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青春有效期在哪個年齡
有關部門的一份最新調查顯示,上海八成以上已經創業或者正在創業的企業主都是在29歲以下就掘到了"第一桶金",而且這個年齡越來越呈年輕化的趨勢。此間《新聞晚報》報道說,對於立志於創業的人來說,29歲也許已經成了一個"危險"的年齡。創業"青春"的有效期已經越來越短。
這一調查顯示,創業的最佳年齡一般在25歲到30歲之間。這段時期是創新思維最為活躍、精力最充沛、最好動腦筋、創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尤其是在網路軟體、廣告、策劃、諮詢、證券、投資等知識密集型行業,"經驗"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創新精神",而人在29歲以前是最有創新精神的。
有關專家指出,新經濟的本質就是創新,就是促使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利用。鼓勵所有人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創新。創新與速度是新經濟的真正內涵,是市場競爭的不敗法則。
調查還顯示,作為一個創新人才必須具備以下七大特徵:具有創新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熱衷所從事的`職業;漠視財富的積累;較強的學習能力;樂於面對工作挑戰;知識不斷更新增值。如果僅憑經驗從事自己的工作,對於創業來說已經有些落伍了。
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呢?
相當多的大學生由於就業環境複雜找不到工作而走上了單幹或者聯手同學自主創業的道路,相當多的職場精英因為"另做雞頭不為鳳尾"的老闆夢而幹起了創業的活。經歷過一段艱辛的摸爬滾打以後,大部分創業者還是選擇了退出,要麼是後續資金跟不上,要麼是沒有業務來源,要麼是管理能力差而又沒有合適的人才輔助,要麼是缺乏像李雲龍那樣衝鋒陷陣的精神,要麼是合夥人離去公司陷入分崩離析的狀態,要麼是遭遇各種突發事件而本身缺乏足夠的駕馭能力等等。這些年接觸了太多太多的創業者,成功的少之又少。更讓我感嘆的是很多朋友創業失敗後很難再融合到其他團隊從小角色開始從頭再來,很多大學生創業失敗後對產生一蹶不振甚至產生厭世情緒。這促使我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呢?
有過創業失敗經歷的我知道創業是異常艱辛的,要想創業成功需要太多太多的因素,甚至可以說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要想創業成功除了要有足夠多的資金實力、客戶資源、人脈關係外,更是對創業者本身提出了很高的挑戰。在我看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的。創業者本身的素質包括性格、經驗、學識、人格魅力、能力等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有的大學生朋友沒有任何經驗對社會的瞭解知之甚少缺乏對社會的駕馭能力,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的朋友性格內向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而貽誤了戰機走向了敗局;有的朋友不懂得管理的技巧不善於鼓舞士氣沒有足夠的人格魅力以致於始終沒有建立起核心的團隊而公司也在不進則退中逐漸衰敗;有的朋友缺乏足夠強的市場敏感度與戰略眼光以至於不能把握大勢從而失去戰略轉型的機會;有的朋友沒有足夠的信念與信心以至於沒有堅定的目光與步伐天天變從而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創業者本身素質如果有問題,即使有足夠多的資金與客戶資源又能怎麼樣?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創業者在創業之前應好好思考看看自身究竟是否達到創業成功的必備素質。如果還不具備,應努力在職場中去鍛鍊去提升。中國的機會太多所以別擔心失去了一個創業的機會,機會到處都有關鍵是你的能力是否駕馭。我是不贊成所有人都去創業的。我覺得現在的輿論導向有問題,動不動就去鼓勵大家創業,而不顧大家創業失敗後的苦果。其實,打工也不失為很好的選擇。相當多的職場人士比如唐駿等因為出色的能力為東家創造了價值而獲得了應有的尊重與足夠多的物質回報。如果在職場中混的很差而出來打工,我想成功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