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淺析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用字現象

淺析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用字現象

一、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用字現象分析

訓詁學界通常用“A,通B”註釋通假字,用“A,同B”註釋異體字,用“A,後來寫作B”註釋古今字。本文也採用同樣的註釋方式對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中有關用字方面的註釋進行分析。

(一)古今字誤注成通假字

通假是古書籍中一種比較普遍的用字現象,一個詞原本有為專門記錄它而創的字,但作者常常不使用它,而是借用了一個與它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取代它,這樣兩個字就形成了通假關係,這借來的字就被稱作“通假字”。古今字是由同源分化或同音假借而一前一後產生的記錄同一個詞的不同書寫形式,先出現的稱古字,後出現的稱今字。在古代,字非常少,一個文字常常會表示多種意義,這也就造成了詞義表達的混亂。於是,為了避免在理解一些書面語言時產生誤會,常常會給這種字所記錄的某一個意義造一個新字以求分辨,這便形成了古今字。從產生時間及音形義關係來看通假字與古今字:通假字與本字是共時的,二字只需要聲音相同或相近,字形與字義可以沒有任何聯絡;古字與今字則是歷時的,一前一後產生,二字不僅在字形上有一定聯絡,字義上也相通。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課下的註釋中,有多處將古今字誤注成了通假字,比如: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課文原注為:共,通“供”,供給。“共”是群紐東部,“供”是見紐東部,見群旁紐,均屬舌音,二字雖讀音相近,但並不是通假關係。《說文解字》:“共,同也。”“共”的本義是共同,後引申出供給等意義。為了分擔“共”字的壓力,於是後人就為“共”加了形旁,造出“供”字,由“供”專門承擔“共”的引申義“供給”,“共”字則專門負責其本義。文中“共”應為“供應、供給”義,這並不是“共”現在的意義,而是後起字“供”的含義。由此可見,“供”是後起字,其本字為“共”,二字是古今關係。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必修二《赤壁賦》)課文原注為:馮,通“憑”。兩個字都是並紐蒸部平聲,同紐同韻,讀音極近。《說文解字》:“馮,馬行疾也。”“馮”的本義是馬跑得快,後引申出“依靠、憑藉”等義,先秦古籍中常用“馮”來表示“憑藉、依靠”的含義。後來人另造“憑”字分擔“馮”的“憑藉”義。目前,“馮”的本義很少使用,僅用來表姓氏。“憑”字在出現時間上要遲於“馮”,所以它們應為古今關係,而非通假。3.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必修三《寡人之於國也》)課文原注為:塗,通“途”,道路。兩個字都是定紐魚部平聲,同紐同韻,讀音相同。《說文解字》:“塗,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塗”的本義是水名。《說文解字》未收錄“途”字,“塗”字後來被假借表示道路義,於是人們將“塗”字變換形旁另造“途”字表道路義。可見“途”字晚於“塗”,“塗”是本字,“途”是後起字,二者是古今關係。4.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必修四《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文原注為:孰,通“熟”,仔細。兩個字都是禪紐覺部入聲,同紐同韻,讀音極近,但不是通假關係。“孰”的本義是生熟的“熟”,在古代並沒有“熟”這個字,一直用“孰”字表示這一含義。“孰”字在後來專門被用作疑問代詞,後人就為“孰”另加了形旁造出一個新字“熟”,表示“生熟、熟悉、”等義,“熟”字慢慢地取代了用作本義的“孰”。可見“熟”是一個後起字,是今字,“孰”“熟”二字是古今關係。5.臣以險釁,夙遭閔凶。(必修五《陳情表》)課文原注為:閔,通“憫”,指可憂患的事。二字都是明紐文部上聲。《說文解字》:“閔,吊者在門也。”本義為有兇喪,憂患。《說文解字》中無“憫”字。可見“憫”字在產生時間上明顯晚於“閔”。在先秦古籍中也多用“閔”表“憂患、哀憐”義,後來人為“閔”另加形旁造出新字“憫”,由“憫”字來記錄“憐憫,憂患”等義,原文中“閔”的含義為“不幸、可憂患的事”,這一義項現在由“憫”記錄。所以“憫”是一個後起字,“閔”是古字。

(二)通假字誤注成異體字

漢字的產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了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造字機理不同,也就出現了一字多形現象。所謂異體字,就是讀音與意義完全相同,僅形態結構或結構部件位置等不同的字。一個字可以產生一個或好幾個異體。從產生時間及音形義關係上來看,異體字是共時的,不僅讀音要相同,意義也要相同,但字形間不需要有任何聯絡。1.無能為也已。(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課文的原注為:已,同“矣”。“已”是喻紐之部上聲,“矣”是匣紐支部上聲,二字韻部相近,且都是喉音,讀音相近。這兩個字都可充當語氣詞,表命令或請求,但僅就這一用法相同。比如“已”有“停止、完畢、已經”等義,而“矣”沒有,兩個字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所以,“已”與“矣”不是異體字。2.不顧恩義,畔主背親。(必修四《蘇武傳》)課文的原注為:畔,同“叛”。二字都是並紐元部去聲,同紐同韻,讀音極近。《說文解字》:“畔,田界也。”畔的本義是田界。《說文解字》:“叛,半也。”“叛”是形聲字,從反,從半,半亦聲。“反”是指相反,“半”指“半路上”。“半”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原本同路的兩人在半路上分手,變成相背而行”。因此,“叛”的本義是半路分手,各奔前途。“畔”與“叛”的含義沒有任何關聯,因而不是異體字。文中的“畔”字應為“背叛”的意思,這一義項現在由“叛”承擔,二字只是因為音近而通假。3.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必修四《蘇武傳》)課文原注為:旃,同“氈”,毛織的氈毯。“旃”與“氈”都是章紐元部平聲,二字同紐同韻,讀音極近。《說文解字》:“旃,旗曲柄也。”“旃”的本義是赤色的曲柄旗。而“氈”則指用獸毛做成的片狀物,兩字的意義並沒有任何關聯。原文中“旃毛”指“氈毛”,但這並不是“旃”的意義而是“氈”的本義,故二字為通假關係。“氈”為本字,“旃”為通假字。4.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必修四《蘇武傳》)課文原注為:去,同“弆”,收藏的意思。二字都是溪紐魚部上聲,同紐同韻,讀音極近。“去”的本義是離去,而“弆”的本義是收藏。通假字與形聲字的聲旁關係非常密切,古人在寫字時圖省事,一般來說會用筆畫少的聲旁來代替本字,“去”與“弆”也正是這樣,由於“弆”字是一個難字且並不常見,古人便用“弆”的聲旁“去”表“弆”。這兩個字意義卻相差甚遠,只是因音近而通假。5.空自苦亡人之地。(必修四《蘇武傳》)課文的原注為:亡,同“無”。“亡”是明紐陽部平聲,“無”是明紐魚部平聲,陽魚對轉,讀音相近。“亡”的本義是“逃走”,後引申出“消失、沒有”等義。“無”的本義就是“沒有”,“亡”字所具有的“傷亡、死亡、滅亡”等義,“無”字沒有。“亡”在文中是沒有的意思,這一義項現在由“無”承擔,“亡”與“無”也是因音近而通假。二字意義並不完全相同,注二字為異體字顯然是錯誤的。

(三)古今字誤注成異體字

古今字與異體字的概念在上面已提及,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中有一組古今字被誤注成異體字,即:信義安所見乎?(必修四《蘇武傳》)課文的原注為:見,同“現”。“見”與“現”都是匣紐元部平聲,同紐同韻,讀音極近。《說文解字》:“見,視也。”“見”的本義是看見,後引申為顯露。《說文解字》中沒有“現”字。“現”的本義是顯露,物體只要能被看見,它自己一定會顯露,“現”的意思是“見”的引申。在“顯露”這一意義上,古籍多用“見”字,可見,“見”是古字,“現”是今字。

(四)其他

1.兩字不存在字際關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文言文註釋中,有一組字並沒有任何字際關係卻被注為異體字。原文為:“儼驂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必修五《滕王閣序》)課文原注為:儼,同“嚴”,整齊的樣子。《說文解字》:“儼,昂頭也。”本義是昂頭,後引申為莊重、整齊等。《說文解字》:“嚴,教命急也。”本義是緊急,後引申出嚴格、尊敬等義,“嚴”字並無整齊的含義,且“儼”自身就有整齊的意思,所以二字間沒有任何的字際關係。2.同一字組前後註釋不一致這種情況在教材中共有兩組:一是“已”與“矣”;二是“反”與“返”。“無能為也已”(必修一《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已”課下標註為:已,同“矣”。而“湯之問棘也是已”(必修五《逍遙遊》)中的“已”卻是:已,通“矣”。同一個字組,一個用“同”注,另一個卻用“通”,明視訊記憶體在矛盾。同樣,“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必修一《荊軻刺秦王》)註釋為:反,通“返”。而在“適莽蒼者,三餐而反”(必修五《逍遙遊》)中註釋為:反,後來寫作“返”。“反”與“返”一處被注為通假關係,另一處卻被注為古今關係。

二、對高中語文教材把三種文言文用字現

象混為一談的一些改正建議讓學生明晰用字現象是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解決註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需要教材編著者、教師及學生三者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首先,教材編著者應對文言文註釋的編撰更加嚴謹,使註釋既具有科學性和統一的標準,又符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這也就需要教材編寫者多方瞭解,多方調研,深入瞭解文言文用字教學中的問題,聽取師生的反饋意見,對文言文用字方面的註釋進行修改。同時,語文教材中應有文章向學生介紹用字方面的理論知識,否則,學生只會對這一方面的知識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其次,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授用字方面的知識時不宜過於繁雜,要詳略得當,深入淺出,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教師又不可完全信賴教材中的註釋,要有自己的見解,會獨立思考,勇於質疑。最後,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應充分利用註釋,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同時,對待用字方面的註釋,學生可大膽質疑、獨立思考,而不是對課下的註釋一味迷信、盲從。此外,學生也可對用字方面的註釋進行系統的歸納總結,有疑惑的地方可查閱各類典籍,或與老師討論解決。

參考文獻:

[1]陳蒲清.文言文基礎知識問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鄭雨化.常用通假字選擇[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2008.

[6]唐作藩.上古音手冊[M].北京:中華書局,2013.

[7]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