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求職

生命朱光潛閱讀答案

生命朱光潛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閱讀題,而與閱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命朱光潛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命朱光潛閱讀答案

原文

生命的態度 朱良志

朱光潛先生在談到審美態度時,曾以古松作比喻,說人們對待古松有三種態度:古松是什麼樣的松樹,有多少年份了,這屬於科學的態度;古松有什麼樣的用處,這是功利的態度;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古松,發現古松是一種美的形式,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這是審美的態度。在審美態度中,古松本身並不具有意義,其意義在於隱喻或表現人的某種情感,是浸染著人的情感傾向的物象,成了表現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實,在中國的美學和藝術觀念中,還存在著與以上三種態度都不同的第四種態度,這第四種態度可以說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之所以說它是“生命的態度”,是因為它是將世界從物件化中解脫出來,還其生命的本然意義,在純粹直觀中創造一個獨特的生命境界。

生命的態度,它的觀照方式是要去除“態度”。人總喜歡站在世界的對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對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被我欣賞的物件。用這樣的態度看世界時,人好像不在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決定者。而“生命的態度”,則是由世界的對岸回到世界中。在這個世界中,一切都與我的生命相關。王維《欒家瀨》詩寫道:“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在颯颯的秋雨之中,白鷺自在上下,詩人寫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覺。在這裡,沒有外在的“物”,沒有被觀的“景”,沒有觀照的主體,沒有被觀的物件。在詩人當下的體驗中,人與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個生命宇宙。這個世界,中國美學稱之為“境”。

中國藝術創遣的這個與自我生命相關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點。一是它的體驗性,它是藝術家在當下的體驗中發現的,“境”是體驗的真實。像王維《辛夷塢》《過香積寺》等小詩,幾乎純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寫,沒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實,人隱在它的後邊,這個生機世界是人在瞬間體驗中“發現”的。“境”由心起,沒有心靈的體驗則沒有境界,境界是心靈中呈現的事實。二是它的渾金性,人與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個無分別的圓滿世界。像昊歷“一帶遠山銜落日,草亭秋影淡無人”詩中所呈現的那樣,無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闊,與我心渾然一體,沒有分別,更無別慮,就是一個圓滿的世界。三是它的相互關聯的特徵,出現在“境”中的人與山水草木是彼此相關的存在。“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凡常的小院,緊閉的院門,陰沉沉的天氣裡,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滿目的.蒼苔。在這裡,蒼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詩人的對話者,是與自我生命相關的存在者,由這樣的存在者共同構成一個意義世界。

(摘自《生命的態度》,有刪改)

6.下列對於“生命的態度”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命的態度是要在純粹直觀中創造一個獨特的境界,還世界以生命的本然意義。

B.生命的態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決定者的身份看世界。

C.以生命的態度看世界,沒有觀照的主體,沒有被觀的物件,其目的是去除態度。

D.生命的態度是將世界從物件化中解脫出來,人與外在世界共成一個生命宇宙。

7.下列各項中,其性質屬於原文所論“生命的態度”的一項是

A.陳設於展覽館內的屏風,通常用紅木製作,起到點綴環境和分隔空間的作用。

B.“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一句,以馬的蕭蕭長鳴表現自己與友人的依依不捨。

C.《愛蓮說》透過歌頌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表現了作者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D.“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詩人創造了一個與自己彼此往來、密切相關的境界。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不能以生命的態度觀照世界,就不會創造出“境”這個與自我生命相關的世界。

B.境界是藝術家在當下體驗中發現的,是心靈中呈現的事實,沒有體驗就沒有境界。

C.人與外在世界共同構成意義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間體現了相互關聯的特徵。

D.文章運用了類比論證、舉例論證等方法,將深奧的美學觀點闡述得通俗易懂。

答案:

6.C(“其目的是去除態度”應該是“方式”)

7.D(A項是科學的態度和功利的態度;B、C項是審美的態度)

8.D(沒有運用類比論證,運用的是對比論證)

拓展:談美朱光潛讀書筆記

《談美》全書共有一五個話題,也便是一五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涵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便是“免俗”。這是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逾越,有一些精神的拜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此中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逾越利害干係的作用,在“無所為而為”中汙染心靈,得到品德精神的提拔。談美讀書筆記

鄙諺講:“距離孕育發生美”。賣火柴小女孩讀書筆記 其實朱老師在此明白的指出了藝術和生存的距離。真實世界包圍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遐想,其形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孕育發生了距離,因此有了從古到今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所謂:藝術泉源於生存又高於生存。應該也是此中原理。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計劃在此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孕育發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明白,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

談美讀書筆記 不同藝術各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同京劇有唱、念、坐、打。相聲有說、學、逗、唱。等其有規矩的表演方式,是經過人們多年在舞臺上磨礪總結出的表演形式,而這些形式是經過人們運用藝術紀律如誇張、變形等方式,拉開同現實生存的距離,而其內容又不脫離生存。

人們對於熟習的事物總是容易紕漏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感和神秘感,容易從現實生存中的利害干係出發看眼前的事物,而奇怪的、不相識的事物有距離感就容易孕育發生美感,這也如同《圍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無非是因為有距離,有神秘感而迸收回美感,使人嚮往。如此所謂:“政府者迷,觀看者清”。 做卓越的教師讀書筆記

一天的時光轉瞬即逝,而就在本日,我度過了一個故意義的時光。我讀完了第一三封信。然而透過這第一三封信,我對美有了一個深入的認識,這便是朱光潛老師在八三歲那年寫給青年的美學認識讀物《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