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早教有利於寶寶學說話
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開展的一項新研究稱,音樂早教不僅有助培養嬰兒的樂感,也可能讓他們的語言學習受益。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論文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學習與大腦科學研究中心趙恬告訴新華社記者:“我們的實驗首次證明了在嬰兒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不僅語言環境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音樂也可以。”
她說:“我們認為嬰兒會學習吸收環境中的各種資訊,而音樂是其中一種有益的重要資訊,可能影響他們的大腦發育,幫助他們成長。”
趙恬等人設計了一個隨機對照實驗來研究上音樂課能否幫助嬰兒學習語言。這項實驗的重點是分析嬰兒對節奏的敏感度,因為節奏幫助我們斷句、理解語意以及分辨不同語音,對語言與音樂學習都很重要。
在為期一個月的實驗裡,39名9個月大的嬰兒被隨機分成兩組,其中20個嬰兒參與音樂組,研究人員會為其播放三拍子的音樂。儘管這個節奏嬰兒比較難掌握,但一個實驗人員會教父母全程讓嬰兒跟著節奏活動,比如拍手、打鼓;另19個嬰兒為對照組,隨意玩不同的玩具,但不給他們播放音樂。
經過15次每次15分鐘的小組活動,研究人員用一種腦磁波掃描器器對所有嬰兒進行測試,觀測嬰兒大腦不同位置在不同時間對聲音的反應。嬰兒坐在腦磁波掃描器器內,會聽見有節奏的音樂和語音。這些節奏會偶爾被故意打亂,而嬰兒大腦會對這些被打亂的節奏產生特殊的'反應。
研究人員集中分析了兩個大腦區域:聽覺區域和前額皮質。前額皮質與大腦高階資訊處理能力如跟蹤複雜的節奏和規律有關。結果如研究人員預期的那樣,當音樂和語音的節奏被打亂後,音樂組嬰兒的這兩個區域會出現比對照組更強烈的大腦活動,這說明音樂培訓提高了嬰兒的節奏感知能力。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學習與大腦科學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帕特麗夏·庫爾說:“節奏感知是一種很重要的認知技能,節奏感知能力在小時候得到提高可能會對學習能力產生長期影響。”
但研究人員也指出,他們設計的音樂訓練強調嬰兒參與,至於被動聽音樂對嬰兒語言能力有何影響,目前尚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