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出國留學

如何調節留學生的心理

如何調節留學生的心理

人民網訊 去年,一條有關麻省理工中國女留學(微博)生於公寓內猝死的新聞,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國內外學生家長的莫大關注,也將留學安全這個話題再提眼前。翻翻近期的新聞報道,不難發現有不少留學生遭襲擊,或缺乏維權保護意識被捕這類新聞訊息頻出。可見現在年輕學生缺乏社會及生活經驗,也沒有什麼風險意識和防範能力,特別是在異地學習遠離家鄉父母,留學生心理調控能力往往不強,一旦受到壓力或者挫折,不知如何疏通減壓,所以導致了現在遭襲、失蹤、自殺、違法等惡性的事件的時有發生,這也給留學生及其家庭帶來莫大的傷害和損失。

心理安全:對症下藥 多方調節

現今,留學生出現心理安全問題的情況增多,這也使得這類安全防範更受到人們的重視,所以留學生在出行前就應有一個心理調節的準備,以面對不同挑戰。獨自留學在外,難免會有小磕絆小挫折,國外學校都會開設心理輔導的服務,學生可以定時去諮詢並調節好心態,給自己一個好的心理情緒面對留學生活。現今留學心理安全問題大體誘因有以下幾種:

1. 國外名校匯聚,喪失自身優勢

這類學生大抵是對自身要求頗高的,就如這次發生不幸的麻省理工女留學生一般,留學產生了落差,進而對自身能力產生了。由於海外留學容納了全球優秀的學生,特別是那些世界級名校選拔的學生都是出類拔萃,這也使得留學生到國外名校一下子喪失了原有名列前茅的優勢,甚至不少學生由於一時環境改變無法習慣等原因進入倒數的排名。這種挫敗的心理問題,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精神壓力,以至於產生消極、排斥等不良情緒。這類學生最需要的是能夠直面打擊,泰然地接受挫敗,這樣才能尋找解決的方案,調整學習的方式,以助於儘快進入學習的狀態。

2. 脫離父母羽翼,徹底解放“自由”

一些學生由於在國內長期處於應試教育高壓的環境,一到了國外就覺得徹底解放,獲得了自由。再加上國內有很多傳言都說到國外求學沒有壓力,國內學生數理化本就好,到了國外不用學習都可以等等諸如此類。致使這些學生到了國外後根本不專心學習,到處去旅遊或忙著風花雪月。實際上這完全是誤導,國外的學習並非高壓式,老師也不會採用“盯人”策略,只是學習方式不同,國外高校都是寬進嚴出,並有一定的'淘汰率。這樣也導致了這些徹底“自由”的學生到最後根本就拿不到學位,只取得一個結業證變草草回國了。為防止這樣的情況出現,上教留學的留學顧問建議,學生最好有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將學習內容落實到每個學期,每個課程安排,把握自己留學的大方向,學習計劃的制定有利於督促自身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顧問也希望學生能遵守自己制定的計劃,切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制定計劃的意義也就喪失了。

3. 人生地不熟,溝通圈子小

隻身在外的留學生由於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就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世界中,無法充分地融入甚至牴觸當地生活,凡事都靠自己一人去解決,這也是留學生普遍會碰到的問題。學會溝通,是留學生面臨的一大難關,要敢於張嘴說話,善於與人溝通,學會彼此理解,這很重要。留學顧問建議留學生應積極地加入學生社團,這是融入國外大學生活的最好方式,不僅可以透過社團活動交到朋友,也能在參與社團活動中理解他國的文化習俗與人文情懷,增加自己的留學經歷。留學生完全無須因為文化的差異,給自己心理建防,增加心理負擔。相比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在國外學習積累周圍的人脈,也是同等重要的,走出自己的圈子,學會與人溝通,也是讓別人瞭解你的機會。

無論如何,留學國外便是自立的開始,倘若每一個預備留學的同學在出行前都仔細瞭解留學國的法規政策,為自己做好“留學安全手冊”,懂得適時的心理解壓與排解,那麼留學也絕不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

本文

學校名稱:蒙古首爾大學 所在位置:韓國,學校設定型別:建立時間:19xx年學歷:本科 研究生 語言 網路課程 學校性質:學生人數:22493人

據韓國廣播公司()報道首爾大學彙總的統計資料顯示,近3年來,就讀於首爾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增長了21%,特別是來自中國、美國和日本的留學生,幾乎佔留學生總數的一半。

統計資料表明,截至20xx年10月,首爾大學在冊的外國留學生攻讀學士、碩士、博士課程的總計2080人,加上交換生和訪問學生等學習非正規課程的約320人,外國留學生達2400多人。

首爾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數呈逐年增長趨勢。目前首爾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數與20xx年約1890人相比,增長了21%。從留學生的國籍來看,也由3年前的89個國家增加到110個國家。

按留學生的國籍統計,中國以726人名列榜首,其次分別為美國253人,日本168人,蒙古102人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3個國家的留學生約佔留學生總數的48%。

對此,有關人士分析稱,隨著人們對首爾大學認知度的提高以及對韓國流行音樂()等韓流熱的關注,加之近年來海外50多所大學與之簽訂交換生和訪問學生協議等,導致了外國留學生的持續增加。

中國青年報天津1月23日電 (記者張國)一項在京津地區打算留學(微博)的大學生群體中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國90後大學生傾向於“只留學不移民(微博)”。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趨勢。

針對大學生出國留學的特點,南開大學經濟學院20xx級學生高暢、張乃中、趙軍、王繼然、張振旭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 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微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語言大學11所重點大學的1872名學生中開展了問 卷調查。受訪人均為正在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涵蓋了經濟學、法學、電子、機械等41個專業。

其中,表示將來希望“在國外長期就業或移民”的受訪人只佔9.33%,47.14%的被調查者表示留學是為了提升自己就業的競爭力和軟實力,39.68%的受訪人是為了接受高水平教育。此外,3.85%的學生表示自己準備留學是跟風,受周圍同學影響。

課題組負責人高暢指出,這表明如今的年輕人留學更加理性、有針對性。根據調查和訪談,大部分同學是為了提升素質、拓寬視野,為移民而留學的情況大大減少。他們認為,“留學不移民”的新現象值得關注,這與10年前“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留學生回國意願的增強,明顯體現在“海歸”持續加速的步伐中。據教育部統計,19xx年~20xx年,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 224.51萬,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81.84萬人。而在這些“海歸”中,20xx年~20xx年三年間就達42.93萬,超過了過去30年的總和——從 19xx年到20xx年底,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38.91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年度留學回國人數在20xx年首次突破兩萬,2006年超過4 萬,2011年達到18.62萬。

從美國回到南開大學任教的生物學教授沈月全感受到了這個變化。他對中國青年報記者回憶,自己20xx年放棄芝加哥大學教職、舉家回國之前,很多朋友送上了祝福。但20xx年他初到美國時,如果聽說誰要回國,大家的眼光是詫異的——“怎麼會想回去呢?”

這個學生課題組的指導教師、任職於南開大學濱海開發研究院的裴蕾告訴記者,對當今大學生出國意願的調查結果,符合她的個人觀察。

裴蕾20xx年赴英國留學。在她看來,與自己同期出國的同學中,希望長期在海外工作或移民的佔了多數,但這些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願意回國的多了,理性出國的也多了。如今,國外工作機會有限,而中國經濟形勢較好,空間更大。

包括高暢在內,課題組5名同學中有兩名正在為留學作準備。這使他們對同齡人的留學意願、職業規劃等問題產生了關注。

調查還顯示,77.94%的受訪人留學歸國後的首選落腳點是京津滬等沿海一線城市,但地點的選擇已呈多樣性態勢,16.99%的被調查者選 擇中西部城市以及小城鎮作為發展的地域。課題組認為,這不僅與國家的政策導向有關,也是90後大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劣勢、理性思考的結果。

他們也注意到,許多省市都在大力吸引“海歸”,但優惠政策主要是針對那些具有博士學歷或在海外有數年工作經歷的“大海歸”,而為數眾多、缺 乏工作經驗的“小海歸”卻難被認可。課題組建議,二三線城市在人才引進上應不失時機地吸引這一群體,在留學派遣、戶籍管理、崗位設定及創業平臺等方面為 “小海歸”提供便利,特別是私營、小微企業要以更開放的態度迎接“小海歸”。此外,“海歸”也應找準位置,合理擇業。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