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如何加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加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都將提升教育質量確定為教育改革的重心,解決“有限的教學時空與無限的知識增長”的矛盾更成為重中之重。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用最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掌握那些最值得掌握的知識與能力,使學習成為年輕一代成長的助力而不是負擔,既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20世紀80年代,呂叔湘先生深刻地指出,我國語文教改的核心問題是提高教學效率。在基礎教育的範疇內,語文學科——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學,如何提高有效性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更為嚴峻。

一、巧架橋樑,“有效”在懸念中起步

作文是學生頭疼的事情,“咬著筆桿愁眉苦臉”,“看著題目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這樣的情形在作文課堂並不少見。但令人驚奇的是,莊老師的作文課堂中不但沒有這樣的情形,相反我們看見學生的是他們樂於表達。

我想,這一切“反常”的表現,應該是源於莊老師巧妙地匯入,為學生的學習架起了一座心靈橋樑。上課時,莊老師,創設懸念,出示“滾”字,請學生大聲念出來。學生的表情都挺奇怪的,教師創設了懸念,激發學生的興趣,產生了疑問,很巧妙自然地匯入本節課內容,教學無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有效教學的第一步。

二、巧設過程,“有效”在靈動演繹中鋪展

莊老師讓學生上臺表演怎麼“滾”,用生動活潑的表演形式,創設了有效的課堂情境,開啟學生寫作思路,讓學生體會到怎麼寫“活動類”的作文,注意關注當時一系列的動作和臉上覆雜的表情。注意說話要完整,有條理。這個環節看似簡單,但其實並不簡單。

莊老師先讓同學們表演,表演前提示要注意觀察動作、神態,學生表演完後,指明優秀學生說,同樣說的過程引導學生提煉動作、神態的好詞好句。這裡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瞭如何寫好動作神態。然後讓這名學生再次表演,學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朝向動作、神態,為第一次練筆指引了方向。接著,再進行第二次各種形式的表演,學生的關注點再次指向了動作、神態,好詞佳句不時蹦出。最後,兩次表演之後,莊老師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取題,緊扣六年級的篇章教學。

縱觀整個環節,我們可以這樣說:方法是在學生的自主觀察、自主思考中、在教師潤物細無聲的指點中不知不覺掌握的,既輕鬆又有效。

三、巧作點評,“有效”在肯定鼓勵中昇華

教師好的評價不僅可以激勵學生,還能引領學生、提升學生。作文,需要的是語言,所以莊老師的評價,尤其注重對學生語言的提升。比如本堂課,莊老師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同學表演時一系列的動作和臉上覆雜的表情。注意說話要完整,有條理。十分注重學生和自己語言中表現動作和神態的一些關鍵詞,“凶神惡煞、可憐巴巴、咬牙切齒”等,課堂上,學生的心是活躍的,情是真摯的,但由於平時的積累不夠,或一時不能聯想,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學生,想說卻無法說,說不明,此時,教師提供一些詞語,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習作時運用語言,使描寫更具體。還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為今後同類題材的寫作奠定基礎。

語文教學專家譚惟翰曾說過,“納”是“吐”的前提,是基礎,會“納”才談得上“吐”。”莊老師的設計與引導,不正是在幫助學生“納”嗎?有了足夠的“納”,還怕學生“吐”不出嗎?

智慧的.教師能創造智慧的課堂,智慧的課堂能培養智慧的學生。在莊老師的作文課中,處處顯示著教師的智慧:關注了學生的興趣和個性,關注了學生的起點和發展。在這樣的課堂中,我們能聽到生命拔節的聲音,能看到生命成長的畫面,是真正的有效課堂。當然,如果再加點時間,透過師生評點,生生點評,緊扣前面學到的描寫動作、神態的方法在習作中得到落實,那麼被評點的學生會更有信心,其他學生也能明白怎樣的描寫是好的,從哪些方面改進等,這樣也許會更生本、更有效。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