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登高課文教學反思

登高課文教學反思

科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提升學生自主賞析能力

——《登高》教學反思

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第六中學 塗麗平 從張家界市一中賽教回來以後,我仔細反觀自己的這堂詩歌鑑賞課,覺得在詩詞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確能增添無窮的魅力。

一、情境引路,讀中悟情

古代詩歌具有對仗工整,平仄押韻,琅琅上口的特點,最適合吟唱,杜甫的《登高》也不例外。教學中若採用形象直觀的錄影,旋律優美的音樂,韻律悅耳的錄音朗讀就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語言,有助於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加深對古詩的語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指導朗讀《登高》時,我先給學生展示幾幅蕭索的秋景圖,然後再播放韻律悅耳的朗讀錄音去感染學生,為學生在朗讀的語氣、語調、節奏等方面做示範。透過配樂錄音示範,使學生很快明白哪些字該重讀,哪些字該輕讀,哪些字須短暫有力,哪些字該綿延婉轉,在學生基本掌握讀的技巧的基礎上,接著 再讓他們跟錄音試著讀,同學們很快就讀了詩的韻味,讀出了詩的抑揚頓挫,同時也受到了是個當中那股撲面而來的悲愁的深深的薰陶,對學生感悟詩人沉鬱刻骨的悲情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俺是作用。實踐證明,聲像手段的合理運用不僅使學生提高了朗讀能力,而且有利於學生透過朗讀,展開想象,揣摩詩人滲透在字裡行間的思想感情。

二、再現意境,體味語言

古詩用詞非常精煉,一字一詞都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所至,因此

抓住重點字詞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詩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傳統的古詩教學採取的大都是“串講法”。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學習成為負擔。而電教媒體能克服時空限制,透過形、聲、光、色等形式,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文字,這樣有利於學生抓住詩中的詩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義的詞語,反覆推敲、理解、體會語言文字的妙處。《登高》首兩句“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意象豐富,特徵凸顯,而意境恢弘闊遠,蒼涼迷濛,學生勢必難以一下子瞭然於心,頓悟於神,我就想辦法藉助媒體手段展現詩人見聞之圖景,引導學生抓住詩中描寫景物特點的詞眼如“急”“高”“哀”“清”“白”“回”等進行探究,然後歸結。學生透過這一環節認識到,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首聯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登高而望,江天本來是開闊的,但在詩人筆下,卻令人強烈地感受到:風之悽急、猿之哀鳴、鳥之迴旋,都受著無形的秋氣的控制,彷彿萬物都對秋氣的來臨惶然無主。

三、啟導想象,自主表達

詩歌的語言不僅精煉,而且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語言形式為學生創造性地表達美的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學中我運用電教手段,讓學生以直觀為線索,啟發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美。詩中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千古名句,那麼這兩句究

竟創設了怎樣的情景,傳遞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展現了只有的藝術之美?我先引導學生想象圖景,然後透過多媒體展示,啟迪學生去思考探究我佈置的問題。在一番沉思,討論與交流之後,終於心領神會:詩人仰望,那茫無邊際的樹葉蕭蕭而飄落,俯視奔流不息長江之水,滾滾而來。句中那“無邊”的秋色,“不盡”的江水,前者從時間上作筆,表明一年將盡,從秋葉中感受到光陰易逝,人生易老,從而產生了淒涼之感。“秋”在中國文學中,多是表現生命將逝,或者葉落歸根引發的思鄉之情。後者從空間上作筆,滾滾江水,晝夜不停,跨越時間,從而感受到人生短暫。在中國文學中,“流水”這一意象,多是表現時光的流逝,暗示著人生的短暫。這樣,透過時空的交錯,不但使詩歌跨越時空,而且使詩歌的的境界更為開闊,從而更好地表現出詩人長年飄泊的無盡生涯。

四、巧設板書,清障破點

板書是一堂課的靈魂所在,巧妙的板書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登高》一詩的教學中,我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為線索,設計瞭如下板書:

登 高

唐 杜甫

國家之悲

悲景:自然之悲

觸景生悲 寓悲於景 情景交融 人生之悲 悲情:社會之悲 悲多難遣 悲上加悲 直抒胸臆

如此板書,掃清學生對這首詩思路、手法與情感抒發的重重障礙,既抓住了杜甫《登高》一詩當中靈動多變確有恰到好處的抒情方式這個重點,也突破了讓學生細細密密真真切切體味詩人悲愁悲苦之情這個難點。再加上媒體教學的多變性與靈活性,所以當最終螢幕定格於此事,學生也感到賞心悅目,茅塞頓開。

五、培育情感,訓練審美。

多媒體技術,則以其直觀、形象、 聲音、色彩、動感性等特點,生動而充分地展現詩歌意境美、藝術形象美、語言結構美,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潤物細無聲”的功效。《登高》前四句寫詩人登高聞見之景,景中藏情:一、二句為區域性近景,著重對秋聲、秋色的刻畫;三、四句為整體遠景,表現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徵。透過細緻的描摹和大筆的勾勒,詩人描繪了一幅遼闊雄渾而又無比蒼涼的秋江圖景,烘托出憂國傷時的深沉情懷。後四句則直接抒情,情中見景:詩人從“萬里”之外、“百年”之間落筆,在極其壯闊的背景之下,抒發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人生感慨,而詩人的不幸正是和 “艱難”的時事、危難的國運聯絡在一起的,從而將個人的坎坷命運推向了國家興衰的高度。至此,詩人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遼遠壯闊的秋色融合在一起,使全詩呈現出高渾、悲壯的美學品格。 然而,萬事皆有利弊,亦如同多媒體之於詩歌教學。詩歌教學課堂中多媒體的運用對於學生的習得以及語文素養的積澱是有效還是抑制,是強化還是削弱,依然值得我們深思。比如以下弊端:一是依

賴媒體,華而不實。由於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明顯優點,因此“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的局面普遍存在,比如這次賽教的六堂課就全部使用了多媒體課件,這也無可非議,但是有的課件只是“繡花枕頭稻草芯”,多媒體課件的超文字功能、互動功能、網路功能的優勢得不到體現,有的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夠實現的,這樣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選擇媒體必須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則,然而很多人恰恰違反了這一原則。二是盲目代替,魅力散淡。 多媒體課件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激發了學生興趣,但課堂上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運用多媒體的語文課上,很難或者很少再聽到朗朗的讀書聲了。高中詩歌教學就是要培養學生多方位鑑賞詩歌的綜合能力,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況且無論哪首詩歌是非讀不能明其真諦的,只有在反覆朗讀的過程中才更容易使學生感受文學形象,揣摩作品語言,領悟作品的藝術價值。語言的朦朧、模糊美如果用具體、生動的畫面去代替,會破壞作者給我們創設的美妙意境。三是按部就班,思維受限。由於每個課件的程式都是預先設計好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就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但是因為詩歌語言本身的跳躍性與豐富性,使得詩歌教學的隨機性很大,師生們在分析、探討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因此,課堂上得出的結論,有時不能和課件設計的結論完全吻合,甚至會有全新的見解。可是,有的教師為了把討論引導到自己設計的答案上來,往往會過多地限制學生的思維。答案的單一性使原本豐富活潑的課堂變得簡單劃一,這是與高中詩歌教學的理念背道而馳的尤其是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