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特洛伊之戰觀後感

特洛伊之戰觀後感

特洛伊之戰這部影片帶給了人們怎樣的觀影體驗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觀後感,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特洛伊之戰觀後感一

當事實變成了傳說,那我們就出版傳說把·····

這將是一段史詩,如果將它幻化為傳說,那麼就賦予它一段符合傳說的評論把。

是否可以簡單的將這首悲歌的啟奏交給一個女人呢,名為海倫的美女,由她奏響,演奏了這曲恢弘壯麗的悲歌。一個女人讓世界為之瘋狂,為之顛覆。這樣的世界是如此的浪漫,不免單純,純粹的有些可愛。

美女是上帝的創造物,不懂得欣賞的人是要遭到天譴的。即使是因此招來無端禍亂的特洛伊人民,在見到海倫的那一刻,也為她的美貌及高貴的氣質而傾倒,將她奉為聖女。海倫,你究竟有多美,我願一睹你的芳容,即使從此萬劫不復。

海倫看到了百花鬥豔,蝴蝶雙飛;也看到了流瑩點點,蟬鳴聲聲;她看到了黃葉紛紛,落花陣陣;也看到了凍雨連連,霰雪飄飄····你在驚歎四季的美,豈知我在留戀你的美。

試想誰能預料十年征戰,死傷無數,一個簡單的木馬就成功的讓特洛伊人民在熱情的慫恿下,喪失理智,自己鑿開了城牆。

一部恢宏的史詩竟然是這樣的結局!英雄喪失鬥志,美人孤獨恐慌·····不管是勝者還是敗者,這段史詩的落幕都太荒涼了。

即使愛讓人罪惡滔天,如此萬劫不復,仍將愛下去。

特洛伊之戰觀後感二

在浪漫壯觀、引人遐思的古希臘,奧林匹亞眾神與人類之間的愛恨傳奇至今為人津津樂道,而在這其中,荷馬史詩《伊里亞特》所記錄的特洛伊之戰更是後世劇作家與觀者反覆演繹的經典作品。當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受希臘斯巴達國王之邀赴宴之際,卻迷戀上了國王的妻子海倫,對方傾國傾城的容貌讓他不能自已,遂將海倫帶回自己的國家。此舉引發了希臘諸國的憤怒,在邁錫尼國王阿伽門儂的號召下,一支強大的聯軍浩浩蕩蕩向特洛伊挺進。在隨後長達十年的戰爭中,阿喀琉斯、奧德修斯、赫克托爾等英雄各逞英豪,譜寫了蕩氣迴腸卻又令人扼腕唏噓的傳奇史詩……

愛情帶來了戰爭也結束了戰爭!在最後阿喀琉斯奮不顧身的去找那個女人著實感人啊。在惡毒的人也有心軟的地方。只是糾結為什麼那個女人不去為阿喀琉

斯擋一箭呢?好像期待他們能在一起,或者那個女人跟阿喀琉斯一起死去。觀看電影《特洛伊》始終是一個平靜的過程。沒有懸念,沒有巧合,甚至沒有過多的出人意料。究其原因,我想是由於對《荷馬史詩》的內容和情節早已耳熟能詳。特洛伊戰爭幾乎完全來自於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女神忒提斯的婚禮沒有邀請離間女神厄里斯,懷恨在新的她將一個刻有"賞給最美者"的蘋果丟在婚宴上,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阿西娜,愛與美神阿佛洛狄忒只的爭吵,為他們評判的帕里斯將蘋果給了愛神,於是,另外兩個女神發誓要向特洛伊人抱負。希臘的皇后海倫被特洛伊王子奪走,這成了雙方交戰的導火索,除了1000只戰艦和雙方的20萬大軍之外,奧林匹斯眾神都加入到這場大戰之中,戰爭持續了10年,雙方都損失巨大,在最後階段希臘方面的奧德修斯設"木馬計"攻破了特洛伊的城池,海倫又被帶回希臘。

就像荷馬自己說的那樣,阿喀琉斯的憤怒是整部史詩的主線,影片的第一主角仍然是阿喀琉斯。電影也是以阿喀琉斯的出場而掀開帷幕的。這是典型的好萊塢式的開端。兩軍交鋒,勢均力敵,各不相讓,恰恰需要一個超人式的人物出現來打破僵局。而阿喀琉斯正是這個創造奇蹟的關鍵人物。當主帥傳令召他出陣時方知他並未在隊伍中,便火速令人回去請他出戰。孰料我們的英雄此刻卻在自家的緯帳中睡眠正酣。聞聽前線有難後仍不慌不忙地更衣披掛,搬鞍認鐙。透過這一系列的鋪墊已經在觀眾的心裡營造出了一種強烈的`期待和渴望。到這裡,導演已經很成功地完成了對阿喀琉斯這一英雄人物的初步塑造。這樣一個開頭儘管充斥著強烈的美國風格,但卻很好地避免了史詩中眾神爭奪金蘋果的冗贅的開篇。此之謂編劇的聰明之處。這個開頭真是相當精彩。但是若再想影片中尋找類似的精彩之處卻寥寥無幾了。

用電影手段重新詮釋經典歷來是件不討好的事情,稍有不慎便會招致失敗。影史上成功的例子雖然不少但失敗的例子也有很多。這部史詩巨片《特洛伊》是否真的重現了史詩應有的恢弘魅力和氣質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史詩原作中一切皆由神安排,人類逃不脫神的掌控。其實整個特洛伊傳說的悲劇色彩,也正在於此。但是在電影中我無論如何也無法把布拉德·彼特扮演的阿喀琉斯以及奧蘭多·布魯姆扮演的帕里斯視為神而不是人。他們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無一不體現出人類的特質。因此在影片中,所有的神都已經人化了。這個問題不知是否應該歸咎於導演。

此外,影片中的眾多人物也有許多問題。首先是特洛伊皇后海倫。原作中把她形容為天下第一的美人,但是到了電影中,演員本身的氣質不足以表現出美女海倫的全部風采,相貌平平不說,單是寥寥的幾句平庸臺詞就讓人感到希臘與特洛伊兩個國家因為她而發動持續十年的戰爭是多麼荒唐無比的事情。其次是我們的第一英雄阿喀琉斯。阿伽門農要想勝利,只有依靠勇士阿喀琉斯——世界上最偉大的戰士。傲慢、反叛又不可戰勝的阿喀琉斯向來只是為了自己的榮譽而戰,他對名聲的追逐永不厭倦,這是他才是高舉阿伽門農的旗幟攻打特洛伊的真正原因,然而突然降臨的愛情決定了他的命運。阿喀琉斯給我的感覺總好像是前後判若兩人,人物性格發展得有些太過突兀了。為了國家的紛爭而退隱山林,為了兄弟的慘死而怒向刀叢。雖然原作如此但劇情發展得總是顯得突然而缺乏條理。褪去神話的光環,單純表現阿喀琉斯的英勇,一個四肢發達,頭腦極度簡單的形象便取代了原作中真正的、核心的英雄,同時削弱了他的悲劇英雄色彩。

總體而言,影片有些窮途末路之感。這也是好萊塢電影發展所必須要面對的關鍵問題。但是荷馬的鉅作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影片的不足。希臘不僅僅在思想及科學領域點燃了西方文明的火花,那個人神共存的世界,同樣為藝術奠定了根基。尼采用一本書,論述了藝術的根源便是悲劇性,而這悲劇性恰恰來自於希臘的文化。那些傳說,那些被詩人們所吟唱的神與英雄的悲壯事蹟,成為整個希臘乃至世界的財富。顯然,這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