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有什麼功效與作用以及營養價值和食用方法
土豆,學名馬鈴薯,又名山藥蛋。它營養豐富,被營養學家們稱為“十全十美的食品”。它既可作糧食,又可作蔬菜。在法國,土豆被稱作“地下蘋果”。土豆招牌營養素齊全,而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在歐美享有“第二麵包”的稱號。馬鈴薯既可煎、炒、烹、炸,又可燒、煮、燉、扒,烹調出幾十種美味菜餚,還可“強化”和“膨化”。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馬鈴薯快餐食品風靡全球,美味可口的薯片、薯條受到男女老幼的喜愛。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已把馬鈴薯列為主食,還用它來製作點心等小食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相關知識吧。
土豆的營養價值
土豆所含的維生素是胡蘿蔔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紅柿的4倍,維生素C的含量為蔬菜之最。專家們發現,在前蘇聯、保加利亞、厄瓜多等國著名的長壽之鄉里,人們的主食就是馬鈴薯。
馬鈴薯除含有蛋白質外,還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每百克高達16.8克,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1B2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同時它還含有維生素B6,維生素B6有防止動脈硬化的功效。所以常食馬鈴薯可減少腦溢血的發病率。
馬鈴薯含鉀量豐富,100克中含502毫克,有高鉀蔬菜之稱。鉀在人體內,能加強肌肉的興奮性,維持心跳節律,對心肌有保護作用。鉀是鈉的剋星,可以防止高食鹽攝入引起的血壓升高,具有明顯降壓作用。
土豆深色的外皮富含維生素和鉀,削皮吃會損失營養。研究顯示,緊貼土豆皮下層部分所含的維生素高達80%,遠遠高於土豆內部的肉。
馬鈴薯富有營養,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和泛酸等B群維生素及大量的優質纖維素,還含有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質、脂肪和優質澱粉等營養元素。這些成分在人的肌體抗老防病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吃馬鈴薯不必擔心脂肪過剩,因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飢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每天多吃馬鈴薯,可以減少脂肪攝入,可以讓身體把多餘脂肪漸漸代謝掉,消除你的心腹之患。
土豆含有大量澱粉以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土豆所含少量龍葵素,能減少胃液分泌,緩解痙攣,對胃痛有一定的冶療作用。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很高,優質澱粉含量約為16.5%,土豆中的澱粉在體內吸收緩慢,不會導致血糖過快上升。還含有大量木質素等,被譽為人類的“第二麵包”。
馬鈴薯中含有大量的優質纖維素,在腸道內可以供給腸道微生物大量營養,促進腸道微生物生長髮育。同時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保持腸道水分,有預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
山西人愛說“山藥蛋寶中寶,頓頓飯離不了”。馬鈴薯含有維生素C,而且發熱量高。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上班族,最容易受到抑鬱、灰心喪氣、不安等負面情緒的困擾,馬鈴薯可以幫你解決難題。食物可以影響人的情緒,是因為它裡面含有的礦物質和營養元素能作用於人體,改善精神狀態。做事虎頭蛇尾的人,大多就是由於體內缺乏維生素A和C或攝取酸性食物過多,馬鈴薯可以幫你補充維生素A和C,也可以在提供營養的前提下,代替由於過多食用肉類而引起的食物酸鹼度失衡。
土豆的功效與作用
(一)土豆的功效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入胃、大腸。
【功能主治】:和胃健中;解毒消腫。主胃痛;痄肋;癰腫;溼疹;燙傷。
(二)土豆的作用
寬腸通便。
土豆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寬腸通便,幫助機體及時排洩代謝毒素,防止便秘,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
降糖降脂、美容養顏。
土豆能供給人體大量有特殊保護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關節腔、漿膜腔的潤滑,預防心血管和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的彈性,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土豆同時又是一種鹼性蔬菜,有利於體內酸鹼平衡,中和體內代謝後產生的酸性物質,從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補充營養,調節身體。
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鈣、鉀等微量元素,且易於消化吸收,營養豐富,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美,土豆早就成為第二主食。土豆所含的鉀能取代體內的鈉,同時能將鈉排出體外,有利於高血壓和腎炎水腫患者的康復。
消炎止痛。
用生土豆來消炎、消腫、止痛的,將土豆去皮,切成薄片往臉上貼,好清涼、好舒服,過一會兒腫脹發燙的臉就敷熱了。又繼續換新的,慢慢就感到疼痛在減輕,連換三次,半小時後就不痛了,腫也開始消了。
祛痘。
土豆治臉上“痘痘”也很有效。臉上長了痘痘,只要發現開始冒出,有些脹痛的時候就趕緊用生土豆片貼在上面,半小時後再更換,連換幾次,這個小痘痘就再也發不起來了。如果小痘痘上已經開始有膿頭,還是仍然用生土豆片貼在上面,一定要切得薄薄的.,這樣貼在臉上不容易掉,經常更換,這個已冒膿的小痘痘同樣也可以消掉,只是要多貼一段時間,多更換,臉上就不會留下色素沉澱與凹陷了。
活血消腫。
喝生土豆汁的同時,還要喝生薑雞蛋水,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上臨睡前肚子空的時候喝。一是可以滋潤受傷的粘膜,二是祛寒、活血。二者配合起來運用,消腫效果不錯。
緩解關節痛。
用生土豆和生薑搗爛後敷在紅腫的關節處,還可以治療老年人常見的膝關節痛。
潤膚。
土豆還具有很好的呵護肌膚、保養容顏的功效。土豆汁液直接塗敷於顏面部位的增白辦法,可以糾正炎夏被曬黑的面板,其對夏斑的功效更為顯著。熟土豆切片,貼在眼睛上30分鐘,能減輕下眼袋的浮腫。用生土豆麵膜貼敷20分鐘,不僅可用於下眼皮浮腫,而且尚可用於面部虛腫,還能舒展臉皮,消紋去皺,使整個顏面光潤嫩美。
治療痤瘡。
土豆洗劑對年輕人常患的痤瘡有良好的治療功效。操作時先將一隻土豆放在碗上面的篩子中磨碎,放置到有“汁”滴下為止,然後用棉花球蘸此汁液塗抹面部,待乾燥之後再徹底清洗掉。
美化指甲。
假如你那美妙指甲上有色斑,只要用土豆汁塗在指甲上過一夜,第二天早上即可洗掉。如此,會使指甲變得光潔細膩,完美無缺。
(三)應用例項
胃潰瘍:鮮馬鈴薯洗淨,搗成泥,用布擠去水分,置砂鍋裡火煮,不要蓋蓋,蒸發掉水分,煮成黑焦結在鍋底,即成鍋巴。將鍋巴研成粉末,每日早晚各服1匙。
慢性腸炎:將土豆100克,生薑10克洗淨切碎,橘子1個去皮、核,三味混合用潔淨紗布絞汁。每次飯前飲1湯匙。
藥物中毒:生土豆研汁服下。
面板潰瘍:馬鈴薯擦絲,搗為泥,敷患處。
便秘:將土豆洗淨切碎後,加水搗爛,用紗布絞汁,加蜂蜜適量。每日早晚空腹服下半茶杯,連服半個月。
燙傷:馬鈴薯磨汁,塗傷處;或將山藥蛋煮熟剝下山藥蛋皮貼在患處,極效。
黃水瘡:馬鈴薯擦絲搗爛敷患處,紗布包紮,每日換1次。
面板溼疹:將土豆洗淨,搗成泥外敷患處,用紗塊包紮,可以收到很好效果。
腮腺炎:用土豆一個碾成泥,加米醋數滴調勻,塗在患處,可以起到消腫止痛作用。
足跟皺裂:冬天天氣寒冷、乾燥,有的人腳步跟易出現皺裂,用土豆煮熟去皮搗爛,加小許凡士林攪勻瓶裝備用,用時取適量塗腳裂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土豆的做法大全家常
一般來說,吃馬鈴薯的家常方法是炒絲,油炸或配牛肉、豬肉燒熟吃。燒肉片時;可先將肉片燒成八成熟,再把薯片放入鍋內用中火煮燒,慢慢翻動,切忌用大火猛燒。
酸辣土豆絲
材料:
土豆300克,紅辣椒15克,辣椒(青、尖)15克,花椒2克,大蔥5克,鹽3克,味精2克,香醋5克,花生油10克,蒜5克。
做法:
(1)將土豆削皮,切細絲,泡在水中洗去澱粉,既能避免其變黑,又能使其在炒燒時保持白嫩、爽脆。
(2)青、紅辣椒去籽、蒂,切成細絲,幹辣椒切絲。
(3)炒鍋上火,加入油燒熱,放蔥絲爆鍋,加入幹辣椒炒香,再加入青紅椒絲、土豆絲,炒至八成熟時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再淋上香油和香醋,炒熟即可。
土豆紅燒肉
材料:
五花肉500克,土豆3個,醬油1茶匙,冰糖1把,姜1片,八角2個,花椒6顆,桂皮1小段,料酒1茶匙,香葉1片,植物油適量。
做法:
(1)五花肉洗淨,焯水,取出洗淨浮沫,切塊備用。
(2)高壓鍋內加入冰糖、料酒、醬油;加入桂皮1小段、八角2個、花椒6顆、香葉1片、姜3片。
(3)放入切好的五花肉塊;加水沒過肉塊。
(4)高壓鍋上汽後壓半個小時。
(5)高壓鍋燒肉的期間準備土豆:去皮切滾刀塊,慢慢炒熟至表面發粘後取出備用。
(6)高壓鍋放氣後將肉取出轉移到炒鍋內收汁,香料棄置不用;湯汁收濃後放入土豆塊翻炒至湯汁幾乎收幹即可。
紅燒小土豆
材料:
土豆500克,食鹽5克,蔥5克,生抽5克,老抽5克。
做法:
(1)準備的材料:土豆一斤,放適量的清水煮土豆。
(2)煮熟的土豆放在冷水中衝一下。
(3)將土豆剝皮,剝好皮的土豆放在碗中備用,熱植物油融入剝皮後的土豆。
(4)適量的翻炒(以免焦了),2-3分鐘後放適量的清水,適量的老抽上色。
(5)放適量的生抽、鹽調味,等汁收的差不多了,關火,燜10來分鐘就可以出鍋了,最後用蔥花做裝飾即可。
五花肉土豆片
材料:
土豆2個,五花肉200克,尖椒1個,紅尖椒1個,食鹽1小勺,蔥1根,蒜2瓣,生抽1勺,老抽1勺,香油數滴,老乾媽1勺,生粉1勺,辣椒(紅,尖,幹)1個,植物油1湯勺。
做法:
(1)土豆去皮後切片,清洗一遍後泡在清水中,瀝乾水備用。
(2)五花肉切片,加生抽和生粉醃製15分鐘;青紅椒切圈,乾紅椒切段,蒜去皮後切片。
(3)鍋熱油,放入五花肉煸炒出油,兩面煎黃後盛出備用。
(4)鍋清洗乾淨後,重新放油燒熱,放入土豆片翻炒;土豆片炒至五六成熟後放入配料翻炒,放適量老抽後翻炒均勻。
(5)放入1勺老乾媽,再放入炒好的五花肉一同翻炒,加少許鹽調味,出鍋前淋少許香油、撒點蔥花即可。
土豆去皮小竅門
做土豆菜削皮時,只應該削掉薄薄的一層,因為土豆皮下面的汁液有豐富的蛋白質。
準備一張烘焙用的錫紙。(也可以使用鋼絲清潔球,但是要注意衛生。)
將錫紙亮面朝外,揉成一團。
用錫紙團將土豆表皮搓揉一遍。
將搓揉過的小土豆放入清水盆中,土豆皮便悉數漂浮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