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兒》四五自然段教學實錄及評析
師:“雪兒”與“我”相依為伴,但最終“我”還是送走了雪兒。先讓我們來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麼?(學生自由讀文)
師:請大家自由發表意見。
生:我讀懂了“終於”這個詞說明了“雪兒”養傷的時間很長。
生:“終於”這個詞說明了“我”盼望心切。
生:“終於”這個詞還說明了“我”很高興。
師:一個詞語讀出了幾種含義,大家真愛動腦筋!
生:“啊,我為雪兒歡呼!”從這一句我看出小作者很驚喜。
師:如果你是小作者,你會怎樣為雪兒歡呼?
生:雪兒會飛了!
生:雪兒,你恢復自由了!
生:雪兒康復嘍!
生:雪兒,你可以重返藍天,自由翱翔啦!
生:雪兒,你又能當一名出色的“藍天信使”啦!
生(唱):雪兒展翅飛,哪怕風雨淋!(掌聲)
師:大家說得多好!請加上動作,為“雪兒”歡呼吧!
(生興趣盎然,自由歡呼)
生:我還讀懂了“雪兒”的飛行姿態輕盈、美麗!
師:從哪兒看出來?
生:(感情朗讀)你看它那雙翅膀被春風高高地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生:(突然站起)老師,我有個疑問,“雪兒”真能劃弧線嗎?
師:誰能開動腦筋,解決這個問題?
生:雪兒飛行速度很快,姿態輕盈優美,就好像在藍天中劃了一道弧線。打個比方吧,就好像在藍色的紙上很快畫了一道白線。
(眾生恍然大悟,紛紛點頭。)
師:一語中的,的確聰明!
師:老師來讀讀這句話,請大家閉眼想象,雪兒在空中是怎樣飛翔的?(師範讀課文,生閉眼想象。)
生:我彷彿看到雪兒迎著春風,在藍天中展開雪白的雙翅,盡情飛翔。
生:雪兒的飛行動作真像劃了一道弧線,太美了!(生自我陶醉)師:如果你是雪兒,你會怎樣飛翔?(學生紛紛做動作)
師:大家還讀懂了什麼?
生:我讀懂了雪兒飛行優美瀟灑,它的傷已痊癒。可以放飛了。
生:對!這也是我要放飛雪兒的原因之一。
生:我還讀懂了雪兒會飛了,小作者十分高興,也很激動!
師:好,請大家帶著帶著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生自由朗讀)
師:請大家讀讀第五自然段,這是我和雪兒分別時的情景。看看你又能讀懂什麼?(學生自由讀文,思考)
生:我從“又飛回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叫”、“望望我,然後向藍天飛去”等詞句看出雪兒捨不得離開我。
師:從雪兒咕咕的叫聲中,你聽懂了什麼?
生:小主人,感謝你為我敷藥療傷,感謝你多日的悉心照料。
生:這兒就是我的家,我還會回來和你一起看藍天白雲。
生:大恩人,是你救了我,你的大恩大德,我永遠銘記。
生:我真捨不得離開你,我多想再陪你一會兒,無論飛到天涯海角,我都不會忘記這一段美好的時光。
生:好人有好報,你一定會早日康復,去欣賞外面那明媚的春光的。
生:好人一生平安,祝你健康愉快!
生:如果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當一名出色的藍天信使。
師:從我的語言、動作中,你能讀懂什麼?
生:我從“喃喃說道”、“輕輕捧起”這兩個詞看出小作者也捨不得雪兒離開。
生:我從這一自然段看出小作者希望雪兒能重返藍天。
生:所以說小作者的心情很矛盾,也很複雜。
生:我從小作者的語言中看出雪兒會飛後,他很高興,也很欣慰。
師:雪兒與“我”情真意切,請讀好這一自然段。(學生讀文、彙報)
[點評]
1、 自主探究,平等對話。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本案例中,師生圍繞“我送雪兒”這一問題展開教學。教師善於創設平等、民主的“對話”氛圍,引導學生和文字零距離接觸,自主進行研讀,積極參與探究,獲取真切體驗,積累對話底氣。在此基礎上,師生間、生生間多向互動,交流資訊,在對話中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對話中不斷創生新的知識。
2、 以讀代講,激勵創新。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教學中,老師沒有支離破碎的分析,沒有細緻深入的講解,也沒有“獨具匠心”的點撥,有的只是充滿期待的眼神,發自內心的讚美,甜美燦爛的笑臉。讓所有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寬鬆愉悅的情感活動中,讀書,內化,積累,體驗。從兒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真正實現新課標所要求的“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從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朗讀和發言中,我們知道學生透過閱讀實踐獲得的感受和體驗是真實的,多元的,獨特的,也是鮮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它源於文字又高於文字,它是一支創新的“火把”!它是一股清新的“春風”!
3、 移情體驗,啟發想象。
“入境始與親”。教學時,引導學生披文入境,進入角色,移情感受,獲得體驗才會更加深刻。本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如果你是小作者,會怎樣為雪兒歡呼?”、“從雪兒咕咕的叫聲中,你聽懂了什麼?”這兩個問題讓學生想象,說話,真切感受
“我”與“雪兒”之間的深厚情誼,從兒,激發學習興趣,豐富想象能力,體驗美好品格。正如新課標所言:“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