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終身教育對體育的影響

終身教育對體育的影響

導語:在大學體育教育過程中堅持終身體育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化體育教師和學生對終身體育教育的認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終身教育對體育的影響,歡迎大家閱讀與借鑑!

終身教育對體育的影響

自從20世紀6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法國成人教育家保羅·朗格朗提出終身教育提案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力倡導和不遺餘力地推動,終身教育已成為國際教育領域中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思潮,成為全球性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主題,並以其強勁的發展態勢,作用於知識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而,如何真正做到將成人高等教育置於終身教育的大背景中加以審視,如何在概念和內涵上做出新的突破性認識,如何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彰顯終身教育的活力和精髓,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終身教育思潮散點透視

資訊化時代的到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社會交往的擴大,正在改變並將繼續改變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人們必然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學習、生活的質量,這些變化對人的發展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最根本的一個方面,就是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育在教育物件、教育時間、教育空間方面的限定,使教育在任何時間、空間上面向任何人,使教育在縱向與橫向兩個方面上貫穿人的一生,即逐步確定終身教育的形態。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教育界的共識,那種認為青少年時期學習的知識可以終身受用,因而把人的一生劃分接受教育期和職業活動期的想法和做法,已遠遠不符合現代生活的實際和未來社會的需要。人類知識增長速度之快,更新週期之短,與人在校學習時間有限的矛盾更加激烈,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關係人類生存命運的重要前提,學習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一個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學習已成為每個人乃至整個社會開啟心靈之窗、富裕之門的鑰匙。從某種意義上,無論對社會還是個人而言,終身學習都是一種回報無限的必不可少的投資。為了適應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和不斷加快的知識更新程序,適應國際化、資訊化、知識化的世界發展趨勢,終身學習成為必然選擇,並具有劃時代的教育指導意義。

20世紀60年代後半期至70年代初,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直接推動下,以保羅·朗格朗的終身教育觀為基礎的終身教育思潮迅速擴充套件開來。20世紀70年代,以富爾為主席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釋出了以《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為主題的報告書,第一次果敢地提出了當代教育所面臨的危機、挑戰和麵向未來的重大主題,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念,走向學習化社會的目標以及資訊時代的學習。認為人類社會正在走向學習化社會,每個人必須終身繼續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終身教育是學習化社會的基石。終身教育思潮體現了一種與傳統教育(傳統認為的一次性學校教育)完全不同的嶄新的教育理念,表現出與傳統教育不同的特徵。所謂終身教育,簡言之,就是指能滿足個人在一生中多個階段生存發展的多方面需求的教育。終身教育的目標在於完善自我,構建學習化社會。綜觀終身教育的著作理論,其基本內涵可概括如下:

1.時空的整體性。即教育與學習“時時都有,處處皆在”。傳統教育往往將人的一生分割為三個時期:學習期,工作期,退休期。終身教育則衝破傳統教育的桎梏,認為教育應當是一個人從生命開始到生命完結永不休止的活動,即人的一生始終貫穿著教育與學習,不可分割。教育是人的一生在不同階段互為銜接、彼此制約、相互整合的終身過程,它能幫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學習和訓練的連續性。教育應當在每個人需要的時候,以最好的組織結構和最適當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智慧。主張衝出教育學習只有在學校才是正規式的狹隘侷限,強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密切結合,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各種教育體系都是人終生教育和學習的機構和場所。它十分強調教育資源的整合性和開放性,旨在實現人、教育、生活的整合。使人們充分發展自身的主體性、獨特性、創造性,獲得時空上的保證。

2.物件的全體性。終身教育強調教育應當面向全體人員,不論其性別、年齡、職業如何,都是接受教育的物件,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人人受教育、人人皆學習的學習化社會,以期給每一個人以生存和不斷髮展的能力。因此,它也是實現人人平等的一個重要手段。

3.人格的主體性。從本質上講,終身教育是旨在促進人發展的教育,教育目標是培養個性完善發展的人,教育過程“首先應為發揮今天還有明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潛力創造條件。人既是發展的每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終身教育應當是培養每個人透過各種形式的自我教育,在真正的意義上和充分的程度上成為自己發展的物件和手段。教育應當給予學習者充分的學習空間和發展空間,因為其學習動機有別於傳統教育下的外部強制性,它完全出自個人的需求和興趣,所以終身教育強調學習者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培養其自我學習的能力,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完全以每個學習者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為中心,允許並提倡人們的多次、多樣選擇,使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機會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為學習者的個性發展提供一切機會、一切便利,以實現人終身的全面和諧發展。誠如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3年的專家會議報告指出的那樣,“終身教育是解放自我實現及其自我完成的教育”。終身教育不僅僅是獲得新的社會技能和技術工具以面對現實生活,還和內省的'個人發展密切相關。

4.形式的多樣性。由於終身教育具有整體性、全體性、主體性的特點,所以必須具有多樣性。具體而言,終身教育在教學時間的安排,教學場所的選擇,教學內容的取捨,教學方法、技術、組織形式等方面均有靈活多樣性。它將克服傳統教育單調、刻板、劃一的弊端,使教育、學習更加切合實際,如有全日制、半日制、業餘的,有校內、校外、遠距離的,有長期、中期、短期的,有學歷、學位、非學歷、進修的等等。簡言之,教育實現形式上多樣化是終身教育突破傳統教育時空侷限的具體表現,它主要包括:辦學模式的多樣化,教育內容的多樣化,培養模式的多樣化,教育評價標準的多樣化,教育經費來源的多樣化。

在此,我們還有必要弄清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的聯絡與區別。其實,兩者在本質上是具有一致性和同構性的:終身教育是終身學習的基礎,為終身學習提供支援系統,終身學習又是終身教育的延續,它維持終身教育體系的運作,併成為終身教育的目標指向。終身教育可被看作一套指導教育實踐的組織和程式方針,旨在養成貫穿終生的學習。終身學習提倡培養公民個人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積極參加有意義的學習活動。那麼終身學習的目的何在?正確全面的予以審視與回答,將有助於我們加強成人高等教育,如何積極應答終身教育的挑戰問題的認識。中央教科所王松濤副研究員從生存與發展的角度,在終身教育的背景下對其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給我們極大的啟發,其觀點概述如下:終身學習應當超越社會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些基本的目標,其終極目的應當致力於透過貫穿一生的學習來獲取個體生存與發展的自由,包括認知的自由、行動的自由、做事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做人的自由。在學得自由的同時,也要學會承擔責任與義務,把學習作為生存的方式貫穿一生,並獲得終身學習的自由。我們認為上述學習目的論較之傳統的學習目的論,固然是一種突破,較之“四會”(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學習目的論,更是一種豐富和深化,它昭示的是現代教育本質的核心要義,是終身教育之於終身學習的靈魂所在。從某種意義講,明乎此,我們的研究和實踐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二、成人高教的價值定位

近代現代成人教育發展至今,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都無疑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而終身教育無論作為一種教育思想,或是一種教育制度,自問世後,迅速風靡全球,顯見二者之所以受到世人青睞與關注,是有其必然關聯性的。  另外,終身教育的主體性,也確證了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特殊的無可替代的決定性作用。成人在整個人口構成中,是一個最為龐大的人群,儘管各國的具體比例也許不盡相同,但大體占人口的70%左右,可見,由於成人教育物件人數巨大,天然地構成了終身教育實施物件的主體。可以說成人教育履蓋了每個人的多半生,是沒有終期的教育,具有物件的廣泛性,領域的開放性,過程的終身性,內容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等特點。從時間上看,每個人的一生中,在校外的成人期時間最長,成人教育佔終身教育的大部分。從對職業(生存)的幫助看,成人的教育和學習對知識選擇、掌握富有針對性,能力的培養紮實、有效,對職業乃至生存的幫助最直接、最有力。所以,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主體、核心、標誌,是形成學習化社會的主要渠道。

"  綜上所述,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思想與實踐的源頭,是其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實踐基礎,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決定因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必須大力發展成人教育,大力發展成人教育又會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二者之間具有非常明顯的互動作用。

三、成人高等教育現狀剖析

目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層次單一,成高普教化現象嚴重,成人高等教育中以學歷教育為主,非學歷教育的大學後繼續教育為輔,在學歷教育中又以專科層次為主,兼有少量專升本和高起本。1999年全國各類成人高校錄取新生106.9萬人,其中專科86.5萬人,佔錄取總數的80.92%,專升本16.6萬人,佔尋取總數的15.53%,高起本3.8萬人,佔取錄取總數的3.55%。成人高等教育層次單一,不僅是個歷史原因,而且與認識上的誤區也不無關係。從歷史原因而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人高等教育被定位為學歷補課教育,也就有了成人高等教育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因完成歷史使命而終結的觀點,從而導致成人高等教育長期以來以專科學歷層次為主,高層次的學歷教育發展緩慢。事實上,成人高等教育,是社會和個人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和必然的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全面提升在職從業人員在生活中的競爭能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有利於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而在他們自身價值的實現中不斷促進社會價值的實現和社會財富的不斷積累。因而,發展多層次的成人高等教育特別是高層次(本科、研究生層次)的學歷教育,有利於成人高等教育進一步健康有序的發展,滿足知識經濟時代對多層次、多規格、有個性特點人才的需求。綜觀世界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高層次的學歷教育令人注目。值得指出的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學歷教育與普通高校的學歷教育是不能完全劃等號的。遺憾的是我國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現象至今還未能充分引起人們的警示並得到有效扼制。作為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它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特點。就培養目標而言,普通高校著重培養理論基礎深厚、知識廣博、系統性強的專業人才,它是一種研究性、理論性人才培養模式,其人才有較大的適應範圍;而成人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各種實用型或繼續教育提高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人才適應範圍相對較小。除此之外,兩者在接受物件,基本性質上也不同(成教強調智慧更新與素質提高,而傳統普教強調知識傳遞、文化繼承)。因此,成人高校不僅應從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出發,在培養目標上著重培養應用型、實用型人才,而且這種人才具有明顯的職業特點,要按市場的實際需要設計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目前,成人高等教育開設的專業,基本上是全日制現有專業的“改進”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幾乎是全日制的“翻版”,連教學方法、形式及管理亦如出一轍,當然教學評價也就理所當然的是以“普教化”為標準了。問題的嚴重性正是源此而起,這種“普教化”的評價忽視了成人高等教育獨特性質,隔斷了成人高等教育與社會的聯絡,限制了成教科技、經濟功能的充分發揮。為此,有專家認為,成人高等教育質量評價標準應以“提高三率”為中心(即努力提高科學技術創新率、切實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紮實提高人才培養成功率)。與此相關的還有人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內適性、個適性、外適性質量整合統一的質量觀。據此,有人提出應構建以“問題中心”為教學主體,以“經驗中心”為教學主線的討論,參與、實踐為主要方式的具有成人顯著特色的教學方法體系。並認為在教育內容上應突出四個結合,即基礎性與前沿性的結合,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結合,民族性與國際性的結合,現實性與超前性的結合。我們認為上述觀點符合終身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規律,其鮮明的價值取向,必將在實踐中充盈鮮活的生命力。  一言以蔽之,衝破固守的“象牙塔”,努力提高自身與他校、社會的合作潛力,理應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價值取向。另外,從資訊化社會的發展趨勢看,強調合作性競爭也有其重要意義。資訊化、網路化大大地擴充套件了教育的時空,使成人高等教育體系、形式、手段、方法都發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革。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的資訊網路將成為成人學習的基本條件,絡將與資訊網路融合在一起,資訊網路成為學習者重要的知識來源,這樣全新的遠端教育方式,是以個人自主的個性化學習和互動式集體合作學習為基點,因此強化合作競爭意識,有助於組織和個體主動獲取資訊,及時加工資訊,有效利用資訊,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實現成人高等教育良性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