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關於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多媒體是多種媒體的綜合,一般包括文字,聲音和影象等多種媒體形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1

【摘 要】

小學生都是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的,使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能撥動心靈的琴絃,使學生入情、入景、動情、想象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發現探索的樂趣,促進想象,發展思維,激發創造能力和創造熱情。

【關鍵詞】

學生;音樂;多媒體;興趣

小學生都是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的,使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真實的情境,能撥動心靈的琴絃,使學生入情、入景、動情、想象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發現探索的樂趣,促進想象,發展思維,激發創造能力和創造熱情。傳統教育技術不具備形聲性,再現性、靈活性和高效性等特點,不能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知識,難以使學生在樂音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而使用多媒體教學,它使抽象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幻音樂形象直觀具體化:複雜的知識簡單化;零亂的知識條理化,虛幻音樂形象直觀具體化;複雜的知識簡單化;零亂的知識條理化;枯燥的音樂知識趣味化,既彌補了傳統音樂課教學的不足,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1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

現代多媒體技術是集眾多思維教學手段的優點於一身,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一把金鑰匙。所以說,多媒體的輔助是在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多媒體圖、音的結合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興趣,促使學生的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同時還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從而更好地認識抽象的音樂知識、音樂情境、音樂形象等等。教學中,我會根據課程的特點來運用多媒體引導學生理解、體會和感受音樂知識,如:在學習跳音記號()、連線記號(⌒),我運用多媒體的動畫設定形象生動地出示這兩個音樂記號,使學生從生動的動畫中直接體會到這兩個的記號的特點和唱法;在走進京劇這一課中,我透過媒體的音、畫讓學生直接感受和分辨出京劇中行當的角色,開拓學生的眼界,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理解音樂、審美音樂的能力。在教學中,我還會根據課程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學生的視野。

如瞭解各地文化、風情、民俗、美景以及一些以教材相關的影片、圖畫。所以,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也有助於學生開闊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理解音樂的能力。例如教學《和風》這首歌曲時,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用歡快跳躍的聲音演唱《和風》,從音樂節奏方面去感受夏天的喜悅心情,並能自編簡單的動作和歌詞。

在上這堂課時,我將夏天的影片錄象設製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一進課堂就被野蜂飛舞、鳥兒歌唱、太陽溫暖、山谷蔥蘢、紫羅蘭開放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把他們帶入悠閒自得、心曠神怡的審美意境之中。學生們的歡快情緒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漲起來,情不自禁隨著音樂旋律表現出夏天來了歡樂舒暢的動作情境。然後,讓學生進行人機互動,只需輕點滑鼠就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夏天中的一景”,透過目視、耳聽、口唱,體動等多個資訊通道自主學習歌詞,去充分欣賞、想象和入情入境地體會歌詞的意境以及作者對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的歡暢的心情。透過這堂課不僅培養了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充分發展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多媒體將音樂中的影象、內容、節奏等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調動他們的眼、耳、手等多種感官器官,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來。運用多媒體營造出聲畫並茂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全身心地體驗和感知音樂內涵。例如在欣賞《九寨溝音畫》選曲《瀑布與溪流》時,很多學生沒有過去這些地方,教師用多媒體或幻燈片播放九寨溝的一些美麗風景,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樂曲的音樂形象,容易對音樂形象產生共鳴,學生在欣賞優美畫面的同時,腦海裡產生種種生動的想象,好象身臨其境一般;在粵劇、京劇時,最好能播放現場錄象。

學生可以通過錄象帶,把演奏(演唱)者的服裝道具的風格特點、動作表情、所用的樂器等看得清楚明白。多媒體的使用不但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器官,還為學生創造了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環境。使學生的感受、想象等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這樣,既改變了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又使學生的素質在愉快、充滿活力的課堂氣氛中得以提高。

2 利用Flash作品最佳化教學,擴充容量

教學活動是一種複雜的資訊交流活動,透過把Flash作品引入音樂課堂,可以最佳化提高教學效果,摒棄落後的教學方法,突破創新,擴大補充知識容量。例如在欣賞教學中,以前總是對錄音磁帶進行剪輯,不僅費時,而且效果不理想,但利用Flash技術可以對音樂作品進行剪輯,使以前繁瑣的工作變得簡單,效果佳。例如,樂曲《鴨子拌嘴》的發展順序是出發--到池塘--拌嘴--回家,在錄音時,可分四次將四個樂段分別命名錄制,播放時點選那個樂段,就會播放那個樂段,還可以將“拌嘴”這一樂段設定成迴圈播放,反覆聆聽,便於在欣賞時加深印象,對作品更深入的理解。又如,在欣賞樂曲《豐收鑼鼓》第一樂段主題時,第一遍播放時,採用原速,學生聽完後說表現的是人們敲鑼打鼓,喜慶豐收的歡騰場面,第二遍,我放慢了速度,學生聽後發現,歡快,喜慶的情緒沒有了,樂曲變得面目全非。透過這樣,讓學生認識到速度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再如,欣賞管絃樂曲《森吉德瑪》時,輪到哪種樂器吹奏,就在螢幕上出現這種樂器,如單簧管、圓號等,既讓學生欣賞了樂曲,又聽辨了演奏樂器的音色,認識了不少樂器,豐富了教學內容,擴大了學生視野。以上實踐學生們喜聞樂見,採用Flash作品音畫結合的優勢來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意境。或在音樂課件中選擇相應的音畫創設意境,使學生們對音樂的感知更具非凡的敏感性與審美力,他們能夠在生動的視聽畫面所營造的氛圍中,更深刻、更準確地把握音樂藝術的形象。

除了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精神氛圍,Flash作品開放互動的教學也拓寬了他們的思路,讓他們在身臨其境中體會音樂的高低、長短、快慢、強弱、頓連、喜憂等等,再展開豐富想象的加工,不知不覺受到音樂資訊的感染和啟發,從而激發音樂學習的興趣與創作的熱情。

3 音樂欣賞在多媒體中的應用

在音樂教學中,其配套的教學光碟、CD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課堂教學資源的不足,但這還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就拿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與教材裡面的歌曲相比,他們更多地傾向於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歌曲,特別是港澳歌手周杰倫、陳俊傑的歌,如《曹操》、《千里之外》、《江南》等等,而這些歌曲在網上很容易就能下載。因此,在教學五、六年級的音樂課時,我每節課都會讓學生欣賞一至兩首流行歌曲,這種集圖、文、聲、像、故事情節等多形態資訊為一體的音樂形式,讓學生們大開眼界,驚歎不已,從而更加喜歡上音樂課。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

師生們在更快捷、豐富、自主、開放的互動中交流學習。透過日益完善的多媒體,能夠把文字、圖形、動畫、影像和音樂結合起來,進一步完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們的腦、眼、耳、手並用,做到視聽統一,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陶冶了情操、開發了他們的音樂潛能。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要使音樂情景再現,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透過MIDI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資訊來實現。音樂教學將圖文聲像等合為一體,可以使虛幻的音樂變形象、使複雜的知識變簡單、使零亂的頭緒條理化、同時給音樂教學添了無窮的魅力。

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2

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我們的社會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人們的行動、生活、思維方式都將隨著這一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而發生深刻的變化。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不僅是資訊科技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而且必將引起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

隨著素質教育在常規教學中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作為一個全新的教學手段,正出現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在音樂課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能貼近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最佳狀態,能提高學生整體素質,並能更好的使之與生動的教育技術相結合。現將筆者近幾年的點滴體會梳理如下:

一、借用客觀音響,開啟感知音樂之門。

增大資訊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多媒體能增大音樂課的資訊量,拓寬音樂課的天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讓學生聽一些客觀的聲音,使其感覺到這些聲音的高低、強弱、明暗。然後再聽各種各樣的'聲音,感覺它們在你平靜的心湖激起怎樣的漣漪。

1.百鳥林中爭鳴,聽後感覺是歡愉?是清新?還是聯想山中行旅的心境?

2.秋雨打窗聲,沙沙沙沙,那均勻不斷的雨聲,你想到了什麼?

3.山中小溪的水流聲。丁丁冬冬......明亮的音色錯落有致。

4.夏日的滂沱大雨及沉悶的雷聲......

這些音色並未告訴我們什麼故事,只是激起了各種情緒:不安、興奮、歡樂。然而他卻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極深的興趣,感知音樂的大門也隨之敞開了。

二、透過媒體,欣賞範唱。

範唱是唱歌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範唱得好或不好直接影響到本課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假若由教師範唱,無論廠多好,也是一種獨唱,唱不出氣唱的效果。我將北京市青少年宮少兒合唱團演唱的這首歌的磁帶放出來讓大家心上。透過欣賞,再來練唱這首歌時,效果令人滿意。

三、透過媒體,輔助分析講解。

《讓我們蕩起雙槳》是一首優秀的少兒歌曲。幾乎從五六十歲的老人到十來歲的紅領巾都能唱出那熟悉的歌詞和優美的旋律。我多次教過學生唱這支歌。過去教時,一本書,一支粉筆、一架琴,學生很難進入一種美的意境。近期來,再教這首歌時,我藉助媒體,首先嚴是迷人的畫面:在平靜的湖面上,一隻一隻小船滿載紅領巾,輕巧蕩著的雙槳、湖面上盪漾的微微波紋、優美的歌聲揚起來了......一幅迷人的畫面將大家的情緒激發起來了。我讓學生一邊看一邊分析歌曲:第一樂段為副歌二部合唱。全曲用錯落有致的節奏、悠揚起伏的旋律,淋漓盡致地從一個側面表現生活美,表現新中國少年兒童的幸福。

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3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深入,多媒體課件在音樂教學中越來越顯示出獨特的魅力。由於多媒體可將悅耳的音樂、迷人的畫面、優美的歌聲完美地融為一體,使學生能直觀感受音樂所表現出的美,對推動學生進一步展開豐富的音樂想象起了催化作用,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豐富想象力、創造力、表現力,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一、創設情景,激趣匯入新課

興趣是調動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匯入新課時,用流動的畫面來體現教學意圖,創設出絢麗多彩、聲情並茂的環境,給學生以美的薰陶及享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例如,我在講解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音樂一年級實驗教材《詠鵝》一課時,我是這樣匯入的(用課件展示):美麗的小河邊,微風輕輕地吹著柳枝,小鳥在快樂地歌唱,水中的鵝兒也在快活地叫著,就連小河裡的流水也在嘩啦啦地唱著歌……同時,播放出鳥鳴、鵝叫、風吹柳枝、小河流水的音樂,使聲音與畫面融為一體,營造出了這首古詩所描繪的意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孩子們動腦、動手,不斷想象、創造中展現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詩、畫與音樂融合的同時,也把美融入了孩子們的心中。不知不覺地有感情地背誦出這首古詩,激發了學生學習演唱這首歌曲的濃厚興趣。

二、入情入理,解決教學難點

音樂知識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體系中的一個基本內容,也是豐富學生的音樂內涵,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內容,是學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礎。任何教學、任何課堂如果脫離了科學的知識的傳授,無論怎樣創新都會像水上的浮萍,只有將音樂知識的落實和歌曲情緒表達兩者和諧統一,才能使歌曲更完美。根據兒童的認識特點,運用多媒體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使虛擬音樂形象變得直觀具體。樂理知識的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的難點,使重點突出,難點化易,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起到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例如,我在講解《春天的音樂會》這一課時,播放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及春雨、春雷等自然現象的錄影片段,讓學生充分體會了春天的美麗,春天給人們帶來的無限活力,激發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接著便進行了“強、弱”等音樂知識的教學滲透。在錄影背景下,請學生模仿小雨的聲音“沙沙沙、沙沙沙”(弱)和春雷的聲音“轟隆隆、轟隆隆”(強),使音樂知識的學習不僅融入了情感,而且為音樂知識充實了豐富的情感,學生能輕易地去認識和理解音樂。

三、以情帶聲,感受理解歌曲

在解決了重難點之後,進入到歌曲的演唱這一環節,演唱歌曲是學生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表現形式。歌曲技能的練習,應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利用電教手段,創設與歌曲表現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並茂。例如,我在處理歌曲《保護小羊》時,播放Flash動畫,我是這樣激發學生情感的:“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天氣非常晴朗,花兒張開了笑臉,小草隨風舞蹈,幾隻小羊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來到草地上,他們有的在吃草,有的在頂角,玩的可高興了。

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請來演唱第一樂句?”學生看著美麗的動畫情不自禁地用優美的聲音演唱出了第一句。接著畫面上突然出現了三隻狼,小羊邊跑邊叫,小鳥急得拍翅膀,正在這時大象來了,舉起了長鼻子;狗熊舉起了大手掌;小刺蝟、小獵狗都來了,最後三隻狼嘰裡咕嚕滾下了山坡。看到這,學生禁不住歡呼起來,演唱熱情極為高漲,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創造性地使用了自制打擊樂,如用鉛筆有節奏地敲小盒模仿小羊的溫馴,用手拍書、用筷子敲紙盒等模仿各種動物,邊演唱邊敲擊,培養了學生演唱的自信心,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四、設境表情,感受表現歌曲

教師創設特定的情景,使學生在學會歌曲後充分宣洩情感,“歌詠不足,則手舞之,足蹈之”。例如,在學習《小動物唱歌》的最後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放映出大森林的一些畫面,營造出一個與音樂相符的環境氣氛,然後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愛好每人扮演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有好多同學喜歡扮演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烏,起伏有致,如似鳥兒在樹林中盡情地對答歌唱;有的同學扮演可愛的小貓;有的同學兩手指豎起放在頭頂,扮演可愛的小兔子;有的扮演小樹在微風中隨風搖擺等等,他們邊演唱邊自由地舞動,全身心地融入音樂情緒中。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起到了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招一式地教給學生,學生的積極性也不一定高,當利用電教手段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給學生放一段與教學內容相關或相同的舞蹈錄影資料,讓學生觀看並自由模仿,然後再利用學到的動作,自己根據歌曲進行動作的創編。將教學融於多維互動的學習活動之中,並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閃光的思想火花進行精彩的質疑提問,點撥引導,既促進了教師的教學,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總之,現代化教學手段課件的應用,使傳統課堂教學不便或無法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擴大了資訊,充實了容量,加快了節奏,提高了效率。藉助多媒體資訊科技,能巧妙地把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鑑賞體驗緊密結合,水融,讓學生自己感受到歌曲中美的形象,獲得美的體驗,引發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想象力,使學生在美妙的音樂殿堂裡放聲歌唱。

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4

摘要:

在現代化的今天,很多老師認為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就是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只有運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才算是一堂好課,所以就出現了許多教師濫用多媒體。其實在音樂教學中,要正確運用多媒體,不能偏離了《音樂新課標》中正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基本理念,這是我們的宗旨,也是任務。

在現代化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的喜愛,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手段的主流之一,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的老師認為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就是體現了新課改精神,只有運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才算是一堂好課,所以就出現了許多教師濫用多媒體。我們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農村教育提供的有利條件,立足農村教學實踐,將文字、美術、音樂和影片等美育手段,綜合運用到初中音樂課堂之中,以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激情,督促學生創新,提高學生能力,讓學生由苦學、厭學變為樂學、愛學。

一、應直觀形象、生動逼真,切勿眼花繚亂、喧兵奪主

多媒體是集文字、聲音、影象、動畫、影像等於一體的輔助教學手段,在不少的課件中常常可以看到,圖片、動畫雜亂堆砌,令人眼花繚亂。在一節公開課中,講授的是《西南風情》,開始問:同學們你們對西南瞭解嗎?接著大螢幕上出現了一張又一張的圖片。接著又問你們瞭解彝族嗎?又放一張張的圖片,展示彝族的風景,服飾、建築、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學生眼睛應接不暇,其中放了很多圖片,介紹西南、彝族還用了大篇幅文字讓學生認讀,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從開始到現在,學生都沒有靜心的去感受歌曲,學生難以把握音樂的旋律,學生接受的只有視覺上的刺激,使學生眼花繚亂,不知這節課的重點在哪?忽略了音樂的主體——音樂在音樂課中的重要性。而且過多的圖片,動畫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很難專心致志地聆聽音樂,多媒體的使用已是喧兵奪主。

二、應觸景生情、身臨其境。切勿音像播放、師生被動

課堂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指向多元化目標的,學生充滿情趣的學習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努力做到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認知與情感協調發展。在多媒體技術得到大量運用的同時,我們老師也是為電教而電教,為運用而運用,雖然一個個問題都由課體展示出來,教師似乎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成了多媒體的奴隸,變成了解說員,將自己的滿堂灌交給了電腦,自己成了幕後操縱者。而學生的思路則跟著電腦的流程轉動著,學生的思維侷限在多媒體的畫片中,完成著多媒體提出的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這怎麼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有了多媒體,有些老師整節課幾乎都不範唱,也不用琴帶唱,鋼琴成了擺設,只要點選滑鼠音樂就出來了。其實有些教材配套的音像資料,並不適合於課堂教學。例如歌曲《趕圩歸來啊哩哩》的伴奏速度太快,歌曲調高不適合有些班級的實際情況。教唱應由慢速來進行,到熟練了可以加快速度,如果一味地讓學生跟多媒體演唱,大部分學生其實質是把演唱變成了為多媒體伴唱,這樣的伴唱侷限了學生對歌曲創造性價值的表現,師生都變得很被動。本來師生間的和諧人性化的關係被冷若冰霜的人機關係所取代,忽視了自身教學的能動性,割裂了師生間的情感紐帶。

三、應幽默詼諧、貼近生活,切勿包羅永珍、抑制想象

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運用音樂,而不是代替他們理解音樂,更不能限制學生思考音樂的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有些老師就把能夠涉及到的內容,甚至是可有可無的內容,一股腦地全部搬了上去。例如在教學《憶江南》一課時,點選一,江南風光;點選二,江南人的服飾;點選三,江南的民族樂器;點選四,作者介紹;點選五,有關描寫江南的詩歌;點選六,江南的民歌……這堂看似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課變成了不倫不累的綜合課,上成了語文課、地理課、歷史課、美術課包羅永珍的大拼盤課,與其說這堂音樂課很精彩,倒不如說是一堂精彩的語文課、歷史課等。在教唱時,將歌曲中所描繪的景色定格於一個個畫面中,讓學生很容易地認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就是一片藍藍的江水,幾片紅花,幾問青磚瓦房,剝奪了學生想象力的發揮,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培養,影響了學生對歌曲情緒的體會與理解。其實像我們的學生就是生活在江南,可以讓學生來說一說、想一想、聊一聊,配著《憶江南》的音樂伴奏,效果會更好。

四、多媒體的應用應注重實效性、使用合理性

多媒體的運用只是一種形式,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多媒體的使用一定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體現其實效性。只有在找準多媒體使用的最佳時機,注重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也不能因為不用多媒體就不能算是一節好課,教師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的優點,而忽視了傳統教學模式簡潔明瞭,方便易行的優勢,把計算機跟其它傳統媒體結合得好的課,才是真正的多媒體課。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才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和著眼點。

總而言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正確的使用多媒體,正確處理好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的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媒體,使這四個要素彼此聯絡,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使多媒體在音樂課中氾濫成災,不能因為運用了多媒體而剝奪了音樂這個本體性內容,使聽覺讓位於視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千萬不要因為圖時髦而盲目地使用。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多媒體技術在初中音樂課堂的綜合運用,讓初中音樂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就讓我們攜著多媒體這雙溫暖的大手,一起放飛學生的音樂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