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

《心理學與生活》讀書筆記

引子:

之前看了很多心理學相關的書,最近決定稍微深入一些,從看一些教科書開始。第一本書的名字叫做《心理學與生活》,作者是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教材被斯坦福大學採用多年。

說到這個,其實教科書比小說什麼的好懂,因為它的邏輯很清晰,很多概念也會反覆強調,你就很容易讀進去,好的教科書比老師能教給你更多的東西。

我推薦大家有空可以多看一些英文的教科書,既能學英語,又能瞭解一些專業知識。

心理學的定義: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和行為背後的心理過程的科學。

這裡其實有幾個挺有意思的概念:

行為(Behavior):在這本書裡面,行為被定義成為了適應環境而採取的行動。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從適應環境的角度來思考行為。但從這個角度一想的話很多東西就很合理了,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想,人類之所以會是群居社會性的動物,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透過群居合作來適應環境從而維持生存。我們努力學習、賺錢、健身,某種意義上講都是為了適應社會。

科學(Science):心理學也是很嚴謹的一個學科,形成一個結論之前,心理學家首先透過觀察,形成一個假設,然後進行實驗收集資料,再進一步透過嚴謹客觀地推理,最終得到一個結論。這當中有很多資料抽樣、統計分析、假設檢驗等等內容。

當你看一篇文章,不管是雞湯文也好,還是看理論研究也好,如果能多一些邏輯思考,少一些先入為主,或許就能更清晰地看到事實的全貌,在做決策的時候也會更加明智。所以平時對於各種觀點,都要保持一種客觀的態度去分析。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心理實驗有:斯坦福大學的監獄實驗

心理學的目標:

描述發生的事情,解釋背後的原因,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並做出相應的干預和控制。

舉個例子:你看到一個人在抽菸,他為什麼抽菸?明天他還會抽菸嗎?你要怎麼樣能幫他戒菸?

再舉個例子:你看到一個人學習能力很強,他是如何做到的?怎樣能變成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

所以其實心理學的問題跟我們的生活還是非常相關的。

心理學重要的兩個流派:

結構主義:心理內容的構成,主要研究思維的成分,例如我們可以把大腦分成如下三個部分:自我、本我、超我。

功能主義:每一個生理心理表現/行為,它的功能和作用。功能主義問的問題是,每個心理現象,它是為了實現什麼功能?比如有的人遇到精神上的打擊之後會失憶,某些理論認為是為了自我保護,避免直接面對劇烈的心理打擊。

現代心理學的七種觀點流派和例子:

·生理:吃巧克力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感到愉快

·心理動力:弗洛伊德,內心的種種力量衝突

·進化:例如人類對社交的需要,最初是為了透過聚叢集居從而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

·認知: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認知當中並不一樣,知行合一

·行為主義: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條件反射)。

·人本主義: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是馬斯洛(需求層次論、自我實現)

·文化:東西方文化的.強勢/弱勢

從這七個角度來思考,其實每個人的心理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每個人總以為自己擁有自由意志,但排除本能、生理、文化、認知等等因素的影響,你真的確定你所做的選擇是你發自內心想做的選擇嗎?還是說其實你只是一個提線木偶,在適當的環境條件和刺激下就會做出特定的反應?這也值得我們去思考。

總結:

心理學是研究人行為和行為背後的心理過程的科學。

心理學有結構主義和功能主義兩個流派。

現代心理學有七種不同的思維角度:生理、心理動力(心理分析)、進化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行為主義、人本主義、文化心理學。

一點感想:

之前總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看了書之後才發現,其實自己的想法很片面也很狹隘。看到別的思路才發覺自己想的也並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