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中遠端研修觀評課心得體會

初中遠端研修觀評課心得體會

初中遠端研修觀評課心得體會1

特意把蘇軾的文章《記承天寺夜遊》放在最後一個來觀評,因為我喜歡蘇軾,對執教者存在一種期待。等仔細觀看完。還好,丁慎傑老師沒讓我失望。這節課丁老師徐徐道來,聲情並茂,入情入境。讓我不禁隨著他來到承天寺和蘇軾張懷民一起賞月,一起感嘆。我認為丁老師課成功的關鍵是他抓住了文言文教學的本質特點:品讀,分層次,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走進蘇軾的內心世界,讓學生與之產生共鳴。例如他引導學生抓住“蓋”來品味蘇軾的發現優美夜色的欣喜之情,教師的設計真的很自然很巧妙。結合時代背景來理解文章主旨屬於知人論世的解讀方法,丁老師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嫻熟地課堂駕馭能力讓每一個教學環節都顯得流暢自然,這不是一日之功,當時他自己生活閱歷、讀書經驗、教書智慧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實力的體現。總之,這是一節很讓人享受的古文教學課例。

初中遠端研修觀評課心得體會2

孔立老師執教的《曹劌論戰》是一節非常紮實有效的文言文示範課。我認為本節課主要有一下特點。

首先教學目標明確,切合學生實際,符合新課標文言文教學的理念,即指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在這節課中,孔老師把讀課文放在了突出位置,初讀,指導學習生字詞,把握重點句子的節奏。對於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文言長句的正確斷句(也就是句讀)是一項基本功。教師範讀,學生合作聽讀糾錯就是在紮實的做這項工作。翻譯文句後再次組織學生朗讀,歸納概括故事情節,讓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接下來,結合關鍵詞品讀課文,可以說朗讀環節貫穿教學的始終,課堂上朗朗讀書聲體現了語文課的本色。其次,教師重視文言知識的傳授和學習方法的點撥,例如在指導翻譯是提出“留、替、調、補、刪”的五字法,很好的解決了翻譯的問題,孔老師把本課的重點詞分類整理讓學生系統瞭解文言文語言現象,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上課伊始匯入環節播放《十面埋伏》以及對《左傳》的介紹,都讓課堂充滿的文化氛圍。第三,讓學生展演課本劇。這種活動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鍛鍊和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是對文章深層次的解讀。

以上三點就是我的觀課感悟。

初中遠端研修觀評課心得體會3

今天觀課的內容是章丘市繡水中學陳南老師執教的《綜合性學習戲劇大舞臺》。我覺得這節課教師態度很認真,例如:教師針對自己學生實際精心備課,比較系統的向學生傳授了中國戲劇方面的基礎知識,圖文並茂,開闊了學生的的視野,課堂播放幾個戲劇影片,都是國粹經典劇目,能夠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不過我認為陳老師的這節課在課堂設計方面還有值得斟酌的地方。這是一節綜合活動課,讓學生活動起來是關鍵,整節課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很少看到學生的活動。老師對活動課的定位存在偏差。活動課不是專題知識講座,活動課應該充分調動學生,讓他們透過蒐集資料、組織展演,才能夠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以及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評價這節課,我認為這是一節不成功的課例。

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問題,我認為執教者對新課程標準相關論述理解還不深入,還沒能把其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那麼就讓我們回顧一下新課標對綜合性學習的論述吧:新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第四階段關於綜合性學習有這樣的論述:“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訂簡單的研究計劃。能從書刊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以及“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蒐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這樣的論述清楚明白的告訴我們這類課型應該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的活動而不是代替他們活動。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分工是清晰明確的'。這應該成為評價一節綜合活動課的主要標準。我認為陳老師執教的這節課恰恰沒有做到這一點。整節課老師都在講,學生都在聽,即使回答問題也是很簡單的,可以說,學生完全處在被動記憶的學習階段。

那麼,《戲劇大舞臺》這節課應該怎樣組織教學呢?我認為應該分如下步驟:首先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實際,看他們對戲劇常識知道多少,有沒有戲劇愛好者,能不能讓他提前準備個才藝展示。其次,讓班幹部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大家分工蒐集相關資料。第三,根據大家的準備情況,課代表和班委在教師指導在制定活動方案,具體形式最好是比賽或擂臺賽,主要是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確立主持人,考核小組。這些工作應該提前一週左右的時間完成,教師應隨時介入進行指導。第四,用一節課時間展示活動成果。第五,師生共同總結本次活動的得失,寫出活動收穫,可以是報告,可以是總結,也可以是作文。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我對這節課的感悟:綜合活動課,一定要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

初中遠端研修觀評課心得體會4

董蕾老師執教的八年級課文《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老師基本素質不錯,教學風格穩健活潑,老師有一種親和力,這為她的課堂增分不少。從授課過程看,老師重視雙基訓練,表現在詞語學習和朗讀課文等方面。教學思路清晰,從題目入手,先讓學生找文中描寫仙湖的優美語段品讀賞析,教師尤其重視朗讀訓練和指導,學生的品讀比較深入入情,很好的體現的以讀帶講的教學思路。接著老師讓後抓住“消逝”讓學生找當今羅布泊的景象,透過今夕對比,作者的憂患意識人文情懷都清晰的呈現在學生眼前。不足之處是課堂最後環節稍顯緊促,如能結合當地實際,就地取材,對學生進行敬畏自然,保護環境方面的教育,對學生的警示作用更直觀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