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體育課一次失敗的遊戲教學案例

小學體育課一次失敗的遊戲教學案例

【背景闡述】

《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設計,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參與活動和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上。運動興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鍊的前提,也是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促進劑。因此,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要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要在“趣”字上做足文章。

小學生的特點是愛動,熱衷於參加各項活動,尤其是體育遊戲。同時小學生的好勝心較強,誰都不願因自己的行為失誤或行動遲緩,從而影響全隊的成績或名次。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組織更多的富有生動、趣味性的遊戲,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的目的。但同時應注意遊戲的選擇,好的遊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旦沒有選擇好、組織好,就會使整個課堂變得一團亂。

【案例描述】

一次四年級的.體育課,我安排了負重走遊戲:搬運球接力。方法是全班分成四組,兩個組合作進行比賽,兩個組相隔20米麵對面站立,一組同學出發將三個小籃球同時搬運到對面一組同學手中,依次進行。學生一聽到這個遊戲,興趣很濃,都躍躍欲試地想一展自己的力量與速度。我也暗自高興,心想這堂課有這麼好的開始,效果一定不錯。比賽在大家的歡呼聲中開始了。可當看著第一個同學手裡抱著三個球,走了兩三步後,就開始追著掉了的球跑時,大家擔心了,輪到我時該怎麼把球又快又好地運過去呢?於是一片笑聲馬上又變成了一片討論聲,大家都三三兩兩地商量應該怎麼運球才最快,才能贏得比賽。之後的同學有的用了第一個同學的方法,跌跌撞撞地把球運到目的地;有的想了其他的方法,用雙手抱兩個籃球,然後再在跨下夾一個籃球,緩步或小跳著到達目的地。雖然同學們都勉強完成了任務,但其實這個遊戲的教學目的並沒有達到。

於是我降低了遊戲的難度,在進行第二次遊戲時減少了一個球,把三個球換成了兩個球。這樣雖然拿不住,挑戰性

由於我安排的遊戲方法是搬運三個籃球,小學生人比較小兩個手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有的學生開始想用雙手抱兩個籃球,然後再在跨下夾一個籃球,結果是大部分學生還是因為身材矮小的原因無法運用這個方法,即使是勉強能行的同學也立刻發現這種搬運的方法嚴重影響了行進的速度。時間在一點點的過去,我也有點手足無措,本來想臨時改變遊戲的規則,可那些勉強可以完成遊戲的學生立刻表示反對,如果按照現在的遊戲規則繼續下去,又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能完成比賽。而課堂上的情況是那些少部分能完成的學生已經在開始遊戲了,大部分學生乾站著,課堂秩序頓時亂做一團,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在談論這個遊戲。就這樣一堂本來學生很有興趣的課就因為一個失敗的遊戲被攪黃了。可遊戲真正開始後結果卻讓我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