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人生的意義是由我們自己賦予自己的,一旦我們不斷賦予新的意義,讓每一天都充滿新奇和挑戰。透過這本書我懂得我們想要改變自己就要有向前邁進的勇氣,去改變當下不完美的自己。本文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收集的被討厭的勇氣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分離課題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人際關係的終點就是共同體感覺。

共同體感覺 是幸福的人際關係的最重要的指標。

把他人看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就叫共同體感覺。

我們都在尋求“可以在這裡”的歸屬感。但是歸屬感不是僅僅靠在那裡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須靠積極地參與到共同體中去才能夠得到。不是考慮“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要必須思考一下“我能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對共同體的參與和融入。只有付出了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不是生來就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手去獲得。

人在聽到感謝之詞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能夠對別人有所貢獻。

人只有在可以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透過為共同體服務能夠體會到“我對別人有用”,不是被別人評價說“很好”,而是主觀上就能夠認為“我能夠對他人做出貢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價值。人只有在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

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遇到困難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傾聽更大共同體的聲音”這一原則。沒有必要固執於眼前的小共同體。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體一定存在。

如果是因為你的反對就能崩塌的關係,那麼這種關係從一開始就沒有必要締結,由自己主動捨棄也無所謂。活在害怕關係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極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不能進行課題分離、一味拘泥於認可欲求的人也是極其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受這種認可欲求束縛的人看似在看著他人,但實際上眼裡卻只有自己。失去了對他人的關心而只關心“我”,也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表揚這種行為含有“有能力者對沒有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於“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我們表揚或者批評他人只有“用糖還是用鞭子”的區別,其背後的目的都是操縱。希望被別人表揚或者反過來想要去表揚別人,這是一種把一切人際關係都理解為“縱向關係”的證明。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係”,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係都看作“橫向關係”。雖不同但平等即“橫向”關係。自卑感原本就是從縱向關係中產生的一種意識。只要能夠對所有人都建立起“雖不同但平等”的橫向關係,那就根本不會產生自卑情結。正因為把人際關係看成縱向關係、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會去幹涉。既不表揚,也不批評,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稱為“鼓勵”。用謝謝來對幫助自己的夥伴表示感謝,或者用我很高興之類的話來傳達自己真實的喜悅,用幫了大忙了來表示感謝。這就是基於橫向關係的鼓勵法。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如果以獲得表揚為目的,那最終就會選擇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不要用“行為”標準而是用“存在”標準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麼”去判斷,而應該對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悅和感謝。

我們在看待他人的時候,往往會先任意虛構一個“對自己來說理想的形象”,然後再像做減法一樣地去評價。首先與他人之間,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橫向關係來。如果你與某人建立起了縱向關係,那你就會不自覺地從縱向去把握和所有人的人際關係。反過來講,如果能夠與某個人建立起橫向關係,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平等關係的話,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以此為突破口,所有人際關係都會朝著橫向發展。如果是公司組織,職責差異自然也會存在。並不是說將任何人都變成朋友或者像對待朋友一樣去對待每一個人,不是這樣的,重要的是意識上的平等以及堅持自己應有的主張。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從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以下的觀點,對我的啟發意義很大。

1.世界及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

雖然初次看到這句話時,我心裡頓時無比鄙視作者,已經過的很艱難了,不拆穿就算了。還說什麼世界及其簡單,我們隨時可獲得幸福,那不是痴人說夢嗎?

每天的被一大堆的工作纏的焦頭爛額,生活過的一塌糊度,完全找不到自己的一點空間。幸福這個詞就是天空中的星星一樣,遙望而遙不可及。

可是,作者說

人並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於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與任何人共有的世界。問題不在於世界如何,而在於你自己怎樣。透過墨鏡看世界,世界會變暗,我們要有勇氣面對摘掉墨鏡後的世界。

這麼一想倒是,每個人的客觀世界都是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世界,且各不相同。我們大多數人的困惑大都一樣,是因為我們都沒有真實的看到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從而產生了各種問題。

2.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過去我們總是認為,一切結果之前都先有原因 。 “現在”由“過去”決定。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比如我們跑步堅持不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天氣狀況等各種因素。正是時間緊,天氣不好決定了我們跑步堅持不下來。

而阿德勒心理學否定決定論把這些原因歸結於目的論。否定心裡創傷,任何經歷本身並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我們並非因為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其實我們跑步堅持不下來是我們為自己編造了跑步下來的藉口,時間緊,天氣原因正是為了“堅持不下來”這個目的而製造出來的。

看到這些解釋,突然想到自己早上睡懶覺拖延,想做的事情遲遲未動都找到了好的藉口,這些藉口真為了滿足賴床,不去行動這些目的而一次又一次用各種不同的理由來搪塞。這樣一來,我們是多麼荒謬啊,把自己的不幸總是和過去聯絡在一起,而忘記了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3.不必成為他人,我就是我

「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我們總是不斷下著不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決心。」

一方面,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我”,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結果會怎樣等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進行推測,可謂是輕車熟路的狀態。即使遇到點狀況也能夠想辦法對付過去。

另一方面,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會遇到什麼問題,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就會充滿不安,也有可能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著自己。

也就是說,即使人們又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會更加輕鬆、更能安心。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無論之間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

「我們應該學會悅納目前的自己。每個人都存在個體差異,我們總是一味追求我們得不到的東西,想要成為心目中的那個“別人”。」

而對於自己擁有的財富卻渾然不知,在自己想要成為別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於忘記了原來自己的樣子。我們沒有好身材,身高顏值都不滿意,那就利用我們已有的自身條件來打磨自己,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4.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我們主觀上自卑感終究產生於與他人的比較。」我們對自己的身高不滿意終究還是與他人的比較,也就是人際關係中產生的一種主觀自卑感。

小到家庭,班級,公司,團體,大到社會,我們總是被林林總總的人際關係所圍繞。而我們總是在與他人的比較產生了優越感或者自卑感,到都不是病態,而是一種能夠促進健康、正常努力和成長的刺激。

但是優越情節或者自卑情節就嚴重阻礙了我們的發展,把每次人物都看成是與他人的比賽,一次次較量,苦惱接踵而至。這就是我們不幸福的根源。

5.要學會對人生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愛的課題進行課題分離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

首先要思考一下“這是誰的課題”。

然後進行課題分離——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

而且,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有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6.直面課題的勇氣

「人際關係的終點是共同體感覺,過去到未來,甚至包括宇宙整體在內的一切。把他人看出朋友,並在其中能夠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人只有在能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可以獲得勇氣。獲得勇氣可以透過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來實現。

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他者信賴是給予對方充分的信任建立深厚的關係的。他者貢獻是為了自我價值而對作為夥伴的他人給予影響、作出貢獻。

一旦獲得了勇氣,對於人生遇到的難題就會有相應的辦法解決它。

人生的意義是由我們自己賦予自己的,一旦我們不斷賦予新的意義,讓每一天都充滿新奇和挑戰。透過這本書我懂得我們想要改變自己就要有向前邁進的勇氣,去改變當下不完美的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閱讀這本書實際上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但寫讀後感幾乎用了雙倍的時間散落在不同的時間點。

這是一本值得不斷斟酌的書籍,在讀完這本書的將近兩週的時間內,我不斷的嘗試使用哲人教導的智慧,收穫頗豐,值得記錄加強感受,故有了這些讀書筆記。這本書的筆記將分5篇文章在公眾號陸續分享,以作自我督促。

今天分享的第一部分,即“我們的不幸是誰的錯”。讀這部分的時候我和書中的青年的疑慮一樣,因為深信“因果論”,即任何事情的演變總是有原因,所以在閱讀的開始並不認可阿德勒的思想,總覺得有點“絕對化”。但隨著哲人的逐步闡述,逐漸被折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抱著“因果”不放,即因為過去發生的事情,造就現狀的自己。大到人生大事,小到約會吃飯......總認為自己有太多的不得已,例如沒有美好的童年,沒有有錢的上一輩,沒有很好的學歷,沒有演說才能,沒有......總之我們會有很多外在的原因,我們總會在每一個“困難”面前想到一個“外因”,甚至這個“外因”是自己過去的無知......我們完全忽略我們可以“改變”,即使我們知道我們有改變的能力,但還是喜歡揪著外因,因為這樣我們會“更舒服”。

每一個當下,當我們發現了不如意的現狀,我們想解決問題,但我們總是繼續抱怨這些所謂的原因,我們總會忽視我們有“選擇權”,忽視我們對結果負百分百的責任。

在過去的這兩週,每一次我發現了問題,無論是溝通上的問題,還是小孩互動中的問題,事無鉅細,當我嘗試停下來踐行這本書的理論,會先問問自己的“最終目的”是什麼,當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自然的就會放走那些縈繞在腦際的外因,也會逐漸的放下了那些想“彰顯的情緒”,當我清晰自己的最終目的的時候,會開始專注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上,專注在自己有力量去改變的事情上。如此這般,事情逐漸變好,心情也隨之趨好,屢試不爽。

這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直接的收穫,每次遇到問題,會盡力把焦點回到自己身上,把力量集中在自己能改變的事情上。

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Part1.從“原因論”到“目的論”(“You are what your choice”) 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賦予經歷的意義。” 這是書中讓我震驚的第一個觀點,也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觀點。 我們總是喜歡把事情的原因歸結於過去。 比如“原生家庭”,“我小時候缺乏關愛,所以長大沒有安全感”“我小時候父母工作忙,常把我關在家裡,長大後我變得無法適應社會……” 書中殘忍的戳穿這一切謊言,用阿德勒的話說,心理創傷並不存在,這些人的歸因方式只是為自己當下的行為找藉口開脫。無法適應社會,只是自己內心不想掙脫,不敢去試著融入社會,卻把原因推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這樣就算做的不好,其他人也不會怪罪。 像狄更斯的小說《遠大前程》裡,富家小姐赫薇香因為結婚當日被未婚夫拋棄,無法走出陰影的她成天穿著破舊的結婚禮服沉浸於悲傷中。她的悲傷已經到上癮的程度,在心理學上被叫做“赫薇香”效應。而她之所以沉浸於此,真的是因為被拋棄嗎? 不,我想如果從目的論分析,她是為了讓人們不要過分關注她被拋棄的可憐事實,而把注意力放在“她已如此可憐,不能再嘲笑她”,從而獲得人們的關愛。 ②你是真的沒時間,還是你覺得忙不過來的那些事不夠重要? 世人都太習慣為自己找藉口,其實我們應該試著多從“目的論”想想,我們的理由是否成立,我們是否只是為了這麼做而找理由呢?

拿健身來說,很多人最常說的是,我一天都要工作,回到家已經很累了,哪有時間。可真正把健身放在生活優先順序的人,會安排好時間。明晚如果要加班,那明早就晨跑。甚至有些人去出差,都要到酒店的健身房鍛鍊。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堅持跑步很久了,就算出去旅遊,她都早起在陌生的地方跑上幾圈再開始第二天的旅程。這種態度和毅力簡直讓我佩服。 像我所崇拜的瀟灑姐說的,沒時間是最大的藉口,說自己連20分鐘的時間都沒有,就像一個男的一整天都說自己因為太忙沒空和你打電話一樣,特別禁不住推敲。 還有一些人總愛說,如果我有時間我一定會去學習一項新技能、完成一個夢想。可實際上,很多人都只是拿“忙”作為藉口,來保留一種”如果我去做的話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我們都喜歡用冠冕堂皇的藉口來包裝內在理由,試著勇敢地揭開面具,想想你做一件事情真正的原因。這樣才能尋得你真正的所愛,你才知道你忙忙碌碌究竟為了什麼,你才能真正面對哪些事情是你看重的,哪些是想逃避的。 ③“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情緒是你的手段” 我承認自己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一旦做事認真起來喜歡皺眉。好像一開始是覺得事情很多很煩惱才皺眉,後面似乎不自覺成了習慣。自我剖析大概因為發現當我表情嚴肅,別人也就知道我在忙,不會打擾了。這種情緒和表情只是我想安靜做事的保護網。(努力改掉這個壞習慣!) 很多不懂得如何溝通的人,往往習慣用吵架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之所以在爭論時表現出憤怒的狀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認為如此一來可以讓自己和別人都覺得他佔據了道德制高點。誇張的憤怒表演,只是為了讓他贏得爭論的手段。正如“赫薇香”效應,也是將悲傷作為了一種手段。 下次當你覺得情緒失控時,冷靜下來理性地想一想,你是真的在生氣,還是隻是想表現出生氣的狀態?

Part2. 做好你自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④“沒人這麼關注你”書中提及自卑感來自主觀的臆造。這裡其實又涉及到目的論,很多時候你自卑的東西只是你的一個藉口。“我的家庭出身不好,所以我拼搏起來很費力”。可是你看看有多少成功人士不是白手起家呢?你強調的自卑感,或許只是想為自己的不成功站住腳,博取同情與原諒而已。

有些人總執著於自己的身材不好,感到自卑。我的閨蜜常常告訴我,沒這麼多人會關注你的!是啊,大家都很忙。你拼命想遮掩想躲避一些弱點,但其實沒有必要。面對缺點,“承認就是很了不起的態度”。你應該做的是認清現實,接納它,然後試著做出改變。 ⑤“宇宙的資源如此豐富,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書中提到,我們都走在一個並不存在縱軸的水平面,而不是立體空間。在同一平面內,大家奔向不同的方向,沒有高低之分。所以沒必要與別人競爭,像海明威所說: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哲學家陳嘉映曾寫過這樣一段話:我夢想的國土不是一條跑道,所有人都向一個目標狂奔,差別只在名次有先有後。我夢想的國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跑的、跳的、採花的,在西邊濯足的,容得下什麼都不幹就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的.....

很多人把高考看做集體過獨木橋,但其實這不過是一個過程。經歷過高考,每個人都有通往各種可能的康莊大道。不必侷限於這條出路,人生本就有無限可能。也不必與別人競爭,因為每個人實現夢想的可能性都是平等的 Part3. 學會課題分離 ⑥“何必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要想過好自己的一生,阿德勒認為必須學會課題分離。課題分離有兩方面要求,一方面是要自立,即“我有能力”;另一方面是與社會和諧相處,即“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父母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什麼,因為孩子如何選擇人生是孩子自己的課題。我們也無法要求不愛我們的人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去愛的權利,但別人愛不愛我們是對方的課題。 就像有句話說的“我愛你,但與你無關”,這或許才是最佳的狀態吧。不依賴於他人,你的快樂來源於你自己的感受。不要求別人一定要對自己好,因為那是別人的課題。 當面對人生煩惱的時候,用課題分離的方法,或許可以讓我們豁然開朗許多。 還有一些人常常把自己的人生交付於父母,讓父母替自己做決定。這時候,用目的論想想,將決定權交付於別人,其實是一種逃避人生責任的做法。當這個選擇不盡如人意時,你或許就能怪罪:沒辦法啊,是我爸媽讓我這麼選的。 認清自己的課題,不再推卸責任,也不再強求他人。Part4. 從“自我執著”到“對他人關心”(self interest to social interest) ⑦“認真的人生活在當下” “當你急著奔向未來的時候,說明你已經不喜歡現在了”。有想要的未來的確很重要,但不能為了尚未抵達的美好,就忽視當下每分每秒的意義。 如書中所言,我們要把聚光燈對準“此時此刻”,因為“過去發生了什麼與你的‘此時此刻沒有關係,未來會如何也不是‘此時此刻’要考慮的問題”。 不要狂奔,不要錯過風景,慢下來腳踏實地。 這才是理想的人生狀態。

⑧“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 整本書看下來,作者給了我們一個生活指南—— 尋找“共同體感覺”,也就是一種歸屬感,一種個人價值的體現。 要獲取這種共同體感覺,我們要透過三條路徑: 一是“自我接納”,相信自己的能力並把身邊人當做夥伴;二是“他者信賴”,無條件相信別人,別人怎麼樣是別人的課題,我們要做的只是去相信;三是“他者貢獻”,獲得貢獻感,作者直言“幸福即貢獻感”,用這個原則指引自己做事就能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