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三角形分類》說課稿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三角形分類》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24至25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題。

2、教材簡析

三角形分類是新課程教材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認識,能夠在物體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學習了角的知識,認識了常見的角,為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特徵從角和邊的不同角度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做好了有力的知識支撐。三角形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透過學習活動,發現三角形和邊的特徵會給三角形的分類,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我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根據《三角形分類》這一知識的地位和作用,本課設計的觀察、操作、比較、小組討論等教學環節都是為了使學生能近角和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因此這是教學重點。

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年齡特點,如何引導學生歸納出各種三角形的'特徵,這是學生掌握本課知識的一個質的飛躍。

因而,能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5、教學準備

除了準備彩色卡紙,三角形平面圖等,課前佈置學生把課本P113圖2的三角形剪下來。

二、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以直觀教學為主,運用觀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多種方法,結合教材,讓學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分一分,說一說的自主探索過程中發揮學生相互之間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在動腦、動手、動口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

在教學中,首先把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利用教材12個三角形組成的圖案,讓學生說說自己對三角形的認識,引出課題三角形的分類。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交流,尋找三角形分類的方法,最後讓學生說說自己歸類的依據,歸納出各種三角形的特徵,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出示圖案(採用直觀教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這個圖案像什麼?由什麼圖形拼成的?

2、考考你的眼力,這幾個三角形的形狀一樣嗎?什麼不一樣?(讓學生具體說一說)

在三角形這個大兵營裡,它們的角和邊各有特點。這節課我們就根據三角形角和邊的特點給它們分類。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分類

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引入課題,即為學生接受新知識做好鋪墊,也讓學生明確學習內容直奔放主題。

(二)動手操作,探討三角形分類方法

1、根據角的特點,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把學習變成人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我設計瞭如下環節:

(1)學生先是獨立思考、獨立操作,獨立探索分類。(事先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學袋:一張表格和一張彩色卡紙)

①學生根據表格對這12個三角形進行觀察,再填表。填完表格,再對錶格中的資料進行觀察,就能容易地進行分類。

②把分類的結果貼在彩色卡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