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這首詩的意思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註釋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大年初一),即春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出的爆裂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鞭炮)。
歲:年。
除:過去了。
一歲除:一年已盡。
除:去。
送暖:送來暖暖春意。
屠蘇:藥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千門萬戶:家家戶戶。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日:大年初一。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曆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鬱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千門萬戶:形容房屋廣大或住戶極多。
譯文
爆竹聲中送走了舊的一年,
春風已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碗.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門萬戶,
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舊的桃符更換.
創作背景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這首詩表現的意境和現實,還自有它的比喻象徵意義,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間,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
作品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宋代人過春節的場面:春風送暖,旭日初昇,家家戶戶點燃爆竹,閤家喝著屠蘇酒,忙著摘下門上的舊桃符,換上貼有門神的`新桃符。作者擇取了這些過年時最典型的喜慶場景,展現了一幅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民間風俗畫卷。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永珍更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