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7的乘法口訣課堂實錄

關於7的乘法口訣課堂實錄

課堂是一種有結構的時期,學生在這個時期打算學習知識。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7的乘法口訣課堂實錄,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認識嗎?(想)趕快用掌聲把她請出來吧!(好的,掌聲起。)(課件出示:白雪公主)她的好朋友是誰?(七個小矮人)

師: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後,昏了過去。七個小矮人商量,每人照顧她一週,一週有幾天?(7天)第二個小矮人照顧完白雪公主後,說明她已經昏睡了幾天了?(14)第三個……

第六個小矮人照顧她後,已過去了幾天?

生1:41天(許多學生喊:不對)

生2:42天。

師:你能給這個同學講一講你是怎麼算的嗎?

生2:用前面的35+7就可以了。

師:第七個小矮人照顧她後,一共過去了幾天?

全班齊:49天。

(課件依次顯示7、14、21、28、35、42、49)

二、合作交流,探究體驗

[活動一] 探究7的乘法口訣

師: 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這裡面有沒有藏著數學知識?

生齊:有。

師:想一想,這裡面藏有什麼樣的數學知識呢?(表揚:大多數同學都在動腦筋噢。)

生3:有七的乘法口訣。

師: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4:我發現其中有7+7=14,14+7=21……每一次加的都是7.

師:原來每一個數都可以用幾個7連加算出來,所以每個數都可以用一個數乘7得到的,是嗎?(是)

師:我們已經學過幾的乘法口訣?

生齊:1~6的乘法口訣。

師:你們猜今天我們要學什麼呢:

生齊:7的乘法口訣。(師板書課題)

師:7的乘法口訣老師現在不教,你們自己能不能總結出來呢?

[設計意圖: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1到6的乘法口訣,考慮到他們已對總結口訣的方法已比較熟悉,根據學生的遷移能力,應該能自主探究,總結出7的乘法口訣。學生能做到的,就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來做。]

生齊:能。

師:請你們試一試,把總結出來的口訣寫到練習本上。

師巡視:都佳鑰已經開始寫了,其他同學正在思考。等一會兒,咱們把寫得好的放在展臺上,讓大家學習。袁凌雲同學知道,寫乘法口訣時要用什麼字呀?

生齊:漢字。

師:我們要先思考,想好了再寫,不要急著動筆。

學生自主總結7的乘法口訣。然後組織彙報交流:

師:同學們認為7的乘法口訣的第一句應該是什麼?

生:一七得七。

師:一七得七是什麼意思?

生:1個7相加等於7.

師:應該說是1個7還是7

師:最後一句應該是——

生:七七四十九。

師:你們是根據什麼想到的?

生:5的,6的乘法口訣。

展示另一個學生的探究結果,師:這個總結的是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這是怎麼回事?

生:是他沒有想以前學過的6的乘法口訣。

師:對呀,同學們在探究新知識時,可以想一想前面學過的和它有關的知識,也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新問題。

[設計意圖:這裡意在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師:把你們發現的數學知識給小矮人們讀一遍吧。

生齊讀。

師:同學們在總結口訣時,有的同學遇到了,他想不到“四七(     )”是多少了,怎麼辦?誰來幫在他?

生1:如果知道三七得幾,用它的答案再加7就可以了。

師:這種方法行不行呀?(行)那咱們知不知道三七得幾?(21)這樣我們就可以用3個7的答案再加一個7,就是幾個7了?(4個7)(師板書:3×7 +7=)

生2:用4個7相加。

師:對呀,有時我們也可用加法來幫助我們算乘法。(師板書:7+7+7+7=)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還可以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知道:一種方法行不通時可以換一種方法來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另外學生還可以從中體會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生3:5乘7再減7.

師:是呀,我們可以用3個7的答案加一個7。假如知道了5個7的答案,從中再去掉一個7,也可以得到4個7的答案。(師板書:5×7-7=)還有沒有其它方法?

生4:用14+14來算。

師:這種方法能算出4乘7的答案嗎?(能)老師怎麼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生5:一個14裡面有兩個7,兩個14裡面就有4個7.

師:這種方法好不好呀?(好),那我們把掌聲送給他。

師:他們用得方法都很巧妙。這說明如果我們哪一句口訣想不出來,還有——

生:很多方法可能幫助我們找到作案。

[設計意圖:這裡意在培養學生的策略意識。]

生5:還有一種,就是21+7.

師:是呀,如果我們知道三七二十一,就可以直接用21+7來算。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7的乘法口訣。(根據課件,師指名說每一句口訣的下半句)

師: 馬老師發現好多同學已經會背7的乘法口訣了,你認為哪一句最好記?

生1:一七得七。

生2:二七十四。

師:為什麼呀?

生2:用7+7算就可以了。

[活動二] 交流7的乘法口訣的記憶方法

師:誰已經會背這些口訣了,誰來背一背。(指名背一背)

師:誰能把自己背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1:多背幾遍,晚上睡覺前背一背,早上起來再背一背就背得更熟了。

師:都佳鑰給大家介紹了一種很好的背誦方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注意總結學習方法。]

生2:大聲地讀,多讀幾遍,就可以背得很熟。

生3:一遍生,兩遍熟,三遍更熟。

師:這幾種方法都很好,都是記憶的好方法。

生4:我有一句口訣記不好,就是“三七得幾”,我爺爺說:管它三七十一,咱不背這一句了。所以我就記住了。

生5:有一句廣告中也有這一句口訣。

師:噢,生活中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原來生活中的話也可以幫助我們記乘法口訣呀!

師:實際上還有一種更好的背乘法口訣的方法,那就是找規律,然後根據規律來背就能背得又快又熟。現在我們來看一看這七句口訣有什麼規律?

生1:它們的第一個因數的排列是從一到七。

生2:第二個因數都是7.

生3:積每一次都多7.

師:這個規律的作用大不大呀!(大)它可能幫助我們——

生齊:更快、更準地背會7的乘法口訣。

師:好,我們把掌聲送給他。(掌握聲起)如果我們有一句的答案想不出來,可以用上一句的答案——

生齊:加7來算。

師:現在大家都閉上眼睛來背一背。(生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用到乘法口訣,請大家看。

屏顯小資料:孫悟空在煉丹爐中七七四十九天,煉成火眼金晴,取經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金箍棒就打。

學生看時興趣很高,七嘴八舌地邊讀邊討論。

師:同學們,乘法口訣我們一定要背得非常-----(熟練)。背會乘法口訣對我們有什麼用處?

生1:快速計算簡單的乘法題。

生2:幫我們算難的加法題。

生3:正確計算難一點的乘法、除法題。

師:用乘法口訣除了可以幫我們算乘法題,還可以幫我們算以後將要學習的除法題。別外它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近一段時間學生一直在學習、背誦乘法口訣,可能會感覺到枯燥。引導學生認識到乘法口訣的重要作用後,視野開闊了,應該對學習乘法口訣更感興趣。由於在前面的學習中已舉例說明了乘法口訣的作用,所以這裡沒有引導學生再一次認識它的作用。]

師:既然乘法口訣的作用這麼大,我們可不能把它記錯了噢。下面我們就透過練習來進一步記好它,好不好?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課件顯示下面的練習題)

1. 對口令,並根據口訣說出兩個乘法算式。

四七(    )   三七(   )    六七(    )

二七(    )   七七(   )    一七(    )

2. 看算式,說口訣,算答案。

7×2=   5×7=  7×7=   7×3=  6×7=  7×4=

3. 算一算,想一想。

7×2+5=   5×7+6=  7×7+3=

7×3+4=    6×7+8=  7×4+4=

[設計意圖:根據以前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筆算乘、除法的錯誤率較高。探究其原因發現,學生單獨背乘法口訣時很熟練,但在運用的過程中常常遇到需要進位的現象。這樣學生在筆算時多位數乘法時,每一步的運算實際上常常是一個乘加的兩步運算,如果這樣的計算正確率不高,就會造成計算正確的可能性更低。所以在這裡設計的乘加計算題,目標在於想讓學生看到乘加的兩步算式,腦子裡呈現的是一步計算,也就是說讓學生達到看到一個表內乘法的算式,腦子裡出現的不再是一個算式,然後再計算得出答案,而直接就是它的答案。]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7的乘法口訣”呢?

4.解決問題

(1)出示一首詩: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生興趣盎然地大聲讀。(因學生在語文中剛學過這首詩)

師:數學老師為什麼要教一首詩呢?難道這裡面有什麼數學問題嗎?

生1:最後一句有一個“二”字。

師:是嗎,這是一個表面上的數學問題。再認真看一看,你又發現了什麼,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來?

生2:一行有七個字。一共有幾個字?

生齊:28個。

師:你們是怎麼算出來的。

生3:一行7個字,四行就有4個7,所以我們用4乘7算出來有28個字。。

師: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這樣的詩有很多噢,下去請同學們再找一找,好不好。

(2)出示一幅七巧板。

師:這是什麼?

生齊:拼圖。

[反思:課前沒有預料到學生不認識七巧板,當然,他們對七巧板有七塊就不會太瞭解。所以在這裡需要介紹這種智力玩具,這樣就佔用了後面的練習時間。]

四幅七巧板一共有幾塊?

生:28塊。

師:怎樣列式呢?

生:4×7=28(塊)

[反思:教學設計時沒有考慮到練習中要注意變式,所以在課堂探究與解決問題時,多次練習了“四七二十八”這句口訣。雖然這是一個學生的易錯點,但對同樣容易出錯的“六七四十二”卻明顯練習不足,並且課堂上學生在背誦和運用口訣時有幾次都在這一句上卡殼,但沒能引起老師的注意。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教師有兩個地方需要改進,一是課前對學生情況瞭解不足,二是不注重課堂的生成,還不能真正還課堂於學生,對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認識不夠。]

四、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麼?猜一猜下一節我們將要學習什麼知識?

生:8的乘法口訣。

師:那我們就一起等待下一節課的學習吧。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