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管理

裝置管理工程師論文

裝置管理工程師論文

裝置管理工程師是一種管理裝置儀器並保證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的工程師,小編收集了裝置管理工程師論文,歡迎閱讀。

裝置管理工程師論文【一】

摘要:隨著高等級公路建設的不斷髮展,對築路機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機械裝置的高效管理是決定工程質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條件,因此加強工程機械裝置的管理,做到科學管理,合理使用,及時保養,視情維修,經濟核算,以更好的為公路工程建設服務,取得裝置管理的最佳經濟效益。本文透過公路工程裝置管理的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築路機械裝置管理技術措施經濟效益

1裝置管理存在的問題

招投標制和專案部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公路建設市場發展的產物,專案部屬非常設機構,因此決定了機械裝置的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1.1施工裝置不配套

工程中標後組建專案部,從各專案部抽調的機械裝置大多是技術狀態較差,投入新的公路工程難免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而一些公路工程所需大型或特殊的裝置不到位,裝置不配套同樣是個棘手的問題。

1.2專案部裝置管理短期行為嚴重

專案部所追求的是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效益。對機械的使用自然是越快越好,但由於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得不加班加點,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這種“重管理,輕使用”的行為直接影響機械的技術狀態和使用壽命。而對於施工過程中發生故障的機械,尤其大型機械,專案部都不願承擔高額的維修費用,而僅由一個專案部承擔也不盡合理。

1.3機械管理與生產管理存在矛盾

專案部主要以路橋技術人員組成,機械管理人員往往不在專案部或不是專案部重要組成人員,而生產管理人員作為機械使用管理的門外漢,對機械的正確使用、定期保養等知識可想而知,而操作手對施工技術所知甚少,往往處於施工被動或受支配地位,這樣機械管理被大大削弱。

2裝置管理的措施

2.1積極作好裝置的組織工作

專案部成立時應立即建立專案裝置組織管理體系,根據專案的大小做好組織計劃,確定機械種類,數量和主導機械,編排所有進出場計劃和機械總量控制,及時上報組織計劃,組織機械到位,並深入瞭解各機械技術狀態,撤換低劣機械,為公路工程順利進行做好準備。摘要:隨著高等級公路建設的不斷髮展,對築路機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機械裝置的高效管理是決定工程質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條件,因此加強工程機械裝置的管理,做到科學管理,合理使用,及時保養,視情維修,經濟核算,以更好的為公路工程建設服務,取得裝置管理的最佳經濟效益。本文透過公路工程裝置管理的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築路機械裝置管理技術措施經濟效益

1裝置管理存在的問題

招投標制和專案部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公路建設市場發展的產物,專案部屬非常設機構,因此決定了機械裝置的管理存在諸多問題。

1.1施工裝置不配套

工程中標後組建專案部,從各專案部抽調的機械裝置大多是技術狀態較差,投入新的公路工程難免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而一些公路工程所需大型或特殊的裝置不到位,裝置不配套同樣是個棘手的問題。

1.2專案部裝置管理短期行為嚴重

專案部所追求的是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效益。對機械的`使用自然是越快越好,但由於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得不加班加點,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這種“重管理,輕使用”的行為直接影響機械的技術狀態和使用壽命。而對於施工過程中發生故障的機械,尤其大型機械,專案部都不願承擔高額的維修費用,而僅由一個專案部承擔也不盡合理。

1.3機械管理與生產管理存在矛盾

專案部主要以路橋技術人員組成,機械管理人員往往不在專案部或不是專案部重要組成人員,而生產管理人員作為機械使用管理的門外漢,對機械的正確使用、定期保養等知識可想而知,而操作手對施工技術所知甚少,往往處於施工被動或受支配地位,這樣機械管理被大大削弱。

2裝置管理的措施

2.1積極作好裝置的組織工作

專案部成立時應立即建立專案裝置組織管理體系,根據專案的大小做好組織計劃,確定機械種類,數量和主導機械,編排所有進出場計劃和機械總量控制,及時上報組織計劃,組織機械到位,並深入瞭解各機械技術狀態,撤換低劣機械,為公路工程順利進行做好準備。

2.2做好所有裝置的查驗、保養、除錯工作

(1)做好預防性維修。對所有到場的執行機械進行一次全面的啟動檢查,並組織機械手對機械裝置進行例行保養,包括三濾檢查、加註潤滑脂、緊固螺栓以及油品的汙染程度檢查。對於存在問題的機械,應編制合理的檢修計劃,並立即組織實施。

(2)新購機械要選拔素質較高、責任心強的人員,協同廠方做好裝置的安裝除錯並對機械手實行崗前培訓,掌握操作規程、熟練操作技術後方可上機正常工作。

3施工中的機械管理

(1)專案部要周密安排,搞好裝置組織工作,及時對裝置進行調配。

(2)操作手要服從專案安排,又要結合本機情況視情作業。

(3)操作手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隨時觀察裝置的動態狀況,及時排除各種隱患,杜絕因油水等問題影響正常運轉。

(4)操作手要嚴格執行機械保養制度,避免過時保養,使機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對利用率高、易損壞、易出故障的裝置應做好跟蹤診斷,變事後修理為預防性修理。機械發生異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機檢查,並及時彙報給領導,以便迅速組織維修人員進行現場搶修。

(5)機械的易損件應作好儲備,避免因購件週期過長影響公路工程施工。

(6)對缺口機械應進行租賃,保證公路工程如期進行。機械租賃應多做好市場調查,努力降低租賃成本。

4設立機械維修基金,加強機械裝置的成本核算

(1)設立機械維修基金,實行專款專用,能夠有效解決專案部的短期行為。機械維修基金可從各專案部提取,比例可根據專案大小或效益的情況而定;

(2)成本核算應對燃油、潤滑油和維修費等執行單機登記,隨時掌握裝置完成單位產量、所需動力、配件消耗等雜費開支等情況。健全機械裝置使用記錄,對運轉檯班、臺時、完成產量、油料、配件消耗等作好基礎資料的收集,按月彙總和對使用效果進行分析評價,以便對機械使用技術指標的比較和調整。

5結束語

專案部加強裝置生產要素的最佳化配置,使用管理,成本核算,一方面可以相互協調,有機結合,共同完成公路工程專案的預期目標。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機械裝置與公路工程專案的兩者管理效益的共同提高,這是加強公路工程專案施工裝置有效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和有效途徑。

裝置管理工程師論文【二】

摘 要:監理工作現在已成為高風險職業,特別是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在《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也對監理的安全責任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作為一個監理人員一定要把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並對如何做好監理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監理工程師;安全;管理工作

1.對施工單位安全管理方面的審查:

1.1安全生產責任制

專案部應建立以專案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這裡各級管理人員包括專案經理、安全員、生產、技術、機械、器材、後勤、分包單位負責人等管理人員,均應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經責任人簽字確認。專案部應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員,具體要求是:建築工程按建築面積1萬平米以下工程1人,1到5萬平米不少於兩人,5萬以上不少於3人,並應成立安全小組。

1.2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

工程專案部在施工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應針對工程特點、施工工藝,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按要按建設部87號文規定分別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超過一定規模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單位應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論證;監理應相對應的編制監理細則。

1.3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負責人在分派生產任務時,應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應由交底人、被交底人、安全員進行簽字確認;安全技術交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按工程部位分部分項進行交底;二是對施工作業相對固定,與施工部位沒有直接關係的工種,如起重機械、鋼筋加工等應單獨進行交底,三是對工程專案的各級管理人員,應進行以安全施工方案為主要內容的交底。

1.4安全檢查

工程專案部、監理部均應建立定期安全檢查(季節性)制度;最好每週一次;安全檢查應由專案負責人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及專職安全員參加,定期進行並填寫檢查記錄;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明確責任,定人、定時間、定措施限期整改完成。重大事故隱患應填寫隱患整改通知單,按期整改落實。整改後應組織工地相關人員複查。

1.5安全教育

施工單位應建立安全培訓、教育制度;施工人員入場,工程專案部應組織進行以國家安全法律法規,企業安全制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定,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為主要內容的三級安全教育和考核;

1.6應急救援預案

工程專案部應針對工程特點,進行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制定防觸電、防坍塌、防高空墜落、防起重及機械傷害、防火災、防物體打擊等六大傷害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應急救援預案;並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按照應急救援預案要求,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裝置;培訓、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應急救援演練。

1.7分包單位安全管理

如果是總包分包,總包單位應對承攬分包工程的分包進行單位資質、人員資格、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審查評價;總包單位與分包單位簽定分包合同時,應簽定安全生產協議書,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這裡我們應注意,與總包單位簽定合同的分包單位應由總包進行管理,分包單位所有資料(包括施工方案)必須由總包籤認後報監理稽核。

1.8特種作業持證上崗

建築施工特種作業人員,須經建設主管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從事相應作業;特種作業人員在進行施工作業時,必須持證上崗;例如:上海大火就是電焊工無證上崗,造成火災死亡56人的特大事故;目前特種作業人員共有10大類,跟建築施工有關的有四類1、電工作業2、焊接與熱切割作業3、高處作業4、製冷與空調作業。現在的證是全國統一的。全國內有效。現場的特種作業人員主要包括電工、起重司索、訊號指揮、腳手架、水暖、油漆、塔吊、電梯、電氣焊等。

作為監理,我們必須對施工單位上述資料是否齊全,有效進行檢查,可以作為一次或分幾次專項安全檢查處理,對檢查結果發專門的通知單,作為對安全管理資料檢查的書面依據。

2.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2.1腳手架工程

每個工程不同,所採用的形式也不同,但不管什麼形式的腳手架首先都要編制施工方案,審批程式都要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合格再報監理部總監審批後方可實施;腳手架搭設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搭設完畢應辦理驗收手續,進行量化驗收。常用幾種腳手架具體要求;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搭設高度超過50m的落地式腳手架,應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論證,並按專家論證意見組織實施;立杆基礎應夯實,平整,硬化,做好排水措施,立杆底部應設定墊板,應在立杆底端不大於200mm處設定掃地杆。施工作業層應在1.2m和0.6m處設定上、中兩道防護欄杆;作業層架體外側應設定不小於180mm高擋腳板2)懸挑腳手架架體高度超過20m專項施工方案應經專家論證;懸挑腳手架鋼樑錨固端長度應不小於懸挑長度的1.25倍;剪刀撐應沿懸挑架高度連續設定,角度應符合45°~60°的要求;3)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架體高度應不大於5倍樓層高度、寬度應不大於1.2m;4)高處作業吊籃應設定掛設安全帶專用安全繩,採用錦綸繩其繩徑不應小於16mm。專用安全繩應與建築結構可靠連線。考慮到吊籃作業面小,出現墜落事故時儘量減少人員傷亡,將上人數量控制在2人以內。

2.2基坑工程:

首先應編制施工方案,開挖深度超過3m的應單獨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單位技術、安全、質量等專業部門進行稽核,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開挖深度超過5m的基坑應由施工單位組織專家論證;監理應單獨編制監理細則;

基坑底四周按方案做好排水溝和集水井,應採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基坑施工深度超過2m的基坑周邊必須安裝有符合防護要求的臨邊防護措施;基坑開挖前應編制監測方案,並應明確監測專案、監測報警值、監測方法和監測點的佈置、監測週期等內容;基坑工程均應進行基坑工程監測,開挖深度大於5m應由建設單位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實施監測;總包單位應自行安排基坑監測工作,並與第三方監測資料定期對比分析,指導施工作業。

2.3高處作業:

高處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腳手架外側應採用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封閉;現場高處作業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電梯井內應每隔二層(不大於10m)設定一道安全平網;建築物高度超過24m時,通道口防護頂棚應採用雙層防護。

2.4施工用電:

施工用電檢查評定的保證專案包括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配電箱與開關箱、外電防護、配電線路四項內容;施工現場配電系統應按“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設定;總配電箱與開關箱應安裝合格有效的漏電保護器;配電箱與開關箱的閘具應完好,閘具和進、出線路安裝規範;箱體應有系統接線圖和分路標記,並有門、鎖及防雨措施;分配箱、開關箱、用電裝置間的距離應符合規範;分配箱與開關箱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0米,開關箱與用電裝置間的距離不應超過3米。

2.5施工機械:

大型施工起重機械進場時應進行進場報驗,安裝後須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並進行使用報驗;現場使用期超過一年的要進行再次檢測,合格後方可繼續使用;大型起重機械的安裝、拆卸監理要進行旁站,旁站過程中要檢查現場施工人員是否持證上崗(均為特種作業),安全員是否到位,安全防護,安全警示標誌是否到位,是否按安裝(或拆卸)方案進行施工等。例如:2012年武漢9、13人貨電梯安全事故,死亡19人,主要原因就是:連線件的螺栓脫落,使用期超過一年沒有再次檢測,嚴重超載,操作工沒有持證上崗。所以監理在大型機械裝置的安裝、拆卸、使用、保養等方面一定要做到位,規避好監理責任。

小結

總之,安全管理一直是監理現場管理的難點,所以現場專案監理部要形成一個安全管理體系,總監要有書面的對監理人員安全分工;監理要加強安全巡查,發現問題要及時下發指令單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如施工單位不整改要及時彙報業主及上級主管部門,確保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