跟風不妥協。

吳京,更是一個有意思的人。八零後的觀眾是陪著他一起成長過來的,如今八零後都成家立業,吳京也成為了中國電影數一數二厲害的人物。1995年開始以武出身的吳京早期的影視作品多是古裝戲,轉戰香港發展後的吳京開始嘗試打男的角色並且開始導演電影了,首部作品《狼牙》雖沒有激起千層浪,但卻擺出了吳京逐漸沉澱自己型別的態度。吳京轉戰內地發展再一次轉型,從打男轉變成士兵。《太極宗師》、《殺破狼》、《戰狼》就是這三種類型的代表作。

郭帆的7年,劉慈欣的18年,吳京的23年,《流浪地球》在2020年也就順著賀歲檔期上映了,沒有人能想到通告的採訪內容變成了劇組辛酸史的揭秘。拋開電影之外的事情不提,單說電影。郭帆說:做科幻電影是我個人的夢想,是從小就有的夢想。現在他實現了這個夢想。劉慈欣成為了一名沒有被軟體工程師耽誤的科幻作家,他的筆桿子讓他寫進了中國作家富豪榜。吳京更是被冠上了票房神人之稱,憑藉《戰狼2》成為首部進入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的亞洲電影。

這樣的三個有著不同追求的人在對的時間走到一起,爆發著他們骨子裡一模一樣的執著。在所有人認為已經失敗的時候,他們沒有放棄。導演帶著劇組和演員一起瘋,觀眾在電影裡的情節和感情裡感受這樣熱烈的瘋狂。很久很久以前,中國的導演們就已經開始研究科幻電影,雖然有那麼多不成熟的作品,票房口碑雙失,但他們的勇氣支撐著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到《流浪地球》,可以說是真正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對電影的改編從未有任何痴心妄想,也不敢有奢望,導演郭帆和吳京用實際行動把奢望變為希望。還記得上一次坐在IMAX廳激動的看3D電影,是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九年後,再一次坐在IMAX廳看3D電影,沒有想到中國的科幻電影也可以讓人看得如此激動,甚至有些難以抑制的喜悅。

電影版的《流浪地球》往大里說講的是大愛和奉獻,往小裡說是人情與親情。導演構建了一個完善的地下城世界,也呈現了讓人腦洞大開的宇宙空間站世界。雖然與國外的科幻大片還有距離,但《流浪地球》一點點在縮小這樣的距離。中國式的英雄片沒有璀璨奪目的單人英雄,就是敢於奉獻的英雄們一步步為所有人創造生存的機會,而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都值得我們銘記。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為什麼《流浪地球》讓我看哭了,因為它就是那部會讓我瘋狂的國產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5

毫無疑問,票房已破40億的《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跨越式的里程碑。這部正在被無數國人追捧的國產科幻大片,除了媲美好萊塢的視覺特效、有口皆碑的故事設定、磅礡大氣的科幻背景,整部影片還流淌著濃濃的中國血液。影片裡劉啟和爺爺韓子昂濃厚的祖孫情,王磊和周倩趙志剛黃明等之間的戰友情,劉培強那份遙遠卻無法割捨的親情,以及最後時刻所有人踏上的匆匆歸家之情,讓《流浪地球》在2500年的漫長流浪之旅中,仍舊充滿著希望、期盼,還有滿滿的溫情。

《流浪地球》裡有一支王磊(李光潔飾)率領的地球聯合政府軍救援隊,他們運輸的火石成為重啟地球推進器發動機的關鍵。和所有的救援隊一樣,171—11救援隊由一群鐵骨錚錚的軍人組成,包括令人過目難忘的硬核女孩周倩。

作為171—11救援隊唯一位女軍人,屈菁菁飾演的周倩是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她面對危險勇敢無懼,執行任務認真堅決,面臨重要抉擇堅定果敢,在這群機甲救援隊裡,無論是身姿行動還是眼神魄力,都散發著硬核女英雄的英姿氣場。雖然是當仁不讓的硬核女孩,但是屈菁菁在影片裡錚錚鐵骨之下難以掩藏的柔情格外令人動容。

影片裡有幾個屈菁菁的鏡頭和細節很是打動人心。一是她胸前的貼紙,每一顆心都是她救過的人,都是她柔軟的心。二是當杭州地下城已毀,戰友黃明已經因任務凍死,王磊仍然固執的要執行將火石運往杭州的任務,屈菁菁果斷的將火石擊毀。那一刻屈菁菁激動壓抑的紅眼眶將角色飽滿的情漓盡致的釋放出來,讓周倩這個女英雄的形象鮮活而動人。三是在蘇拉威西的主控室,屈菁菁捨身撲救李一一和韓朵朵,自己卻被鋼筋穿胸而過

屈菁菁飾演這個角色,就像是中國女性的縮影。堅韌、勇敢、柔軟、溫暖,她能夠讓自己頑強的面對鋼鐵般的困難,也會最適當的時候流露出柔情一面。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中國女性的縮影,也是億萬中國人的縮影。屈菁菁和劉培強一樣,在大愛的面前,劉培強可以違反聯合國的軍事命令,屈菁菁也可以義無返顧的擊毀火石;屈菁菁用自己的身軀擋住李一一和韓朵朵的危險,劉培強用自己點燃了地球和所有人的生機。

其實,出演周倩這個角色並不容易。作為機甲女戰士,屈菁菁要和其他男演員一樣,穿著七八十斤重的救援盔甲,屈菁菁特別進行了高強度的體能訓練,還是會在拍攝現場累得缺氧昏過去。之前上映的電影《大人物》裡,屈菁菁出演的女刑警高亞男飛踹起來又穩又準又狠又漂亮,她為此也參加了專門的跆拳道訓練,下了許多的狠功夫。這樣努力拼命的女演員,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巧合的是,屈菁菁接下來的作品《拓星者》同樣是一部科幻電影,在外太空荒野裡的求生之路,屈菁菁又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這個漂亮的硬核女孩,實在讓人可期!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6

世間事的經歷與發展,就如下棋一樣,充滿諸多變故,人不能預測到未來將會發生的事,生存的環境也一樣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本影片就假設發生在不久的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大膽卻又無奈的計劃流浪地球

最讓人驚豔的是以前只能在好萊塢大片裡看到的場面、3D特效,沒想到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創作團隊手中也能呈現出來,這標誌著我們中國電影正式告別五毛特效時代。

作為國內硬科幻開山之作,對於電影科幻場景的特效,我會給出滿分。

美中不足的是,影片中由於世界觀架構過大,導致故事缺乏嚴密的科學邏輯。我沒有看過劉慈欣老師的書本原著,但作為一個工科生,不得不說,電影沒有考慮宇宙中空間維度的影響和太陽系各行星的相對引力。

雖然有的人會說科幻片就是幻想的,沒必要那麼認真,但缺少科學基礎的科幻片總是讓人看過之後,少了點細思極恐的參與感。

相比於2014年大熱的《星際穿越》,導演諾蘭就請來了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基普S索恩,電影中的物理天文知識令人眼花繚亂,就這一點可能對於我們自己的科幻片來說還有一段路要走,所以《流浪地球》這部硬科幻可能還不夠硬。

觀影時,你足夠細心,會發現很多中國特色,當劉啟開啟運輸車,車裡響起了北京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這句話,在一部在國際上映的科幻大片中加入了中國自己的特色元素,拯救世界不再只是美國人的專利,中國人也可以。

在美國的科幻片中,每當地球遇到災難,美國人一般會去尋找新的行星或者製造方舟逃離地球。但在咱們中國人眼中,家的概念是無法複製的,中國自古以來的神話故事也都是與神抗爭,這也造就了中國特色的文化思想拼搏。

影片最後,當地球上人民嘗試了所有方法都無法阻止地球接近洛希極限時,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在不顧空間站人工智慧moss演算各種方法都沒有成功可能性後發出的警告和聯合政府的反對,毅然帶著人類最後的希望火種計劃(如果地球毀滅,空間站將會帶著儲存的30萬人類的受精卵,漂泊在茫茫宇宙,尋找人類重造的希望),以空間站和自己為燃料最終點燃了木星,木星爆炸的能量使得地球逃離了木星,繼續在宇宙中流浪。這就是中國人的精神,世事變化無常,放手一搏,未來或許會大不相同!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7

寒假裡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名字叫《流浪地球》的電影,在觀影之前,一聽名字,就讓我很疑惑,地球要流浪嗎?為什麼?看完以後,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如果我們人類在不保護環境,地球有一天會遭受災難,人們會流離失所。

影片裡主人翁劉啟的爸爸是一名宇航員,其中有一個畫面——他爸爸和他分別時,他爸爸對他說:等你不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土星時,我就回來了。可那天來臨時,他爸爸缺沒來,因為他爸爸在拯救人類時,犧牲了。

後來,劉啟也當上了宇航員,同時他的妹妹也是,他們一直都從事保護地球的工作,帶領人們到安全,健康的地方生活,

影片告訴我們,只要滿懷希望,困難只是暫時的,生命永不會停止,哪怕一絲希望,我們都不能放棄。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8

大年初五,和媽媽去太原影都看了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心裡很是觸動。故事背景設定太陽四百年後會發生一次大爆炸從而走向毀滅,爆炸產生的能量會在瞬間將地球蒸發。

人類為了生存想要在四百年的時間內逃出太陽系去最近的恆星,但是如何去?又成了一個問題。有人說應該拋棄地球建造宇宙飛船過去,但是問題是最近的恆星周圍沒有行星,有行星的恆星又太遠以人類的技術無法建造足夠支撐其到達的生態系統。

因此人類選擇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在地球上建造發動機,人類搬進地下城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加速,地下城市遭受岩漿的不斷侵襲,跨越小行星帶時無數小行星的撞擊,地球終於到達逃逸速度,脫離了太陽系。

但是太陽卻沒有如期發生爆炸。不少人開始重新觀測太陽,發現太陽的資料同四百年前並沒有什麼區別,憤怒的人民感覺被政府騙了。太陽還是那個太陽,地球卻已七零八碎滿目瘡痍,人民開始質疑政府以至於叛變奪取發動機的控制權,想要重新迴歸太陽的懷抱。

當人們處死流浪地球計劃的政府人員的時候,太陽卻爆炸了,隨太陽粉碎的還有人類迴歸的希望。憤怒的人民變得沉默,帶著地球開始繼續流浪。故事梗概大致如此,但是令我震撼的卻不僅僅是劉慈欣的想象力,也不僅僅是電影硬科幻的水平如何之高,而是在科幻背後所展現出來的人文情懷。

文中科幻僅僅是作為背景,人類的感情才是重點。當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近日點時,社會上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覺得地球馬上就要被太陽吞噬了,甚至有人自暴自棄,爬上地面,想著現在被蒸發也比忍受著毫無希望毫無未來的黑暗生活要好。

但是男主角的父親卻告訴自己的家人: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說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以前一個高貴的人需要有金錢、權利等等,但是現在,他只需要抱有希望。

這是電影給我感觸最深的地方,越是在絕境中,越要抱有希望,這才是人類高貴之所在。

當男主角參加運動會雪橇專案,一個人開車在冰封的太平洋上賓士時,放眼望去一片黑暗,連星星的光芒都不復存在,他甚至無法感受到自己正在移動,感覺自己就像一顆粘在黑暗這塊幕布上的小顆粒,無依無靠,動彈不得,孤獨就像一個大手將他緊緊攥住,他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園,未來一片灰暗,強撐的希望在這孤獨的黑暗中也一點點熄滅,這種絕望令人難以忍受。

人說父愛如山,父輩對我們的影響早已深入骨髓,難以磨滅,我們只有接受父母給予的一切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下去,就像人類逃離太陽系也必須帶上祖祖輩輩生活的地球。但終有一天,我們終將一個人孤獨地流浪在這大千世界,就像地球流浪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一樣,出發了,就再也回不了頭了。

當然,縱使宇宙無邊、前路坎坷,我們還是要抱有希望,或許不遠處就碰到新的太陽和希望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39

《流浪地球》是一部成功的影片,這個不需要質疑,質疑一部票房已經超出預期,並且超出同期上映影片很多的電影,是非常可笑的。而就其自身製作水平來看,這無可爭議的票房成功,使它成為了一個飽受爭議的現象級電影,也是非常自然的現象。

我們確實以事實論成敗,但不可以單純的成敗論英雄。

作為一部科幻題材影片,本片的特效是成功的,但如果說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巨大成功,這就有點少見多怪了,誰家過年還不吃個餃子?傻子長到幾十歲也該學會說句拜年話了。據我所知,在影像計算機特效應用技術方面,由於我們國家在IT產業方面的一些優勢,這些成功是水到渠成、理所應當的,這一點在前幾年的一些國產電影(如鬼吹燈)特效中已經有所顯露,這絕非意外,也絕非什麼了不起的突破。更重要的是,這個成功不過是類似國產手機美拍功能的成功,從本質上說,是中國IT業的成功,和電影行業的關係其實不大。因為電影行業在特效方面的工業進步標誌,應該是由該電影能夠引領的革命性工程技術手段,比如當年星球大戰、指環王和阿凡達所開創的計算機合成特效技術;或者是創新性的畫面設計,比如梅里埃、盧卡斯、斯皮爾伯格等電影對航天器、宇宙、未來世界的想象性設計。以上這些在本片中是沒有的哪個軟體是我們為這部影片研發的?從冰天雪地到空間站哪個場景不是似曾相識?所以這頓過年餃子從皮到餡都是美國機器加工的,我們的進步在於終於熟練的使用美國機器包出了符合我們自己口味的餃子。

這部電影的故事描寫是相當失敗的。從人物上說,這部應該有英雄的電影,我居然沒找到英雄;當然你非要說電影裡某些人物的行為和犧牲足以稱為英雄,那我只能說,這種標籤英雄聊勝於無吧,就更別提主題中本來應該有的人物群像描寫了;空間站和地面的故事關聯性和同步性也非常差,說是生切硬換、死拉活拽都不過分。

至於一些觀眾討論這部影片的所謂科幻硬核,進而引用科學理論來抨擊這部電影的常識性錯誤,這就有點吹毛求疵了。科幻片就是科幻片,它不是科學紀錄片,也不是現實生活片。科幻片的科學技術部分很大程度上是滿足人們對未知未來的想象,只要影片自身邏輯能夠自洽這就足夠了。另外經典科幻片,往往其目的並非是表現科學,而是對未來未知科學發展和世界變化對人或人類社會影響的哲學性思考,包括政治,倫理等,這在劉慈欣原著中也是這樣。沒有任何一部科幻故事片可以經受住現有科學理論的質疑,如果有,那它一定是一部非常糟糕的電影。所以不管符不符合科學原理,在我看來,《流浪地球》中飄著一條長尾巴的地球在宇宙中的身影很美,這對一部科幻電影就夠了!

對一部電影的批評,最好是基於電影作為大眾藝術的性質出發來做出。這其中的兩個關鍵詞,大眾做的足夠好,特別是它的全面好萊塢化科幻包裝的青春型別片(包括檔期選擇)本質,繼承了自《飢餓遊戲》以來的青少年市場引導的成功模式,又能以國家元素迎合國力上升期民族自豪感所激發的更廣泛消費群體的消費衝動,不管是有意無意,這做的足夠好了;另一個關鍵詞藝術前面已經說過,除了特效的精工細作,本片乏善可陳,說是失敗也不為過,這種失敗並非藝術創新的失敗,所以沒有任何價值,純屬該做好沒做好,從這一點上說,我們的電影工業化道路還任重而道遠。它商業和藝術上的巨大反差應該引起有識之士的認真思考,而不是簡單的吹捧和否定。

所以《流浪地球》的現象級,除了商業上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我國電影工業(如果說有的話)發展的一些特殊現象。如果我們只關注一個現象,忽視其他現象,那麼這就只能是一次現象,而非一些人期望的里程碑了。

《流浪地球》觀後感 篇40

看完春節檔最受矚目的影片《流浪地球》,心中無比激動,中國人也能拍出如此氣勢恢宏、腦洞大開、特效很燃的科幻片。我從中提煉了兩個重要的關鍵詞。

關鍵詞之一:希望。如果說夢想是用來追尋的目標,希望則更像火種就是在夢想未能達成,甚至幾經破滅時的那團不滅之火,是想要實現夢想的那份執著與熱情是一種內化於心的渴望。如果夢想是我們所期待的某個結果,是故事的結局,那麼希望就是奔向那個終點過程中的不竭動力源。

希望是人。哪怕只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你的家人,是劉培強中校的家人,因為他們還在地球上,所以他不能放棄地球,即使冒著違抗命令,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也要去做,這很卑微嗎?自私嗎?不,這只是最基本的人性。我們雖渺小卻不卑微,我們是滄海一粟,但我們也有選擇如何生存的權利。面對末日,是奔向前方所謂避難所的家,還是回頭拼死一搏。

希望是一個信念。是不能再死人了我不想讓他們白死!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無論結果如何,人類的勇氣和堅毅,都被鐫刻在星空下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發動機點亮的是全球35億人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所謂絕境中求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背水一戰、破釜沉舟,往往絕望與希望是同時存在的,同歸於盡總好於坐以待斃我們已經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了。

希望可能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老人與海》的老漁夫,連續84天未有所獲,他卻依然滿懷希望繼續出海,魚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他的希望支撐著他的夢想。失聰的樂聖貝多芬又是懷著怎樣的希望完成他的命運的呢!

希望也可能只是一時的衝動,腎上腺素突增。當人經歷某些刺激,身體本能的就會產生足以拯救自身的希望之源,那是人類能夠不斷超越自我的一種本能反應。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在與理性永恆的衝突中,感情從未失過手:作為人,有感情,我們不是隻會趨利避害的機器。縱使有被汙衊的可能,還是有那麼多人在扶與不扶中選擇了伸出援手,他們寧可相信人性本善,願意擁抱著善良的希望之光而活。

關鍵詞之二:回家。希望往往是要在夢想的指引下發揮作用的。無論是空間站裡的劉培強、滿臉淚痕的韓朵朵,還是即使得知世界末日來臨,也要奔回家的那些或恐懼或無助的人們,甚至是永夜中凝住的鯨魚。希望是帆,夢想是岸!通篇,無數人的夢想就是:回家!網友戲稱:外國人遇到危險了是想怎麼逃離地球,中國人卻是死也要帶著地球流浪。乍一聽,挺可愛的想法,不免讓人有些發笑,細想起來,卻脫不開國人對家的執念。

人生不過是居家,出門,又回家。我們一切的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圖,不過是靈魂上的思鄉病。想找一個人,一件事,一處地位,容許我們的身心在這茫茫的世界有個安頓的歸宿。妻子對丈夫說:有你才是家;沒你,那只是一間房。孩子說:媽媽去哪我去哪媽媽就是孩子的家。《老人與海》,海就是老人的家。有人攢了一輩子、還了一輩子也要買套房,稱之為房奴,不過那也許就是他們眼中的家吧,可以卸去所有偽裝、可以在裡面葛優癱、可以不在乎美醜,還自己一刻的自由。家,也可能簡單到就是爺爺嘴裡吃的那口很鹹,卻一口都不敢剩的奶奶做的蔥花面。爺爺沒有了,哪是我們的家啊?你,就是我的家!

人類,這一誕生於太陽系的渺小族群,踏上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我帶上你,你即希望;希望推動地球,尋回美好家園。但壓抑不代表阻力,那也許就是絕望中的希望,是充滿責任感與使命感的存在!雖渺小如塵,卻存在著,並願意燃情希望、擁抱夢想,挾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豪情,追尋那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