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艾灸的副作用-艾灸的功效作用

艾灸的副作用-艾灸的功效作用

導語:灸法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其治療效果已為無數臨床實踐所證實。但小編接下來將為大家講解一些關於艾灸的不良效果,歡迎閱讀。

艾灸的副作用_艾灸的功效作用

功效

1.溫通經脈、驅散寒邪

當今社會大多愛美女性,在著裝上喜愛露臍裝,在春秋季節容易使風寒之邪入侵丹田,在夏季喜歡吹空調,又喜歡吃冰凍的食物,使大多數女性形成了寒涼體質,出現了畏寒肢冷、手腳冰涼、痛經、脾胃虛弱等狀況。

傳統中醫認為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氣血不足、執行不暢就容易衰老生病。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且氣血的執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凡是一切氣血凝澀,沒有熱象的疾病,都可用溫氣的方法來進行治療。透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執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所以灸法具有祛風寒、化瘀滯、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美容的功效,可用於血寒執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痺證、腹瀉等疾病,效果甚為顯著。

2.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經絡分佈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執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溼、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區域性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藥艾具有芳香走竄的特性,燃燒時所散發出的溫熱與特殊氣味,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能夠快速的開通人體的經絡,加速人體的氣血迴圈,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臨床上可用於瘡瘍癤腫、凍傷、癃閉、不孕症、扭挫傷等,尤以外科、傷科應用較多。

3.溫補益氣、回陽固脫

艾灸療法補益強身,能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強內通外。具有特殊的純陽之性,能使人陽氣足,精血充沛,固體強身,增強人體消化、迴圈、排洩、生殖泌尿系統機能的作用。針對肥胖以及肥胖而致的肌肉麻木,四肢不遂,二便不勻,腰腿痠痛,動則氣短,體倦乏力如《內經》所講“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於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預防疾病、保健強身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強身作用。艾灸方法見效快,操作方便,相對無藥物傷害之憂,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5.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洩久痢、崩漏、滑胎等,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脫肛、陰挺、久洩等病,可用灸百會穴來提升陽氣,這也是灸法的獨特作用之一。

副作用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現在錯誤的判斷了身體的體質,錯誤的選擇了施灸的穴位,從而造成的身體的不適,經過正確的方法指導是可以調節過來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顯、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優點,幾乎沒有什麼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當,穴位掌握準確,對人體一般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艾灸為身體補充陽氣,尤其適用於陽虛體質。

3、艾灸有補瀉的作用,對於陰虛火旺熱症體質的人,要先從瀉法開始,滋陰的同時再調理陰陽的平衡。也就是施灸的穴位和方法有所不同。

4、如果操作不當,也可能會產生不適,就會被理解是所謂的艾灸的副作用,建議應該到專業的地方進行指導。比如專業的艾灸養生館。

5、艾灸是一種物理和藥理結合的'中醫療法。是綠色自然療法,起源於中國古代,是艾草製成的艾絨燃燒來治病養生的方法。

6、但由於體質和症狀不同,開始施灸可能引起發熱、疲倦、口乾、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即能消失。

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區域性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臥,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鐘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面板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