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實用的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精選23篇)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實用的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精選23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精選2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

  昨天有朋友發簡訊說叫我一起去白雲上登高,我一驚,都是晚上七八點了還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嗎?後來一想,對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陽了,重陽有登高望遠的習俗,在印象中我的家鄉在重陽節就是在大門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麼用,但是自己也從未知道過重陽節的來歷。小學的時候學過王維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時候或許不能體驗這首詩的含義。但至今或許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陽節的來歷和傳說。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和朋友一路顛簸終於到了白雲山頂,那裡可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啊,看來來登高望遠的人好多啊,雖然一路爬到山頂已經是筋疲力盡,氣喘吁吁,但是好像人們都不只是衝著登高辟邪來的,或許是重陽節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看來中國古代傳統遺留下來的節日都是有深遠意義的!呵呵!不虛此行!!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2

  由於國慶調休,今天很多人仍然上班,所以來參加活動的人少得可憐——美麗心情、小石頭、我,加上負責人左哥,只有四個人。左哥好像有點失落,因為今天的“兵”太少,他這個“司令”當得不夠威風,新來的門衛大爺不認識左哥,在門口難為左哥給院領導打了好一通電話才讓我們進去,但院領導的熱情相迎讓左哥一掃滿臉陰雲,興高采烈地帶領著我們地來到活動室,並給我們佈置了任務,主要陪老人下棋、聊天,給他們解悶,逗他們開心。

  活動室裡,有的老人在下棋,有的老人在打麻將,有的老人在聊天,左哥陪一位老人下棋去了,我和美麗心情、小石頭就去和幾位老人一起聊天。

  一位戴眼鏡的奶奶,興致勃勃地給我們講她的人生故事。她出身於一個大家庭,早年因為父親的成分問題,一家人在此起彼伏的運動中,經歷了種種悲歡離合。但她非常樂觀,說起那些事情的時候,常常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描述得像是喜劇中的情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彷彿磨難對她來說是人生必然的經歷,看淡它,超越它,就能成為強者。她說她有四五十年的心臟病史,這更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看她談笑風生的樣子,給人的感覺,八十多歲的她和一顆病蔫蔫的心臟和平共處,簡直就是一個生命奇蹟。她不但心態好,而且還很愛美,她抬起腳給我們秀小女兒剛給她買的一雙漂亮鞋子,眼睛裡滿是自豪、得意的神情,有一個詞“老來俏”,我覺得形容她此刻的狀態再合適不過了。

  另一位七十多歲、穿著漂亮花衣的奶奶,不太愛說話,當“眼鏡奶奶”給我們講故事時,她一邊玩一種麻將連連看的遊戲一邊吵著說:“我都聽了八百遍了,不要見人就講你那點老黃曆了”。“眼鏡奶奶”反駁她:“我在講歷史呢,年輕人喜歡聽歷史。”“花衣奶奶”打趣道:“就那一點歷史,有什麼好講的。”而當我們請她給講講她自己的歷史的時候,她卻顯得有點不好意思。我逗她說:“我們最喜歡老年人給我們講過去的事情了……”,最後,她終於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講各種各樣的事情。也許,與“眼鏡奶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相比,她過得平平順順,沒有那麼多故事可說,但她很愛自己的家,很愛自己的親朋好友,所以她講得大都是家長裡短的小事情,她給我們講她的兒女,講對兒女的教育,講與兒女親家的相處之道,她說的最多的就是女兒嫁到婆家後,她一直交待女兒要對公公婆婆好,女兒的婆婆很感動,對她也非常好,經常給她買禮物。她說:“你看,我身上穿的這件衣服,就是俺姑娘的婆婆給我買的。”那是一件時尚的漂亮衣衫,她穿著非常合體、好看,我們一致誇獎:衣服好,人更好!她聽了樂得合不攏嘴,說:“你對人家好了,人家才會對你好,這就叫‘人心換人心,兩好合一好’!”老人這句話,讓多少婆媳不合、姑嫂相爭、親友反目的人們汗顏啊!我說:“要是大家都有你這樣的心態,都像你這樣想,咱這社會就會和諧很多啊!”她頻頻點頭,說:“是啊,人都和諧了,社會才和諧!”

  在來之前,我覺得我是一個給予者,覺得自己在幫助這些老人,但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想法錯了,我能做的僅僅是在給他們解悶,逗他們開心,而他們卻在教我怎麼對待生活,怎麼做人怎麼做事,怎麼用一種開朗、豁達的態度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是是非非。今天,恰逢重陽節前夕,我只不過用短短三個小時的時間付出,卻收穫了老人用一輩子經歷總結出的人生經驗。所以,參加這次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真正的心靈盪滌,是一次很有意義的修行!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3

  重陽節文化迄今已有兩三千年歷史,在西峽至今流傳眾多民間傳說。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要數重陽公主的傳說。

  據《漢書》記載,東漢安帝年間,宮中身懷六甲的李娘娘受閆氏所害,逃至洛陽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陽店。恰在家歷九月九日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陽女。李娘娘歷盡艱辛,慢慢把重陽女養大成人。誰知一年秋天,此地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村裡得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倖免。李娘娘臨終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重陽女,並把安帝贈送的玉佩傳給女兒,讓她找機會狀告閆氏,為她計回公道。李娘娘死後,重陽女到處拜師學藝,立志斬除瘟魔,為母報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動,精心傳授劍法,並密告瘟魔的四個弱點:一怕紅色,二怕酒氣,三怕刺激氣味,四怕高聲,讓重陽女來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現時見機行事,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這天,重陽女組織附近的百姓登上雲彩山,女的頭上插紅茱萸,茱萸果為紅色,葉子散發出一種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現就齊聲高喊:剷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見到紅色,聞到酒氣和怪味,聽到喊聲,縮成一團,重陽女一劍將瘟魔刺死。從此重陽店一帶百姓安居樂業,健康長壽。此事傳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來視察,見到了重陽女和玉佩,報知安帝。安帝召重陽女進京相見,父女擁抱大哭一場。後安帝貶黜閆氏,專門為李娘娘修了娘娘廟,封重陽女為重陽公主。安帝要留重陽女在宮中,重陽公主以母親葬在重陽、逢節要去祭奠為由,執意回到重陽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後,都要帶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順便把當地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傳入宮中。

  重陽公主生在重陽,長在重陽,又在重陽結婚、生子,百歲而亡。當地群眾為重陽公主修了重陽道觀,年年重陽節前來朝拜。由於歷史的的變遷特別是戰亂的影響。漢安帝建的娘娘廟和重陽百姓為重陽公主修的重陽道觀都已不復存在。但歷史總會留下一些痕跡。

  距重陽鎮10公里的西坪鎮有一個皇后村。《西峽地名志》講:相傳,一皇后經此小憩,地以人傳。這位皇后就是李娘娘。因李娘娘逃難時已身懷六甲,行動不便,曾在當地歇息。

  近年,我縣重陽文化研究會又在重陽寺內發現幾件實物證據。《西峽地名志》上說的後寺就是今天的重陽寺,該寺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炸燬,現殘存一些瓦片、石碑等。其中一段廟脊瓦塊上清晰可見恭李氏字樣,這與傳說中的李娘娘十分吻合。這有一段龍頭瓦和鳳尾瓦,古代一般稱皇帝為龍,皇后和娘娘為鳳。從這三件瓦的文字和圖形推斷,此寺在後來修建中可能為李娘娘專門修了一個殿,也可能此寺改成了娘娘廟。中國的道教、儒教和佛教是相通的。另一塊是天子萬年碑,這塊碑的碑文大多都看不清了,但天子萬年四個字清晰可辯。天子即君王、皇帝,皇帝才是真龍天子。天子萬年碑是與皇帝有關。這位皇帝就是漢安帝,這與李娘娘生重陽公主的傳說十分一致。由此可以推斷,傳說中漢安帝為紀念李娘娘,重修了重陽寺、娘娘廟是真實的,是有碑可證的。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4

  蘇東坡《丙子重九》詩:“登高作重九,蠻菊秋未開。”這個“重九”指的就是重陽節。根據歷史上的風俗習慣,重陽節都是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西周初年,人們就認為“九”為“陽”數,《周易》即以陽爻為九。後來,人們認為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故稱重陽。宋代吳自牧在《夢梁錄》裡曾說:“日月梭飛,轉瞬重九。蓋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號曰重陽”。

  重陽成為節日,始於東漢時期。南朝的吳均《續齊諧記》有這樣一段記載:汝南桓景,從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係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於是,桓景按照費長房的囑咐,屆時全家登上上崗。傍晚歸家,見雞犬牛羊皆死。後來,人們為了避禍,每到九月九日,即離開家庭,去到高處。這樣就逐漸形成了登高望遠的習慣,並形成了節日。

  桓景避難所登的山岡,即今上蔡縣城所在的蘆崗。西漢時期,“漢高祖四年”在上蔡縣置汝南郡,因此,西漢時的汝南,人們均認為即今上蔡。從春秋至漢代,桓氏一直是上蔡聲勢顯赫的家族。《鹽鐵論》的《大倫》篇有:“孔子適蔡,桓魑害之。”“蔡”,即今上蔡縣。孔子周遊列國,七十二賢多皆伴行,三千弟子部分亦皆隨從,並有武裝保衛。桓魑能夠組織一定的人力對孔子進攻,可見其地位之高,實力之大與桓氏家族之強。古代,人們由於血緣關係及生活環境限制,一個家族往往世代住在一起。如:陳留,為蔡氏家族所居地,東漢時有蔡邕、蔡文姬。桓魑這個家族之漢代,有桓寬。桓寬是位研究《春秋公羊傳》的學者,博通經典,善屬文,《鹽鐵論》即是他寫出的;漢宣帝時官至廬江太守丞。從桓寬的官職、學識,說明上蔡桓氏仍是個顯赫的家族。東漢時期的桓景,當是這個桓氏家族的成員。

  桓景登的山岡,春秋時名岡山。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7公里,高97米,上土下石,今名蘆崗。上蔡境內唯此崗最高,登上崗陵,可以瞭望四野。桓景所登之地,應即此崗。

  伴隨歷史進展,重陽節迅速傳遍全國,晉朝周處的《風土記》謂:“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又云茱萸會。到了唐代,詩人並以此為題寫了很多詩篇。如唐朝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本是香氣濃烈的植物,桓景用茱萸裝進絳袋佩戴,原是為了?邪避災。到了唐代,已經變為插在頭上的裝飾品了。

  重陽時節,秋意正濃,,天朗氣清,葉紅菊黃,正是登高望遠,飽覽秋色的大好時機,和清明節“踏青”春有同樣富有詩意。重陽節的起源地上蔡,自古就有登高遠眺的習尚。上蔡縣城西南的蘆崗上,有蔡侯玩河樓,高踞蔡國古城之上。登上樓臺遠眺,西面?岈翠峰插雲,東面洪河蜿蜒若帶,周圍數十里的村落、田畝、丘陵、林木、道路、溝渠,星羅棋佈,均歷歷在目。尤其上蔡縣城,房舍櫛比,街道縱橫,人如流水,車若矯龍,每當夜色降臨,燈火齊明,互相交織,匯成燈海,不能不令人嘆為奇觀。因此,明清以來,經常有人到此登高賦詩。清人冀景雋有《望河樓劇飲》詩,李士英有《重陽偕友登望河樓》詩,均描寫在望河樓瞭望景色和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的情況。

  據文獻記載,在九月九日佩茱萸飲菊花酒可令人長壽。南朝梁宗凜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茱萸味辛苦,可以除風散寒,止痛;蓬耳今無其名,未知起何作用;菊花有濃厚的香氣,能夠除風明目解毒,用之泡酒,並可活血理氣,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這可能是當時的驗方,所以梁宗凜說它可以令人長壽。現在國家規定九月九日為老人節,即取祝老人長壽之意。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5

  今天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有出遊賞秋,登高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登山活動。

  大家一到神仙嶺就感嘆道:“神仙嶺好高啊!”我們快速地往上山坡跑,我累得喘不過氣了,我只好和大家慢慢走上山頂了,老師叫我們穿好校服,因為老師說邊走邊拍照,所以我脫掉了中間的一件衣服,把校服穿在外面,這樣子就不熱了,我走到半山腰看見了一座寺廟,寺廟裡面供奉著如來佛、觀音菩薩和伽藍菩薩等,我看見許多人在那裡進香朝拜。上面還有投硬幣的池子呢!聽說把硬幣放到池子裡,就會有好運氣,可惜我今天沒帶硬幣。

  我們繼續往上走,走著走著,我突然想要喝水了,幸好我提前準備了水,不然的話會渴得受不了的,這時郭老師和家長們都說慢點慢點,不用跑。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了大坪,我們在坐在石凳上休息,老師叫我們站好隊和家長一起拍照,高個子蹲在第一排,我站在第二排,家長們當然是站在最後面了。拍完了照,我們又往上走,我邊走邊欣賞風景,路邊的風景真美!

  又走了一段路,我們終於到了山頂,黃浩然的爸爸早早地為我們準備了水和好多好吃的。我們邊吃邊玩,等我們吃飽喝足後,老師叫我們排好隊來玩遊戲,我們圍成了一個圈,就開始玩遊戲了。

  第一輪是詞語接龍,老師讓我們先說帶有數字的四字成語,大家圍著圈開火車說:十全十美,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一心一意……第二次老師又讓我們分組說描寫春夏秋冬的成語,這次老師讓我們六個人一組,我被分到了第三組,也就是秋天組,老師先讓我們分組籌備了幾分鐘,從春天組開始說,每一組派一個人來說,輪到我們這組的時候,我高高舉起了手,一口氣說了好幾個:碩果累累,春華秋實,秋風習習,層林盡染……

  第二輪比賽又開始了,不過這就有些難度了,老師說古詩詞裡的成語,我們來說出對應的詩句,搶答對了的有獎勵,老師一說“人面桃花”的時候,我就第一個舉起了手,老師叫了我,我回答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老師表揚了我,而且還獎勵了我一支黑色的圓珠筆。

  第三輪遊戲是:你做我猜四字詞語,黃浩然和他爸爸第一個參加,看懂了遊戲的玩法,我有點想玩了,我高高地舉起手,我站在那裡看見老師給我的紙牌,我模仿兔子的樣子,媽媽立刻就猜出來了說:“守株待兔”。我開心地叫起來說:“沒錯”。老師獎勵了我一本本子。唉,我好想再來一局啊!可是每人只能來一次啊!我只好在旁邊看著別人玩。

  最後一個遊戲是表演節目,郭靜怡首先上臺跳舞,王偉表演了朗誦……

  結束的時候老師叫我們做《有你就幸福》的手語操,然後大家就開開心心地下山回家了!

  美好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今天我們好開心呀!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6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的季節裡,再次迎來了今年的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蘊著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也代表著勞動人民收穫的喜悅和興奮。

  重陽節大概是這樣來的:從前有一個叫桓景的人,跟隨一個道士在外地遊學。一天,道士突然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會有災禍。你快些回去讓家裡每人都縫製一個香囊,再裝上一種叫茱萸的植物,然後佩戴在胳膊上。這一天,你還要帶著全家躲避到高處去,喝點菊花酒。”桓景聽了,趕緊回到家鄉,並全部按道士的話去做了。到了重九這天,桓景家中的雞、狗、牛、羊果然全部暴死,而桓景和他的家人,則因聽了道士的話,避免了這場災難。從此以後,每到重九這一天,人們便借登高、喝菊花酒來免除災禍。久而久之,重陽節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而我也有一位可親可敬的奶奶,往事。微微下陷的眼窩裡,一雙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粗糙的手,瘦弱的身材。

  記得有一次,週日的那天晚上,我在外面上課,到回家的時候卻發現天竟然下起了大雨,正發愁呢。我突然發現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一隻手打著一把傘,另外一隻手裡還拎著一把傘正在深一腳淺一腳的一步步走來。我跑著迎上去叫:“奶奶”。奶奶快走兩步迎過來,從懷裡拿出衣服給我披上,說:“乖,別凍著。”然後給我一把傘,自己打了一把傘,我們一塊往家走。

  外面呼呼的颳著大風,我看到奶奶半邊身子已經被雨水給打溼,我身上卻沒有一滴水,原來奶奶看風大怕雨水把我打溼,一直走在迎風的方向為我遮風避雨,她的雨傘也大半為我擋雨,我讓奶奶把傘打直,奶奶說:“沒事,你還小,不能凍著,奶奶老了,這點雨也不算什麼。”我沒有再說話,總覺得心裡暖暖的,回到家後我看到奶奶衣服溼了大半,趕快給奶奶倒了一杯熱水,並告訴奶奶晚上把被子蓋好,小心著涼。

  第二天早上我覺得奶奶臉色不好,感覺不對勁,問奶奶是不是感冒了,奶奶說“沒事,奶奶好著呢。”我只好揹著書包慢慢地走進校門。

  中午放學回來我看到奶奶滿臉通紅,慢慢的又有些變白,我便拉著奶奶去醫院,奶奶說她不去,怕耽誤我下午家長會。但我還是硬拉著奶奶去了。到了醫院後醫生先給奶奶測量體溫。測量完後說已經燒到38。8℃了,醫生說,必須馬上輸液。奶奶說:“不行,一會孫女的家長會怎麼辦?”我說,讓爺爺來吧。奶奶也只好同意,看著奶奶蒼白的臉色,我久久不肯離開醫院。最後拗不過奶奶,等爺爺來把我送去學校後。我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好好地愛我的奶奶。

  又是一年的重陽節,尊老愛老正當時,祝願全天下的爺爺奶奶健康長壽永遠幸福。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7

  路旁的風景飛快地掠過車窗,只看得到一片朦朧的綠色。我們坐在大巴里,愉快地和周圍的陌生人攀談著,聽著優美的音樂。

  我們要到哪去呢?原來,今天是重陽節,小記者團的人員組織了這次馬仁奇峰登山活動。一收到資訊,作為小記者的我和妹妹當然義不容辭的接下了邀請,帶著我們的堂姐和其他小記者坐上了去往馬仁奇峰的大巴。

  經過三個小時的旅途,我們終於來到了馬仁奇峰的大門口,我們歡呼著,帶著愉快的心情走進了馬仁奇峰。一進去,映入眼簾的便是左手邊的徽派建築和右手邊的一個清澈的湖泊,一看木牌才知道左手邊的徽派建築名叫紅色收藏館,是以收藏毛澤東像章為主體的收藏館,右手邊的湖泊名叫月亮湖因湖水是旁邊的月亮山流下來的,所以名為月亮湖。跟著導遊,我們又去了天下第一福鼎,十分高大,大約有9米高上面刻著999個“福”字呢!看到這個福鼎,我們的嘴巴張得有圓盤那麼大,這是天下第一呀!看完幾座佛像後我們來到了楠木林,這可是一個陰涼靜謐的好地方!許許多多的蝴蝶在林中翩翩起舞,木質蹺蹺板、鞦韆都成了大家休息放鬆的遊樂設施。玩了一陣,我們又跟著大部隊上了山,周圍的樹木草叢都長得很蔥鬱,不時還有幾隻枯葉蝶在我們身邊玩耍、嬉戲。登了一半,我們便回去了,因為繼續往上攀登有點危險,我們又到楠木林裡玩了一陣,雖然楠木林裡的設施很普通,但楠木林裡經常傳來我們爽朗的笑聲,我們彷彿回到了大自然!

  玩了這麼久,我們的肚子發出了不小的抗議,應該去吃飯了。我們跟著小記者團的董老師來到了飯堂,小記者團的人員想得真周到,11人坐一個大飯桌。我們剛坐下來,一直保密的神秘遊戲開始了。原來,這次馬仁奇峰登山活動的主角不是我們,而是那些坐了好久的老人們。他們和藹的望著我們,彷彿我們就是他們的孫子、孫女。董老師舉著喇叭喊著:“今天是什麼節日啊?”我們一起回答:“重陽節!”“對,有誰願意給這些老人表演節目呢?”董老師問。“我,我!”大家紛紛爭先恐後地舉手。“好,想表演的就上來!”董老師說。大家立刻一窩蜂地跑上來,老人們帶著期待的目光望著他們,經過商量,大家一起唱《小燕子》,雖然不是什麼流行歌曲,但在大家眼裡,這暖暖的祝福和濃濃的心意。唱完了歌曲,老人們笑著拍著手,大家心裡都暖暖的。隨後,我們又給老人們表演了許多節目,不久我們的飯菜便端上了上來,我們一邊吃一邊愉快的交談著,濃濃幸福洋溢在小小的飯廳裡。

  吃完飯,我們又2個小時自由活動的時間,我們可以隨便逛逛。2個小時後我們聚集在大巴門前,不久,我們便又登上了熟悉的空調大巴,但大家都戀戀不捨地看著馬仁奇峰的大門,彷彿還想再玩一次。“嗚嗚”隨著汽車的轟鳴聲,大巴緩緩啟動,我們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我們都不會忘記這個重陽節的!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8

  重陽,得名因為重九。《易經》以九為陽。秦漢甚至更早,就有“踏秋”記錄。而重陽節的形成,大概在春秋戰國時期。踏秋日,就是九月初九。這是一個慶賀豐收的日子。到了唐代,以國家節日的方式固定。三月三的踏青,舉家出動多有麗人。九月九日踏秋,有更多的思念。我們不清楚唐人如何過節,可是他們踏青踏秋,卻都有記載。一幅“虢國夫人踏青圖”,將楊玉環姐姐春天的自在雍容,留存至今。讀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們不但曉得他們踏秋要插茱萸於鬢間,還知道他們會登高。

  登高為了避難。有研究者認為,重陽時節,大火星退位,其後是漫漫寒冬。重陽節慶,為的是恭送大火星宿。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依據的就是“大火”出沒。春秋兩季的“禊”,都是指在水邊舉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不過,流傳到今天的揚州,春天還有禊可以觀賞,秋天只有登高了。雖然我們有全國最大的人工茱萸林,我卻沒有見過插茱萸的君子。

  揚州沒有山,到何處登高?沒關係。漢字由秦始皇統一,以前的六國各有各的文字。為了交流便利,“音同意近”是理解漢字的一條途徑。沒有高山,我們將高買回來可好?於是,每年重陽節,吃重陽糕,揚州古風延續的證據。買糕,要的是高的含義。

  重陽糕,香甜米糕。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物質的吃,滿足的是精神的需。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是吃物又不是吃物。重陽糕同理。相比前兩節,粽子可以自己包,中秋節揚州人自家不做月餅做燒餅。甜燒餅芝麻糖餡,鹹燒餅蘿蔔絲肉餡,不算太難。唯有重陽糕,我以為難度挺大。自己做不了就買。那家重陽糕好吃?我曉得的一家,在廣陵路郵局門前,小覺林斜對面的小巷處。那裡長年累月有一個賣米糕的老太太。她家的米糕又香又糯。早些年很便宜,兩塊錢一袋。每每到重陽節,看不到她了。出攤就收攤,一搶而光。

  去年、前年,我都不止一次在重陽那天去找她,結果一樣,沒找到。後來有人告訴我,南門街還有一家味道也好,找過去,人家早賣完了。官商也有,大麒麟閣的重陽糕,到了這一天,排著長長的隊,耐心等待。假如運氣好,買到剛剛生產出的重陽糕,正是太好吃了。如果是冷的,要回去稍稍蒸一蒸。火候過了,癱成一團。火候不到,感覺出不來。所以,有了重陽糕,吃,也是藝術。現在各大超市都有得買,就是沒有那麼好吃。實在沒辦法,買回來應應景。

  家有老人,重陽糕年年買年年吃。就像中秋節的月餅,節日必要的點綴。重陽節是老人節,兒孫輩恪盡孝道的日子。不過,重陽節的地位比不上清明,不放假。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後輩很為難。一盒重陽糕,表表心意罷了。

  今年有別於往年。老母身體不好,重陽糕更要吃,大大的吃。蒸得軟軟的重陽糕吃下去,等於攀上一座高山。登高寄嘯,情懷舒暢。但願老人們持螯賞菊,品味重陽。高高爽爽的深秋,豐碩健康。

  糕,就是高!實在是高!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9

  在江河邊孕育而生的民族,將歷史融入江河。當傳統節日隨流水一同消失於天涯海角時,卻在兩岸留下了華夏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節日的韻味。

  華夏民族,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精彩文化的大民族,傳統節日自然也是眼花繚亂的。傳統節日不會被遺忘,它是每個時代的文明載體、在傳統節日這個偉大永恆的載體,連續著中華文明的深深血脈。

  無論哪個傳統節日,都寄寓著特殊的意義。然而如今,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卻於歷史的江河聽到了傳統節日的撕心裂肺般的哭泣聲。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曾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春節,現在又有多少人記得那些美好的習俗,那寄寓希望與祝福的“壓歲錢”充滿了銅臭味,越來越多的人在說過年沒年味了。曾經“風雨端陽生晦冥,汩羅無處吊英靈”的端午節,又有誰會在房屋前插一根艾草,喝一碗黃雄酒呢?曾經“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的中秋節,那輪圓月越發清冷、孤獨,似乎那明亮的光輝都被璀璨的煙火奪走了。……曾經的曾經,有太多的回憶。可是國人對傳統節日的淡忘,讓我心頭始終壓抑著一股趕上哀愁。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現在的世界,多種文化蔓延、滋生、跌宕的衝突,需要我們深思。這些現象對於我國的傳統節日的影響是不容置之不理的。更多的國人趨向於過國外的節日,國人過洋節的氣氛更是一年濃過一年。這不僅僅凸顯出國人對待本國傳統節日的冷漠,還說明國人對他國文化的過度盲目崇拜。為此我總感覺到內心的憂慮與不安。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當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國人一片譁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被搶注的訊息,我們對此留下了太多的震驚和困惑,更是無法接受。也許,這本身說明了我國傳統節日的魅力所在,但這並不允許傳統節日成為他邦異族的文化遺產那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真的要捫心自問,傳統節日何去何從?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傳統節日的批判審視就是直面文化衝突的高層面的心理認同。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穿越”古今,“走讀”傳統節日。我們發現,傳統節日之所以傳承至今,是因為他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面對傳統節日,我們當然不可能“橫衝直撞”,這樣只會“折殺”你的銳氣和意氣。我們必須是虔敬而沉穩的。沒有靜心涵泳傳統節日的過程,我們無法達到“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化境的。傳統節日何去何從?我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節日的征途才剛剛開始。擁有如此優秀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同時國家也將傳統節日列入全民性的節假日,以期國人能在閒暇之餘靜下心來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讓我們中華大地掀起學習、保護、傳承傳統節日的熱潮。

  歷史如河,請仔細聆聽傳統節日的絮語。因為,那是靈魂的訴說。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0

  今天是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年節”。可是,你可知道它的來歷?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陽,也叫重九。據查,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始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並沿襲至今。歷來過重陽,都是以登高望遠笑傲人生為主題,民間多開展一些登高、爬山、郊遊、品酒、賞菊、書法、作賦等活動。自從1988年我國將農曆的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年節”,使農曆“九月九”成為我國法定的老年節後,每逢重陽,各地各部門各單位都透過組織的形式組織老人過節,形式雖然不一,內容卻基本相同,大體都是組織老年人座談會,對老年人進行慰問活動,自此很少看到有開展傳統的重陽文化活動的了。

  重陽節和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些個節日都有很重的文化份量,都有她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定的文化淵源,每一個節日都是一個特定的文化元素。重陽節的文化背景和淵源深刻而悠長,登高望遠,品酒賞菊,吃重陽糕,這些都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僅以一個敬老顯然不是重陽節的本質和內涵!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豐富,節日的文化氛圍卻在逐漸淡化,除一些特殊的階層或群體還能想到這些傳統文化的名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節日的文化元素已開始漸漸被遺忘,以至出現有韓國人把端午節拿去申請為該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荒誕,而笑話的背後難道不是我們背棄了傳統文化後的一個痛心疾首的教訓麼?如果繼端午節被端之後,中秋節、重陽節、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這些文化名片再被人家拿去申請為他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那我們中華文化說不定什麼時候會要被人一鍋端掉,真要那樣,我們怎麼去對我們的子孫進行五千年文化的教育與傳承,拿什麼讓我們的子孫信服我們有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誠然,敬老是中華民族的美德,相比整個中華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比敬老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重陽節不等於敬老節,敬老只是重陽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近年來,外來文化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爭奪較量不止,並且外來的文化因素越來越多的取勝於我,在向我們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中,他們得到了太多的好處。我們傳統文化這最後的堡壘如果也被攻破,那時,我們就失去了支撐民族意志的精髓和脊樑,就失去了民族的滄桑與尊嚴。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非要有她的一種精神,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傳統文化就是一種內涵深刻、底蘊深厚的精神,是能夠扛得起千年文化和億萬人民的精神。因此,重陽節,我們不再應該僅僅把她當做敬老節,而要將她的傳統文化精神融入到現代人豐富的文化生活中,過出她的現代意義,過出她的本質內涵,讓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扛起千年文化和現代文明。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1

  重陽節回了趟寧化。

  堂哥知道我到寧化了,打電話讓我去喝兩杯,說我父親也在。

  中午辦完事情,我過去,叔公和叔叔也在。堂哥硬是要我喝兩杯,拒絕不掉,坐下來喝上了。

  堂哥開了一瓶高度的,給叔公和叔叔的杯子里加了一點兒,大概還剩下九兩,三杯五杯下去,一瓶酒都倒我這裡了。

  一家人高興,撞上了節日,我也就放開了。長這麼大,還真沒在重陽節跟老人家喝過,借堂哥家的酒,也算是彌了這個缺。

  傍晚,同學又打電話叫吃飯,我說不去了,他說有事找我,非得要我去一下。去了又是喝酒,架不住,又分了一瓶半斤的。

  父親在堂哥打電話問我回不回家,酒桌上一陣乒乒乓乓的,我躲到一邊,說回去,我讓父親等我,我這邊結束了一起回去。

  和同學吃著飯,一看時間九點多了,父親的電話又來了。這一次我拿起包,無論如何不留了,我說父親還在外面等我。

  父親騎了摩托車,我到的時候他正在穿衣服。寧化的夜已經涼了,父親那衣服是跟親戚家借的。父親看我穿著短袖,問我會不會冷。我說不會。坐在父親身後,我又拉緊了揹包,縮在一團,靠在父親背上。

  回鄉下的路上沒有別的車子,父親沒有騎得很快,只是風有些大,父親在前面說話,我只能湊到他肩膀才能聽清。我和父親閒聊著,騎了半個多小時才到家。

  我回到家裡,母親還沒睡,她拿出來幾個柿子,讓我吃個。一路吹著風回來,我身上凍得發抖,我說不吃了,吃不下。

  我進到廚房看了一眼,又坐到客廳裡,開啟電視,父親和母親坐不住,先去睡了,母親又叫我早點睡,別看到夜深。我說好。我走到外面看了一眼,別人都入睡了,村子裡就我們家還亮著燈。這村子就剩些老人,和我爸媽那樣的,要不是我回來,父親和母親也早該睡著的。

  我把電視聲音關了,躺在沙發上,隨手拉過被子蓋在身上,也漸漸睡去。

  許是吹了冷風著涼了,夜裡醒過來,吐得難受,把母親吵醒了。她到客廳來,看我還在吐,到廚房給我倒了一碗開水。我說沒事,晚上只吃菜喝酒,胃裡空的,是餓了。

  喝了開水,我先躺下睡了。還是發冷,又醒來,抱著垃圾桶又吐了。這一次把父親吵醒了,他走到客廳門口,探頭進來。

  我濛濛地看著他。

  父親說我就是喝多了,他叫我以後別再喝那麼多酒了。我也不認,我說是著涼了,渾身冰冷的,可能發燒了。

  父親沒再說話,走開了。我呆坐了一下,也不知道是醉了還是真的著涼引起的,一個人無助得開始害怕。

  坐了好一會兒,我剛躺下,聽得父親的房門開了,我坐起來,父親剛好進來。他抱了一床棉被,我說不要了,父親不聽,又鋪到我身上,他說,以後少喝點酒。

  父親該是知道我不是醉的了,只是他不說出來。

  父親在我額頭上摸了一下,轉身走出客廳。我看了一下手機,又看了窗戶外面,天還早,還是黑漆漆的。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2

  今天是10月28日,也就是農曆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奶奶家共度佳節。

  “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卻仍堅持在農村種菜,養雞養鴨來給我們吃,他們兩個真是不容易啊!”每每想到這兒,我的鼻子就不由得感到酸酸的:“這本因是他們安享天福的時候啊!這次回老家,我一定要好好的報答我的爺爺奶奶們,讓他們也體會到孝心的溫暖。”扭頭看向窗外,秋風陣陣,紅葉飄飄,天氣十分晴朗,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美麗的田野,溫暖,舒適。

  “官路邊到了,要下車的請快點下車。”司機的吆喝聲傳來,老家到了。還沒有到家,爺爺奶奶就已經在路口處等著我們一行人了。爺爺穿著一身軍裝,帶著一雙老花鏡,兩鬢斑白,一見到爸爸就絮絮叨叨起來。奶奶穿著一身樸素的花格子衣裳,耳帶銀耳環,拉著我的手不停地問這問那的。

  邊走邊說,就走進了家門,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滿滿一桌子的豐盛而美味的晚餐。“有沒有雞?”我的目光在餐桌上下仔細地搜尋,確認一點兒雞肉都沒有的時候。我頓時放下自己的心來,長舒了那麼一口氣。 “就知道你不忍心吃你看著長大的雞肉,你看!我給你燒了你最愛吃的雞蛋羹。”隨即,奶奶捧上了一碗冒著騰騰熱氣的雞蛋湯。我頓時眉開眼笑,撲到奶奶的懷裡撒嬌。奶奶笑著說:“別那麼用力啊,你想把奶奶這身老骨頭給撞散架啊!”我趕忙起來,身怕這百把斤的重量壓壞奶奶那單薄的身子。“來來來,快吃吧!”“爺爺奶奶,您們也吃吧!”在飯桌上,我們紛紛將好吃的東西往爺爺奶奶的碗裡夾去。不出一會兒,爺爺奶奶的碗裡便堆成了一座“小山”,爺爺奶奶的臉上樂開了花。

  天黑了,我搬把小板凳,坐在了自己的家門口,眺望夜空,重陽節這一天的天氣似乎特別好,月亮正懸掛在半空中,發出淡淡的光暈。她正在和她無數的子孫後代——“星星”一起度過這團圓的節日,幸福的節日吧。看著那月亮上的斑斑點點,我想那或許也就是月亮上的歲月的痕跡了吧。扭頭看向屋內,爸爸媽媽正在陪爺爺奶奶打麻將。我知道今晚爺爺奶奶一定會贏很多很多……

  夜深了,屋子裡燈火通明,到處都是爺爺高聲的談論,奶奶的歡笑。我來到爺爺奶奶身邊,“爺爺奶奶,今天就讓我來給你們洗腳吧!”爺爺奶奶先是愣了一下,然後笑著說:“好啊好啊,我家大樂越來越懂事了。”我麻利地打好一盆熱水,挽起袖子,將爺爺奶奶的腳放進了溫水中。我撫摸著二老腳上的紋路:爺爺的腳上佈滿了老繭,摸去十分的粗糙,就像是松樹皮一樣。我偷偷撓了一下爺爺的腳板底,“哈哈哈——哈哈哈——”惹得爺爺大笑起來。“這孩子——哎呦呦,癢——癢——”奶奶更是樂得直不起身子來!

  微風輕輕掀開窗簾,月亮和星星已經都不見了,我想,他們一定是去和太陽團聚了吧。窗外越來越寂靜,屋內,“呼——呼——”鼾聲正濃——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3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這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時至今日,許多傳統已經被商業化,失去了文化底蘊。往年的重陽,都沒有放假,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漸漸被人淡忘。只有退休的老人家,才可以在這個節日去登高應節,去緬懷故人。所以,漸漸地,重陽節演變成了老人節。我們七八十年代這一輩,除了生活的無奈,還剩下些什麼?今年的重陽,同樣由於工作的忙碌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九九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麼做些什麼呢?

  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麼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最後,祝全社會所有老年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兒孫滿堂,安享晚年!

  而不能陪伴父母。明年的重陽,又將會怎麼樣呢?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4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傳統美德,今年我們藉助節日機會,把握“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這主題,組織尊老、愛老、敬老活動。9月24日上午9點我們志願者一行24 來到了田陽縣福利院舉行了重陽節慰問活動。

  來到福利院,老人們和孩子坐在院子裡邊,有些行動不便的,坐在凳子上,看到我們看望他們,很是激動。看到他們花白的頭髮,滿臉的皺紋,佝僂的身軀,有些老人半身不遂,手腳萎縮,不聽使喚,有些神志痴呆,那些患有智障的孩子在這樣的年齡、這樣的季節應該和同年齡的孩子一樣坐在教室裡,無憂無慮的享受著國家的教學資源、享受著屬於他們的童年,但老天卻跟他們開了這麼個玩笑,阻止了他們前進的腳步。真的有很多感慨。這些老人和我們的父母一樣,把他們的青春和力量毫不保留的獻給了家庭、兒女、社會,歷盡苦難,操勞一生,歷經了歲月的滄桑,現在已是風燭殘年,很是令人感嘆歲月無情和人生易老,更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寶貴和青春的短暫,我們應該感恩老人,愛惜人生。

  隨後我們開始分配工作,一部分志願者幫開始忙著洗菜、擦桌子,打掃衛生,有的和老人聊天,和老人打麻將,還有的志願者開始忙著包餃子,雖然有的志願者會顯得很吃力,但是個個都很認真的學著,幹著。餃子煮好了,我們志願者開始把煮好的餃子端到每個老人的房間。雖然我們包的餃子形狀各異,沒有那麼的好看,有的甚至裂開了,但看著老人們津津有味的吃著,我們感到很欣慰。

  大約12:10我們所有的活動都結束了,和老人、孩子們一一道別,把他們送回去,臨走是有的老人說:你們還要再來呀!我當時就被這句話感動了,我認為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褒獎。時間不允許,隨依依不捨,但也無法選擇。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未了的情,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愛護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願我們的慰問活動能給老人們帶來一份歡欣,願每一位老人都健康、快樂,安享晚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也願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不斷的傳承、發揚、光大!

  透過這次的慰問活動,我發現那些老人其實要求的並不多,他們只希望我們能夠多去看看他們,讓他們不孤單。由於我們的能力有限,對於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和幫助,只是盡了些綿薄之力,就如那星星之火,要想燎原,還要靠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們也真誠邀請所有有仰望星空的,熱心公益的社會各界人士加盟我們的志願者之家隊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後記:

  不懂這是我第幾次走進敬老院參加類似活動了,希望在以後的日子中我還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盡我最大的能力把快樂與溫暖送給了他們,我真的很高興,這次作為組織該活動的負責人,今天的活動開展得很順利,也有意義,很欣慰。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5

  說起來母親已經去世十一年頭了,除了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到重陽節我都會很自然的想起母親來,這到不是因為菊花,而是因為每到重陽節,母親總會給我們講起的一個故事,它給我的童年留下了一個很深的印象。故事的梗概大約是這個樣子的。

  有一位姓王的父女倆相依為命過日子,父親只有一個嗜好愛喝酒,常和一幫酒友相聚賭酒。是一個著名的酒鬼。閨女很聰明,知書達理,人前人後從來對父親恭敬有加,其父排行第九,小名為老九,人稱王九。卻被大家戲稱為王老酒。但女兒從不稱呼“九”這個諱字,甚至連九的同音字也有意避開不說。很懂得維護自己的父親名譽。

  父親對自己的寶貝女兒十分疼愛。平時聽人誇自己的閨女懂得孝順。也美滋滋的附和幾句,一次在重陽節前大家喝的半酣時,和酒友又誇起閨女的聰明和孝順,引得酒友不服,“你說侄女聰明孝順,怎麼證明給我們大家看看?”酒鬼父親就又舉了那幾個嘴邊上例子,結果大家都不服氣,“說那不能算數,要證明侄女孝順和聰明,得能答上來我們所出的題目,答上來我們不僅真服了她,而且送給你們父女倆一桌酒席。”雙方打賭擊掌,眾人並告戒王老九不可預先洩密,大家揮手而別。

  重陽節的早晨,王老酒的幾位酒友抬著一罈酒來到門口叫門,姑娘開門一看這幾位的架勢就愣住了,這時倆酒友上前答道:“我們兩位一個叫張老酒,一個叫李老酒,二人抬著一罈酒,手裡拿的是韭菜,今天本是九月九,特來請我九哥到酒花園裡去喝酒。”二人說完瞪著眼睛看著姑娘的反應,姑娘略一沉吟就明白了,此刻,恰好裝睡的王老九在屋裡問道,外邊是誰來了呀?她馬上機智地答道,“是來人了,爸爸,咱家來了貴客了,兩位長輩一個叫張三三,一個叫李四五,二人抬著靈丹曲,手裡拿的是扁葉蔥,今天恰是重陽節,幾位叔父邀請父親您到菊花園裡去赴宴。”話音未落王老九已經得意的踱到門口,衝著幾位老友哈哈一笑。而門口的幾位老酒友無一例外的伸出大拇指,對姑娘的機靈讚不絕口。心服口服。大家擺上酒席,輪流為王老九有此孝順和聰明的閨女敬酒。大家大醉一場。

  重陽節又到了,母親早已不在人世,可這個故事蘊含的傳統美德和做人的智慧,依然令人讚賞和回味。不知母親講這個故事時是有意還是無意,時至今日,這個故事還一直影響著我的價值判斷和為人處事。直到今天我還會在重陽節上講給孩子們和晚輩聽,儘管他們提出了許多質疑和不屑,但我相信我們這個社會的道德和信仰的根基,肯定會因為這個故事的吸引力逐步降低的原因而被消弱。不知是否是故事的內在說教韻味太強了還是社會進步太快了?

  社會進步發展應該和道德意識同步得到提升,但現在這兩者間聯絡的紐帶似乎被生生的扭斷了,在經濟高速繁榮發展的今天,傳統道德的退化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失序不幸成為了我們要面對的事實。社會的經濟發展繁榮若以道德信仰水平的降低為代價,這肯定不是好事,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做出改變!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6

  重陽節是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由於年代久遠,節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確。因此,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其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後為道士)追求長生,採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倍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可見當時節俗已定型了。重陽節主題,是求長壽、戴茱萸、釀菊酒、賞菊、釀酒及祭掃酒業神等。在流傳至今後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更具有意義,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動及各種遊戲等。

  其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春節,那麼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7

  韶關礦山公園綠草茵茵、依山而建,是人們休閒、登山的好地方。重陽節那天正好是星期六,媽媽帶著我一起去礦山公園爬芙蓉山。

  下午四點多,我們來到了礦山公園,只見公園門前的公路兩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轎車、摩托車。公園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極了。草坪上、石凳上到處坐滿了人。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有花枝招展的姑娘,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還有活潑可愛的小孩子。有的手拉著手在散步,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談笑風生,還有的躺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聽著音樂……

  我和媽媽沿著石階慢慢地走著,忽然聽見有人遠遠地叫著我的名字:"暉暉!暉暉!"我抬頭一看,哎呦,竟然是我最最親愛的表哥。我倆又驚又喜,相互抱在一起,媽媽和舅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們聊了一會,哥哥就和舅媽走了。

  告別了哥哥,我和媽媽就開始爬山了。我們有說有笑地往上走,一路上登山的人絡繹不絕。我們正拾級而上,忽然,我又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噢,可不是,那不是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嗎?我驚訝地說:"楊老師,你也來爬山呀?""是呀,真巧呦。"媽媽和楊老師又熱烈地聊了起來。過了一會,我們告別楊老師,繼續我們的爬山之行。我們穿過一片竹林,就到了芙蓉山的半山腰,我和媽媽都累得氣喘吁吁,腰痠腿軟。

  媽媽眨眨眼睛,故意逗我說:"兒子,我們還要往上爬嗎?"我抹了一把汗,斬釘截鐵地說:"一定要!我們不能前功盡棄,半途而廢!"媽媽說:"好!我們一定要爬到山頂!"我嘴裡喊著:"GO!GO!GO!"於是,我們吃力地往上爬,越到山頂,道路就越陡,正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山路兩旁長著一些鬱鬱蔥蔥的松樹,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野草,以及許多高高的蘆葦。大約走了半個小時,我們終於爬上了芙蓉山頂,看到了山頂的氣象站。站在山頂上,整個韶城盡收眼底,我的腦海裡不由得浮現出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啊!山上的景色多美呀!我看到了美麗的夕陽。

  遠處山上有的樹葉變得金黃金黃,有的變得火紅火紅了,它們把青翠的群山點染得色彩斑斕,非常美麗。看著這美麗的風景,我們之前爬山的勞累和汗水都一掃而空了。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依依不捨的離開了。下山的時候,突然"咚"的一聲,一個松果不偏不倚,正好砸在了我的頭上,我痛得"哎呦"一聲叫了起來,我有的生氣地把它撿了起來,想丟了它。媽媽說:"別丟,把它帶回家去做個紀念品吧。"我轉怒為喜,高興地說:"好的。"我拿著這個意外的收穫——一顆大松果,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重陽節啊!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8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當再一次背誦王維的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時候,突然發現今年的重陽節和國慶一起悄悄的來了。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

  重陽節那天,我早早的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打了電話,祝他們重陽節快樂!本來今年的重陽節是要回去看望老人的,但是剛好碰上浙江省秋季少兒圍棋定段升段賽,為了比賽,只能把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思念放在心裡,我想,我盡力參加比賽,取得好成績,也是對爺爺奶奶們的一種安慰,一種孝敬,他們肯定會高興的。爸爸媽媽也說:“你現在還小,你的任務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鍛鍊身體,認真學習,就是最大的孝順。”

  10月3日,經過1、2日在棋院的集訓,帶著老師的殷切希望,我跟著爸爸媽媽踏上了去比賽的路程。車子在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上賓士著,只見路兩邊的田野到處是金黃的一片,彷彿上面覆蓋著一條博大的黃地毯。秋風吹著金黃色的稻穗,稻穗齊刷刷的向路上的車子敬禮,好像在和大家說再見,又像是向大家問好!遠處,山丘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雖然窗外景色如畫,但我的心情依然患得患失,我8月份剛升上1段,現在就去升2段,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我太想贏了,害怕失敗。三個小時的路程很快過去,一直到酒店,我的心還是砰砰直跳,休息了一下,想到第二天馬上要比賽了,我又緊張又激動,心跳得越來越快。比賽的時刻終於到了,走進賽場,心裡彷彿被個無形的大石壓住,嘴巴都有點顫抖,腦子一片空白,我儘量讓自己沉著下來。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比賽了,有什麼好怕的呢,我不停的對自己打氣,終於慢慢平靜下來了。比賽第一天,我大獲全勝,贏了三盤,高興極了。到了第二天,輸贏參半,第三天,第一盤我又輸了,爸爸看我垂頭喪氣的,給我鼓勁:“我相信你肯定能贏的,你昨天上午和下午都是先輸後贏的。只要不洩氣,認真下好每一步棋,你肯定能行。”最後一盤局面很接近,雙方拼得很兇,我努力下好每一步棋,也沒顧上點目。下完後,對手說他黑185子,他贏了3/4子,我差點要哭出來了。後來裁判過來數子,我執白178子,我贏了1又1/4子。我升上2段了!我太高興了!我說不清楚心裡那是什麼感覺,激動、緊張、興奮各種滋味都有。我立即飛奔下樓告訴爸爸媽媽這個好訊息,也立刻把好訊息告訴爺爺奶奶們,也算是我對不能過去看望他們的一種補償。相信他們會理解,也會欣慰。

  這個重陽節雖然我沒有去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但是我認真比賽,輸了也不洩氣,堅持到底,還獲得了好成績,我自己很高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媽媽也很開心,這個重陽節過得很有意義吧。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19

  重陽節思考——個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銘記與深化;而希望這一次,不會僅僅流於形式。這個重陽節,讓我思考頗多,希望下個重陽節,我們會過的更好!

  漸漸發現,現在的節日更像是一種為了忘卻的紀念,忘卻古老,忘卻過去。在我們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鑼鼓喧囂深化節日這個儀式時,節日真正的精神與內涵卻在漸行漸遠。若有一日一覺醒來,重陽節憑空消失,如同從未出現過一般,不知我們是否會感到訝異,寂寞,抑或是漠然。

  重陽節也稱作老人節,理應把為老人祈福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們這裡卻很少有見到如此的,也許是緣自忌諱。人到暮年,腦子已大不如壯年時靈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時。愈想愈怕,於是愈發受不得一點刺激。別說是祝福長壽了,光是翻翻日曆都會默然良久。比如我外婆壽已七十有六,眼睛也不大好。我們這一帶以九的倍數為人壽的災禍之年,視為不祥。比如二九十八歲,八九七十二歲等等。時不時就聽見外婆嘆氣,八九七十二,要不要還吶。逢年過節給我們壓歲錢時總以“現在不給就來不及了……”開頭。我望向夕陽,西沉的日頭給眼睛帶來一絲刺痛。很多老人就是這樣的心態,固執得像一頭牛,什麼重陽不重陽對他們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意義。

  也許一個節日最好的結局是這樣的:最後一個記得這個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搖椅上,目光隨著落日下降,漸漸閉上。這就如同一個文明的覆亡。別妄想與天地同壽,那隻不過是一個水中的夢。當社會已不再需要,當再也沒有更多的理由讓它存在時,有一個完滿的終點,比它如何開始更為重要。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這個節日衍生開去,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新的含義,既有傳承又有創新。比之徹底消亡的說法,我也更為認同這種說法,畢竟走極端的只是少數,完全維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機率幾近於零,還是融合來得更為妥當,弱化了具體的概念,而能將精神核心提煉出來。

  於是就想到一個關於民族大同的問題。早些時候我對他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後來磚頭與我提起,一個民族的走向,無非是兩種,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對當今這個越來越趨向於一體化的世界來說,出現統領全域性的文化只是遲早的事,當然現如今這個問題便轉化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爭鬥,簡言之就是中華文明與歐式文明的一場戰爭。中華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凡事不爭第一也不落最後,於是團隊作戰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歐式文明更講究競爭,也催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這場戰爭也許會曠日持久,也有可能因為一個微小的細節而閃電結束,總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許要靠來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磚頭更傾向於中華大同思想的最終獲勝,但究竟以何種方式來結束,就要留給歷史來印證了。

  一個文明的推演,要依靠一次次的銘記與深化;而希望這一次,不會僅僅流於形式。

  這個重陽節,讓我思考頗多,希望下個重陽節,我們會過的更好!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20

  “九月九日聚鄉間,軍禮無聲閱鬢斑。老兵共飲金花酒,且悲且慰憶烽煙!”這首詩寫的,就是我的老父親每年重陽節雷打不動都要張羅的一件全家“一等一”的大事:“老兵重陽會”!———每年重陽節期間,戎馬半生的父親都要把他天南海北的老戰友們約到鄉間的家中,聚一聚,聊一聊,歇一歇,憶一憶。每年的重陽節期間,我老家的村子都要因此而沸騰幾天!

  耄耋之年的父親是位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親歷大大小小戰鬥70多次,諸如舉世聞名的遼瀋戰役、南線大追殲、湘西剿匪、海南島戰役等都曾親自參加過。但他最難忘的卻還是抗美援朝戰爭。在這場偉大的戰爭中,父親親歷了第一、第三和第五次戰役。每每憶起異國他鄉的崢嶸歲月,父親心情都特別沉重:當年一同與父親入朝參戰的同鄉共有28人,1953年凱旋迴國時卻只有14人……而同他一起在大西南剿匪的同連戰友,退伍時,只剩下27位……父親平日裡很想念與他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回到地方後,父親一直不間斷地透過各種渠道尋找昔日的戰友。十多年間,他從全國各地尋找到失散的老戰友17人。從2006年開始,父親每年重陽節都要在家鄉舉辦“老兵重陽會”,將分散在各地的老戰友們邀到家中,暢談往事,登高酹酒,緬懷往昔的崢嶸歲月和出生入死的戰友;珍惜生命,瀟灑地走過暮年……

  父親對戰友的思念之情遠遠勝過我們父子之間的親情,每年重陽節臨近,父親都會早早地給各地的戰友們打電話、發簡訊、拍電報、通微信,並在鎮上早早訂好旅館房間。家裡也像過年一樣,院牆維修一新,房牆刷上新塗料,大人孩子都穿上新衣服。父親住的西廂房更是窗明几淨,地板拖了又拖,床單被罩都是新買的,牆上並排掛著17位老戰友的戎裝照,桌上擺放著鮮花,錄音機裡放著《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重陽節的前一天,父親帶領家人到20公里外的車站去接老戰友們和他們的家人、晚輩。雖然平時電話聯絡不斷,可一見面,老戰友們還是緊緊相擁,喜極而泣!老兵們一進村,我家便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帶,十里八村的鄉親們紛紛跑來看熱鬧。父親和老戰友們都穿上了當年的舊軍裝,胸前佩戴著各種勳章,一剎時便將人們的思緒帶到了那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

  老戰友們在一起有著說不完的話,一個個粗脖大嗓,笑聲朗朗,真有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看著,就讓人眼熱!上午老兵們座談,中午在我家吃“農家特色餐”。餐桌上,老兵們喝著碴子粥,飲著菊花酒,嚼著醬醃黃瓜,談興依然沒有離開戰場,他們評論中外戰事,藏否戰爭指揮者……這是一群從炮火中闖出來的猛虎啊!

  吃過午飯,17位老兵相互攙扶著,去村南的臥雲山登高。在山頂上,老兵們一字排開,將菊花酒潑灑在地上。大家默默無語,在秋風裡緬懷犧牲的那些戰友……老兵們哽咽著,滿臉淚水地遙望東方,一個個叨唸著他們熟悉的年輕的名字……

  重陽節到了,在全村人的矚目中,我家又迎來了一群穿著軍裝的“高齡貴客”。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21

  重陽節,無意中的回味徐子睿蒲公英高興地隨風漂泊於空中,它掙脫了母親的懷抱,希望探尋未知的世界。

  當你問它:你願回頭嗎?不語,可它棲居於大地。——題記又是一年重陽節。我機械地翻著日曆,對匆匆流逝的日子早已麻木,可這紅色的字型刺入我的眼球:“重陽?!”我的心在顫抖。上小學的時候,天真地閱讀著王維的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卻很難感受大詩人的心境。儘管老師口飛唾沫,傾慕不已。因為我仍呆在家中,思鄉之愁是那麼遙遠,但時間就這麼悄悄然在我筆尖滑過。看不見自己長高,竟發現家中的小樹和我並肩;沒有察覺父母的衰老,可猛間看到一根白髮在青絲中如此顯眼。我再也無法等待有時間去填缺與父母之間的代溝,已學會獨自離開家,到遠方讀書,然後幾個月才想起來忘了寫封家信。是什麼讓我對親情如此生疏?今年的中秋晚上我在教室裡考試,回到寢室望見了窗外皎潔生輝的明月,它不屬於我,只能這麼哀嘆,再閉上眼重複著明天的旋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真的嗎?我惘然。可今天是重陽節,不經意間,我的思緒飄回了故鄉。母親一定在插茱萸吧,父親還在田間忙碌嗎?我似乎聞到了家中特有的飯香味,此時是那麼渴望與他們團聚。

  想親手撫摸著我家飽經風霜的土牆,它又在吱呀了;還有門前的一口井,不知何時已乾涸,是村中人的緣故吧,他們都在飛,飛出村,滿心歡欣地闖蕩大城市。沒有了人們親切的腳步時,老井竟悲傷地沉睡了。噢,還有那久違的小河,淙淙流水,嘩嘩的聲音,是它幸福的節奏,每一天的陽光是它快樂的源泉……恍惚間,我面對的還是蒼白地牆壁,冰冷的課桌。我嚐到了一點鹹味,是自己的淚水。我曾那麼地熱切盼望走出大山,憑優異的成績做一名城市人,為何如今滿懷惆悵?記得上一次回故鄉,碰到了大屋的老爺爺,他一生一世活在小村,見證著人世的變幻。我沉默了許久,不忍談起大山的人人物物。他開口了:“聽說過幾年鄉里要拆到咱們這兒了,我過了一輩子呀,為什麼要趕城裡呢?”是啊,花兒還在開,觀花的人已不在。又是一年重陽節,扣動我們心絃的記憶,只能靜靜地回味,想念家人,想念中襲上心頭的憂傷卻只有深深地放在心裡。有人曾說,鄉村離我們越來越遠,家人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可能有些思念只能居位於想象中的心田,但過去的情不會被遺忘,它們已經銘刻在心中,成了生生不息的年輪。就讓時間陪伴著我走吧,即使只會在夢中想起故鄉,想起親人,可畢竟我們想過。知道蒲公英為什麼重複上輩生存的方式嗎?因為它愛他們,只是時間不忍讓我們回頭。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22

  陰曆九月初九是在我國的一個傳統式節日——重陽節,在我國又把每一年的九月九日列入老人節,傳統與現代恰當地融合,變成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老人節日。每到這一佳節,有的家中會帶老大家去秋遊賞景,或爬山健體,讓心身都淋浴在自然界的懷裡裡;有的則很有可能去大型商場為老年人用心購買營養成分滋補品、新衣服;也是有的青年志願者去敬老院協助老年人辦事……而今年,我與家人共同度過的重陽節又被授予了大量的含意。

  那一天下午,在外面公家聚了二十多口人,一下子房間內擁堵了許多,也繁華了許多。大客廳裡外公和他的親妹妹侄子們談論著之前的舊事。東屋子裡大舅全家人和姨夫們在打麻將。小屋子裡大家小朋友們在玩撲克。在廚房裡大姨和母親在忙著煮飯。不多時從廚房裡飄來啦香噴噴的飯食味,大家趕忙跑到廚房裡說:“該開飯了吧!大家都肚子餓了!”大家小朋友協助擺椅子、放餐桌一陣子繁忙飯食擺了滿滿的兩大餐桌。

  我喊了一聲:“開飯啦!”大家都圍在餐桌前坐下來。親朋好友們都為外公產生了禮品,父母也為外公提前準備了禮品,一個熟石膏枕芯,有助睡眠安神助眠除煩等作用。大家這種平常喜歡玩愛鬧小朋友此時也不甘落後,一本正經地按塊頭站成兩排,輪著向外公祝壽。淡粉色的“大壽桃”生日蛋糕上插著的焟燭已引燃,大家臨時性構成的小小的合唱團先拍手齊唱了生日歌后,又開始了賀詞pk。前邊的哥哥姐姐們說得都非常好,輪到我時,我特焦慮不安,感覺自身不可以再反覆前邊的祝詞,在家裡備好的祝詞刪去反覆的,就只剩“祝外公長命百歲,人體強壯”,可講完又感覺太簡潔明瞭,這時候,我忽然發覺母親拿手悄悄地迅速指了一圈坐著外公身旁的秀髮花白的老人,我馬上想起了,立刻補上一句:“也祝在座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老年節開心,健康長壽!”老人們聽後樂得合不攏嘴,嘖嘖稱讚我的祝詞說得棒。開席的祝酒詞由外公講,他的微笑最璀璨,但眼裡卻浸滿眼淚,但見外公站立起來端起酒杯說:“我今天有一些興奮,我真高興我們這一大家族的人都聚齊了!為我逢年過節,大家心裡人我,我心中有大夥兒……”。大夥兒圍在桌前開杯暢飲,簡直其樂融融。

  儘管,重陽節已太多日,但外公眼裡那點點的淚光卻常常在我眼下閃過,他讓我明白了:實際上,孝敬老年人,讓她們高興並並不是件難題,一聲祝願,一件禮品,陪她們共聚一次餐……足夠讓這些為後輩勞碌一生的老大家高興,事沒有尺寸,關鍵是是否有這一份真心實意。難以忘懷重陽節!但願在大家的內心每天是重陽!

  重陽節的作文1100字 篇23

  農曆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每年此時,人們登高遠眺,觀賞菊花,吃重陽糕、喝菊花酒,慶豐收、祈長壽、飲宴祝健,這些重陽習俗已相傳兩千餘年。

  雖然重陽節時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然而早晚的秋風中已寒意漸顯,因此,此時的登高秋遊就有著“辭青”的濃郁意味,是秋寒至、陽氣衰,人們“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即將減少外出活動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登高遠眺、嘯詠騁懷之後,人們的胸臆裡就有了足夠的燦爛陽光應對即將到來的漫長嚴冬。同樣,常在此時舉行的祭祖與敬老崇孝活動,也會為老人們帶來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溫暖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面臨自我調整與絕望的衝突。人們晚年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飽滿的感情與世辭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這時,自我調整有助於他們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獲得並形成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以超然的態度對待晚年的生活,以及面對死亡。重陽節以及我國傳統的敬老習俗,有助於讓老人為自己的一生作出肯定的評價,產生幸福感和完善感,安度幸福的晚年。

  人們祈望長壽,願意敬老、愛老,幫助老人們在脆弱的心理期發展滿足感和完善感。而在生活中,我們還經常會看到老人們那種自發自覺的超脫的智慧,感受到他們身上散發的人性的光輝和巨大的魅力。新近就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講述褚時健74歲還在坐牢,84歲成為億萬富翁的人生經歷。褚時健1928年出生於一個農民的家庭,1955年,27歲時擔任了雲南玉溪地區行署人事科科長,31歲時被打成右派下放農場勞動改造。1979年接手玉溪捲菸廠任廠長。經過褚時健和他的團隊18年的努力,把當年瀕臨倒閉的玉溪捲菸廠打造成後來亞洲最大的捲菸廠,為國家創稅收991億元。走到人生巔峰時,1999年,褚時健因為經濟問題被判無期徒刑(後改判有期徒刑17年),這時,褚時健已經71歲。三年後,褚時健因為嚴重的糖尿病,在獄中幾次暈倒,被保外就醫。經過幾個月的調理後,褚時健上了哀牢山種田,後來承包了2400畝的荒地種橙子。

  這時,他74歲。褚時健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變成果園,幾年後,他種的冰糖臍橙一採摘就運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效益驚人。如今,這位已經87歲的老人,經過評估,身家又已過億。在很多人膽戰心驚與對死亡的恐懼作戰的時候,在很多人悔恨浮生虛度的時候,褚時健在最輝煌時跌倒,而就在這樣的經歷之後,他卻又一次創造出神話!感謝有這樣的老人,感謝無數位這樣的老人,用他們的淡定、從容、堅韌、樂觀,讓我們,見證了人性與生命的奇蹟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