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哲理性詩歌作文審題立意

哲理性詩歌作文審題立意

審題,就是深入思考和反覆推敲作文話題(包括材料)以及考試後檢查,以求理解其含義,弄清寫作的具體要求,確立寫作中心,確定寫作範圍和重點,確定下筆的角度及感情抒發的基調,明確寫作方式和方法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哲理性詩歌作文審題立意 ,歡迎閱讀。

(2006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星星  雷詩雁

仰望星空的人

總以為星星就是寶石,

晶瑩,透亮,沒有所取。

飛上星星的人知道,

那兒有灰塵、石漬,

和地球上一樣複雜。

讀這首詩可以產生不同的聯想或感悟。請根據你的聯想或感悟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聯想與感悟要與整首詩的寓意有關。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少於800字。④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審題立意解析

這首詩說的是什麼呢?

1、距離產生美。總以為星星是寶石,是因為在仰望它,和它有一段距離;沒有距離了,飛上了星星,自然也就沒有美可言了,看到的當然是灰塵、石渣。對人也是這樣啊,在對一個人還不怎麼了解的時候(特別是戀人),總覺得他什麼都是好的;可我們對他熟悉了,他對我們再沒有什麼秘密的時候,美便不存在了。實際上,不是美不存在了,而是因為他的缺點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使得我們看不見他的優點罷了。

2、透過現象看本質。晶瑩、透亮、沒有纖瑕,這是星星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現象,它的本質呢?正如詩人所說,是和地球一樣複雜。這是在寫星星,又何嘗不是在寫現實生活呢?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被一些紛紜的現象所迷惑,把現象當作了本質。

3、理想和現實。詩歌第一小節寫的是理想中的星星,第二小節寫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星星。我們不是常常把現實理想化嗎?正因為把我們尚為涉足的現實理想化了,所以當我們步入現實開始新生活後感到的常常是失望。這時,就需要我們用一段時間來調整心態了

例文1 距離的眼睛

我沒有去過太空,但我聽說,從太空遙望地球,那是一顆美麗的天藍色的星球,像一顆寶石,在搖曳著光輝,但從小就生活在地球的我,每天看看腳下的土地,工廠不停地排出的廢氣、汙水,一切似乎沒有了那份祥和和寧靜。於是,我理解了距離產生美的意義。

一直不相信完美而又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我們,有時太過於接近目標,以至於它那微小的裂痕都被我們一覽無餘,盡收眼底。於是我們厭倦了這些不完美而去追求別的完美,人生也在這一次次放棄和追求中充實。之後,我明白了,真正的完美需要距離的修飾。

有一個畫家,在他作畫的時候,總是不時地後退幾步來觀察自己的作品。因好奇心的'驅使,問他後退的原因,他的回答是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作品。哦!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我猛醒:作為人,瞭解不需要形影不離,喜愛需要有一定空間來彼此放鬆。

距離的存在使我大悟,原本優雅的山峰,欣賞其優雅,無需身臨其境;原本洶湧的大海,要領略它的波濤,也不必登上海輪,你只要站在高高的岩石上,任海風吹亂髮絲,任驕陽曬黑面板,任潮水拍打腳下的巨石。如果你還覺得不夠,那麼,讓自己飛翔,化作一隻蒼鷹,你會看到藍天、白浪、金色的沙灘、暗紅的礁石。這時,你說你找到了通向美的道路,我衷心向你祝賀。

其實每個人都能看到美,感受美,只是有人太急於求成,把一切都抓取到眼前,以致無美可言,於是抱怨這個世界太不美。想一想吧,不是嗎?有的人或抱得太緊,或看得太清,而世間本就沒有完人,所以他們的一生充斥著孤獨和失落。人與人就像兩個運動的分子,只有拉開了距離才會相互吸引,只有距離才會使本就不完美的人看上去完美。

於是距離成了一雙眼睛,她明亮、她迷離,她使世界因她而充滿了美。彼此不要如此緊密,世界就會因充滿了距離而美麗。

[名師點評]運用了比喻手法的標題《距離的眼睛》,很是引人注目,會吸引我們帶著懸念去讀文章。這樣,作者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讀完文章,我們知道作者說的是距離產生美。作者時時處處緊扣這一點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來談,談充分了,談透徹了,便水到渠成地引出了結尾段中的“於是距離成了一雙眼睛,她明亮、她迷離,她使世界因她而充滿了美”,我們讀到這裡也就能夠知道標題原來是來自這裡,我們也就知道標題是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想一想,整條龍都已經畫好,再給其點上眼睛,焉有不飛之理?

例文2 夢想在現實中起舞

仰望星空,那似乎沒有纖瑕的星辰在銀河中閃耀,而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那不染纖塵的星空裡,放飛了多少人美麗的夢想。飛上星星的人知道,那裡像地球一樣,也有灰塵和石渣,於是他們失去了幻想的自由和權利。我們不能一味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之中,卻也不能讓自由飛翔的思想湮沒在無情的現實裡。

阮籍目睹世間的渾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異處,借醉酒逃避現實。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卻終因一篇《為鄭衝對晉王箋》被人唾棄。嵇康則完全生活在現實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協,最終一曲《廣陵散》成為絕響。其實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廣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廣陵散》向後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歸的境遇竟是如此迥異。若是兩人各向中間邁出一步,將幻想與現實稍加中和,也許就不會落得生者隱入迷幻,死者融入蒼穹,只留給後人無盡的悵惘。

我們如何才能讓仰望星空的人瞭解現實,又如何才能讓飛上星星的人保留夢想呢?

在那個人人埋怨的時代,沈從文先生目矚現實的殘酷卻依然將那個江南小城寫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現實沒有湮沒他對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顆赤子之心看待這個社會,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沒有沉醉於自己的幻想亦沒有讓現實麻木自己的心靈。

張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經歷了大富大貴,也經歷了戰火紛飛,而她卻永遠保有一副悲天憫人的情懷、一顆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憫人的情懷使她正視現實並戰勝現實,而她那顆永不衰老的童心則使她在任何艱難的情況下都不放棄幻想和權利。

川端康成淺淺的一句“凌晨四點鐘,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間感動了多少心靈。這是夢和現實完美的結合,讓那些世俗之物頃刻間土崩瓦解,讓多少在現實中日漸麻木的心靈得到了溫暖。

正視現實,但不委身於現實;保持幻想,但不沉溺於幻想。讓夢想在現實中跳一曲酣暢淋漓的舞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