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孩子自己進行舞蹈創作
長期以來,幼兒園的舞蹈學習大都以模仿為主,舞蹈創作被拒之於舞蹈學習的大門之外。
教師在舞蹈活動中教的意識強,完成成品的願望迫切,很少甚至缺乏運用幼兒的思維,教師較多地運用消極的方法,讓幼兒為了教師的教而學,都是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機械地進行訓練。透過大量練習使幼兒牢固地掌握舞蹈技能,但這些舞蹈技能卻很難被幼兒運用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原因在於教師運用示範--模仿法太多,而且時間過長,對學探索期,前兒童來講模仿是需要的,但必須較快地過去,引導幼兒進入如果一直用模仿進行,幼兒思維模式容易僵化,到最後想帶幼兒進入探索期時,幼兒會遇到許多心理障礙,幼兒就會出現離開了教師的教就自己束手無策的現象,創作舞蹈對幼兒來說更是遙不可及了。模仿是舞蹈學習的必經之路,但舞蹈學習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階段。因此我們引導幼兒透過舞蹈創作來學習舞蹈,首先考慮的是為了幼兒的學而教,不再透過單純的重複去掌握舞蹈技能,而是採用積極的方法,努力做到透過教而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讓幼兒真正透過舞蹈動作的創編獲得體驗從而加深對舞蹈美的理解。
幼兒能否進行舞蹈創作呢?從出生之時起,幼兒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自發、本能地“創作舞蹈”,長大之後,他們可以模仿電視裡的阿姨跳自創的芭蕾舞,可以根據音樂的風格、節奏自由自在的舞蹈。這些事實都證明:幼兒是具有舞蹈創作的能力的。而我們對幼兒舞蹈創作的目標不應定為一定要創作出一個完整的、優美的舞蹈,只是透過舞蹈創編活動培養幼兒藉助身體動作感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培養和塑造人的個性,才能和創造性,陶冶幼兒性格和品德。幼兒的特點和現有水平,我們從三下幾方面對幼兒進行了適當的啟發和引導,幼兒的舞蹈創作水平得到了較明顯地提高。
(一) 讓幼兒多接觸音樂,讓音樂激發幼兒創作興趣。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動幼兒去積極探索並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對現實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態度,是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認識傾向和情緒狀態。興趣是老師、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幼兒主動探索的前提。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音樂和舞蹈是一種相互表現、促進的統一體。孩子們非常喜歡音樂,音樂能帶給他們的愉快、美好情感體驗。恰當地,不斷地給幼兒提供適宜的音樂刺激,能夠激發起幼兒的舞蹈熱情,他們就會饒有興趣地進行舞蹈創作表演。他們會不自覺得在音樂聲中全身心投入地進行舞蹈創作表演。久而久之,隨著音樂,他們能夠大膽的表現自我,並逐漸培養出喜歡參與舞蹈創作活動興趣。舞蹈天賦、創作潛能才能得以充分的發揮。我們實施的具體方法是:
(1) 將音樂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之中。
來園時,教室裡播放一些輕聲悅耳世界名曲,使幼兒一入園就進入一個安靜、舒適音樂藝術環境,午睡、午餐彈奏一些合適的鋼琴曲,陶冶幼兒情操,加深幼兒對音樂的體驗和理解,拉近音樂與幼兒的距離,讓音樂走近幼兒的生活,讓音樂激發幼兒的舞蹈創作興趣。
(2)為幼兒創設在音樂中表演的環境 。
如: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設立小舞臺,其中放置不同的頭飾、綵帶、扇子,適合年齡特點的節奏樂器。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讓幼兒體會隨音樂進行舞蹈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的創作興趣。幼兒喜歡自如的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用舞蹈的動作語彙反映音樂的情緒。如:歡快的音樂,幼兒會自如的運用各種小動物歡蹦亂跳的動作表現。優美的音樂,他們會自然的用婀娜多姿的花、草、樹木來表現。讓他們充分體會舞蹈活動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幼兒舞蹈創作的興趣。
(二)豐富幼兒的情感,讓情感促發幼兒創作激情。
情感是舞蹈創作的催化劑,美學家施東昌說過:美感是最富有感情特徵的。藝術對人的培養是從怡情養性著手的,它要求以情動人,使人產生情緒體驗煥發高尚情感的激盪,思維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因此,在舞蹈創作活動中我們首先抓住情字。
(1)作為教師應有豐富的感情 。在舞蹈創作中,教師的真情實感能夠強烈的.感染幼兒,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首先教師應與幼兒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才能促發幼兒的創作熱情。其次,教師在引導幼兒創作的過程中,要用充滿激情的眼神、動作、表情去強烈的感染幼兒。如:在創編舞蹈《泥娃娃》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可愛的泥娃娃。滑稽的舞步、調皮的眼神、淘氣的哭鬧都要表現的惟妙惟肖,讓幼兒身臨其境的感覺到自己來到了一群泥娃娃中間,不知不覺地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頑皮的泥娃娃,泥娃娃的動作、表情也就自然而然的醞釀、表現出來了。
(2)讓幼兒學會理解、表達情感。我在平時的舞蹈創作教學中,對每一首給幼兒進行創編舞蹈的歌曲都作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讓幼兒領會每一首歌曲中,該表達的情感內容。要求幼兒在舞蹈創作中要溶入這些情感。例如,我在創編《我的好媽媽》這首歌曲的舞蹈時,我就根據歌詞內容分析出其中所表達的媽媽的溫柔,和藹可親,和孩子對媽媽的熱愛、尊敬、眷戀等情感,從媽媽的眼神中、透過孩子對媽媽的動作中一一表現出來。為了強化這幾種情感的表達,我要求幼兒在演唱歌曲時先用眼神、表情去表達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再進行想象和創編。這樣不僅讓幼兒體會到歌曲的感染力,而且讓他們更能領會到此曲給他們的情感。幼兒有了這樣情感的體驗,創編出的舞蹈才更具有生命力。
(三)讓幼兒多觀察生活,讓豐富的生活經驗充實幼兒的創作內容。
如果幼兒平時缺乏對周圍生活的仔細觀察,即使教師有很好的創作方法和策略作引導,幼兒也不能有“高超”的創造表現。因此,教師除了教給幼兒必要的創作方法和策略以外,還要鼓勵幼兒仔細的觀察生活,養成不斷主動積累豐富多彩的生活的習慣。幼兒瞭解事物的獨特細節越多,他令人驚訝的舞蹈創意也就越多。如:在組織幼兒創編舞蹈《小動物看花》之前,我們就先帶領幼兒去農場觀察各種可愛的小動物,然後教師引導幼兒想象:“小動物高興的時候,他們會一邊走一邊幹些什麼呢?請你們用小動物的動作表現出來。”因為孩子們仔細觀察過小動物,所以幼兒創編的細節動作就很有特色。“有的小動物在一邊走路一邊唱歌,有的小動物在一邊走路一邊搖尾巴,有的小動物在一邊走路一邊轉圓圈,有的小動物在一邊走路一邊跳跳高”。這些創作內容都來自於他們對小動物的觀察經驗。教師繼續引導幼兒作進一步想象,“小動物看到許多美麗的花,會在花叢中幹什麼呢?”小朋友會遷移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作出與眾不同的創編,“有的在聞花香,有的在花叢鑽來鑽去,有的在給花照相,還有的在輕輕地摸著美麗的花瓣。”因為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幼兒的舞蹈創作才如此精彩。可見生活經驗是舞蹈創作不竭的源泉,因此我們常常幼兒引導觀察周圍世界,如:花的笑臉,樹的姿態,小動物的動作,人們的活動等,幼兒有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舞蹈創作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在舞蹈創造活動中,我們不要求幼兒立刻把舞蹈作品創作得完美無暇,幼兒在探索,創作過程中的東西必定是稚拙的,帶有孩子氣的,那才是幼兒自己的東西,這時教師的作用在於觀察傾聽幼兒的言行,然後加以點拔。使幼兒在過程中不斷提高。如在幼兒隨音樂自由想象動作的過程中,我不著力於幼兒動作的漂亮,而著重於觀察其形態,傾聽其想象然後進行點撥提高,使舞蹈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表達情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