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古詩《望天門山》的教學設計

古詩《望天門山》的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會寫一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3、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體現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懷。

教學重點:

能熟讀詩句,理解詩意,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詩歌意境,體會作者樂觀豪邁的情懷。

教學準備:

錄音機,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吟唱詩歌、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曾經瞭解過這個人嗎?板書:李白[唐]。你對他了解多少?老師也收集了一些關於李白的資料:出示小黑板: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的詩氣勢磅礴、情感奔放,想象豐富,大膽誇張。因此被稱為"詩仙"。今天,我帶來一首他寫的詩,不過,我要把它唱出來,你們想聽嗎?(想聽)聽了之後,看看你能感受到什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的境界當中。

二、自主學習、探究詩意

(一)整體感悟:

1、學古詩,要先學會怎樣去讀。老師先讀,請拿出筆畫出這首詩的節奏。

2、根據你畫的節奏讀一讀3、誰來讀給大家聽。

自學詩意:真好,我們都能讀通、讀順了。讀完了這首詩,你讀懂了什麼呢?現在就請你拿出筆,劃一劃你讀懂的字、詞、句。

探究詩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你們來彙報詩意,老師來作畫好嗎?誰先來。

彙報A:我讀懂了“天門”就是天門山。“楚江”就是長江。天門山斷開了是被長江衝開的。

師:這裡的”斷”字是什麼意思?看看圖說明這山怎樣?怎樣能讀出這種險的感覺來?(生:斷字要重讀。)學生自讀。“開”字又是何意?是說明這江水怎樣?怎麼能讀好這句。(生:斷和開都要重讀。)

彙報B:我讀懂了“碧水”就是指“碧綠的江水”“碧水東流至此回”就是碧綠的江水向東流至這就回旋了。師:這裡的“回”字當什麼講?邊打手勢邊讀詩。問:長江東去不復返,為什麼到這就回旋呢?怎樣能讀好它。師相機板畫。

彙報C:兩岸青山相對出:兩岸綠綠的山相對著聳出來。師:指導書寫”岸”。這裡的“出”字當什麼講?你認為這山有什麼特點?怎樣去讀這句?這山真綠啊!讀。這山真高啊,再讀。這山真險啊!大聲地讀。師相機板畫。

彙報D:孤帆一片日邊來:孤單的一隻船從天邊漂過來。師;這是誰的船呢?李白乘船來到天門山,看到這般景色,心情會是什麼樣的呢?怎樣能讀出這種心情來。師相機板畫。

總結:孩子們,我們隨著詩句瀏覽了天門山的景色。一首詩一幅畫。你們看這景色美嗎?老師再來吟誦這首詩。讓你閉上眼睛,用心地想想這番美景吧!

三、反覆朗讀、體會意境

李白不愧為“詩仙”啊,你們認為這首詩寫得怎樣?好在哪?想不想看看後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出示評價:(一起來讀。)這首詩表現了一種洶湧奔騰,急流回蕩,雄山對峙,江水天來的氣勢。問:你從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A:從“天門中斷楚江開”這句詩中,我感受到了洶湧奔騰的氣勢。師: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這水真。誰能讀出這種氣勢來。這種力量真。加強語氣,誰再來讀。

B:我從“碧水東流至此回”能感受到急流回蕩的氣勢,師引:同學們,我們再來聽聽水迴旋時的聲音。聽完之後,你能感受到什麼?師:洶湧的.江水聲,震耳欲聾,讓我們大聲地讀出來。浩浩蕩蕩的楚江又在天門山下,流轉盤旋。這是多麼壯觀的景象啊,再讀。

C:我從“兩岸青山相對出”感受到了雄山對峙的氣勢。師:天門山夾江對峙,高大雄偉。去匆匆這山的形勢又是多麼險要啊。能讀出來嗎?

D:我從“孤帆一片日邊來”感到了江水天來的氣勢。師:浩浩蕩蕩的江水載著李白的船一同向天山趕來,此時此刻李白的心情多麼地激動,多麼地愉悅。怎樣能讀出來?

總結:是啊,這是一番壯觀的景象,這更是一種宏大的氣勢。不光是李白,誰能不對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而感嘆呢?現在,就請你用聲音來抒發這種情感吧,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

四、拓展練習、總結學法

孩子們,正因為天門山的美景讓李白感動,所以他在天門山逗留了多日,寫下了另外一首詩《天門山》誰來讀,從這首詩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天門山

李白

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總結:孩子們,學完了本課,我們不僅懂得了詩意,更應該學會怎樣去學古詩。請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來學詩的?最後讓我們齊讀古詩來結束本節課的學習。

五、板書:

望天門山

[唐]李白

斷開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