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精選】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三篇

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1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內容是保護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昨天我們剛愉快地度過了這個法定節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得知韓國端午祭在20xx年11月25日申遺成功時的憤慨。中國五千年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竟被他國爭先搶奪,亦或躍躍欲試。從“端午祭”申遺到“漢字之爭”,“中醫之爭”,再到近期的“風水之爭”,文化摩擦在中韓坊間蹭出不少火花,而結果,絕大部分,中國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被韓國成功申遺了。

中國人在責怪韓國人的恬不知恥的剽竊行為時,是否有理性地看待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遙想當年,中國軟弱,帝國主義侵佔中國領土,如今韓國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規模搶佔中國文化時,有一些從洋的人正在風風火火地哈韓,韓國的二流肥皂劇和服飾潮流都備受國人的追捧。還沒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場,甚至政府出資在籌備平安夜、聖誕節,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中國古老而美麗的七夕節,卻很早就翹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節,或許現在就不奇怪為什麼韓國可以一直申遺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於政府的無能,也不要怪罪於韓國的無恥,因為是我們自己把我們的文化丟棄了。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視自己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一直對祖國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熱情。利用各種媒介,多多的宣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對國人從兒童時期起就教導他們重視,讓更多中國人重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別人的東西。政府也應該重視傳統文化,重視“抓精神文明建設”的起步。加大傳統文化在民間的教育宣傳。這種高度重視的意識,從官府傳遞到民間,從我們這一代傳遞到下一代,我們國家的文化還會丟嗎?小小韓國還可以這樣張揚跋扈卻可以屢屢得逞嗎?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們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聽說我要寫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系列演講”,這是一個很紅色很“好看”的題目,所以我有點自愧不如。我大致回想了一下之前各位老師同學的精彩演講,大概是這麼一個思路:第一,要從《論語》《孟子》之類的地方引用一些語句,之乎者也為妙,你聽不懂最好;第二,要請出一位或多位歷史人物來捧場,好不熱鬧;第三,必須還要結合一下當今的社會現狀。這麼一想,我更覺得有些慚愧了,因為我想與大家交流的無關古人。

所以我們先不說“傳統”二字,我不知道各位是如何理解“中國文化”的。

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發生在我們班外教課上的真實的故事:有一次,外教教我們寫作文,他先寫了範文,其中有這麼一句話:My favourite place in Beijing is Houhai。 I enjoy watching the old men at Houhai fishing right next to the “No Fishing“ sign。同學們看了以後都笑了,外教說這讓他明白了什麼是“Chinese culture“。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我們總是在提倡弘揚中國文化,然而在一個普通的外國人眼中,沒有孔子,沒有長城,沒有漢字,沒有京劇臉譜……他們看到的就是這樣很普通的現象,就是這樣醜陋的中國人,這樣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化。

說到“走向世界”,我相信已經有不少同學去過世博會了吧。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今年暑假,我有幸一個人去上海,在沒有任何約束的情況下好好欣賞了一番世博“奇觀”。

我在法國館排隊,人很多,隊伍反覆迂迴,要等很長時間才可以進館,為了保證秩序,場館外放置了圍欄。這時候來了幾位中國人,年紀不小,個頭不矮。其中有一位感嘆道:“我X!這兒怎麼這麼多人!”另一位發揚了團結友愛的精神立即安慰道:“沒事,你瞧這圍欄底下離地面不是還有一段距離呢麼,咱們試試能不能從這兒進去。”說完,他便本著勇於實踐的精神立即做了嘗試,那姿勢就像是一條狗,排隊的人們怕被狗咬到,都連忙退後。待他站直了身子以後,還沒拍去身上的塵土,就先向他的同伴們擺了一個“耶”的手勢,以示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寫滿了一整面牆的 “XXX到此一遊”或者“XXX我愛你”之類的漢字,比如那些從綠色通道坐輪椅進入的遊客一進館就紛紛站起來行走,比如很多人進館只是為了蓋個章,然後就匆匆尋找出口……其實有時候發生這種事也不能完全怪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就比如“蓋章”,這在中國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甚至是一種文化――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蓋了章”才可以獲得批准。

所以說,世博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它可以讓你見識到很多有意思的“中國文化”。

不得不說,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確是非常優秀的,然而問題在於,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能有多少滲透進中國人的心裡?韓寒曾在《有關大國文化》的演講中說道:“我們不能再拿那些四大名著和孔孟之道說事了,這就像相親的時候,女方問你有沒有錢,你說你祖宗十八輩很有錢,沒用的。”

的確,我們在太多的時候只是把“傳統文化”當作了一種宣傳,好像是在炫耀,“你瞧,我們的老祖宗多棒”。我們並沒有真正地把“傳統文化”當作是一種“文化”,因為我們並沒有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文化。于丹教授曾經給“文化”做過解釋:所謂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

我們每週都要進行的這個傳統文化演講,已經讓大家“文”得不少了,只是我們還沒有做到“化”這一步。作為新一代的中國人,作為90後,我們有義務讓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國文化!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所以,謝謝大家!

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篇3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賞中秋明月,揚中華文化。

漫漫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祖國母親孕育了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詩詞曲賦是她柔光輕泛的雙眸,國畫、書法和曲藝展現出她曼妙的身姿,而傳統節日更是描繪出她靈動飛揚的神采。

《周易》有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成就了民族的崛起。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誌,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每個節日都是文化的載體。兩天後,我們將迎來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同學們,可如今,中秋節對於我們的意義又到底是什麼呢?是忙碌喧囂中一個難得的法定假日以供消遣娛樂?是應接不暇的宴席與觥籌交錯的應酬交際?抑或僅僅只是一年之中月亮最大最圓的農曆八月十五?高中作文

現實一次次向我們證明:我們過著歷史悠久的中秋節,卻不一定了解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我們坐在庭院裡賞月,卻未必能再聯想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或“玉兔搗藥”的'古老傳說;我們嚐盡了美味的月餅,卻往往沒聽說過“朱元璋與月餅起義”。象徵團圓與幸福的中秋節似乎在漸漸淡化它所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

面對韓國“端午節”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印度尼西亞將“皮影戲”捧成自家文化成就,面對無數西方節日的滲透性興起與部分中國傳統節日無形的沒落,生長在21世紀的自尊自強的我們發出了一聲聲吶喊與呼喚:“請讓我們,來繼承和弘揚這看似正在失落的中華傳統文化!”高考滿分作文網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正是博大精深,傳承開拓。曾有人這麼說:“傳統的文化節日的淪喪就是文化的淪喪,文化的淪喪就是民族精髓的淪喪。”偉大的祖國母親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無價的文化遺產,而那鏗鏘有力的“傳承開拓”現在正需要我們這年輕的一代去付諸實踐,而即將亮相的廣州亞運會也期待著我們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

“歷史是逝去的無法改變的昨天,傳統文化是生於人類之始並可進化永生的。”同學們,作為附中人我們更應該走在這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隊伍的前列,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抓住契機,認真學習中華文化知識,過好每一個傳統節日,挖掘其背後的傳統文化,深入理解並取其精華,主動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大放異彩。

最後,祝願大家在中秋賞月之際,不忘中華傳統節日傳統文化之本源,過一個幸福快樂的中秋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