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實用的中班安全教案十篇

中班安全教案

實用的中班安全教案十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安全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2、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活動由來:

  開學初,孩子們紛紛講述自己外出的經歷。有的說自己乘坐了火車;有的說自己做了飛機;還有的說自己坐公共汽車出去玩……透過他們的交流,我發現孩子們對交通工具有了初步的瞭解,但他們還不太瞭解相關的交通知識。因此我和孩子們確定了交通安全的主題,以便讓孩子瞭解更多的交通安全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反思:

  三月是文明月,圍繞《我會過馬路》這個主題,在本組成員的共同研討中,設計了此次活動。教案几經修改和試教後,上週四由我執教,展示了我們組的教研成果。

  整個活動思路清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遵循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原則。活動中我採用了“觀察法、猜測法、講述法、遊戲體驗法”等,引導幼兒透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使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活動設計的兩大亮點:

  1.體現幼兒的認知特點。

  從設定懸念,再現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活動過程體現了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動靜交替的原則。

  2.呈現趣味性、綜合性。

  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生活情境,畫面生動活潑、直觀,能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教學過程從枯燥到有趣,從抽象到形象,富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

  執教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1.教師的回應不夠及時

  當幼兒的回答沒有達到教師預設的情況時,我未能及時回應獲得的資訊,“拋接球”處理不夠協調,可見教師的隨機應變能力很重要。

  2.細節處理欠妥

  遊戲規則講解不夠精煉,示範的方式過於單一,幼兒處於消極等待的狀態。因此,平時的活動中應關注細節,時刻注意創設合適的教育情境,使幼兒接納併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瞭解簡單的防火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火災自救的方法。

  2、鍛鍊幼兒遇事不慌、不怕危險困難的勇敢精神,能夠保護自身安全。

  教學準備: 字卡圖片 火災場面範畫 自救圖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火’字的字圖卡,請幼兒觀察

  1、提問:這是什麼字?“火”

  首先出示圖片讓幼兒觀看,其次讓幼兒用知道“火”字是象形字,能解它的筆順。那麼火能燃著哪些東西? (布,木頭、汽油、酒精、蠟燭等)

  2、知道了火能發光發熱,組織幼兒討論火的用途和危害。

  (1) 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火,請幼兒說出火的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2) 火對人類有什麼危害?(燒傷皮膚、燒燬財物、房屋、森林等)

  二、組織幼兒討論並出示圖片:

  (1) 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亂拉亂接電線等)

  (2) 怎麼樣防止火災發生?

  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① 發現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姓名。

  ② 家中起火,不要驚慌,迅速用滅火器進行撲救。

  ③ 穿過濃煙逃生時,使身體貼近地面,並用溼毛巾捂住口鼻。

  ④ 如果身上著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⑤如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逃生。

  ⑥如果室外著火,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用浸溼的物品堵塞門窗縫,並潑水降溫。

  ⑦ 若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訊號。

  三、 防火自救遊戲:

  小朋友站成一圈,選幾位小朋友頭戴福娃歡歡的火焰頭飾沿著圈外走,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朗誦防火兒歌,當兒歌停止後,戴頭飾的小朋友迅速抱住圈上任意一位小朋友,表示他們的衣服著火啦。“著火”的小朋友迅速想辦法自救,如就地打滾,脫掉外衣或假裝用水淋溼身體。做完後摘下頭飾,走到圈外,遊戲從頭在做。遊戲可重複進行。

  防火兒歌

  小朋友,不玩火,莫讓大家吃苦果;

  是電器,都有電,手溼不要動電線;

  不玩火,不動電,自我保護是關鍵;

  發生火災不亂走,及時撥打“119”。

  心不慌,意不亂,鎮定冷靜快疏散。

  溼毛巾,捂口鼻,身體前屈頭伏地。

  逃生術,要記清,孩子家長都放心。

  四 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都瞭解簡單的撲救、求救及自救的方法,知道用火時要小心,不能隨便玩火。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安全教育集錦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110、119、120幾種特殊號碼及作用。

  2、學習使用特殊電話號碼,知道不能隨意拔打。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自制電話一部、自制PPT、110,120,119號碼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出特殊號碼,初步瞭解110、119、120的特殊性。

  匯入活動《小鳥和小老鼠》

  附兒歌:

  小鳥,小鳥,住在大樹上,

  小老鼠,小老鼠,住在大樹下,

  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呀爬,

  喇叭花,喇叭花,變成小電話,

  喳喳喳,吱吱吱,

  小鳥跟小老鼠說著悄悄話。

  提問:小鳥和小老鼠是怎麼說悄悄話的?(打電話)

  小朋友你打過電話嗎?你是怎樣打電話的?(請小朋友來試一試)

  有幾個號碼很特殊,跟我們平時打的電話號碼不一樣,你知道是哪幾個嗎?(點選課件顯示110、119、120)

  小結:

  家裡的電話號碼和手機號碼的數字很長,有7—11位數,在我們生活中有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只有3位數,分別是報警電話110、火警電話119和急救電話120,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和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2、初步瞭解特殊號碼的作用。知道110是警察,119是火警,120是急救電話

  ①、119是什麼情況下撥打的?是火警電話,發生火災的時候才能撥打119,火是很危險的,我們能隨便玩火嗎?

  ②、120是什麼電話?什麼時候撥打120?(急救電話,嚴重的傷或是得了急病,嚴重的病)

  ③、110是什麼電話?什麼時候撥打110?(報警電話,抓小偷抓壞人)

  3、初步學習在緊急情況下該如何打特殊電話。

  ⑴、學習撥打報警電話。

  ①播放有小偷的照片

  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有小偷)怎麼辦啊?(打110找警察)

  ②集體打電話(點選課件,警察叔叔出現並配音)

  交流討論後提問:警察叔叔問了什麼,我們是怎麼說的?

  小結:撥打報警電話110時,要說清事情發生的具體地址是哪裡(如具體的街道、旁邊有什麼大的建築物),發生了什麼事情及你的姓名和聯絡電話等等。

  ⑵、場景二生病了該怎麼辦/著火了怎麼辦

  ①、圖中的小朋友怎麼了,我們應該打什麼電話?應該怎麼說?請幼兒撥打,(課件急救中心的阿姨出現,配音)

  ②、出示著火圖片,提問:該打哪個電話?應該怎麼說?

  小結:

  我們在撥打火警電話119和急救電話120時,也都要說清楚事情發生的具體地址是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你是誰、你的聯絡電話是多少,這樣才能方便110、120中心儘快前來處理。

  4、知道不能隨意撥打特殊號碼,進一步拓展知道什麼情況下撥打什麼電話。

  這三個電話號碼很特殊,為了方便我們記住,它們只有3位數,我們能隨便撥打特殊電話嗎?(我們隨便撥打會造成線路擁擠,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就沒法得到幫助,也會給警察、消防員、醫務人員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麻煩)

  號碼遊戲

  每個號碼一個圓圈,PPT出示圖片,當發生這些事情時,你覺得應該撥打哪個號碼就站到哪個圓圈裡。

  進一步拓展在什麼情況下撥打特殊電話,在什麼情況下先撥打哪個特殊電話,並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5、結束活動:欣賞課件,進一步瞭解110、120、119的工作。

  (孩子們,這就是咱們的人民警察、消防官兵、醫護人員,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一直在救人,助難,搶險,救災的第一線,安全給別人,危險給自己。當夜晚來臨,你已經入睡時,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守護著我們,保衛著我們的家園,他們太累了,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致敬!)幼兒園中班安全活動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傾聽,能理解故事內容。

  2、能說出自己和媽媽的名字。

  3、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故事磁帶、動物頭飾、警察服裝。

  2、課前讓幼兒知道自己媽媽的名字。

  活動過程:

  1、聽看結合,欣賞故事:

  1)、邀請教師帶上動物頭飾給小朋友表演故事《小鴨找家》。再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中的小鴨怎麼了?”——“誰來幫助它?最後小鴨子找到媽媽了嗎?”教師小結:小鴨迷路找不到家了,小兔子、小豬、小鳥來幫助它,最後小鴨子找到媽媽了。

  2)、出示故事背景掛圖,聽故事磁帶。幼兒學說小動物的對話。聽完故事請小朋友回答問題:——“小兔對小鴨子說什麼?小鴨子是怎麼回答的?”——“小豬對小鴨子說什麼?小鴨子是怎麼回答的?”——“小鳥對小鴨子說什麼了?幫小鴨子找到媽媽了嗎?”教師小結:小鴨子迷路了,因為它不知道自己和媽媽的名字,所以小兔和小豬沒辦法幫他,小鳥邊飛邊喊“誰家丟了寶寶?”鴨媽媽聽見後說“我家丟了鴨寶寶!”這才找到了小鴨子!

  2、情景問答《找家》:

  “有一天你和爸爸媽媽去逛街,你迷路了,急得嗚嗚哭,這時警察叔叔過來問你: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你爸爸媽媽叫什麼名字?你會怎樣回答警察叔叔?”教師扮警察,幼兒扮迷路的小朋友,練習清楚地說出自己和媽媽叫什麼名字。小結:小朋友如果迷路了,要找警察叔叔幫忙,不能和陌生人走!

  3、教師帶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表演《母鴨帶小鴨》,模仿小鴨子走路,結束課程。

  活動延伸:

  1、在區域活動投放幼兒用書和頭飾,讓幼兒看看、說說,嘗試表演故事。

  2、情境問答的內容可以不斷豐富,逐步加入爸爸、爺爺、奶奶等家人的名字,以及請幼兒說出自己家的地址或電話。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萌發自我保護的意識,“自我保護”對中班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因此我為孩子準備了相關的安全動畫,讓幼兒在傾聽動畫時,自然而然的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避免了傳統的生硬說教。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務。

  2、樂意與同伴一起製作小藥箱。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藥盒的紙。

  活動過程:

  1、案例分析:

  (1)教師講述例項: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引導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衛什麼?

  2、教師講解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3、引導幼兒討論:怎麼吃藥才是安全的?

  4、製作小藥盒:每位幼兒製作一個小藥盒,貼上標記。讓幼兒將自己的藥放在這個藥盒中,以確保吃藥的安全。

  教學反思:

  一開始先讓幼兒聽了兩例發生在人們生活周圍的例項來提醒幼兒,首先讓幼兒意識到吃錯藥的危險性。然後發生這類事情的處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中班幼兒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藥的常識。本節課的關鍵就是指導幼兒如何正確的吃藥,因為幼兒還不能看懂說明書之類的,所以教導他們一定要在醫生或者大人的監督下才能用藥。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回答都很正確。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鍛鍊幼兒遇事不慌、不怕危險困難的勇敢精神,能夠保護自身安全。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誌。

  活動過程

  1、從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兒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汙染空氣。

  3、透過圖片,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誌。

  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菸頭,見了沒熄滅的菸頭應及時踩滅。

  ⑤認識"嚴禁煙火"的標誌。

  4、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5、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萬一著小火了怎麼辦?著大火了呢?困在房間裡?公共場所著火怎麼辦?教師:首先要打119報火警。冷靜地檢視起火原因、火勢的方向,並在未形成大的火勢時,選準逃生路線。火勢不大,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溼的衣服裹上溼毛毯、溼被褥,勇敢地衝出去,千萬別披塑膠雨衣。在家裡,要捨棄屋中財物出逃,以自身生命安全為重。從煙火中出逃,要儘可能用溼毛巾或溼衣物(不能太溼,因為太溼會使人接觸煙霧後窒息)捂住口鼻,以免吸入煙霧和有害氣體被燻暈。逃離時頭腦要保持清醒,想清楚路線,以免亂闖亂鑽,耽誤了時機。儘可能俯身行走或爬行,在貼近地面30釐米的地方即可。開門時,可用衣物包住手,以免被燒熱的門把燙傷。如果身上著火,千萬不要跑動,否則會因跑動帶風而助長火勢。應就地翻滾或用東西拍打,直到火滅。躲避煙火不要往閣樓、床底、櫥內鑽。從失火的高層建築中出逃,不能乘電梯,因火災發生時會斷電。如果樓梯已被濃煙或大火封鎖,千萬不要硬衝過去。

  不要隨便跳樓,可以在陽臺上等待救援,並要封住門窗,以防火襲陽臺。實在無路可逃,應該立即進入沒被火災威脅的房屋,緊閉門窗,往地上潑水,等待救援。

  如果已沒有別的出路,必須從較高的樓層跳下時,可以迅速把床單等結實的布或繩綁在一起,一端綁在窗上或陽臺上,從上面慢慢滑下來。

  看到救護人員時,要大聲叫喊或邊喊邊搖動色彩鮮豔的衣物。救援人員來到後要服從命令聽指揮。

  6、遊戲:"安全防火自救"遊戲。透過遊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動延伸:認識標誌,設計標誌。讓幼兒為不同的場所設計並張貼相應的"禁止煙火""當心火災"等標誌。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說的易引發火災的物品,並讓幼兒自主地說出不能玩的原因。體現《綱要》理念,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活動中,透過看火災錄相及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斷,使幼兒在大腦中形成表象,並讓幼兒透過觀察、思維、想象,自主做出判斷,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為幼兒一生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最後,採用遊戲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學會自救知識、技能。總之,在整個教育活動中,堅持面向全體,尊重、關注每個幼兒,給所有幼兒提供開放的環境,同他們一同探索,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合作者,豐富了幼兒防火知識,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當然,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對中班年齡普遍偏小的特點,把握不到位,活動難度稍有些偏大。在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互助合作方面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目標:

  1、幼兒記憶火警號碼119,認識安全標示。

  2、使學生了解消防安全常識,火災撲救常識,重視安全,珍惜生命。

  準備:安全標示圖片。

  重點:幼兒記住火警號碼119。

  安全溫馨提示:演練時注意安全。

  過程:

  一、匯入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火,它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和幸福,但同時火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火一旦失去控制,就會燒燬人類的財富,奪去人們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難以挽回和彌補的損失。例如:在我們的身邊就有火災發生,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習和掌握防火知識,協助學校做好防火工作,減少和杜絕火災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學(一)、小朋友們,你們遇到火災發生時會怎麼辦?如何進行逃生?(幼兒自由討論,發揮幼兒的想象。)

  1、火災時不能鑽到閣樓、床底、大櫥櫃內。火勢不大時,要披上浸溼的衣服向外衝;

  2、濃煙瀰漫時,用溼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壓低身子,手、肘、膝蓋要緊靠地面,沿牆壁邊緣爬行逃生;

  3、若身上已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4、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5、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鐵欄杆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6、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鎖,在無奈的情況下,退回室內,最好在衛生間關閉門窗,不斷向門窗澆水;

  7、充分利用陽臺、天窗等進行自救;

  8、處在高層建築被火圍困時,要趕快向室外拋沙發墊、枕頭等小物品,夜間則打手電,發出求救訊號。

  (二)、除了以上的情況外,最主要的是幹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火警號碼,並記憶。)還有那個小朋友知道別的特殊號碼?例如:匪警 110 急救 120

  三、遊戲:

  1、《快速反應》

  規則:幼兒聽到教師指令後,迅速撤離,比一比哪一個幼兒最快。

  2、進行火災演練。

  規則:幼兒分4組,匍匐前進,進行逃生訓練。

  附:消防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小孩不玩打火機, 你拍二,我拍二,玩離電源和汽灌你拍三,我拍三,監督爸爸不吸菸, 你拍四,我拍四,遇到著火不哭泣你拍五,我拍五,煙大快把口鼻捂, 你拍六,我拍六,遇到火災快呼救你拍七,我拍七,遇到火災快逃離, 你拍八,我拍八,防火安全從小抓你拍九,我拍九,報警撥打119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一、小小陽臺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陽臺的主要功能。

  2、幫助幼兒瞭解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知道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扔東西等。

  3、使幼兒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錄影機,錄影帶,電話機。

  2、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陽臺的主要功能。

  小朋友家裡是不是都有陽臺?你們都在陽臺上做些什麼?小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錄影,討論在陽臺上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

  片段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看書、摺紙。

  片段二:小朋友在陽臺上鍛鍊身體。

  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小朋友。

  片段四:一幼兒往陽臺外拋東西。

  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帕。

  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玩,忽然風將陽臺門吹上了,怎麼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錄影片,每看完一段,

  建議提問:這位小朋友的行為哪裡對,哪裡錯,為什麼?應該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該用衣鉤將衣物鉤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小心會發生危險。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裡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臺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判斷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為對與錯,並說出原因。

  活動延伸:

  建議家長在家中經常提醒幼兒在陽臺上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二、安全、快樂的過假期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孩子清楚假期中應留意的安全與衛生,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衛觀念。

  2、透過探討,啟發孩子渴望過假期的感情,教育孩子快樂、合乎情理的地過假期。

  3、培育孩子完好無損、連續貫通地綜合表述的能力與對東西的辨別能力。

  教學預備:

  《假期安全知識調研表》40份(附後);《假期會所》冊子40本(採摘手工製作、數學動手操作、IQ開發等課本裝訂而成);安全圖片每個人1套;蠟筆每個人1盒;

  教學過程:

  一、使孩子清楚假期的涵義,充實孩子的知識經驗,啟發孩子過假期的興致。

  1、幼兒教師:“孩子們,再過幾日我們幼兒園就要休息啦,這一個假期叫做假期。明白為何嗎?引導孩子動腦子想問題。

  2、孩子七嘴巴八舌地講開了自個兒不一樣的想法與觀點。

  3、幼兒教師彙總假期的涵義:這一個假期是在1年中最熱的時間放的,我們叫它假期,暑:即是熱的意思。

  二、組織孩子探討怎麼樣安全、快樂、合乎情理的地過假期,培育孩子完好無損的綜合表述的能力與聯想、辨別能力。

  1、幼兒教師啟發孩子:“假期裡你們想做些何事情哩?”

  2、孩子相互講出於己想做的或者是喜愛乾的事兒。培育孩子的綜合表述的能力、聯想能力。

  3、如此在假期中,有哪一些事是不能做的啊?啟發孩子講出相關安全知識的內容。與此同時也鍛鍊孩子的辨別能力。

  4、展示各個爸爸媽媽們填寫的《假期安全知識調研表》,選取幾個爸爸媽媽們所寫的假期安全知識,提問孩子:可這樣做嗎?不能做這一些事嗎?使用爸爸媽媽們的言語來協助提升孩子的興致,讓孩子越發專心、投入地參加教學。

  三、幼兒教師彙總假期裡要留意的安全事宜。

  (1)倘若回家鄉的孩子,不可以一個人或與小朋友到河裡去游泳。

  (2)不可以玩火、玩電、玩尖銳的物品。

  (3)夏季的太陽公公毒辣,不可以到太陽公公下面長期地玩,要保衛自個兒的肌膚。

  (4)吃冷飲時,不可以一瞬間吃得過於多,不然,會激起肚皮痛,影響身體健康。

  (5)吃水瓜(就是:西瓜)時,要把瓜洗淨,請大人切好水瓜(就是:西瓜),吃時不說話,避免瓜籽嗆人,還需預防水瓜(就是:西瓜)汗流到衣衫上,此外,不能亂丟水瓜(就是:西瓜)皮。

  (6)單獨在家時別讓不相識的人進來,別告知不相識的人唯有你一個人在家。

  (7)外出與家裡的親人走散啦,要明白通電話110報警,別跟不相識的人走等。四、請孩子看安全圖片動手操作。每一個孩子1套安全圖片,請孩子在準確的圖片上打上對號,錯的圖片打上錯號。五、擴充套件教學:發給每一個孩子1本《假期會所》冊子,要求爸爸媽媽們在假期中合乎情理的佈置孩子的一天教學,佈置孩子做冊子內的作業,並帶著孩子去游泳、遊玩等,充實小孩的日常生活內容。

  三、不推不擠不掉隊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在活動和公共場所玩耍時要主動排隊,耐心等待。

  2、有初步自我約束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過程】

  一、遊戲《鑽山洞》,體驗沒有秩序帶來的危險。

  分別準備三個山洞:由兩名幼兒來當拱門,第一次小朋友自由的鑽山洞。

  “誰能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一個山洞,不能漏掉每一個山洞。”

  “剛才在鑽山洞的時候你都發生了什麼事?你看見了什麼事情?”

  小結:剛才幼兒自由的鑽山洞,遊戲過程中出現了擁擠、無序、碰撞、掉鞋等現象。

  二、討論。

  怎樣又快又安全的鑽過山洞?

  小結:鑽山洞時,大家要從同一個山洞出發,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掉隊,這樣就會又快又安全的鑽過每一個山洞了。

  三、播放背景音樂,再次玩《鑽山洞》的遊戲。

  幼兒還是自由遊戲,教師及時鼓勵幼兒排隊的行為。

  小結:當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只要大家排好隊、守秩序,就會很快、很安全、很開心的把事情做好。

  【活動延伸】

  和幼兒為需要排隊的地方設計一個排隊標誌,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四、有些東西不能咬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遊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乾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活動過程】

  1、利用實物匯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乾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嚐嚐,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2、情報模擬。

  教師手拿鉛筆,採用擬人化的口吻,告訴幼兒幾種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協助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裡,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記住了嗎?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顏六色,嗅一嗅還有點香味,你喜歡我嗎?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歡我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把我放在嘴裡哦。

  3、活動討論。

  (1)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裡咬嗎?為什麼?

  (2)小結: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裡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裡,不衛生,不安全。

  4、請幼兒在教室裡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並說說為什麼。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五、保護自己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接近危險物品,不做危險的事。

  3、瞭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和自救方法。

  活動準備:

  小朋友玩危險品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出示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請個別幼兒講講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做的對嗎?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總結:尖銳的利器(剪刀、小刀、針、牙籤)水、火、電、氣。

  三、尋找危險品將幼兒分成4組,分別在教室、院子、午休室及各個角落尋找不安全物品及玩具,然後大家一一記錄進行交流,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對不安全的預見能力。

  四、透過討論的方法瞭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鼓勵幼兒討論預防受傷的方法。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住生活中應注意的問題。

  五、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後的自救方法。

  六、安全遊戲

  1、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在遊樂器材前停留,向幼兒說明這些器材可能發生的危險及正確方法。

  2、請幾位幼兒示範正確玩法。

  活動延伸:

  家園共同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六、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小紅沒上當。

  2、錄製有關輕信陌生人上當受騙的內容。如:自己在家時隨便給陌生人開門,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在公共場所迷路了隨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後果。

  活動過程

  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小紅沒上當”,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1、引導幼兒討論:小紅如果輕信了陌生人的話,會出現什麼後果?並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採取怎樣的做法。

  2、觀看並講述錄象內容,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動腦筋,不要輕易上當受騙。

  3、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並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4、開展“有獎竟猜”遊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裡,不小心和家人走失裡,你該怎麼辦?

  (2)在家門口玩,有不認識的人要帶你去玩或去買東西吃,你該怎麼辦?如果有人強迫你走,你該怎麼辦?

  (3)你一個人在家時,若有人敲門或門鈴向了,你該怎麼辦?

  (4)在幼兒園裡玩,有不認識的人來接你,你跟他走嗎?你該怎麼辦?

  七、今天我在家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激發其自信心。

  2、提高幼兒在危機時刻的自我保護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獨自在家時的自我保護方法,能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練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匯入。

  以請幼兒觀看錶演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爸爸媽媽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時,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今天劉請小朋友觀看小節目,看過後,你就會找到答案。

  二、展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今天我在家》,老師進行旁白。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什麼事情?”“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為什麼?”

  師: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現在什麼地方?

  請小朋友再觀看一遍表演。

  2、請幼兒再觀表演

  老師重點講述能表現亮亮勇敢的地方。

  提問:

  ——亮亮一個人在家時,為預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準備?

  ——當他聽到“嘀嘀嗒嗒”聲音時,他又是怎麼做的?

  ——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為什麼?”

  小結:亮亮獨自在家,想了許多辦法克服困難,真是一個勇敢聰明的好孩子。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沒有獨自在家呆過?獨自在家時感受如何?你認為自己勇敢嗎?”

  4、請幼兒自由結伴互相討論:獨自在家時可以幹什麼?如果陌生人敲門、有電話找爸爸媽媽、突然停電等情況發生,該怎麼辦?

  5、請幼兒共同為獨自在家時出點子,想辦法。

  老師設計幾種情景,請幼兒來表演。

  如:陌生人敲門、來電話了、下雨了等,

  讓幼兒充分體驗生活是錯綜複雜的,要學會自我保護自己,勇敢的面對困難,做一個真正勇敢的孩子。

  三、結束。

  表揚課堂上積極與老師互動的孩子,頒發小獎品,激發幼兒下次參與活動的興趣與信心。

  八、上下樓梯扶好扶手,排好隊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幼兒掌握正確的上下樓梯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3、使幼兒會上下樓梯

  教學難點

  走樓梯的正確方法

  教學準備

  1、印有腳印的樓梯。

  2、準備幾種動物玩具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小朋友,你們會上下樓梯嗎?”

  “怎樣上下樓梯才是最安全的?”(幼兒自由討論)

  二、教師講述《小老鼠走樓梯》的故事,讓幼兒討論小老鼠走樓梯的方法是否正確,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自由討論)

  三、師生總結走樓梯的正確方法:

  1、兩腳交替上下樓梯,兩手應扶好樓梯扶手。

  2、上下樓梯時,要順著腳印的方向走。

  3、上下樓不推不擠,按順序排好隊。

  四、實踐活動:

  組織幼兒分組練習上下樓梯,教師從旁指導,並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五、總結。

  透過這次“安全上下樓梯”演練活動,增強了幼兒上下樓梯應靠右邊走、不推擠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提高了幼兒的自護自救能力。

中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宣傳畫的含義和作用。

  2.瞭解上下樓梯的安全注意事項,嘗試用變塗色邊說的方式製作宣傳畫。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自制PPT、油畫棒

  活動過程:

  1. 圖片匯入(一張哭的幼兒圖片),激發興趣

  師:你知道圖片裡的寶寶為什麼哭嗎?

  師:(馬上出示樓梯圖片)教師演示幼兒不好好走,從樓梯上滾下來的情景。

  教師小結:原來這個小朋友上下樓梯的時候在玩,小眼睛不看前面…才會從樓梯上摔下來,所以他哭了。

  2. 根據圖片資訊,幼兒討論

  師:你們知道上下樓梯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嗎?

  師:上下樓梯要慢慢走,不能推、不能擠、不能跳,要一格一格的走。

  3. 幼兒操作(塗色:七彩樓梯),教師提作畫要求。

  師:我們小朋友剛剛看到的那些圖畫都有一個名字叫宣傳畫。宣傳畫是要讓小朋友能簡單明瞭的瞭解圖畫中所表達的意思。老師這裡還有許多未完成的宣傳畫,請小朋友們來幫幫忙好嗎?

  師:在你們製作宣傳畫前,老師有要求哦。請在規定範圍內作畫,不要塗到外面,畫面要乾淨整潔,塗色要均勻。我們要給樓梯塗上顏色,告訴小朋友上下樓梯要慢慢走…邊塗邊說:一格一格往上走。

  4. 幼兒宣傳自己的作品

  師:請幾位寶寶來跟我們宣傳一下你的宣傳畫吧。告訴我們,你所畫的宣傳畫要表達什麼意思?

  5. 延伸

  師:請小朋友們帶上你們的宣傳畫作品,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樓梯上去貼出來,給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看看,這是我們小班小朋友的宣傳畫,告訴他們上下樓梯要安全。

  一二一,行樓梯。手扶好,靠右行。不蹦跳,不擁擠。上下樓梯有秩序,安安全全是第一。

中班安全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認識熟悉幾個的幾個場所中常見的標誌,並能根據標誌判斷標誌所指示的行為。

  2.初步嘗試設計基本的行為標誌。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交通標誌影片

  2.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小明去奶奶家的背景圖)提問:小明怎樣走才能到奶奶家,為什麼?

  (一)情境一:播放馬路上交通標誌影片提問:剛才小朋友看到了哪些標誌?依次出示圖片

  (二)情境二:出示公園標誌圖片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哪些標誌?它們表達了什麼意思?

  (三)情境三:出示超市標誌圖片討論:幼兒分小組討論說己在超市裡見過哪些標誌?它們表達了什麼意思?

  (四)情境四:出示肯德基標誌圖片提問:肯德基裡放了哪些標誌呢?為什麼?

  二、判斷對與錯

  1.判斷停車的位置是否正確

  2.根據紅燈停綠燈行來判斷行人走的是否正確

  3.當發生火災時小朋友判斷是走樓梯的安全出口還是乘坐電梯

  三、議一議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生活中沒有標誌的危害:

  1.小組討論想一想、說一說,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生活中沒有這些標誌的危害。

  2.:標誌的本領很大,它不會說話就告訴了我們這是什麼地方。我們應該做什麼,所以標誌的作用是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學會認識它,瞭解它。

  四、我是小小設計

  1.教師向示範設計些簡單標誌,然後請每個小朋友當一次小小設計師, 設計出一些自己感興趣標誌(教師提醒幼兒應該做表示方法和不應該做的表示方法)

  2、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對於能力較弱的幼兒要重點指引

  3、請幼兒講述自己製作的標誌的名稱及作用。

  活動延伸

  1.為幼兒園或區角製作相應的標誌,並將它貼在相應的地方.

  2.鼓勵幼兒平時多觀察生活中有什麼標誌,並畫下來介紹給同伴