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高中作文:北京四中的自由氛圍

高中作文範文:北京四中的自由氛圍

北京四中的自由氛圍

最具神話特色的中國式教育來自名牌中學而非名牌大學。由於產業化和嚴進寬出的制度,中國高校如今乏善可陳,而高考制度的相對公正,使得高中,尤其是名牌高中為榮譽而戰的尊嚴感代代延續。在每年的高考季,都會有一份中國中學百強名單在民間流傳,這些中學無論地處首都還是小城鎮,都集聚了當地最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他們聰慧、勤奮、堅韌、專注,取得的成績也如此巨大。如果說中國的基礎教育獨具長處的話,那麼,這些學校就是代表,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精英教育。

出生在四川外公外婆大家族溺愛嬌寵的環境中,我小時候是基本靠家教,常常滿山跑的野孩子。初中來到北京,進入爺爺奶奶生活的軍事大院,經歷了從南到北,從野放生長到機械化大規模培養。

後來考上了當時只有高中部的四中,我的感覺和別人不一樣,沒感到有多少競爭威脅,沒感到有什麼高人一等,也沒感到什麼雄心大志更進一步,而是覺得,終於找到我想要的自由了。

首先,四中的教學非常有效率,老師不會留大量課外作業,而是要求你課內的'高度專注。記得我崇拜的數學老師是瞎了一隻眼的瘦小老頭兒,他是最有武俠效果的一位,常常單手一揮,就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比用圓規還圓的圖形。他常常是邊寫題目,就邊嚷嚷著:“快說答案,誰知道了誰站起來說。”如果有同學站起來說對了,他也就不講解了。英語老師語速奇快,一堂課除了講解新的知識要點之外,有時候要做兩三張卷子,他覺得沒必要留到課後去做,課後多看點外國電影比較有幫助。連我喜愛的體育課也是高密度的,上來先來個八百米之類的,來例假的女生也必須到場,不許在旁邊坐著,要保持輕度運動。

語文老師則覺得除了古文課和魯迅的小說要好好講解之外,其他很多篇幅也沒什麼太多值得嘮叨的,所以語文課上得最輕鬆靈活。比如有段時間每堂課要請一個同學來講自己喜歡的古詩詞。記得一位父母離異的女生,上臺講元稹的一系列悼亡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怪來醒後旁人泣,醉裡時時錯問君”……她講完了好幾首之後,加了句結語:“不過,元稹在夫人葦叢死的當年,就跟薛濤在成都同居了,兩年後又納了別的女子做妾。”她說那句話時並無特殊語調錶情,我卻再也不能忘懷。之後她又是我的北大同學,愛上一位總是穿著長衫布鞋的中文系師兄,每當這對著名情侶走過校園,只有我在心中默唸,那是她的元稹吧?

作文題目十分寬泛。我自己就常常寫詩,寫童話,最受歡迎的一篇是純粹用對話來表現,把班上同學都寫成各種蟲子,因為吃了不同的書而有不同的語氣和說話方式。

課堂效率高,課後自由時間就特別多。學校不佔用自由時間,只在體育方面有要求。高三時要求同學們三點後必須離開教室去鍛鍊一個小時。不論男女,必須學會打籃球和游泳才能畢業。學校不開辦課後輔導班,同學們也不去參加課外輔導,奧數是真正屬於數學天才們的興趣小組。

還有很多供自由挑選的興趣小組,最有影響的要算學生電視臺。電視臺節目每天不同,所以工作量相當大,課間常見到有人在採訪。有個學生攝影師還學《紅高粱》裡拍棺材板子的手法,躺在地上拍被四個旗手擎起的旗幟。我當時只參加了生物小組,做了不少無土栽培送到天安門作為裝飾盆花。我還參加了《北京青年報》的學通社,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了到不同的地方去玩。那時候的學通社,就是一幫不安分的孩子,想有個正式名頭去看他們自己無法開啟的世界。學通社的大本營在朝陽門內的九爺府,我常常放學後(作業必須在課間趕完)一車從廠橋騎到九爺府,跟著大家四處採訪,再一車騎回甘家口的航天大院,到家已經是睡覺時間了。老師們都很支援我的興趣,發表文章的報紙常常被張貼在報刊欄,或是拿來當堂誦讀,連理科老師們都來跟我討論。

四中給學生的自由,還體現在對情感的尊重上。我們班上有兩對高中戀人現在已經成為夫妻。當時就有很多人出雙入對,沒老師在的時候牽個手,只要不影響學習,不在公眾場合過分親密,老師一點兒也不會干涉。一位師兄曾經在老師詢問他是不是早戀時回答,沒事的,戀著戀著就不早了。記得我因為家遠而有一段時間住宿,後來因為不能晚上熬夜看書和寫東西而退住了。那時住宿生對冬天六點起來晨跑都唉聲嘆氣,只有一個姑娘總是精神百倍,提前半小時摸黑爬起來把自己梳妝得性感給力,高高的大馬尾左一擺右一晃。我問她怎麼能那麼有動力,她咧著大嘴一笑,說了句:“愛情唄。”原來她每天都會在晨跑的時候遠遠和另一隊中的男友眉目傳情,而且晨跑後他們要一起去食堂吃早飯。這個叫肖丹的姑娘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就因為她在還沒開燈的幽暗宿舍裡讓我第一次正式聽到那個詞,而且是作為她自己的宣言。

回想起來,四中在當時作為一個資歷比北大還古老的學校,確實有一種成熟寬大的大家風範,對很多小事不會莫名驚詫糾結,也把它的孩子們都當作大人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