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已的事情自己做-育兒知識
幼兒能力與習慣的培養關鍵是在學前期。幼兒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產生深遠的影響。2歲兒童的身體和手的基本協調動作正處於鍛鍊時期。但是現在的家長卻忽視了孩子的這種願望,大多數包辦代替,他們過多的關愛不經意間挫傷了孩子們的希望自理的積極性,阻礙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家長的配合,可以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形成極大的幫助。在幼兒園生活活動,是對孩子能力與習慣培養形成最佳平臺之一。因此,教師的指導與家長的配合尤其顯得重要,家庭教育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助力。
將近5個月時間,我班孩子們已基本上在吃飯,如廁等方面形成正規。由於託班的孩子是陸陸續續入園的,因此在教學上會帶來相應的困難。譬如:剛剛來兩個星期的周亦靖特別喜歡哭,喜歡抱,幾乎什麼樣辦法都用過了,可到睡覺時還是要哭鬧。分析下來可能在家裡是老人帶的時間比較多,家長比較依從孩子,造成現在睡覺要抱,吃飯要抱等等一些類問題,為幫助無法正常融入集體生活的她,老師現在只能一個一個地解決問題,改掉不良習慣,直到目前為止她基本上已能一上午進入遊戲當中,很少哭鬧。這個例子說明:根劇23歲年齡段,應該基本養成獨立吃飯,自動入睡等習慣了。在此希望家長放開手,讓你的孩子們能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正成為小主人。
有的孩子在語言上也有進步,剛來幼兒園不願意和老師交流。譬如:吃飯時要湯,吃飽了,我還要等。都是老師問才肯回答的。可現在,透過學習巧虎吃飯的遊戲,漸漸地在語言上有了很大進步。包括早晨來園的禮貌用語,都有了很大飛躍的進步。有此可見,託班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某件事情,尤為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在生活中獲得,在學習中獲取的,兩者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缺一不可。
總之,在託班生活活動中,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況,問題出現,這不但要求老師和家長在生活中勤於觀察,發現問題,更要求老師和家長能有的放矢地尋找適合與孩子,使孩子樂意接受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還要符合年齡特徵,以遊戲情趣帶領孩子們樂意去做,真正使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