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生物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1、以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界定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規劃課堂教學行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揭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感悟、體驗、發現中使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發展實踐、合作、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並且在學生自我表現和課堂交往互助經歷的有效體驗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學習成就、平等意識都得到提升。
二、本學期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
高中生物必修2模組選取的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結構及其遺傳基本功能、遺傳和變異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等知識,主要是從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闡述生命的延續性;選取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和物種形成等知識,主要是闡明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學習本模組的內容,對於學生理解生命的延續和發展,認識生物界及生物多樣性,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樹立正確的自然觀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於學生理解有關原理在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增進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價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模組的教學需要以《分子與細胞》模組為基礎,同時又為三個選修模組——《生物技術實踐》、《生物科學與社會》和《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打基礎。因此,在本模組的教學中,既要注意利用《分子與細胞》模組的基礎,適時提示學生回憶,做到溫故而知新,從已有知識提出新的問題,又要考慮學習選修模組的需要,在本模組教學中夯實基礎。此外,還應注意“到位而不越位”,有些本應在選修模組中學習的內容,在本模組就不宜過多擴充套件。比如關於基因工程的內容,本模組和《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模組都設有專門章節或專題,在本模組講清楚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舉例說明其應用即可,不要過多涉及技術細節,對應用範圍的介紹也不求全面。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透過必修模組1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細胞生物學的最基本的知識,學生在微觀的層面上深入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質。但是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較差。大多數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高中生物的一般方法,部分學生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模組中的熱點問題應該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四、教學方法及措施
透過佈置查詢相關主題資料的作業,使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嘗試討論、合作式教學;創設情境進行探究式教學;加強作業及學習方法指導。
五、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提出的簡單要求:
1、上課認真聽課,勤做筆記;
2、多做練習,獨立思考,不抄作業;
3、注意歸納,多提問題;
4、做好課前預習,課後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