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衚衕文化》的教學實錄

《衚衕文化》的教學實錄

作家汪曾祺說,讀小品文是悠閒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氣息的健康的休息。他的《衚衕文化》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筆者學著他的“文化休息”,在教學設計中努力體現“快樂語文”:在快樂中增長見識,瞭解衚衕的特點及衚衕文化的內涵;在快樂中體驗情感,感受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與作者懷舊、感傷、理智超脫的情懷;在快樂中品味語言,體會京味語言醇厚活潑的魅力;在快樂中拓展開來,由遠及近,從北京的衚衕文化聯絡到家鄉的地域文化——中央電視臺多次報道過的江山市廿八都鎮的“飛地文化”。在初步介紹後將此確立為班級的研究性學習課題,讓各個研究小組討論申報子課題。

一、序曲

上課鈴聲過後,我開啟多媒體,螢幕上映出古樸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熱烈、韻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鄉是北京》在京韻大鼓的伴奏下嫋嫋而起。

(多媒體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圍,創設情境,能彌補傳統語文教學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之不足。)

學生馬上進入了情境,聽得如痴如醉。

我恰到好處地按下滑鼠,音樂戛然而止。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這畫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覺怎麼樣?”我微笑著問學生。

“太美了!”“太好聽了!”還有人打趣道:“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引得鬨堂大笑。

“知道這是哪裡嗎?”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北京!”

我順勢匯入:“對,北京。古樸典雅的北京胡同,韻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讓我們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綿綿的魅力。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寫的京味小品文《衚衕文化》。”我邊說邊在衚衕背景圖上即時打上字幕“衚衕文化”。(不以事先做好的示人,以增強現場感,體現多媒體教學的互動、隨機。)

然後問學生:“這位老人是誰呢?”

“汪曾祺。”

“對,是汪曾祺老先生。”我點選滑鼠,螢幕上亮出了汪曾祺和藹的笑臉及其簡介。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但他長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別有京味兒。他主張‘文化休息’,認為讀小品文是悠閒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氣息的健康的休息。因此,我們這節課也好好地體現一下‘快樂語文’。米盧不是有‘快樂足球’嗎?我們也該有‘快樂語文’,在快樂中增長見識,體驗情感,品味語言。怎麼樣?”

學生興趣倍增:“好!”

我高聲道:“那就讓我們走進北京胡同,感受衚衕文化。”

二、增長見識

1.揭題切入。

切入課文的方式很多,此處採用“揭題法”——從揭示標題“衚衕文化”的內涵入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同時,從“文眼”所在的第5段切入,也使講課順序有了變化。

我點選滑鼠,螢幕上再次出現“衚衕文化”主頁。

“各位能不能告訴我什麼是‘衚衕文化’?請引用書上的一句話回答。”

學生在課前就對課文進行了預習,所以很容易讀出了第5段中的句子:“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衚衕文化。”

“對。反過來說,衚衕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話到此處,我又把學生往定語“衚衕”二字上引:“那作者為什麼用‘衚衕’做定語,而不用諸如‘草原’‘水鄉’之類的定語呢?請再引用本段的話回答。”

學生馬上齊讀起來:“衚衕、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態。”

於是自然地轉到了第1~4段的內容:衚衕。本文的文脈是先“衚衕”,而後“文化”。

2.衚衕。

本文所在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概括要點,提取精要”。為了落實這八個字,我這樣問學生:“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北京胡同的哪些內容呢?請大家引用1~4段中的關鍵句回答。”

“第1段——”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

“所以北京人的什麼意識很強?”

“方位意識很強。”

“老太太嫌老頭子擠著她了,怎麼說?”

“你往南邊去一點。”學生齊讀後忍不住笑起來。

“要是我們睡覺遇上這類事,會怎麼說?”

“往裡面靠一點。”“移過去一點。”

看他們比較出來了,我於是笑道:“看來我們的語言模糊多了,方位意識差多了。”雖然沒有通讀串講,只找了段中的一句話展開,可我發現效果倒很好。

我又往下問:“第2段呢?”

學生回答:“衚衕的取名,有各種來源。”

我接過話題:“對,都很有來源。下面播放幾張攝影藝術集《衚衕之沒》中的照片,請同學隨口說說衚衕名。”

學生邊看照片,邊用文中的衚衕名稱搶說著,氣氛活躍。這樣既避免了照讀原文的呆板,也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

“第3段——”

這時學生參差不齊了:“衚衕有的很寬闊,如東總布衚衕、鐵獅子衚衕。”“北京人說:有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的衚衕數不清。……”

我笑著追問:“到底是哪一句?”

學生迷惑了:“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對,都是,可又都不是。現成的兩句話都不全面,必須用自己的話將這兩個意思同時歸納進去,該怎麼表達?”

學生馬上恍然:“衚衕的大小和數量。”

我趁機向他們傳授方法:“所以在‘概括要點,提取精要’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憑藉文中的有關語句,另一種則要自行組織語言。”

“第4段呢?”

“衚衕是貫通大街的網路。”

“對。這段很明確,不會有異議。”

3.衚衕文化。

順著文脈,“衚衕”之後,就是本文的重點內容“衚衕文化”了。我是這樣過渡的:“一方水土養育一方百姓,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衚衕文化。讓我們看看北京人的衚衕文化是什麼樣的。”

先讓他們快速閱讀,提取精要,找出體現衚衕文化內涵的關鍵句。學生反應迅速:“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北京人也很講究‘處街坊’”“北京人易於滿足”“北京人愛瞧熱鬧,但不愛管閒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

然後我讓他們自由發言:“這些內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個?自由發言,談談你的感受和理解。”

高中生已進入了“思想期”,因此語文課需要讓學生說出他們的理解,說出他們的思想,解放他們的心靈和智慧,讓學生的表現力、想象力、創造力盡情地得到釋放。

果然,學生髮言踴躍,思想的火花不斷迸發出來——

學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封閉性。我們國家的封建社會太長了,一直處在閉關鎖國的狀態下,身為五百年古都的北京就是其中的代表。封閉的思想必然帶來觀念上的保守與落後,我們現在雖然“入世”了,國門打開了,不再閉關鎖國了,但我們的思想觀念還是很封閉的,所以要跟上世界步伐,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思想觀念問題。

我表示欣賞:“說得夠深刻。”

學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處街坊”這一節。他們表面上是有來有往,禮尚往來,可“平常日子”“過往不多”,可見他們的來往僅僅是一種禮節上的應酬,他們的內心還是封閉的。

我不禁稱讚道:“你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學生3: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愛瞧熱鬧、不愛管閒事。這挺讓我感到意外。我故作驚訝:“為什麼?”

“畢竟北京是民主運動的策源地呀!”

我繼續引入:“是呀,太矛盾了。可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你能解釋嗎?”

“還不能。”

我給他留下餘地:“你不妨再思考思考。”

這時,另一學生搶著回答:“我想出來了!那是因為他們生活在首都——不對,古代應該稱京城。”

我進一步挑明:“對!生活在皇城根下。”

全班馬上接過來:“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我滿意地點頭:“越說越清楚了。”

那位學生馬上往下接:“所以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我反過來引:“否則——”

“否則隨時都有殺頭的危險,所以他們只能忍!”

我水到渠成地朗聲道:“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一個字——”

學生異口同聲:“忍!”

我話題一轉:“那我們該怎樣評價這個‘忍’呢?”

一個學生回答:“那個時候,‘忍’是他們的生存法則,以‘忍’為上,明哲保身。”“對。”我插話道,“任何現象的出現都有其歷史背景、社會原因,所以西方一位哲人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位學生馬上搶回話題:“但也正因為明哲保身,敢於站出來者少,所以我們的封建社會缺少活力,政治變革少,社會發展慢。現在,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生活小事上應提倡‘忍’,這樣人際(關係)才能和諧,社會才能和睦;但對於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我們不該‘忍’,不該袖手旁觀,而應見義勇為,否則我們的社會就沒有正氣;對於國家利益,我們更應該有積極的愛國熱情,要像海空衛士王偉那樣,勇於維護我們國家的尊嚴,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對。魯迅留學日本時曾寫過這樣的感人詩句: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大家馬上接下去。

我點頭讚許:“這位同學說得不但辯證,而且感人。”然後轉移話題:“另外,北京人也有一個極大的優點,你們發現了嗎?”

一位學生回答:“北京人易於滿足。”

我馬上“抓住”他不放:“對。作者有幾句非常典型的細節描寫,你能念念嗎?要念出韻味來,念出北京人的滿足感和得意勁來。”

(好的語言需要引導學生品味、涵泳,而且要與課文內容的理解、語言環境的整體感受融為一體,如果照搬“教參”的順序,在課文內容分析完後才單獨分析語言,效果會打折扣。)

可惜這位學生讀得平淡無味,念得很快:“有窩頭,就知足了。大醃蘿蔔,就不錯。小醬蘿蔔,那還有什麼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結尾的“嘿”也念成了短促的去聲。

同學們笑了起來。

我也笑了:“從同學的笑聲中,就可發現問題了。要讀出韻味來,讀出北京人的'滿足感和得意勁兒來。特別是最後一個字,不能按常規讀法念去聲,應把這個音拉長,並且把聲調往上提。請大家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讀。”

大家推薦“朗讀家”××同學範讀。

這位學生讀得抑揚頓挫,京味十足,同學嘖嘖稱讚,體驗到了京腔京韻的魅力。

我忍不住誇獎:“不愧是‘人民代表’,不負眾望。”然後面向全體:“接下來讓我們齊聲朗讀一遍,讀出韻味,讀出滿足感和得意勁,品味京味兒語言的魅力。

(範讀與齊讀相結合,讓每個人在朗讀中領悟內涵,感受魅力,並掌握朗讀技巧。)

然後問他們:“品味出京味兒語言的魅力了嗎?”

“有點兒。”

“那我就讓各位再‘多點兒’。請齊讀螢幕上的話。”

我打出螢幕上的話:“有窩頭,較好。大醃蘿蔔,好。小醬蘿蔔,更好。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很好。蝦米皮熬白菜,最好!”

學生邊讀邊笑,讀完後大笑。

“笑什麼呢?笑它好還是不好?”

“不好!”

“怎麼個不好?”

“呆板,單調。”“不活潑,沒有生活氣息。”“也不風趣。”

我笑著說:“被你們批評得一無是處了。不過這麼一比較,京味兒語言的魅力就品味出來了。還只是一點兒嗎?”

有學生拉起了長音:“多乎哉,很多也!”

也有學生忍不住讚歎:“汪老先生真神!”

我接過話題:“對。汪老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他對傳統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讓我們也帶著感情,帶著對衚衕文化內涵的理解,認真朗讀一下這些段落。方式是:以小組(6人)為單位,每人選一段自己較滿意的讀給小組成員聽,然後互相評點。”

教室裡頓時書聲琅琅,氣氛活潑。

然後,我把他們引向課文的結尾部分:“作者對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體現在哪幾段?”

學生非常明確:“最後三段。”

“沒錯。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文章的最後三段。”

這樣就從“增長見識”板塊轉到了“體驗感情”部分。

三、體驗感情

先讓學生齊讀第13段,儘可能進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讀出韻味來。

學生讀得比較深沉,基本上讀出了作者的感情。我又請他們把最後幾個短語再齊讀一遍,細細品味其中的感情。

學生:“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這次比上一回低沉。)

我積極肯定:“這次讀得更到位些。”然後抓住語言特點往下問:“這幾句語言有什麼特點?和前面寫北京人‘易於滿足’一節是同樣的語言風格嗎?”

學生馬上回答:“不是。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頭語言,這裡卻是典雅的書面語言。”“對。這是書卷氣很濃的語言。如果將它們換成和前面一樣的口語,可以怎麼換?效果如何?試試看。”

學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說起來,然後我讓幾位同學起來說。

學生1:“那種衰落的樣子,那還有什麼說的。”

我大加肯定:“京味到家了!”

學生2:“那荒涼的景象,真沒得說。”

我褒貶兼用:“好是好。但與上句沒啥區別。而且似乎還有點高興的成分呢!”

學生3:“那片衰敗,確實很慘。”

我馬上表態:“是口語,但沒有京味。”

學生:……

我就此打住:“沒關係,上面同學講的兩句話已經可以供我們比較了,看看他們的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學生1:口語放在這裡一點表現力都沒有了。

學生2:沒有意蘊,沒有回味。

學生3:更沒有形象,無法讓人聯想開去。

我順勢點評:“是的。而作者連用四個書面短語,生動形象,而且意蘊悠長,感傷惆悵之情撲面而來。”再深入一步:“學了汪曾祺先生兩處不同的語言風格後,有什麼啟發或感受?請隨便說說。”

學生紛紛發言:“什麼地方用什麼語言,要根據語言環境來定。”“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掌握多樣化的語言。”“語言要雅俗兼有,能雅能俗。”

“說得很好。汪曾祺老先生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語言範例,使我們受益匪淺。”然後把學生引向下一段(第14段):“面對如此衰敗沒落的景象,作者在下一段用了哪些詞語表達他的心情?”

學生馬上作出反應:“‘懷舊’‘傷感’‘無可奈何’。”

我深入一步:“這三個詞加在一起,是不是說明汪曾祺老先生是一個跟不上時代的遺老,一個抱殘守缺的保守派?”

學生不知怎麼回答才好。我讓他們齊讀本段的下一句:“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衚衕和衚衕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再介紹汪曾祺在另一篇文章《日子就這麼過來了》中的話:“過去的終歸要過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在無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