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境心理學的讀後感
當我開啟電腦尋找心理學時,我看見這本《環境心理學》。我想心理學真廣泛,現在連環境都與心理有關了。於是,我就選了這本書。
《環境心理學》俞國良等著的。環境心理學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興交叉領域,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地理學、文化人類學、城市規劃、建築學和環境保護等多門學科。主要研究物質環境,包括城市、建築和自然與人的行為關係。本書在闡述環境心理學的基本術語、觀點和理論基礎上,結合國內外的例項,探討了這一領域在城市規劃和建築學等相關專業中的應用。全書密切結合實際,文字深入淺出。
個體對空間需求的公共性表示人們具有對公共活動、互相交往以及共同使用空間的需求特性。環境心理學家把符合人對空間需求的公共性的空間稱為社會向心空間,指傾向於使許多人聚集在一起,促使人們相互交往,尋求豐富的環境刺激的空間,如休息室、咖啡廳、廣場等。人類對空間需求的公共性主要體現在人際交往上,透過人際交往,個體之間不但進行了資訊、思想和情感溝通,而且滿足了個人的心理需要。
由於個人空間強調個人身體周圍的區域,以及由此帶來的.心理體驗,這樣非角色交往在這裡就佔有重要的地位了。人們在非角色交往場所彼此接觸、互通訊息、融洽相處,這在現代城市生活中顯得非常重要,並且是角色交往所無法替代的。非角色交往會涉及到建築空間的有效使用。弗裡德曼認為建築空間為個體提供了不同的社會生活情境,人們對交往的要求不同,決定了他們使用共同空間的方式不同,因此建築設計應考慮個體對空間的心理需求特徵,設計一些大家都能看到和共同使用的共享空間,使更多的人能在這個共享空間中活動,以獲得社會感和安全感。然而,共享空間的形成與空間的形式密切相關。我國研究者毛曉冰(1986)透過對空間封閉性與人際交往之間關係的研究,認為空間封閉性越強,則共享空間越易形成;反之,則共享空間越不易形成。這說明共享空間能夠促進人們彼此之間的人際交往,並且這種交往大多屬於非角色交往。然而,在現代城市的物質空間中,人們或被“拋”在一起,或是成群地被鋼筋水泥結構隔開,人們彼此缺少交往,缺乏友誼,這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對空間的公共性需求。同樣,在人工環境中也很難滿足人們對空間的公共性需求,千篇一律的中藥鋪式的住宅設計並沒有考慮各年齡群體的特點與差異,以及在行為上和使用空間的範圍、時間上的差異,表現為住宅設計中提供人們共同活動的空間十分缺乏,這樣必然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
因此,重要的問題是建築設計和房屋內的陳設要與其功能相適應,不但使空間有不同的變化,而且能提供共享空間,以滿足人們公共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