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對聯

茶的對聯的

關於茶的對聯的大全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下面是關於茶的.對聯,請參考!

關於茶的對聯

上聯:坐請坐請上坐;

下聯:茶敬茶敬香茶。

上聯:最宜茶夢同圓,海上壺天容小隱;

下聯:休得酒家借問,座中春色亦常留。

上聯:煮沸三江水;

下聯:同飲五嶽茶。

上聯:竹雨松風蕉葉影;

下聯:茶煙琴韻讀書聲。

上聯:只緣清香成清趣;

下聯:全因濃釅有濃情。

上聯:一簾春影雲拖地;

下聯:半夜茶聲月在天。

上聯:一杯春露暫留客;

下聯:兩腋清風幾欲仙。

上聯:陽羨春茶瑤草碧;

下聯:蘭陵美酒鬱金香。

上聯:秀萃明湖遊目客來過溪處;

下聯:腴含古井怡情正及採茶時。

上聯:小天地,大場事,讓我一席;

下聯:論英雄,談古今,喝它幾杯。

上聯:香飄屋內外;

下聯:味醇一杯中。

上聯:香分花上露;

下聯:水吸石中泉。

上聯:為善讀書是安樂法;

下聯:種竹植茶是明妙心。

上聯:為人忙,為己忙,忙裡偷閒,吃杯茶去;

下聯:謀食苦,謀衣苦,苦中取樂,拿壺酒來。

上聯:天下幾人閒,問杯茗待誰,消磨半日?

下聯: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來證三生!

上聯: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

下聯: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無遺。

上聯:隨手烹茗化白鶴;

下聯:綠地垂柳釣青錢。

上聯:雖無揚子江中水;

下聯:卻有蒙山頂上茶。

上聯:松濤烹雪醒詩夢;

下聯:竹院浮煙蕩俗塵。

上聯:四海鹹來不速客;

下聯:一堂相聚知音人。

上聯:四方來客坐一陣無分你我;

下聯:兩頭有路喝二杯各自東西。

上聯:識得此中滋味;

下聯:覓得無上清涼。

趣味對聯趣事

1、從前有個少爺,平日吃喝玩樂,遊手好閒,把他父親留下的遺 產都花光啦,臨近年關,連柴米也沒有。除夕夜,這窮困潦倒的少爺寫啦一副對聯自嘲,貼於門口:“行節儉事,過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學究讀後,慨嘆不已,在對聯的聯首各加上一字,成啦:“早行節儉事,免過淡泊年。”

2、從前有個財主,他打算開個酒店,就出啦三分銀子徵求新店對聯。有個秀才去應徵。財主說:“對聯要稱讚我的酒好、醋酸、豬肥、人丁旺,店裡又沒有老鼠。”

那個秀才人筆一揮,很快就寫成啦:

上聯是: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

下聯是:釀酒缸缸好,造醋罈壇酸。

橫批是:人多、病少、財富。

秀才寫完之後,搖頭晃腦地把對聯念成:

“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

“釀酒缸缸好造醋,壇壇酸。”

“人多病,少財富。”

3、國文老師在臺上講解對聯,舉例說:“從前某報社曾公開徵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下聯,結果投稿信件很多,有句對的很好,就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此時一位調皮的學生突然叫道:“男學生女學生男女學生生男女。”

4、清代文學家李調元,幼時思維敏捷,一次先生授課時見他撓癢,先生便挖苦說:“搔搔癢癢,癢癢搔搔,不搔不癢,不癢不搔,越搔越癢,越癢越搔。”李聽啦很生氣,眼珠一轉隨口對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先生逗學生,反被學生辱罵,非但不惱火,卻當眾對學生大加讚賞。

5、一位姓石的先生正在講課,見有隻母雞啄食到學堂門口,他一磚頭扔去就把雞打死啦,滿堂學生嚇得目瞪口呆。先生不僅毫無憐憫之情,反而出啦個上聯讓學生對:“細羽家禽磚後死。”母雞的小主人也在學堂唸書,看到先生無端打死母雞,十分氣憤,對啦下聯:“粗毛野獸石先生。”工整嚴密,無可挑剔,先生自取其辱,面紅耳赤,又不便發作。

6、一秀才上山遊玩,不小心迷啦路。見一擔柴樵夫,趕忙上前詢問。樵夫見是一個讀書人就說:“你是秀才,我出個對聯讓你對怎麼樣?”秀才心想“樵夫的對聯還能對不上嗎?”就說:“請出上聯”樵夫用手一指說:“此木為柴山山出”。秀才無以為對,即跟著樵夫緩緩而行。走到山下看見村莊時,已是暮色沉沉,炊煙裊裊。秀才靈機一動有啦下聯。立即說道:“因火成煙夕夕多”。

7、過去,人死後要請和尚做道場,唸經頌德,超度亡靈。有人針對此事寫對聯一幅,以示反對:經懺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

8、一書生門對富人家的竹園,故在門上貼對聯一幅: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富人見後將竹子全部砍去,此人在對聯下各加一字,成:門對千竿竹短,家藏萬卷書長。富人一見,乾脆將竹子連根挖掉,此人又各加一字,為: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