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談幾點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技巧
溝通是一門藝術。一次成功的師生溝通,不啻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溝通的障礙。教育中如果缺乏溝通,則學生的“心事”教師永遠猜不明白,教師的“柔情”學生也永遠不懂。師生互相埋怨、指責並陷入苦惱之中,教師失望,學生傷心。其實,“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透過有效的溝通,教師得以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也真正理解了教師;透過溝通,妨礙師生情感交流的心牆才能被徹底拆除,完善的教育共同體才能構建起來,教育目標才能順利實現。下面我談幾點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技巧。
一、積極關注學生
老師是學生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是掌握著學生在校命運的人,是學生崇拜的人物,老師對學生的關注無疑會為學生注入學習的動力。當一個人能感覺到自己崇拜的人關注自己時,其隱藏在心底的潛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老師關注學生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一個輕輕的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無論何種形式,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愛,都會讓學生從內心體驗到一種幸福,從而產生無窮的動力。我所觀察的這個學生一節課沒有舉過一次手,沒有上過一次黑板,老師也沒有看過她一次,更沒有看過她做的題,甚至連一個斜視的.眼神都沒有。試想,一個學習程度中等的學生長期處於這樣一個被遺棄的環境中,她健康成長的成功率有多大,還不用說她屢次出現的錯誤一直不能得到糾正而最終形成了的錯誤習慣會為她學習上帶來怎樣的打擊!
二、善於傾聽學生
傾聽是一種雙向交流的過程。瞭解學生,關鍵是教師要傾聽學生。教師能否有效傾聽,不僅對師生間的溝通,甚至對於學生潛能的開發、良好課堂氣氛的創造,都有著重要意義。在學校裡常常可以聽到教師們這樣抱怨:“真搞不懂我班的那些學生,他們從來不肯好好聽我說話。”這主要是由於教師不瞭解學生所思所想而引起的。教師的教授內容對學生而言激發不起絲毫的興趣。其實,要了解你的學生,關鍵在於學會傾聽——不是他聽你說,而是你聽他說!我們要知道:“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
傾聽學生,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技巧和感情投入。它需要教師對學生提出的關於情感、疾病、思想、困惑等問題給與足夠的關注。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眼睛要注視著發言學生,不要隨便打斷他的談話。教師對於比較認可的事情或意見可以用點頭或者“對的”之類的言語來表達;對於一些不同意見的觀點也要暫時把自己的觀點隱藏起來。代之以“是嗎”、“我明白了”、“原來這樣”等等。對於有些問題學生不能很好的表述,教師可以適當的提一些問題幫助學生,以更好的進行雙邊交流。
三、具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同理心是師生溝通的潤滑劑,它能幫助教師有效地實現師生溝通。心理學家把“溝通方暫時放棄自身的主觀參照標準,嘗試設身處地地從對方的參照標準出發來看待事物,使雙方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體察各自的思想和行為的過程中產生的獨特感受”稱為同理心,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心包括三個條件: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瞭解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讓對方瞭解到你願意為他著想的意願。這就要求教師暫時放棄自身的主觀參照標準,嘗試以學生的參照標準來看待事物,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體察其思想和行為,瞭解其獨特的心理感受,並有效地將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學生,使學生感到被理解、被尊重,產生溫暖感和滿足感,從而建立一種和諧、溫馨的師生關係。
總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育成功的關鍵。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蹲下來看孩子,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只有我們採用了合理的溝通方法,我們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鎖。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