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讀送東陽馬生序有感

讀送東陽馬生序有感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贈序,是明朝文學家宋濂贈給他的學生馬生的《送東陽馬生序》,這篇贈序透過介紹作者的求學經歷來勉勵馬生勤奮學習。讀了這篇文章,我確立了人生的新目標,擁有了前進的動力。

宋濂從小勤奮好學,家裡貧窮,沒錢買書來看,就常常向藏收的人家借,親手抄錄,和他們約定日期歸還。在非常冷的冬天裡,硯臺都結了堅固的冰,手指凍得沒法屈伸,他仍然不敢懈怠、偷懶。當他出外去追隨老師的時候,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中。酷寒的冬天、凜冽的冷風,大雪積了好幾尺深,腳、面板都凍裂而不知道。他博覽群書,最終成為明代的大學士。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擁有了前進的動力。有時遇到困難真想放棄,但這時,宋濂求學的身影便浮現在我的眼前,給了我堅持下去的信心,讓我重新振作,迎接挑戰。在挑戰過程中,跌倒是難免的,但只要把自己與宋濂相對比起來,就會感到很慚愧,只能擦乾眼淚,繼續前行。特別是當我讀到“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時,我更加體會到宋濂當年求學時所遇到的困難之大,學習勤奮之至。在那種條件下,他都能學習,而我們又有什麼做不到呢?

我曾經看過標題為《要“窮”孩子不要“富”孩子》這樣一篇文章,印象很深。這是一篇關於澳大利亞父母教育孩子的文章。文章介紹說,澳大利亞是一個發達國家,每個家庭都相當富裕。但是,父母卻讓孩子們過著清貧的`生活。冬天父母讓孩子穿很薄的衣服,磨鍊他們的意志;從小讓他們到大海中衝浪、冒險,鍛鍊他們的膽量。我想,也許這就是澳大利亞之所以成為發達國家的原因之一吧!

可是我們呢?環境優雅,吃穿不愁,家離學校也就十幾分鍾,我們不能像宋濂那樣什麼都不比?什麼都不羨慕嗎?我們不能像宋濂那樣什麼都不顧?只想學到那盼望已久的知識嗎?是的只要你想,沒有不可以。所以,請同學們把“不”這個字從你們的人生字典中刪掉,永遠都不要留下什麼痕跡。

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國家早已實行義務教育,紙質書籍廉價且浩如煙海,網際網路、Ipad等高科技產品更為學習創造了便利條件。我們是否應該檢討下自己,相對前人,我們的求學精神是進步還是後退了呢?

還有一點,在現在的學生之中有一個很不好的通病――盲目地追求潮流和名牌,與別人攀比。而宋濂沒有注重穿著打扮。這是值得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效仿的。

古代書生的信條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了“金榜題名天下知”,為了為百姓做點好事,為了前程……只有“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了,十年,再去考取功名。現在已不像古代,但古人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作者心中有求知的渴望,所以作者他什麼都不會去想,因為知識就是他的精神食糧,就是他漂亮的衣裳。所以,我想說,我們可以與他一樣,可以好好學習,可以為了知識而不顧一切。可是,我們做到了嗎?

這是個催人奮進的故事,但同時又印證了那句話:無論環境多麼惡略,只要艱苦努力,勤奮堅持就能學到知識,獲得成功。

所以,讓我們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跨越環境的障礙,開啟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