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學習《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的心得體會

學習《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的心得體會

在認真學習《江蘇省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之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現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理解。

一、從發展趨勢上講,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資訊科技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為特徵的`指定學習領域。資訊科技教育的有效實施可以提高學生利用資訊科技有效開展各學科學習和探究活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可以拓展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所需的資訊科技技能,鞏固資訊素養和技術創新意識。

二、從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看,本套教材突出了“基礎性”原則。教材精選了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必備的資訊科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力圖鼓勵、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經驗,主動理解、建構和應用資訊科技知識、技能,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並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資訊意識和應用資訊科技的習慣。

三、從學習方式上看,本套教材滲透了“任務驅動”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倡導學生的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讓學生從完成某一“任務”著手,透過“分析問題——採集資訊——處理資訊——總結歸納——完善創新”等過程來完成“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用中提高,在具體的獲取資訊、處理資訊的過程中進行實踐和鍛鍊,從而增強他們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從課程整合上看,教材注意把其他學科內容儘可能地融進資訊科技課的教學中,使小學生在學習其他知識的同時,理解資訊科技的特點和作用。如,在“畫圖”教學時,和美術結合起來;文字處理任務可以與寫作文、寫日記結合起來;網路學習任務可以與查詢自然學科資料和寫信結合起來等等。此外,在“資訊加工”“資訊收集”時,可以安排學生分成小組,一起調查所在地“環境汙染”的狀況,並遞交一份凋查報告。透過這項整合性活動,不僅培養了小學生資訊收集和資訊加工的能力,而且使小學生增長了自然知識、地理知識、社會知識,鍛鍊了他們數學分析能力和語文綜合概括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增強小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深刻認識到與他人協同作業的重要性,培養其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