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近義詞是什麼-用觀察造句
觀察是指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該詞語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的,那麼跟該詞語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哪些呢?以下是PINCAI小編收集的《觀察的近義詞》,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觀察的近義詞是什麼_用觀察造句
觀察
【拼音】
[guān chá]
【近義詞】
視察、觀測、寓目、考核、張望、調查、考察、伺探、察看、洞察、閱覽、偵察、偵查、窺察、旁觀、窺探、瞻仰、巡視、觀看、考查、檢視、參觀、觀望、查察、遊覽
【詞語釋義】
基本解釋
1 、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
2、考查或調查
3、清代對道員的尊稱。唐代中葉後於未設節度使的各道設“觀察使”,為州以上的長官。清分守道轄一省內若干府、縣,分巡道轄一省內某一專門專案,其地位類似唐之觀察使,後人因為分守、分巡道員也管轄府州,就借用以尊稱道員。
詳細解釋
1 、審視察看
《周禮·地官·司諫》:“司諫,掌糾萬民之德而勸之朋友,正其行而強之道藝,巡問而觀察之。”《後漢書·應劭傳》:“雖未足綱紀國體,宣洽時雍,庶幾觀察,增闡聖聽。”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王遂命駕,躬往觀察,既覩明賢,心乃祗敬。” 清 王韜《<火器略說>後跋》:“時中丞方有觀察 蘇 松 之命,亟欲招餘一往。” 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三幕:“部隊來到 赤水河邊停住。 李有國 、 羅順成 登上巨石觀察情況。”
2、官署名稱
唐代於不設節度使的區域設觀察使,省稱“觀察”,為州以上的長官。 宋 代觀察使實為虛銜。 清 代作為對道員的尊稱。 唐 韓愈《論變鹽法事宜狀》:“其餘觀察及諸州刺史、縣令、錄事、參軍多至每月五十千。” 宋 何薳《春渚紀聞·謝石拆字》:“ 石 見字即端視中貴人曰:‘此非觀察所書也。’” 康有為 《<日本雜事詩>序》:“吾友 嘉應 黃觀察 公度 ,壯使 日本 。”參見“ 觀察使 ”。
3、宋元捕役
宋 周密《癸辛雜識前集·王小官人》:“ 建康 緝捕使臣 湯某 者,於儕輩中著能聲,蓋群盜巨擘也。一日,有少年衣裳楚楚,揹負小笈,投 湯 所居…… 湯 亦素知其名,因使小憇。辭雲:‘觀察在此,不敢留,只今往 和州 ,擬假一力,負至 東陽鎮問渡。’”《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大尹﹞即喚過當日緝捕使臣 何觀察 分付道:‘今日奉到密旨,限你三日內要拿元宵夜做不是的一夥人。’” 清 陳其元《庸閒齋筆記·歷代官名官制之同異》:“﹝僕﹞則曰:‘觀察者,捕役之別名也。’眾皆不解,則持《水滸傳》‘緝捕使臣 何觀察 ’為證。雖群嗤其妄,然 元 明 之際,稱捕役為觀察亦實有此名矣。”
【詞語造句】
1、從這些觀察中能夠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呢?
2、他觀察敏銳,但說得很少。
3、觀察什麼是最好的,然後努力使這些特質得以普遍化。
4、潛艇潛入海底觀察洋底。
5、花時間去觀察一下你自己以及你所做工作的價值。
6、首先,第一個觀察到的就是速度向量,關於這個運動中的速度向量,我可以說點什麼呢?
7、無論你在做什麼,對於你周圍所發生的一切要善於觀察。
8、觀察使用者做了些什麼,他們在哪裡操作成功了,在使用者介面上哪裡遇到困難。
9、他開始對萬物進行觀察。
10、所以,你必須觀察這些說謊的第一徵兆。
11、因為這個女孩有獨特的機會去觀察你是如何同其他人交往的。
12、另一個你必須觀察的決定因素是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13、可以在模擬器客戶機中觀察和分析這一活動。
14、到世界上那些居住著你不熟悉的居民的.地方去,觀察人們如何在那裡生活。
15、從相關的觀察中,我們從一個有因果關係的宣稱,實際上是那個的結論來到一個特別的宣稱。
16、這些結果是重要的,因為它們表明,映象神經元對行為的意義做出反應,而不僅僅是觀察到的行為。
17、為做好這一點,記者需要準確記錄他們的觀察。
18、另一些時候它更像波,而這是能幫助我們思考,和理解我們所觀察到的東西的一種方法。
19、毫無疑問,我們觀察自然界的有規律性的模式,從非常小的,到非常大的。
20、這是將你對月球的觀察與其他人分享的一個方法,不管他們人在何處。
21、這樣我們就可以觀察我們的孩子,更多地瞭解他們。
22、但即使存在這種麻木狀態,那個女兒並沒有失去觀察和分析的能力。
23、提議出席他們的下一次會議,然後在您出席會議時只需觀察即可。
24、他們應當有強烈的好奇心、觀察事件、分析趨勢、尋找變化的線索,並將這些線索轉化為機遇。
25、他在氣象觀察領域也做了不少開拓性的工作。
26、讓野生黑猩猩接受你,觀察他們的行為,並對你所看到的進行描述。
27、在書中,他主張精神病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應當像其他自然科學一樣以觀察和實驗為研究手段。
28、這就是我盡力蒐羅有關事件的每一種可靠觀察或每一件事實的原因。
29、觀察其中不存在有用的實現。
30、正是從這些不固定的外觀和成功的結果上我觀察出了本文所討論的風格的一致使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